我和陈坤隐居深山的6天5夜
物道君语:
最近,身边总是很多人感叹:我太难啦。有的因为工作,有的因为感情,还有的是说不出缘由的难......
生活中,我们总有很多想从中抽离的东西:一份“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的工作,一个和你有嫌隙的同事,一个总会挑你毛病的上司,一场溃败的感情,一段身心俱疲的人际.....
分分钟让人想抽离到一个没有网络,没有人群,没有复杂的地方去。
在平均海拔4300m的川藏边界,没有电源,没有信号,甚至没有人迹,有的只是深山老林,雪山清流......
每年7、8月,陈坤都会带领约20位从百万报名者中选拔出的行者们,在远离城市的无人区进行为期大约一周的止语行走,今年已是第9年。
“于行走中观照内心,在安静中获得力量”,发起人陈坤希望用行走这种最简单基本的形式帮大家找到和内心相处的方法,在行走中内观自我、提升内心力量,即“行走的力量”。
物道君作为媒体行者,参与了这次行走。虽然正式止语行走只是短短的6天时间,但是途中遇到的人、事、风景,一路上的所悟所得,都给了我重新应对生活的勇气。
· 第1天 ·
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每天都会产生无数次想逃避的念头,即便已逃到山上了,也是如此。
早上7点,我从帐篷里爬出来,吃早餐、收拾装备,准备第一天的行走。
山上的气候多变,一会儿暴晒,一会儿下雨,脚下的路也不好走,最让人难受的是高反,平均4300m的高海拔,胸闷气短、头脑胀痛,加上随身物资的负重,每走一步,都用尽全部力气,一个趔趄,脚差点崴了。
就这样,走了10公里,回到营地已完全累瘫,为了不加重高反,强撑着和几个行者在帐外聊天:
“真的坚持不了了,我们下撤吧”
“我高反很严重,头晕想吐......”“今天从C1营地下撤只用走一天,再往前走,就只能从C3营地下撤,要走三天了”进山之前,我想逃离,逃离太熟悉的路,逃离让人窒息的城市,逃离倍感压力的工作 ,逃离年纪的焦虑........
进山之后,我依然想逃离,逃离难走的山路,逃离稀薄的空气,逃离忽冷忽热的气候,逃离原始粗暴的环境........
最后,我没有下山,有个媒体行者伙伴因为高反实在太严重,就下撤了。
陈坤在山上说:面对负面的情绪,有时可以选择逃避一下下。不要着急,自然会解决,并且会附上一份智慧的礼物,带着随遇而安的糊涂感。
其实,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不断逃离,不断面对”的循环中。面对是对的,逃避也不是错。生活不爽了,就逃去隐居;隐居不行了,就逃回城市,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很多时候,成年人的“难”不是因为逃避,而是因为强迫面对。
· 第2天 ·第二天早上6点,大多数人还在睡,我钻出帐篷上厕所。
我路过陈坤的帐篷,雾气缭绕中,看到他一个人站在帐外,抬头仰望着大山,一脸虔诚。我没敢打扰,匆匆路过。
后面和他聊起那个时候,他是在对着大山祈祷。
“我到了山里面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在社会上,我们总是要把自己心胸撑大、格局撑大,但是大自然不用,你看山里的大山大水,它们包容着一切,野兽、人、树.......”
“有时候看到大自然的那个状态,就会觉得自己特别傻,山,不管云有没有挡住,不管人来了还是走了,就一直在那里,深处其中,感觉自己也能看开很多。”
在城市里,我们总是跟别人比,跟同事比,跟同学比,跟同龄人比......越来越难以看清自己本来的样子。
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参照物,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很多。就像这次止语行走,白天深处广阔的大自然,那山那水那树,常常大到让人感到恐慌;而晚上身处狭窄的帐篷里,边边角角还推着登山包,腿都伸不开,窄到整个人都无处安放。
然而正是这一张一合,一大一小,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一点点的参照中,认清自己。
· 第3天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行走的第3天,是最难走的一天,我们要行走15公里,翻越一个海拔4900m的垭口。
品牌行者典哥总是一个人,走在最前面。路上他碰到一只狗,小小的,黄色中夹杂着一些黑毛,他故意走得很慢,它就跟在后面一路小跑,没什么交流,一人一狗,默默的走。
图片1.2|闻典 ©
他吃路餐的时候,也会分给它一份,更多时候,它跑在前面给他探路,从溪水最浅的地方走过去,蹲坐着等他赶上,然后再往前走。
就这样,一人一狗走过了翻越垭口前最难走的一段路,近10公里,大概那天三分之二的路程。
翻越垭口后,它停住了,有点犹豫地看了他一眼,还是转头摇摇尾巴走开了。
图片|闻典 ©
“一个人可能会走很快,但是两个人却可以走很远。”典哥说。
“感觉贾樟柯说的很对,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长大后常常倍感孤独,曾经都是一群人上路,后来渐渐的都天各一方,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如今也奔波在各自的“难”里。
生命中的那些美好,人也好,狗也好,也许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还是相信,在你倍感孤独的时候,总会有人不经意的走来,陪你走一段很难走的路。
· 第4天 ·
有人被治愈是因为一只狗,有人被治愈是因为一颗感冒药。
前一天晚上,行者左立实在支撑不住,吃了感冒药。之前他都觉得体质不至于那么差,高反也好,感冒也好,他都跟自己较劲硬撑。
第4天, 全程8km,路程不长,但最大的挑战是要涉水,要过两条又冰又急的河。但是左立说是他行走以来最轻松的一天,身体轻松很多,高反也有所缓解,以至于这天他居然走到了第一梯队,其他队友感觉备受“羞辱”,居然被左立追上了?!
