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你酸了.......
如你所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我们去帮伊朗。
伊朗「沦陷」后,
前往伊朗首都援助。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我们也去帮意大利。
带着31吨防疫物资,登上了去往罗马的专机。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还去帮了塞尔维亚。
(图片来源:北京时间)
「我们不会忘记,
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
说帮就帮。
就在第二天,中方援助赛方的首批物资,
1000个病毒试剂盒,就抵达了其首都。
塞尔维亚总统立马发推特表示,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眼看着中国站出来,向一个个国家提供帮助,
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酸了。
波兰国家选举报。
前些天,这家报纸撰文说,
口罩,护目镜以及其他医疗物资
抛开别的不说,
「优先」和「冷落」这两个词,
用的让人很不舒服。
「优先」供给友好的朋友,有什么不对吗?
而对那些嘲笑者,又怎么能说冷落呢?
比起「优先」这个词,
「有恩必报」更准确一点吧。
报中的友好国家,
是这些友好国家,
掏空了家底来帮中国。
调集全国库存,为中国捐物的巴基斯坦,
更是全国搜集口罩,一点点往中国寄。
对了,当时塞尔维亚总统也说了一段话,
或许很多人没听过,他说——
「我想告诉中国人民,我们和你们同在,
随时做好准备,提供帮助,
以后变得更强大」
那句——「作为一个小国,
我们能做的就是,随时准备好提供帮助」
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吧!
这不就是,我有的虽然不多,但我愿把拥有的一切,与你分享?
(图片来源:央视网)
什么叫「患难见真情」,
一场疫情,明明白白。
你帮我了,等你有困难了,
我毫不犹豫拉你一把,这是天经地义。
「滴水恩,涌泉报」
而那些落井下石的,
又凭什么让我对你掏心掏肺?
其实这个道理,
用在现实生活里,同样适用。
高晓松就有这样一个「落难知心」的故事。
11年,他因为酒驾进了局子,
名声和事业一落千丈。
祸不单行,偏偏他执导的电影要上了,
他人在局子里去不了,总要找个腕儿撑场子。
于是上海首映那天,他在局子里,
给家住上海的腕儿们一个个打电话,
希望他们赏个脸,去首映会露个面。
打了好几通电话,
很多人嘴上说着好好好,是是是,
结果到场的,只有韩寒一个人。
(图片来源:晓说)
要知道,韩寒是个非常不喜欢社交的人,
可那天,他还主动上台说,
「晓松没来,我们帮他把这事儿给办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
那一天,韩寒在山东有赛车比赛,
他是下了飞机,就风尘仆仆赶过去的,
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一向反矫情的高晓松,
每每说起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说,「落难的时候有人帮你,
这是锦上添花的时候完全不能比拟的,
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里」
这份「落难情谊」,高晓松真的一直记着。
几年后,韩寒陷入抄袭门,
这一次,变成了高晓松站出来,为韩寒说话——
「我看过韩寒的小说,那肯定不是代笔」
(图片来源:《晓说》)
在低谷走一圈你就会发现——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的,确实难得。
马天宇也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过年,他身上没有钱,
在和一个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了这件事。
结果没过多久,
那朋友就打了5万给他,
这笔钱就像及时雨,让他过了个好年。
这件事让马天宇记了很久很久。
后来,马天宇条件好了,
就反过来帮那位朋友,
他说,只要对方开口,他就会帮。
而这份无条件的信任,
都源于那一次「雪中送炭」
(图片来源:《我们长大了》)
说到底,你对我「投之以木桃」
我才能对你「报之以琼瑶」
真心,都是用真心换来的。
人在难处的时候,你拉他一把,
你是受益一辈子的。
当然,对那些在你有难,站在一旁看笑话,
等你好了,又来谄媚的人,
你可以说句——「走好,不送」
图片及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央视网,《晓说》,《我们长大了》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
人在难处的时候,你拉他一把,
你是受益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