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浪漫》的观后感10篇
《难道不浪漫》是一部由托德·施特劳斯-舒尔森执导,蕾蓓尔·威尔森 /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 亚当·德维尼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一):爱他人之前请先爱自己
偏爱Donny在Natalie梦中对她说的一番话,主要讲述了他个人的转变,从空虚到充满快乐。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这句台词:“You can searchinthe entire universe and never find abeingmore worthy of love...than yourself”(你就是找遍全世界 也永远找不到比你自己更值得爱的存在)。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二):Isn't It Romantic
冲着女主角看的,很有喜感,扮相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一袭红裙,有点小公主的味道。
这种浪漫轻喜剧,每年都有无数在上映,确实也是没什么新鲜故事可以编了,cliche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这种片子经久不衰,也是有道理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无非是我们这些贫民窟女孩每天都在做得梦罢了,虽然知道不现实,可依然每天都在幻想。但是,片子最后落脚在了“我爱自己”,感觉转折有些突兀,女主明明已经沉沦在了高富帅的爱情之中,却突然觉醒,很不自然。
相不相信爱情,都得油盐酱醋茶。城市就是脏兮兮的,屋子就是灰不拉叽乱糟糟的,就像你我的生活,折腾、闹心又偶尔小小幸福一下下。这世界哪那么多高饱和度的色彩和永远灿烂的阳光。比尔盖茨也烦心啊。
别闹了。相信爱情的,别把现实想象成童话,但现实的爱情也总有它美丽的模样。不相信爱情的,也别把爱情看得那么虚假,现实的世界什么都可能发生。
总而言之,这片子让我感到一种甜蜜、热闹而戏谑的悲伤。不过。用讽刺浪漫的方法拍一部浪漫类型片,真是讽刺到家。导演真是个有趣的人。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四):是有点不浪漫
一开始很难沉入到剧情中去,觉得主角是个胖妞,不想看,又或者是什么励志剧之类的,后期女主变漂亮,然后跟白马王子在一起的那种剧情!其实一开始我们就容易带有有色的眼镜看别人,难道说胖女孩就不该有自己的人生了,不能当主角了,难道非得一众的帅哥美女么?看脸的世界,有时候也应该看看内在,看看剧情!
一个胖胖女孩走上爱自己的道路历程,让自己陷入最讨厌的浪漫喜剧,而自己就是这个浪漫喜剧的主角,自认为自己没有魅力,在这个浪漫喜剧里,所有人都感觉爱自己,也受欢迎,但是她知道这不是现实,这不会实现。努力让自己脱离就必须找到那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所以后面发现,我们最应该爱自己的人就是自己。不管是怎样的自己,不管这个自己有多不完美。也要珍惜在你旁边默默关注自己的人,他不一定喜欢的是你的外表,更多的是你的内在。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五):无
从小羡慕浪漫爱情的小胖妹 被妈妈各种教育 这些东西只属于某些人
从而她长大后也对爱情没有太大的幻想
现实中的我们也会是这样 越长大越真实 但是电影讲述的就是如果有一天
你身边的一切都变得很美 身边所有的人都变得很有爱 你觉得根本不可能喜欢你的人喜欢上了你
会是怎样的 “纽约的空气都变了”
但是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 突然又会觉得不真实和其实也没什么好的了
我不太相信认识很久的人还能有擦除火花这件事
电影中提到女孩梦三十 我也特地去看了
最后的确还是挺浪漫的 原来他一直看的不是海报的女模特 就是这个胖胖的女孩
