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精选

2020-02-24 23: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精选

  《尽管到最后,还是成为你自己》是一本由[美]大卫·利普斯基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精选点评

  ●2019年331本:电影看完后一直拖沓着没看完原著华莱士的那部无尽的玩笑也正在被龟速翻译中,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出版,想到华莱士正是

  ●前半部分断断续续又没有具体语境对话似乎只是在预热,直到最后一天华莱士才开始主动配合,这是真正打动我的部分。很奇怪,华莱士是唯一一个我想与之成为朋友作家,或许是因为他太美国也太人性特质,使他拥有天才头脑,也饱受自我缺陷折磨容易上瘾的特质,无尽的自我意识,难以不受名利影响,不论如何都无法通过外界影响来消除内的虚无感,甚至患有“双重虚荣症候”……而这些,让我更喜欢他——作为一个用写作思考对抗这些普遍病症人类。即使谈话中他们很少谈论孤独,可是想起大卫会在人群中用跳舞,这图景就让我觉得孤独。 我这边有一烂摊子事,身体心灵不安定,读这本书,好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

  ●这本书,超级好看的。 1、话唠。话唠迷最桥段应有尽有。 2、好玩作者说DFW有种咖啡因般的社交天赋:令人着迷,活力四射,极度清醒采访的五天里几近无,还觉得意犹未尽。 3、实用。俺觉得这书有种鼓励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倾向。各种天马行空级别风趣另辟蹊径向你涌来,而你刚刚才从超高浓度信息海洋里冒头,非常累(含满足感的累,不是疲倦),只好先按下暂停键,宣布说:“等下,去补下课。” 然后,一补就从古希腊补到后现代主义,从非虚构补到经典虚构,堪称补课界的长征之旅。 4、有个缺点然也不算缺点。就是这个包装外皮诡异乏味,内里拜金潜质严重。闪着光银色?搞没搞错!每次看到都感觉水银中毒了。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但和DFW度过的这段旅程对我至关重要

  ●一本时而让人忘记自己,又时而让人想起自己的书,一本让处于30岁仍迷茫人格外被打动的书。

  ●““我会关注烂事,但是我更会铆足劲对抗关注烂事的诱惑,我会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关注这些事情。”

  ●真的能聊!

  ●感觉就是与两个大卫聊了几天,很有意思同时更加期待《无尽的玩笑》能早日读到。

  ●‘…艺术之所以充满魅力,其中一个要素在于能搭建出一个语境来,于其中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我带入进去…’ 书中被采访时华莱士说想再写四十年的。

  ●大卫对流行文化惊人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看完整个对谈,能感受到他对人有很特殊的吸引力,非常清醒。或许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清醒会让人痛苦和孤独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一):智慧的真相就是你自己

  提起美国最重要的中生代作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曾经写过《系统的笤帚》《无尽的玩笑》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也曾经做过《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这种被称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因为抑郁症的困扰,于200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自杀,年仅46岁。 或许正是因为遭受病痛的磨难,华莱士拥有睿智的思想,被人称为智者,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对这个世界的深刻洞察,一针见血地指出物质和幻想背后的真谛。华莱士除了作品流传于世之外,还曾经和《滚石》杂志记者大卫·利普斯基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这位利普斯基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两位作家在这段为期五天的旅程中,思想相互碰撞,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以及写作等等方面。华莱士去世之后,利普斯基将谈话的内容整理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这段旅程,也被拍摄成电影《旅行终点》。

