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飞越惨,我越想骂他
谁都不敢得罪,也谁都很难亲近。
《我是余欢水》,讲述一个“中年男人”在身患绝症之后的逆袭之路。
越亲近、越伤害
别人放了几句狠话,他就秒怂。
这些还不够。
早年创业时,他曾借给好兄弟十三万元——这还是妈妈临终前,留给自己的“紧急救命钱”。
换来的,是质疑,是挨骂。
剧里的前四集,以各种细节,飞速描述着一个“老实人的卑微和落魄。
明明努力谁都不得罪,却偏偏备受欺负。
再仔细看,是谁在“害”余欢水?
是邻居、是同事。
更是玩弄自己的朋友、不理解自己的妻子、拼命拿亲情绑架自己的父亲。
多讽刺,越是亲近,越是伤害。
余欢水们为什么“不争”?
余欢水不仅不幸,也不争。
又停下脚步。
画面突转,余欢水当场拿起搬砖,对着老板。
要发飙?要出气?
哪怕自己有理有据,他也不敢发怒,不敢顶嘴。
即使过得再惨,面子上也要过去——用谎言编制完美的表象,假装自己过得很好。
下雨天,被老板扣在单位,没有空去接孩子放学,为了撑面子,非告诉妻子自己请假有空。
结果孩子淋了一身雨,很晚才被接回家。
妻子问责,他就用堵车搪塞。
中秋佳节,妻子娘家团聚庆贺。
本来想拿两盒单位送客户的月饼回家,结果被领导罚款,还责令打扫卫生。
回家迟到多时,他谎话张口就来:
单位突然联欢会,我走实在不合适。
“单位发的好月饼,大家一定要尝一尝。
还有单位给的2000块一瓶法国红酒,全家务必赏光。”
结果家人扫码一看,原来是78块钱的劣质酒。
硬要圆场,只能继续撒谎:单位吃回扣太多,欺骗员工。
谎言被拆穿,于是用下一个谎言弥补。
对谁都一团和气,小心翼翼维护一切,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惨。
如果说,在外面“豁不出去”,是因为背负压力、死要面子,所以“不敢”。
那么对亲人、对朋友,这份“怂”,则是因为他还有一份“不舍”。
面对一直借钱不还的好兄弟,他反复打电话催促他还钱。
可当兄弟说出;“你再逼我,信不信我和你绝交”的话时,余欢水再次卑微了下来——他低下了头,去道歉。
只因为当年的情分:
“我很珍惜你”。
周末,余欢水和妻子说好,带儿子出去玩。
因为他出门办了点事,妻子没通知,也不等他,直接拉上孩子出了门。
“妈妈,我们不等爸爸了吗?”
“没事,不等。”
这一幕,碰巧被刚回来的余欢水看到。
他躲在角落里,不说、不问、不追究。
虽然也很想去,但更害怕,自己的突然出现,搅坏了他们的兴致。
就像每一次吵架,他选择退让。
每一次争执,他选择认输。
更看重这段关系的那个人,总是会承受更多。
有些人不必强留
一切或许都不会改变,直到余欢水查出癌症。
在他选择了结自己生命时,一阵刺耳的噪音突然闯进他的耳朵里。
那一刻,他的表情变了:
反正都要死了,再也不想委屈自己、讨好任何人了。
改变,一点点开始。
楼上的工人制造噪音扰民。
他大步迈上楼梯,举着椅子就冲了进去,拿起所有能拿的东西,把房子全砸了。
语言沟通没解决的问题,索性暴力解决。
邻居家总是在电梯里撒尿的小狗,挨了他的揍。
欺软怕硬的狗主人和装修业主一起找上门来,对他讽刺挖苦、讨要赔偿。
他再也不委屈、不妥协了。
两个邻居看得目瞪口呆,不再敢招惹他。
这是第一次,余欢水尝到了“勇敢”的甜头。
回到公司,在上司又一次贬损他的时候,余欢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赵觉民,你以后不准这么跟我说话!”
你可以说我做的不好,但是你不能侮辱我。
面对一直欠钱不还的“好友”。
余欢水直接在他给女朋友办画展的时候出现,当着所有人的面向他讨要属于自己的钱。
“好友”当面骂他,想让他挂不住脸走掉,没有想到,余欢水吼得声音比他还大。
“那是我妈妈留给他的遗产,我要回自己的钱天经地义,我不犯法,我不违心。”
回家后,余欢水接受了妻子之前提出的离婚请求。
不是因为不再爱,而是因为余欢水终于有勇气承认:
自己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早已名存实亡了,她其实并不爱他。
在和妻子吃散伙饭时,两个人因为孩子吃汉堡产生了分歧。
余欢水对儿子说“这顿你想什么就吃什么”,妻子习惯性地反驳:“他吃胖了怎么办?你是不用管了吧。”
这次,他没再妥协:
“我觉得你跟外人说话,最好还是客气一点。”
后面几集里,余欢水开挂似的“逆袭”:
意外抓住上级的把柄、升职加薪,无心插柳见义勇为,受到表彰、得到奖励……
可社长觉得,余欢水真正的逆袭,其实是从“放下”开始。
当他不再执着于“抓住”手里的拥有,也不再被面子、情分绑架。
放下光鲜的假象、放下虚荣,也渐渐放下辛苦维护的同事情谊、邻里感情、友情、爱情……
表面看,他失去了体面、友谊、婚姻——实际上,他在努力学会,和一段段关系里的迫害、不平等的付出告别。
从前的他,太胆小,太害怕失去、太害怕改变。
那些已经拥有的、那些已经出现裂缝的、那些明明不开心却还要勉强维持的。
付出越多,越不舍得放手。
可越不舍得,越是什么也得不到。
余欢水的“惨”,是极端的,他的“逆袭”,是戏剧化的。
与其说,这是一个中年逆袭的“爽剧”,社长更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取舍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我们和余欢水一样。
不仅是那些倒霉的遭遇、卑微的姿态,更是在一段段关系里,我们和他一样,有太多“不敢”和“不舍”。
或是面子薄,拒绝不了别人好意;
或是生活所迫,被现实一遍遍抽打;
或是虚荣心作祟,想在别人面前完美,于是打肿脸充胖子;
也或是,真的很珍惜某个人,只是这段关系让我们疲于奔命,有口难言。
剧里的余欢水,误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大限将至,才有了那样“舍得”的勇气。
他才终于明白,那些不断给予却一直没有回应的、那些一直委屈却从未被珍惜的,是强留也留不住的。
这样的告别,很残酷。
只是,及时止损,总好过一直被消耗、被浪费。
生活已经有太多不易,我们要告别的,是那些不被珍惜的善意、那些以爱之名的绑架,也是那个一直委屈、一直假装的自己。
网易新闻 | 沸点工作室 出品
新鲜、有趣、尖锐、深度
百位明星镜头外的另一面
尽在谈心社视频号
长按识别下方
抢先一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