可能真的要先去相信 才会发生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六):无题 7/10
7/10 反Rom-com套路,这是告诉姑娘们要认清现实的一部电影,这是告诉所有的胖女孩要找回自己的自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外表而产生的看法而自轻自贱的一部电影。这样的套路是呈现stereotype的方式反stereotype。电影中前半部分胖女孩的所有梦想都实现了,而这些梦想中隐藏着大量的stereotype(比如嫁给一个高富帅,一场从天上掉下来的爱情),当然后来胖女孩也认识到了“自我”才是她真正喜欢的人,也算是电影中一大奇转折吧,也是电影立意突出的一面。影片通过女孩在现实与梦想的人格对比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从此追求随性而为的人生结尾还是挺感人的,经典的热血如火的歌曲,一如既往地鼓励着人们做回自我。不过除了立意之外,主题,演员,画面都平平庸庸,剧本俗气也没有创意,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顺便说一句,表演太浮夸了,对主题的烘托起了很多负面作用。(当然一个romcom也不能要求更多)一个好评给new school周围的取景以及把我们UC改造成医院的设置hhhhh 算是挺娱乐的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七):现实与梦幻
这是一部轻喜剧
这是一部对浪漫喜剧轻轻讽刺的浪漫喜剧
不过有两点非常出色
首先是立意
现实与梦幻 平凡与浪漫 自我和外在
女主角原本是个不自信的平凡人 生活在现实中 但是穿越到一个梦幻世界 体验了浪漫 明白了自我 然后回到现实中 变得自信自爱
片尾应该是影片中的现实世界 但是突如其来的音乐和舞蹈 告诉观众 这还是一部浪漫喜剧 观众需要回到自己的现实当中
我最感到共鸣的是那句 “纽约又脏了 我的公寓又脏了” 女主角用高兴和兴奋的声音说了出来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八):适合周末的爆米花电影 不够出色但是及格
电影算是比较俗套的结构和剧情了吧,因为作品的内核就是调侃爱情喜剧的俗套。于是势必要扯出一堆的美式爱情电影的俗套桥段了。作品结构算夹心小面包造型。和夏洛特烦恼类似都是一个穿越或者是梦境撑起主要的剧情时段。
剧情梗概很简短可以说完,一个从小就比较胖的妹子后来也比较胖的上班,然后一个剧情需要开始了里世界的套路化的爱情故事进程。然后在里世界发现了自己的真谛,于是里世界剧情又因为一个剧情需要回到了表世界。然后进入收尾剧情。
本来以为剧情完成在大众的预判里边了,结果还是有点出乎意料。女主顿悟的道理是爱自己,最值得爱的是自己。当然最后和办公室那个小男人组成了cp,完善了爱情的那个另一半环节,这一点算是强行圆满了。这个故事如果换成我去讲,那么最好女孩应该自己更优秀的活着,一个人走完剧终画面。不够受限于爱情电影题材限制,最后还是有了官配。这方面总感觉差强人意。 然后说几个有意思的点:
电影的户外广告潘婷的巨幅海报出现很多次,并且算作一个俗套的伏笔。宝洁公司是不是赞助了这个电影。
女主的确很超重不符合现在的健康标准,但是颜值在线,所以本作品不是丑小鸭类型俗套电影。
电影人设非常标签化,可能是便于爆米花电影的受众理解,但是这样也是决定了这个作品不会有高的评分,算一个及格的赶工情人节的专属电影。
那个里世界的男的早上赤裸上半身说出台词的桥段很有意思。我都怀疑是不是导演剪切复制了那部分影像。
女主在说脏话的时候各种周围道具发生屏蔽关键词的操作很棒。当然女主也说了里世界是pg13的剧情,所以希望看到大尺度画面的观众是要失望了。
总之这是一部够及格的不需要强行意义化的爆米花电影。一个半小时去看看不会亏但是没得赚。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九):《难道不浪漫》:爱情喜剧有罪吗
冲着锤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大家一定要看这个片!他在片中几乎就是哥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替身一样,举手投足,连说话的样子和笑容都很像,而且脱上衣镜头还被重复了三遍!大饱眼福!