  在这段思想碰撞的旅行中,华莱士曾谈及书本作为阅读载体的优越性。虽然我们知道电视等等多媒体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观众,似乎毁了观众的阅读观,让作家写作更加困难。华莱士则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机会,一个检验艺术是否符合大众观点的机会。如果读者的审美观越高,越难写出吸引人的作品,那么你就越有机会创作出真正的艺术。那是因为如果能够让读者觉得你写的东西是值得阅读的,那么你的写作技能就得到了提高。 那是否就意味着写作技能的提高就代表成功呢?也不尽然。华莱士对成功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他认为如果在五年前看自己二十五岁想要达成的成就,或学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有各自的攀爬架。你成长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就是成功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世界,成功的定义不一而足。有的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而有的人却认为专业威望才是成功,无论是在哪个攀爬架上,只要努力去争取,爬到架子的顶端,都可以算得上成功。 华莱士的睿智不仅体现在对人对事的洞察,还表现在对未来事物的精准判断上。在两位作家讨论的时候,也就是1996年,那时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但华莱士已经观察到互联网海量息所能带来的巨大危险。他说,网上的信息简直铺天盖地,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都是狗屎,而分类筛选信息也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所以,我们会祈求各种信息处置或者过滤公司来帮助我们辨别垃圾信息和有效信息,否则,我们将会花费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在垃圾中冲浪。你会看到,未来人类将以非常快的速度上演这一幕。事实证明,华莱士的判断是正确的,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狂潮已经将现代人淹没,信息的筛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 在这场对话中,华莱士表现出最多的情感就是孤独,或许这就是他的特质,就是他能够从自我的经历中跳跃出来,进行孤独的自省甚至自嘲,从中抽离出人性的自我,从而升华出睿智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这是一种思想的迸发,更是一种无意间的情绪流露。幸好,作者利普斯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让我们得以从中窥见这位智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感受。做自己,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这就是华莱士,这就是特立独行的智者。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二):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奋勇的活着

  生活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要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或完好的解释,可能要用上一些比较复杂的语句。当然,对于具体到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他或她都有权利回答,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来高度概括自己的生活体会或对生活的感悟,这样或许一点也不会觉得复杂。

  然则,如果我们需要对生活进行一次本质的剖析的话,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分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追求物质基础来达到精神愉悦,还是通过精神丰富来填补物质匮乏,经历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依旧很难得到完美的答案。

  本书采访对象——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常以最大的好奇心来面对世界,他享受生活,同样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恐惧,时常问询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地为何,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长的最好帮手。在这里的大卫是从不缺少这种自省的。他很真诚地将青年时代的自己与当下的自己做一次分离,过去的虚荣、勇于表现自我,如今的恐惧、清醒,都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标识。

  当我们在阅读其中的时候,首要明白的就该是他恐惧的东西。

  大卫以《无尽的玩笑》年少成名,闪光灯和关注为他带来了财富和名声,但同样的,他害怕名声减退,下一部作品无法达到读者和媒体的预期,他深陷于纽约这座巨大城市里,每个人都在互相侵吞和挤占,娱乐、酒精、毒品和性,物质领先于精神,这是大卫所看到的真相,也是他尽力想要摆脱的东西。

  提起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不得不聊到《无尽的玩笑》,该书有近1100页,还有近338页的尾注和少部分脚注。难的不是你读不懂,而是坚持读下去是个体力活。如果我们用来形容别家作品的优点通常会用简约、悠闲、言简意赅来概括,那么大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确——繁复、跳跃、甚至于分裂。

  该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未来的怪诞社会的图景。成瘾、娱乐和欲望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主要特色以及这部小说的三大主题:人们对各种东西的执着和成瘾摧毁了人的自主性,导致了人的依赖性,是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根源;以娱乐为目的的大众文化的极度扩张造成了人们个性的迷失;在美国未来极端消费的社会中,对享乐的贪求和欲望造成了时代的悲哀。

  很显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华莱士在关注整个社会的重心,直接提出人们对于娱乐至死的追求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毁灭性打击,个人欲望和社会意识他的概念中成为了对立的一面,我们享受便捷的刺激而逐渐迷失。