但是前一天翻越垭口的时候,他想“si”的心都有了。
左立被落在队伍的最后面,“远远的看着那山,就像阎王殿一样,好不容易翻过垭口,以为快到营地了,没想到又翻过七八个山头才到。”
回到营地,他已经完全撑不住了,极度高反,极度疲惫,一句话都不想说。在大家的劝说下,他吃了药早早的去休息。
“我一直觉得我体质没那么差,撑一撑就过去了。但是吃完感冒药,我真的好了,我想我应该接受,有时候我没有想象中强大。”左立说。
图片|左立 ©
“以前上台唱歌的时候,容易紧张,我总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我好像没有喝热水、我没有睡饱、我昨天还在拍戏,今天就赶来演出......”总是试图找各种理由,不承认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
“但这颗感冒药,就像一个触点,让那些我之前避而不见的弱点,赤裸裸的呈现在我面前,我更清楚的看到,并且接受了自己的善变、爱推卸、容易焦虑、不够强大的事实。”
图片2|左立 ©行走就像一场感冒,很多东西我们都无可避及。“感冒”过后,我们又回归到原本的生活中,但是那些经历,那些窒息,那些流过的鼻涕眼泪,都已经默默的植根于我们身体里,提升了我们免疫力,让我们更坦然的接受了全部的自己。
以前觉得强大是无所不能,其实不是,真正的强大是可以接受自己脆弱、不堪和不够完美。
· 第5天 ·我以为已经过去了,其实一直在逃避
听之前的人说,曾经有人走着走着就突然大哭。这次也不例外。
行走的第5天,行程难度不大,但却是路程最长的一天16km, 因此每个人也有更长的时间面对自己。大多数人都是在翻越垭口的时候,或因为高反、或因为恐高而崩溃,但有一位行者,却是在今天一段很好走的路上突然嚎啕。
3个月前他奶奶去世了,他很难过,但还是冷静的请假、回老家、参加葬礼,然后飞回北京。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条不紊到他觉得,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已经能够平静接受奶奶过世这件事情。
但是,刚刚从翻越垭口的紧张感中放松下来的时候,奶奶的身影猝不及防的闪入脑海,他想起小时候奶奶的呵护和宠爱,想起奶奶在最后很虚弱的时候,依然说明天要帮他补他的破洞牛仔裤........
“我以为已经过去了,其实我一直在逃避,我不想在老家多呆,就是不想看到已经没有她的空荡荡房间,我在北京不去想老家的事,就是不想想起她已经不在的事实........”
在山上行走的时候,没有外界纷扰,网络隔离,地域隔离,人际隔离........每个人都能更清楚,更平静的看到自己,一些以为掩盖过去的事情,突然在这个隔离的空间清晰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逃避过了,但其实只是解决了暂时的难题。终究会在某个瞬间再次面对它,但是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面对它的勇气。
· 第6天 ·我没有完全看清自己,但看到了整片星空
第6天,行走的最后一天,上山之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这次行走,有自己的期待和目标,但是生活的有趣之处就是,从不会按我们所期待的运转。
行者俞丹吟行走之前最大的期待,是可以如这次的主题一样“看见自己本来样子”。
图片|俞丹吟 ©俞丹吟是一个从小就把自己逼得很紧的女孩,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回国,什么时候要考什么证,她都规划的一清二楚。
“每做一件事,我都会迫切的想知道它的发展走势、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所希望的发展,她就会很煎熬,为了追求某一种完美,她把自己卡的很紧。
而这次行走对她来说,是25岁人生的一次“脱轨”,行走的6天,每天都在经历预想之外的事情,应对着不一样的状况:
一开始,她和队友期待着山里的星空,但是前几天不是下雨就是阴天;山上之前,她想着一个人好好审视自己,最后却被和行者们的“革命友谊”所感动;一直期待星空而无果,最后却在下山前夜猝不及防的出现了........
“其实不必过分在意自己期待的结果,专注当下的事情,顾好眼前的风景,其实就已经足够了。”行走完俞丹吟说。
陈坤说:“也许有时候不去赋予一个更严肃的话题,收获会更水到渠成。”
是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太刻意追求一定要看到什么、得到什么,就像最后那一晚突然看到的星空,生活也许并不会完全如你所愿,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美好。
一次行走,有人借此逃避,有人因此面对,有人学会了放过自己,有人学会了接受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悟所得。
在一个环境里生活久了,人就会变得麻木,失去原有的幸福敏锐度和感触力,而一次行走,几天抽离,其实感觉就是一次激活,让我们从琐碎疲惫的日子中跳出来,重新看清自己,重新获得好好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行走的力量PowertoGo」,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