这部片其实很绝,它既适合喜欢爱情喜剧(Romantic Comedies, 简称RC)的人,也适合讨厌爱情喜剧的人。因为它整个就是在挖苦和讽刺爱情喜剧的各种俗套,但本身又是一个爱情喜剧。
女主是个其实挺漂亮但个性软弱的胖妞,因为她的生活距离爱情喜剧里的女主角实在太遥远(可以说是十分凄惨),所以她对爱情喜剧很厌恶。但突然一场事故后,她像进入了爱情喜剧电影中,一切都按照爱情喜剧的模式进行。。。虽然一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没逻辑的世界,却也像任何一个爱情喜剧的女主一样,居然在这样的俗套故事中找到了自我。
早年看“饥饿游戏“的时候,不觉得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与他哥哥很像,但这次他的角色就说澳大利亚口音,且外形打扮上与海总平时很像,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只是瘦一点,就连幽默、耍宝的呈现方式都相似。
RC的多个特色都在片中被放大,比如画面美,服饰美,连街道和房子内部都很美,浪漫歌曲一首接一首,还有每次女主睁眼醒来都是自动化好妆的。而最逗的是调侃RC 一般都是PG-13,不仅没有脏话,也没有床戏。所以女主只能跟帅哥进入房间,下一幕就是早上了,这让女主十分捉急。。。
虽然影片强烈挖苦了一些爱情喜剧的俗套模式,但谁不喜欢美好的结局呢?只不过美好的结局不一定都是以找到爱情收场。如今的RC更重要的是帮助女观众们找到自我。
影片虽然有的地方是很夸张,但笑料还是很足,观众反响还算不错,算今年情人节档比较推荐的。
此外,在RC女主逐渐肤色多样化后,目前尺寸也在增加,越来越照顾到更多元化的女性,这总归是好事。
毕竟,我们不都是朱莉娅罗伯茨
《难道不浪漫》观后感(十):还蛮喜欢的
原因是,最近类似的喜剧片太多了。从去年的艾米舒默的I feel pretty,到跟本片前后脚上映的What man want,再到四月份上映的Little,都是同一个套路。女主现实生活不尽人意 --> 机缘巧合有了超能力/觉得自己超美/陷入爱情喜剧/变大变小 --> 回到现实生活。
而且往往故事结尾乏善可陈,没什么新意,女主回归现实拥抱自己原本是生活。稍微好点的导演点到为止,功力差点的导演还要借女主之口发表下长篇演说...
比较讽刺的是,这类片子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讽刺现实(身材羞辱/男权社会/种族刻板印象/还有本片的rom-com套路),但是为了追求政治正确,都找plus size或者有色女主来演,结果反而自己陷入套路。而某些心态不太好的观众(比如我),在这类电影层出不穷的时期,又是怀抱一种讽刺的“我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的态度来看的,导致这一系列动作变成了一个巨大的cynical的行为艺术。
“屋内外充满了sarcastic的空气”。——鲁迅
整个电影看下来,意外地觉得还可以。有两个点比较喜欢。
一是场景。虽然意图是讽刺,但是在浪漫喜剧里,整个色调和场景还是很养眼的。鲜花小裙子晴空万里和Liam的肉体还是很美好的。(“Pepper grinder”,“the kind waiter brings to your table”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啊。)
二是女主开婚车的情节。导演的误导还蛮厉害,前半段一直让观众觉得道理是“女主放弃追逐浮华的爱情,转头发现真爱一直在自己身边”。我看的时候还蛮困惑的,因为女主开头一直diss浪漫喜剧,总觉得如果弄出一个女主找到真爱的结局,还是挺违背人设的。结果婚礼上女主说话说到一半,突然有了个epiphany说出“I love me”。虽然爱自己这个道理也是蛮cliche的,但相比之下至少是secondary cliche,而且在当时还是有点出乎意料的。然后女主一副“你俩爱结结”的态度扭头走出教堂,一个人开着写着“Just married”的婚车开心地跑了。
只能说,敞亮。
也是这个小小小反转,让我觉得团队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流露了一些诚恳。
还挺酷的,钱没白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