  在本次采访当中,他依旧提起这些,并为之感到沮丧和无力。就像他将看电视与此次采访并行举例,提出网络的交互使得这些工作越加简单高效,但同时又会让每个人丧失掉与人直接交流的能力。为什么他推崇正面的社交,因为人与人的沟通会让彼此产生更强烈的情绪波动,你要花费心思获取关注和友善,付出更多,同时才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两个大卫在一路的公路旅行当中,不断直面社会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玩笑,文学、音乐、作者、共读会,以及名气、自我认知、内心矛盾等等,人与人的交流或许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但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渐入佳境,其实才是本书流露出的真情写照。

  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大卫经历了虚荣和放纵,熬过了酒精成瘾,但依旧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他热爱并忠诚于“作者”这份职业,即使,无法确定自己下一部的优劣,但这种保持与社会的沟通的同时又能够为自己带来积极回应的事物,的确成为他着迷的东西。

  他孤独于此,恐惧于此,又不屑于隐藏这些困境,他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最真实的华莱士。对有些人而言,对生活最真实一面的挖掘,既是摧毁,也是找寻,他异于众人,也心怀众人。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三):译序

  1996年3月5日,《滚石》杂志的记者大卫·利普斯基主动请缨,前往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住所,并与他一起参与了后者为小说《无尽的玩笑》举办的巡回宣传活动。期间利普斯基用录音机和笔记本记录下的访谈内容一度被搁置,直到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去世后两年,以《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为名整理出版。《时代周刊》的利夫·格罗斯曼评论说,这是一部由“四只手以二重奏的方式在打字机上打出的作品。”

  两者除了有共同的名“大卫”之外,年龄也相仿,彼时利普斯基30岁,华莱士34岁,这使得两者在对谈时没有年龄上的隔阂感。此外,两人都是出版了作品的作者,只不过华莱士比利普斯基的名声要大许多。利普斯基清醒地意识到,除去这几个相似点之外,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憧憬比现在所拥有的还要好的事物。而我想要的恰恰是他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同时,我也想要让他认识到,他现在的状况根本无需改变。”访谈就在这种“共同”和“差异”之间展开。

  不过,利普斯基在走进华莱士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展现出仰望的姿态,想要真诚告诉华莱士“他现在的状况根本无需改变”的愿望既拉平了对谈的姿态,又使得两人得以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偶像和拥趸”,乃至“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以朋友间的方式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沟通是双向敞开自我的过程。

  无论是华莱士所宣传的书籍《无尽的玩笑》的主题,还是他长年与抑郁症抗争的经历,抑或是利普斯基造访时的现状,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孤独”。这是利普斯基凭借其敏锐的记者嗅觉和专业写作者的素养迅速捕捉到的信息,它构成了访谈的主题。这个主题使得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也让这场访谈具有可持续下去的可能。

  有关“孤独”的主题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并不陌生。华莱士的好友乔纳森·弗兰岑在其散文集《如何独处》中对其有过全面的展示。而从利普斯基对华莱士的访谈中不难看出,弗兰岑对于华莱士的孤独,除了出于友情的关怀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客观、冷静的描写关系。仿佛华莱士更像是乔纳森笔下的一个人物。而对于华莱士本人而言,孤独是始终伴随在他身上的“症状”,就像投射在路面上的影子,有时在身后,有时在脚下,更可怕的是,它也会落在前方,永不缺席,就算迟到也会及时补位。利普斯基在企图捕捉这种“孤独”时所遇到的问题接近于保罗·奥斯特在其频繁出版的各本回忆录中揭示的困惑:孤独一旦被言说,是否还算是孤独?

