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季节》经典观后感有感
《恋爱季节》是一部由潘源良执导,黄耀明 / 李丽珍 / 林保怡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演潘源良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填词人。他和达明一派有过深度合作,《十个救火的少年》、《你还爱我吗》这样的经典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潘源良是编剧入行,导演过几部电影。多产导演邱礼涛其实也做过填词人。 而达明一派的黄耀明是本片的主演,原来早年他演出过不少电影。刘以达则是后来比较多。 潘源良因此戏与女主李丽珍相恋(属于已婚出轨男),之后离婚,再与李丽珍复合结婚,李丽珍也是离婚再婚。
《恋爱季节》观后感(二):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呀。
看手脚不协调的老黄跳舞,看吻戏,看阿达发嗲,看李丽珍小姐的嫩脸,看今季今季回潮的那时候的Fashion Style,看年轻的俞铮……
怎么看怎么值回票价~
最最主要,还是看那个时候长发的,萌死个人儿的小明呀~~~~~~
笑点1是,吻戏完了,抱上去的时候,小明仰着头,好像树袋熊抱树一样,反正一点儿也不像在抱女人就是了……
笑点2是,李丽珍走了,小明追上去遥望,本来应该做哀怨状,但当时的他,忒本色演出了,眼神儿里透露的讯息是:“哼,走就走吧,劳资怕谁~”
Over.
《恋爱季节》观后感(三):大家都是为了看小明和BOWIE而来的吧!!!
完全是一部演技完全僵硬的电影啊!!!不过跳舞(居然)的小明和21岁的BOWIE就够有看点的了(没错年轻的小明和BOWIE的电影处女作就是吸引我翻这部电影出来看的原因),年轻的巴不得上去啃一口!!!!
舍友的评价是很文艺。尤其是当ICY红了之后,小明突然就奔跑着来到了一处贴满ICY海报的地方,轻轻的转过头,柔顺的长发被风吹的在脸上拂啊拂。。。。小明做痛苦状。最后小明参加舞蹈比赛,我以为他要放弃比赛,没想到他来到了一个没有灯的黑黝黝的仓库里。。。然后评委坐在里面(当时我就震惊了),然后跳舞的时候跳着跳着就跳出一团火。。。青春那个无敌。还有他们在海边居然一晚上什么都没干!!!白天开着车开着开着就晚上了。。。然后他们的车居然陷在了沙滩里,然后小明同学纯真的推车推了一夜,推到天亮终于推出来了,小明和ICY欣喜的拥抱在一起。。。。我和舍友都很失望好么!!!!
OWIE你真是21就有抬头纹了。。不过你那时候眉毛好浓啊!!!为什么现在快没眉毛了!!!!
《恋爱季节》观后感(四):你会令我顿觉生可恋
不知是不是对潘源良一份好感的缘故,这么一部平淡无奇的片子,在我看来竟有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味道。潘源良写的不过是渐行渐远还生的青春罢了,就如结尾随珍妹消失在人流中的阿明一样,前尘未见,后事未卜。手中空握了十丈软红。
彼时的明青春无敌,我可以毫无负罪地嘲笑他拍爱情文艺片。怎么看都像是珍妹的闺蜜而非男友,看到吻戏,只好脑补这是les片,阿明我对不起你。但这戏实在太姊妹情深了。白衣出场的阿达甚是扎眼,我的萌点却在此时还一脸痞子样的陈少琪。这个我情有独钟的词人,站在属于他的时空以全无正经的样子于我接受他的荧幕触电。后半场的亮点在于阿明的舞蹈。我诧异他跳得真的很好,不知这一套动作是否是后来名满香江的黄氏广播操的雏形。
张叔平的美工无可挑剔,阿明的海景房,圆形的舷窗。深蓝色的海报。唱片店的几场戏我如获至宝地在背景里寻找亮点。果然,有阿Lam的专辑,有陈百强精选,他带着墨镜惊人地靓仔。还有哥哥,为你钟情封套上含情脉脉的眼神。墙上全是磁带地上全是黑胶,我如痴如狂。明现场直播鸭子的那段台词,联想到他DJ出身的身份,竟然又笑得前仰后合。
我没有在微博上爱特过明,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怎么说。他自己就是一个向前看的人,我一个外人却留在他八十年代的背影处踯躅。他让我明白了声声燕语明如剪的那个「剪」字,明白凡人那把声如何破的开排空浊浪。成熟来得总是毫无悬念,无论是戏里的明,还是戏外的达明。在戏里,他为了电影剪去长发又留长了。在戏外,达明分道扬镳后留低的只是一个饮泣的短发剪影。
我又觉得自己不该吝惜言辞,趁我还爱他,尽情去爱。去搬弄口舌,去不计代价,趁他未老,趁我青春。最重要的是,趁我们都还有血有肉地活着。在这个怀旧不及消化感慨的年代,你会令我顿觉生可恋,即使天天在变。
《恋爱季节》观后感(五):有梦同追
长发的缘故,黄耀明不得不时刻仰着脸,好叫他那有板有眼的五官可以毫无遮掩地呈现在镜头前。这毕竟是他做戏的最重要的资本。不要过分迷恋科班出身,那只不过是一个传说。
他在电影里所有不需严肃的镜头里都是笑着的,对于一个演技仅停留在好过路人的演员来说,这笑容非常地没有感染力,不合时宜。要知笑也是可以有层次的,黄耀明不懂。他只是持着他的靓,在所有场合里都惯性地笑,就像实际生活里他走在街上对卖钵仔糕的大叔笑,对卖唱片店的店员鞠躬微笑一样,毫无区分。连带着李丽珍也只好一同笑。
那些笑的本意是导演用来展示恋爱的甜蜜和纯情的,可惜两人笑的有些虚无,太过刻意。不由人不想到黄耀明这个人的真实取向,大概他在戏里始终摸不到那一份动情的感觉。当然,假使他的取向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依然不信赖他的演技。
且看他和李丽珍在电梯和家门口的长廊上接吻,姿势别扭,手脚放的位置奇怪,令人纳闷这一个吻如何可以发生。又如电影的开头他与李丽珍玩跟踪人的游戏,仔细留意他走路说话和跑动的姿势,很没有经验,不知如何才能突出自己的帅气。
但是好在这时一部青春电影,我们只凭着相貌和一两句台词就可以爱上它了。黄耀明在起风的天气里站在墙上贴满的李丽珍的海报下失神,那时他扬起的长发便是一个青春的象征。他与李丽珍在各自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选择了分开。单方面的,黄耀明在夜晚的街头与李丽珍相拥接吻后消失了,为了不牵连女方的前途。一句慷慨激昂的宣誓都没有,什么留下等待被赞扬的表示都没有。
李丽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无限缅怀地提起黄耀明,她承认在那个最后一夜她已决定放下一切,只要能与黄耀明在一起。然而一切消失了之后她只剩无尽的思念。
与此同时黄耀明正在她公司的录音室里试音。影片的最后终于抛出了一个加分点,便是老黄的嗓音,一曲听来带着苦楚的kiss me goodbye。循着歌声走进来的李丽珍,在与黄耀明对视的双眸里,确认了双方的心意都未曾改变。
如同初识那般,手拉手毫无顾忌地玩耍在街头。
影片在这里定格,一场恋爱却继续前行。
不得不提的是友情加盟此片的刘以达,短发的达叔精神奕奕,在黄耀明的打光下帅气潇洒地拨动着吉他。那个样子的达叔,非常有魅力。林保怡在此片中扮演一个乐队的鼓手,台词不多,表演却很有说服力。
如果我当时就知道明仔是如此青春可人,绝不会那样调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