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近了,它却依旧在远处闪耀
<北京是个坏情人>
看坂本龙一和许知远的对谈,问到属于北京这座城市的声音是怎样的,教授说,像纽约,东京,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它们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声音,通常都是车的声音,这让人沮丧,非常沮丧。
这一段我真的深有感触,无数个夜晚,我一个人坐在回家的车上,沿途路灯的光影大片大片扫进车里,我把头倚靠在车窗上,耳边充斥的就只有汽车的声音。坚硬,刺耳,令人生厌。一如我孤独又慌张的生活。
在大城市生活,最大的感受其实是孤独。
有次S问我,“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在国贸或者三里屯那种地方,突然间一抬头,会觉得楼特别特别高?就好像……你根本不认识这个地方,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一样。”
S的话深深击中了我,在很多个瞬间,我都产生过这种感觉。周遭的楼突然变得很高很大,而我又是这么小这么小,这么微不足道。这种突然其来的陌生感,令人恐惧,因为它所映照出的是我孤身一人,无所逃遁的寂寞。
从2017年到2019年,我在北京已经居住了整整两年。
珍妮弗·伊根在短篇小说《翡翠城》里写道:“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纽约:这个地方总在远处闪耀,就算你走近了,依然还在远处。”
或许会有人觉得,北京的生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三里屯的夜店里,永远有人推杯换盏到深夜,国贸纯K的包厢里,永远有人鬼哭狼嚎到天明……但我想说的是,就是因为大家都太孤独了,才会让自己像个停不下来的弹簧一般,奔赴一个个油腻的局,在一个个虚耗精力的场合努力藏起自己的孤独。
并不。
还记得前几天和朋友去看了一部叫《亲爱的新年好》的电影,白百何在里面所饰演的北漂女孩白树瑾在结束了一场看似热闹的同学会后,独自坐在CHAO酒店的门口,当众人纷纷离去,她脸上的笑意也逐渐褪去。
她喝醉了,但酒精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安慰,反倒把她的落寞衬托得更加明显。寸土寸金的三里屯,高级豪华的CHAO酒店,跟她没有一点关系。用一句很俗的话说,“热闹都是别人的,自己什么都没有。”
可事实确实如此。
白树瑾的身上有千千万万北漂女孩的影子:工作中的她是孤独的,因为看不惯同事们的那套行事风格,无人为伍,而自己却又在体面与饭碗间挣扎得分外艰辛;
感情中的她是孤独的,交往三年的男友因为不愿花时间精力陪伴她,谎称自己不喜欢见面约会,甚至为了不和她结婚,谎称自己是不婚主义者,就连最后的分手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发了一条微信;
而生活中的她更是孤独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好友也无法陪在身边共同生活,她唯一的寄托就是那本小说——她把自己的惆怅,迷茫与孤独全部写进了书里。
如此孤独,如此难捱,那为什么不直接离开呢?或许有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我想会问出这样问题的人,恐怕没有真正在北京生活过。
记得电影里的白树瑾说过一句特别好的话,“北京就像一个坏情人,平时都对你很坏,偶尔对你好一下嘛还挺感动。当你正想着全力离开他的时候,他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你就离不开他了”
简直一语道尽我对北京的所有感觉。
北京,它是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尽管冷酷,现实,但却会时不时拿出一些东西引诱你,它会告诉你,只要你敢,只要你拼,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你会得到一切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于是,那么多的年轻人从各个地方赶来,每个人的眼神都发热,内心都滚烫。北京,它会时刻给我们一种虚假的希望:好像自己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在轻贱地承重,在庸碌地过活,我是真的带着自己的梦想,往一个方向飞奔。
我想要的的东西,只有北京能给我;我想要的生活,只能在这里完成。
记得电影的最后,白树瑾在天台对着这座城市大喊,“北京,我回来了!” “我还有喜欢的人,我还有想做的事,我会加油的!”在那一瞬间,我理解了她目光里的笃定,
在2019年的年末,我动过离开这座城市的念头,在2020年的伊始,我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部电影。北京,尽管我依旧没能得到你的眷顾,但我还是决定不离开你,就让我们继续如恋人般相爱相杀下去吧。
亲爱的新年好啊,新的一年,还是请多多关照了!
你再不来,我就下雪了。
()
微博:@花大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