  具备专业素养的利普斯在访谈伊始,的确为了保障被采访内容的客观性,做到了尽可能地不去干预被采访者华莱士的状态。但随着访谈的进行,读者可以发现,对这种“不干预”状态感到不适应的恰恰是华莱士本人。两人往往在独处时,华莱士显得较为平和,但一旦到了公开场合,有第三者或者更多的人在场时,敏感的华莱士会迅速意识到有利普斯基的存在。无论在华莱士的课堂,还是在书店宣传现场、朋友的家中,华莱士总是刻意地在寻找利普斯基存在的痕迹,并时不时地会提醒利普斯基尽其记者的“本分”。这使得整个对话显现出一种古怪的反讽性:孤独并不是诞生于独处之时,后知后觉式的伤感,而是他人在场时,即时即刻的敏感。这种对孤独的自省乃至自嘲,不仅构成了华莱士撰写游记、评论时独特的风格,也构成了华莱士独特的幽默感,读者可以借助这部采访录,寻找到阅读华莱士一系列作品的视角。

  在利普斯基的访谈中,这种对孤独的自我体认首先是一种“自我聆听”。利普斯基时常会对着磁带复述华莱士说的话,这种间接引语式地重复,一度让华莱士感到有趣。这种聆听他人述说自己的感受,本质上与华莱士在谈话中揭示出的对糖果、大众娱乐的迷恋密切相关。糖果和大众娱乐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不是一个人身体和精神的主要营养来源,但却能让人上瘾。瘾源在于两者都会通过强烈的感官刺激,营造出一场幻觉,华莱士认为:“这是短暂地抽离自我,给自己放一个假的方式。”然而,就其孤独而言,华莱士借助幻觉并非是对孤独的克服,而是短暂的抽离,这意味着,最终他又会回到这种孤独之中,继而怀着对幻觉的期待,开始新的循环。本质上来说,华莱士并没有因为哪个人的介入打破这种循环,而是一直处在封闭之中,只不过这种封闭过于喧嚣。

  这本该是一场艰难的对话,但幸运的是华莱士身上有使得孤独这种瘾症得以传播开来的社交魅力。之所以称其为社交魅力,是因为随着访谈的进行,作为译者,我发现利普斯基的发音习惯,用词方式,乃至言说模式,开始不自觉地朝华莱士靠拢。更为重要的是,利普斯基也加入了“华莱士波段”之中。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普斯基才真正走进了华莱士。

  如果说孤独如瘾,那么一次次的公路旅行、航空飞行本质上就成了对这种瘾症的扩散与传播。这部访谈录如同利普斯基所言具有公路片的特质,只不过“在路上”的体验并非是冒险,也非致命的邂逅,而是一次对自我抽离式的幻景体验。旅途中风景的变换和一天分出不同地点的感受,不仅让华莱士和利普斯基的对话具有了无数“变奏”的可能,也使得华莱士对自我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不愉快的往事的揭示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

  无疑,这是最适合采访华莱士的方式,也是华莱士得以展开自我的最佳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两个大卫,两位作者,两个孤独的人,才能构成两个独特的声部,合奏起有关孤独的二重奏,读者才能在这种合奏方式中聆听到独特的音符。

  作为译者,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此书的首批中文读者之一,但正如利普斯基自己所说,书在遇到读者之前,首先会与一群朋友相遇。以上两位就是在读者之前遇到的朋友。此外,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多次向身边的人提起这本书,这本书能够顺利翻译完成,离不开他们对此书的关注和对我翻译工作的鼓励。

  我设想这本书最适合在旅途中被人阅读,因为读者在旅途中,可以在窗外变换的风景之外,看到书中另一番“流动着的”风景,而正是在这两种变换的风景之中,他们或许才能意识到自己被另一种已被言说的孤独所击中,才能激发出对自己的关注。别忘了本书的书名还包含着这样的信息:你终会成为你自己。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四):孤独感与介入感的拉锯战

  (感谢林晓筱先生精良的翻译)

  利普斯基关于华莱士外在形象的描述十分恰当又俏皮:他戴着头巾,就像是特意前来邀请你和他一起玩丢沙包游戏,而且,如果你拒绝,他说不定还会揍你一顿。

  然而,外在略显彪悍和严肃的大卫华莱士,实则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加腼腆羞涩。华莱士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自己在利普斯基面前的表现,频繁地为自己的笨拙反应而焦虑,无数次强调“如果这次访谈是通过邮件,而不是当面,我一定会表现得更好。” 显然,大卫对他眼前这位学识渊博的滚石记者颇为喜爱,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得紧张而局促不安。甚至,更可爱的是,过不了多久,他又开始为自己过分在乎利普斯基先生对自己的看法而感到羞愤了。

