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2020-02-16 18:15:30 作者:萧秋水 来源:萧秋水 阅读:载入中…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1

  今天收到一封邮件,写着自己陷入困难需要帮助希望我帮忙转一个帖子

  内容很长,我也认真地看了。

  但没有回复,也不准备转发。

  是我太冷漠吗?

  也许是。

  我并不怀疑事件真实性,但我觉得处理邮件中的事情,还有更好的方式事实上我也遇到过同样的事。

  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论,我并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

  我之所以没帮忙,是因为,我的确对这个人印象,我看了他的账号注册时间感觉上应该没有交集。应该如他所说,素不相识

  固然,人是真到紧急地步,才会开口求助,毕竟求助在很多人眼里,也是放下自尊的事,但是让我感叹的,也恰在于此:

  为什么很多人在用到人的时候才想到求助?

  平常做什么去了?

  2

  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疑问是:

  这个人是谁?

  这个事情是怎样的?

  他值不值得帮忙?

  值不值得的衡量标准,并非基于利益,基于帮助了对方以后有没有回报,而是看这个人的“形象”,在网络上,这种形象是由求助的相关描述勾勒而成,描述有没有逻辑性,能不能把事讲清楚,如果求助者有发别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也会一起进入“形象勾勒”范围内。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平常发微博是怼天怼地,到了需要求助的时候,才放低姿态,被帮助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有时候,人们为了获得帮助,会采用一些拉近乎的描述:

  我关注很久了

  我是你的忠实粉丝

  ……

  但有些事情是好验证的,比如微信公众号后台,点开名字,就可以看到关注时间,我是没办法一个显示关注日期在2020年后的人,叫做“关注很久”,即使大家对时间的计算方式不同

  在微博评论里,可以通过名字搜索出来互动历史,而长期互动过的人,会有“铁粉”标志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都不喜欢那种“用着着人朝前,用不着人靠后”的人,在网络上,难道就能接受了?

  我自己,是在网络上获得大量帮助的人。

  记得2004年3月,我从苏州分公司调到深圳总部,在茶水间遇到一位同事,之前曾经论坛里打过很多次交道,终于见到真人,我向她道谢,因为我当时在论坛里遇到的不少技术问题,都是她和她们部门(技术支持部)解决的。

  她说,我们帮你,是因为你帮了很多人。

  有一部电影,叫《Pay it Forward》,那是一个小孩子,试图通过一个帮助别人的活动,“把传出去”。

  特雷弗七年级的小学生,为了完成社会学老师作业,想出了一个点子,并且付诸实施过程并不顺利,所以连他自己也以为失败了,但是事实上,他所引发的这个活动,已经传播开来。他想帮助的人,最后也都帮到了。虽然他自己死了,但是,那么多受感动的人们,聚集在他家门口,似乎也可以表明,这个活动,将会继续下去,世界,还是会美好起来。

  我在帮人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因为这个原因被帮,只是觉得,尽了自己的责任。

  我是普通人,不是圣人,帮人的条件是,这个人值得帮,比如描述很清楚,比如不乱骂人。

  我从来不用“我帮助了骂我的人,看,我多大度”来证明自己。

  当我傻吗?

  不骂我,但我对来说真的全无印象,而且事态在我看来也并没有非常严重(在当事人的眼里,肯定是非常严重了),也并不见得会帮。

  3

  个人品牌,很多人认为必须是有个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必须是想要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才需要做的事。

  但其实,个人品牌,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注重的。它体现为人的形象、谈吐、为人处世的方式。一个注重品牌的人,知行合一,值得信赖,不会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不会尽情去做抹黑自己的事情。

  都说“自助者天助”,这个“自助”,指的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形象,而“天助”中的“天”,并非指上天,指的是“愿意帮助你的所有人”。一个人若不自助,只想求告天助,通常很难。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这段时间,不仅没受到过不友好的对待,有好几次,走在路上,因为要找路,脸上有迷惑的神情,还有几个人主动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我是一个满脸警觉愤怒神情、衣衫蓝缕的人,会有这样的待遇吗?

  我不知道,但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愿意主动去问这样的人是否需要帮助,我会躲开走。

  我在微博上拉黑了一个人。

  因为我在前面的微博里有写到过,不愿意看,非得要问。我没耐心回答。为了不被打扰,就拉黑了比较清静。

  我的耐心,愿意给值得的人。

  4

  很多人,在没遇到麻烦的时候,眼里只有自己,并不关心他人。

  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想到他人。

  但很多人特别怕的,也是这样。

  就像长期不联系的同学,突然之间热情地寒暄,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

  通常来说,话不过几句,对方的真实目的就显示出来了:

  “你听说过安利吗?”

  “能不能帮我朋友圈首条点赞一下?”

  “近来手头有点紧,方便不方便借点钱给我?”

  “我小孩在参加一个活动,帮忙投个票吧!”

  ……

  这样的情况,帮,还是不帮?

  这有什么好纠结?

  不帮。

  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时间管理或精力管理的要义,都是首先进行鉴别,值得做才做,否则,时间精力都会被占用在不相干的人事物上面,忙来忙去,一事无成。

  伊斯坦布尔的周末,热闹地带往往一派狂欢,连续两夜,外面都太吵没怎么睡觉,今天还有点感冒,起床后在旅馆趴了一上午,写完这篇文章准备继续去探索土耳其浴,热汽蒸一蒸应该有助于感冒痊愈。

  谢谢大家有耐心看到最后,愿我们每个人,不断积累自己的“值得”含金量,倾心以待,守望相助。

  街头的风信子开了。送给大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