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脑袋
当时,群里人正在聊打折品牌鞋的话题。我一眼扫过去内容,瞬间,一件事儿便跳进了我的脑海里。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学生。城里的孩子大都穿着品牌的运动鞋,他们谈论的焦点往往也是谁谁的鞋子是什么什么牌子的。
迄今为止,我还记得,一位同学坐在小卖部的板凳上品头论足另外一位同学的鞋子,称:别看你这鞋子脏不拉几的,还是贵人鸟的呢!
之后,我鼓足了勇气,给父亲打电话,说明情况,想要一双品牌运动鞋。那时候的乡下人,可能对品牌没有什么意识。
后来,我又打电话催,问买好了么?
父亲说,买好了,等周末,我去城里给你捎过去。
在期待与欣喜中,终于等到了周末,也等到了父亲捎来的鞋子,打开一看,的确是品牌运动鞋,还有代言人呢。
此后,我便又在另一种期待和欣喜中,在课间,在操场,常常有意无意地露出鞋子的logo,等待同学的品头论足。
评,倒是评了。品,倒是也品了。不过,同学的原话大抵是这么说的:中国力量乐队,也算有点小名气。
这种定论,虽不让人完全满意,虽没有让人身价倍增,但身心倒是舒畅了很多.......
心里虽然舒畅,但嘴里还是要说:无所谓,随便穿穿,穿坏就扔掉了。且,说这话的时候,还要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模样。
你总会看到这样那样的学生拎着印有或贵人鸟或安踏或美津浓或鸿星尔克logo的袋子大步流星地从人群中穿过。
人群攒动的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俨然一场盛大的品牌logo展示现场。
而印有阿迪达斯,PUMA的袋子却很少有人拎。
现在想来,原因大抵是,穷学生很难买得起正品阿迪达斯,要么买假货,要么买高仿的。
那么,印有该品牌logo的袋子,拎起来,意义是不大的,反倒给自己丢人,别人反倒在背后窃窃私语:切,这家伙天天拎个假阿迪的袋子......
基于此,那还不如拎个贵人鸟或者特步的袋子了。相对来说,品牌知名度虽小了些,但高低是个牌子,还是正品,这多有面子呀~!
这种现象,即便在当下的大街上,也没有绝迹。哪像咱,一天到晚背着书包,手里拎着真棒超市的塑料袋........
我是从高中末了或大一的时候,开始对品牌淡化的。
那时候,稍微读了那么一点点书,看了那么一点点名人的故事,虽止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层面,但脑子里还是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知识积累,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作者们的影响。
或者干脆说,焦点被吸引了过去,便不会再关注那些琐三碎四零七碎八的事儿了。
记得,当年,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小册子,讲述的是陈景润的故事。内容如你所想,定然是老套的励志故事。
有个小段落,说的是,陈景润为了证明1+2,竟然用了几屋子的演算草纸,看得我瞠目结舌。
当看到陈景润证明出了1+2的时候,我倍受鼓舞,甚至为之流了泪。那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辉煌顶点。
之后的陈景润,一直致力于数学研究,攻关证明出1+1,但是以失败而告终,直到晚年。
还有华罗庚,茅以升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那些大家,那些名人对穿着是不讲究的,甚至不修边幅。在常人的眼里,更是邋遢的代表。
不过,也没关系的,它们就像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有了一个大致的模糊的方向。
许多年后,我渐渐地明白,即便做不成像陈景润那样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要尽心尽力笔耕不辍尽可能地影响身边的人,尽可能地为这个世界输出价值,哪怕只是小范围的。
只是,有些后悔的是,在该读书的年龄,大把的光阴被我荒废掉了。没有什么知识储备,没有什么才华,写不出惊世骇俗的文章。
即便读大学的时候,也是在混日子,一天到晚,不学无术。要么在开房,要么就在去开房的路上。
现在一个成年人的阅读量,可能连个初中生都比不过。大家看看中学生必读的书目就知道了,其中大部分,咱们竟然都没看过。
基于此,我大胆地说一句: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有学历,但是没文化。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处于两个文化层次的人互掐,谁也说服不了谁,互相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甚至常常遇到那种不可理喻的人,怎么说都说不通,简直是个榆木脑袋。
之所以不可理喻,究其本质,还是读书太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