  华莱士面对利普斯基时的这种状态占据了整个访谈的近乎三分之一,这种状态,用“滑稽的真诚”或“真诚得滑稽”来概括都颇为恰当:他时刻担忧着自己的表现、焦虑着自己的真诚程度,这种焦虑担忧令他备显滑稽。(如他一次次强调:“我知道这些听起来也许不太真诚,但我真的……”)

  只是,这种滑稽在这样一位作家身上是可亲可敬的,这种滑稽使得那位写出《无尽的玩笑》的天才作家体内那份男孩般的善良、天真暴露无遗:他就像一个试图讨取自己喜爱的朋友的欢心的男孩——多么可爱的滑稽。

  自然,是华莱士身上时刻敏感着的自我意识令他陷入了这种滑稽境地,(他时刻在意自己是否被接纳)同时,也是这种脆弱敏感的自我意识,令他体内始终存在一种抽离人群的孤独意志。表面上,他是多么乐于与人们谈笑风声,多么轻盈地和生活过招,这种融入感、这种被接纳与被注视的快乐是真实的,然而,与此一样真实的是同时存在于他心中的煎熬感和孤独。

  融入生活时的欢乐和抽离人群时的清醒自洽,这两种需求构成的拉锯战始终在大卫的精神深处相互撕扯着,或许可以说,大卫的一切滑稽、一切自相矛盾都来源于此,他独特思维的迷人魅力也恰恰来源于此。

  对于大卫而言,真正放松舒适的状态就是当这两种需求能够得到一种平衡,短暂地告别撕扯,就如同观看电视节目时的状态一般:随时可以介入“他们”,亦随时可以从“他们”中抽离。(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大卫会对看电视如此情有独钟。因为无论如何,大卫都渴望介入感,但又终究无法戒掉孤独——他最忠诚的伴侣。)

华莱士谈自己对“电视”的喜爱

  观看电视时的舒适感,“抽离”与“介入”的随性切换,也许就是华莱士始终期待的某种平衡。同时,在利普斯基与华莱士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均衡:利普斯基在一开始就表明,华莱士一直试图告诉利普斯基自己对如今拥有的一切的焦虑,而利普斯基则始终想告诉大卫他现在的状态根本无须担忧。

利普斯基对大卫华莱士的评价

  利普斯基对华莱士最后的评价令人动容…… 的确,华莱士独特的清醒和温柔,正在于其试图时刻认清生活本质、介入生活本身的欲望,这种欲望教会人们,我们应当在无意义的混沌日常之中极力保持意志的清醒,在沉重的现实之下,我们依旧能够轻盈地切换自己面对一切的思维方式(观看无意义的方式)。

  而不是从庸常细碎中逃离、等待解脱。正如他2005年于肯尼亚大学毕业演讲中所说的那样,“This is water.”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水域,单调惨淡的无限循环就是它的本色,唯有观者本身的禅意能赋予它智慧的美感。我们深陷无意义之中,唯一能够获取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观看无意义的方式”的权利、赋予“无意义”本身以智慧的观察的权利。这种智性的选择令庸常的生活水域变得可被悦纳。

  对于华莱士而言,他的孤独意志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智性的选择、智性的自由?孤独于他,既是对他者和时代的一次次静默的旁观、抽离、思考,同时也给了他拥抱人群的炽热冲动、拥抱惨淡生活的温柔欲望。

  其他一些印象深刻的段落总结。华莱士谈论美国政治与欧洲的差别华莱士对美国民众心理的剖析大卫对他这一代年轻人的焦虑关于“瘾”和美国特色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读后感(五):幸运的与私人的华莱士时刻

  在我的桌子上,摆着一本2019年的日历,这是用来为一本杂志做宣传的日历,每一页都有卡通风格的风景画,日历的底部写着祝福和推广之类的话,我没有翻过它,面向座位的页面现在还停留在一月份。页面的日期部分覆盖着一张电影《旅行终点》的照片,两名主角——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大卫·利普斯基——以差不多面对面的站位,把头侧向同一个方位,看起来像在注视照片外的某个地方。这张照片的左侧和下方,贴着数十张颜色鲜亮的便签,它们排列的方式有种夏天百褶裙的感觉,这些标签都是从被我标记过的书里摘下来的。

我桌子上的《旅行终点》照片

  在重读《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的过程中,我突然察觉到,这个被我在无意识中组合过的日历,流水线上的工业感与随意的人工痕迹,几种功能性与一点微不足道的纪念意义重叠,那些宣传语透露出来的商业气息使得无用的标签在其中显得突兀又尴尬……整体而言,这是一个既复杂也不复杂、有点矛盾却能勉强自洽的复合体,像是来自华莱士笔下的后现代产物,也多少具备一些华莱士本人的特质,当然,除了他身上那些为人称道的、耀眼的才华。

  1996年,华莱士凭借自己长达一千多页的巨作《无尽的玩笑》成为美国文坛备受追捧的作家,3月份,同为作家的利普斯基以《滚石》杂志记者的身份对华莱士进行了采访,期间还跟随华莱士参加了这本书宣传活动的最后一站。

  这听起来的确像一部生活流电影,紧张又短暂的四天里,两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奔走在华莱士的客厅和卧室、他执教的大学课堂、酒店、空旷的公路和人声鼎沸的读书会现场,你一句我一句,对话持续进行。也许依靠着这些场景的转换和两人类似的身份,这件本来是公事公办的事情散发出了让人上瘾的气息,掺杂着私人时刻,琐碎却坚固,像是一场旅途决斗般的平等交锋,它的内容涵盖了个人经历、时代特征和身为作家的方方面面。华莱士去世两年后,利普斯基把这些对话以《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为名整理出版,日历上,那张被我试图“据为己有”的剧照就是出自根据这本对话录改编的电影。

1.

  在对话中,华莱士对自己的评价是:“非常羞涩,也是个表现狂。”

  利普斯基对他有更为客观的描述:“大卫身高六英尺二英寸,身体健康时体重达两百磅。他长着一对深色的眼睛,声音轻柔,下巴上留着胡茬儿,一张可爱、嘴唇上翘的嘴是他最显著的特征。他走起路来像退役的运动员那样闲散——裤管卷到脚踝处,仿佛身体的任一部位都是令人愉悦的。”

  观察他的照片,我赞同他像运动员的说法,事实上他曾接受训练,并以成为网球运动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留着长发,裹着头巾,在我看来又像一位有些忧郁的白人说唱歌手,他也的确曾跟人合写过一本关于说唱的书。总之,单纯依靠外表,他身为作家的主要身份总是退居其次。至于华莱士所提到的“羞涩”与“表现狂”,他解释为:“害羞本质上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自我沉迷,它和自傲通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这些看法都让华莱士从内在到外表流露出一种矛盾与反转的气质,我想说明的是,这些气质似乎以另一种感受渗透到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对话中提到的电视机和流行文化。

  华莱士喜欢看电视,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位可以在电视机前蹲坐五六个小时的忠实观众。翻到对话录的附录上,你会发现他的大脑里积攒了一大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旅行终点》里有一个很能说明这点,同时也很有趣的桥段:华莱士坐在睡着的友人身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利普斯基在用围观外星人似的眼神盯着他。

  当然,华莱士清楚电视如何为他提供一种与人相处的幻觉,他也承认在结束观看后会陷入到空虚中,进而为了摆脱空虚重新打开电视,这是一个互相演绎和推进的过程。但他也很享受面对电视屏幕的状态:“那真的,非常放松。我觉得,我这一辈子都有一种真正的愿望,想要远离繁重的事,专挑轻松的事儿做。”

  谈到流行文化,华莱士提到了那些非常商业化、套路化,又经常被鄙视的节目,八九十年代热播的美剧《爱之船》和《海滩护卫队》。在他看来,这些不会引发好奇和呈现出艺术性的节目能够带给观众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即使最愚蠢的观众也可以猜出情节的走向。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异常严肃和深邃的。我指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当流行文化的专家来拆解这些东西。而是指,我们找到——艺术找到了一种能够善待我们并融入我们的方法。”

  在这些充满辩证意味、很快又被华莱士用行为覆盖的态度里,既有一个作为普通人的华莱士,热爱电视和流行文化;又有一个看起来货真价实的、“脑子里装着四十万字的欧陆哲学”的作家华莱士,他揭开日常的表里,将那些美丽又怪异、危险到伤人的内在构成呈现在利普斯基和读者面前。而对华莱士来说,这种危险也只是带有玩乐性质的危险,它还不足以威胁到他身为作家的核心,威胁到他想保护的那部分自我。

  畅销榜,巡回宣传,名声和赞誉,当利普斯基问道华莱士对这些外在光环的感受时,华莱士有所疑虑,对他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危险:“我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暴露的东西越多,作为一个作家受到的伤害就越大。”他把这件事看作是一场“后现代主义之舞”,一小部分的自己贪婪地夺取着这些光环,承担主体的部分更想从作品中获得满足感,而不是享受作为作家的过程。他告诉利普斯基,当活动结束、赞誉声退去的时候,孤身一人坐在一个放着纸张的房间里,对他来说这才是真实的事。而在回到真实之前,他还得把自己从外界创造的虚幻中解救出来:“这个(指了指桌子、磁带和我)很棒,但这不是真实的。你懂我意思吗?”

  这种对写作的热爱和忠实,或者身为作家的自省,让华莱士看起来像一个试图用高难度动作穿越硬币边缘的人,即便大多数人会选择硬币的正面或反面。

2.

  在《系统的苕帚》里,华莱士用元小说的方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当他遇到有吸引力的女人时,会立刻爱上她,并说出“我爱你”。因为这种莽撞的行为,他的生活总是遭受挫折。为了锻炼自己甄别爱和决定爱的能力,他听从心理治疗师的建议,去跟一个对自己完全没有吸引力的女人相处,一个肥胖又邋遢、始终带着围巾的女人。在相处过程中,双方开始互相喜欢,并住在了一起。有一天,女人摘下围巾,向男人展示了她的颈部,在她的肩胛窝里,住着一只小雨蛙。当女人因为喜欢男人,想要与世界产生关联时,她又会因为这只雨蛙在意外界对她的看法,当她注意到这个问题时,她就越想待在黑暗与阴影里,这种矛盾使她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

  因为不堪忍受这种折磨,女人卧轨自杀,失去女人的男人又回到了无法控制的状态,甚至变本加厉,他开始对任何有吸引力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爱。有天晚上,男人听到了敲门声,站在屋外的就是女人的雨蛙。

  故事的结局是,男人和雨蛙静静地站在客厅里,望着彼此的眼睛。

  这只是《系统的苕帚》中许多后现代故事中的一则,它充斥着怪异与悲伤,其中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剧烈:追求爱却无法得到爱的男人,渴望联结又害怕被看穿的女人,那只出现在男人眼里的雨蛙,既是他死去的心爱之人的一部分,又是害死她的罪魁祸首。在故事的结局——两个被抛弃的物种沉默的对视里,这些矛盾又被一种妥帖的孤独感化解,或许男人会接受这只雨蛙,中和掉自己对爱的渴望,扮演起新的孤独者。

  絮絮叨叨地复述这个故事,首先是被它所震惊,其次,它大概能用来理解华莱士在对话中提到的孤独。

  华莱士说《无尽的玩笑》写的是孤独,他认为如果某个人可以来阅读这本难读的、长达一千多页的书,那么这个人一定伴有某些孤独的状况。这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无法或者说难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感的人选择从书籍中获取陪伴。但华莱士提出了问题的结症所在:一本书,即便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根本无法回应读者的想法,那种从阅读中获得慰藉的感受只是一种单向的反馈。

  我明白华莱士所说的,一本只能被翻阅和涂画的书怎么能回应他的读者?就像男人和雨蛙要怎样理解对方的感受?但我依然对书籍与读者之间的关联抱有幻想。我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本书里读到的疑惑,不久之后就会在另一本书中得到解答,这个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例如我先前在《孤独的猎手》中读到了哈特·克莱恩的诗,几个月后,重读《博尔赫斯谈话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两年前就已经看过诗里的某一句是怎么被写下的。这样珍贵的感受,在我看来正是书籍对读者默不作声地回应。

  生活中,华莱士的孤独更像是一种中性的状态,它不与任何寂寞或者悲伤之类的主观情感挂钩。华莱士感激自己在25岁的时候就经历了中年危机,经历了酗酒、抑郁、对写作过度的渴望,写完《无尽的玩笑》的他,能够以更自如的方式与孤独共处。他住在中西部的小镇上,跟自己的两只狗生活在一块,利普斯基离开的时候,他会把电话线拔掉两天,回到自己的真实世界。

  也许只有感受过孤独,你才会理解它,接受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只是对不同的人来说,将孤独纳入自身后产生的结果有所不同,华莱士属于战胜过孤独的那种。

3.

  我时常想起《旅行终点》结尾处的画面,华莱士在一个被称为“管道工大厅”的室内跳舞,在对话录里,他跟利普斯基说起自己会跳踏步舞和摇摆舞。这是一个非常美国式的场景,伴着名为The big Ship的背景音乐,肤色和体形各异的男女,在一间看起来有些昏暗的空间里大幅度地摆动身体,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即便镜头最前方的那个人就是华莱士,但如果只看这个场景,你不会想到他就是故事的主角。最后,随着镜头上摇,华莱士和众人消失在画面里,这个场景也可以对应华莱士的好友弗兰岑说过的一段话——

  渐渐失去大卫就像观看一部科幻电影,当电影发展到某一刻时,有一个小角色从气闸室被吸了出去,就这么突然的一下子,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像利普斯基所写的:“我们都不知道生活将去往何方。”在跨过千禧年后的这十几年里,华莱士对世界的部分看法已经逐步应验,比如电子媒介和科技是如何统治我们的,比如我们如何以更细密的方式,用虚幻的爱好将自己与世界隔绝起来。但远在这些之前,产生在那场公路旅途上的只言碎片只对那个当下赋予意义,“空气中弥漫着嚼烟、苏打水和烟的味道。”它提供的是一种沉浸与忘我的感受,它也不曾预料到,坐在驾驶座上的一位会在多年后离世。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这句用作书名的话并不是利普斯基对华莱士盖棺定论式的总结,实际上,它出自华莱士之口。2008年,华莱士因抑郁症自杀离世。利普斯基在书中以评论的方式记录了华莱士离世后的一些变化,他们巡回活动中去过的一些酒店、书店都已经消失。

  似乎总是这样,世界急于更换并展现自己新的面貌,落在华莱士身上的只有那些不变的标签:神童、天才、抑郁症患者、畸形之人……看久了让人觉得空洞和厌倦。到底成为了怎样的自己?幸运的是,像所有濒死的人一样,华莱士不会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我们;幸运的是,我还有这样一部电影,一本封面难看、开本奇怪的书和一张贴在日历上的照片,愿意的话,我想可以再打印一张。

  原载澎湃新闻,略有删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