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世同堂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四世同堂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14 23:2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世同堂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世同堂》是一本由老舍 / 丁聪 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6-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四世同堂》精选点评

  ●15-2017。洋洋洒洒百万字,北京人的抗战八年,一个胡同各色人等悲欢离合,写尽了老北京人的内骨子里的特点。前半部内心刻画过多影响可读性,后半部流畅了许多。在北京待了一年之后读这本书有了一些代入感。于济源。

  ●第一次读这么长的小说。让人看问题更加长远,更加对面。里面对多个角色描写,让人看清人性。

  ●老舍对北平的与恨尽在这部书里了。老舍对中国人的描摹也尽在这部书里了。脸谱化的痕迹很重。价值观略僵化。我也还是很难爱上北平。陈旧腐朽,充满条条框框,和蝼蚁般却又自视不凡的百姓

  ●时代决定了多数人没有国的概念而只有;一小部分无耻令人发指;今天看来理所应品质在当时只有凤毛麟角的人具备。抗战胜利容易

  ●老舍以平实语言独特幽默将抗战期间的北平人刻画的极为深刻。当叹息无辜生命逝去的时候,才会意识乱世之中难以苟活。

  ●挺好的,能看到沦陷区人物百象,生存状态……

  ●真实,以前回去逃避,现在会去选择了解插画传神

  ●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京味儿典范。写过论文,留待长评

  ●读瑞宣看到了自己

  《四世同堂》读后感(一):无

  1、小文身上有柳湘莲的影子

  2、和老三一样逃出去的刘师傅到最后也没有回来,有多少人能像瑞全一样幸运

  3、知道了“祁”字怎么念

  4、瑞宣辞去了教员工作被迫找平日只谈心的朋友拉关系的时候

  5、有些人物太过于非黑即,然而真的有像一号日本老婆婆那样的人吗,就算有她又会那样子做吗

  6、很想去北平看看特别是北京的胡同,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去北京念书

  《四世同堂》读后感(二):只能说太伟大

  一个月,终于啃完这部近百万字的《四世同堂》。只能说太伟大,老舍对于北平和北平人爱的深沉也恨的入骨,爱与恨化作这一百万带血的字,读来怎能不叫人动容?初读觉得人物生动情节安排巧妙,越往后读越发现,这已经不是一个文豪在安排人物与情节,而变成了一位老人在对心中所有的爱恨委屈的呐喊咆哮。老舍在借瑞宣的口骂北平人也在骂自己啊,为什么不敢反抗?为什么别人都拿枪指着自己了还要卑躬屈膝?为什么如此软弱…… 最喜欢的两段:一是大赤包在狱中发疯惨死可以感觉到老舍对这个角色所有的恨意在那两页决堤,好像在说疯的好,死的好啊。 二是天佑老人受屈辱投水自尽那一段,“河水流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烦了。水发着一点点声音,仿佛向他低声呼唤呢。很快的,他想起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的老舍自己…… 小说写到抗战胜利结束,祁家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他们不知道,往后还有内战,还有饥荒,还有逼死老舍的那一场文革,这些又该怎么写呢?小说结束了,感觉人物可还是活着呢……

  《四世同堂》读后感(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代歌曲用这样的方式来阐述国与家的关系。而在抗战时期,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则用用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兴衰来展现国与家不可分割性。 故事从一个小胡同——小羊圈讲起,这是年近70的祁老人打拼安家之所,也是他渴望在此处颐养天年、享受儿女绕膝之乐的福地。可是,日本人的闯入,打破了平静,小羊圈胡同中接连有人因为各种罪名,或是锒铛入狱,或是不幸丧命。本来旁观着的祁老人凭着过往的经历推测,这场灾难三个月就能过去。但日本人的凶残与霸道远超出他的想象。三个月后,日本人并未离开,反而变本加厉,他引以为傲的孙子因为依附英国人被捕入狱,祁老人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个和乐融融的家庭摇摇欲坠。孙子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不久后,而忠厚老实的儿子又无辜丧命。之后,孙女又因为吃了日本人发放的劣质的粮食而食物中毒去世。四世同堂的美梦因为日本人的闯入,国家的不稳而破灭。 而祁家的经历又何尝不是抗战时万千沦陷区家庭的写照呢?没有了强大国家的庇护,我们就像无依的浮萍,任由时代的风雨吹打,朝不保夕,岌岌可危。文章中对于国家与家庭的描写又岂止祁家一家呢?本来远离世事的钱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原来安定的家庭,因为日本人的插足,大儿子因病去世,小儿子在抗击外敌中丧命,父亲蒙冤入狱,母亲因为伤心过度,自戕而死,大儿媳带着腹中的遗孤苟且偷生。如此谨小慎微的家庭都在日本人的折磨下变得支离破碎,何况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家庭呢? 爱国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空泛,但由不得不被我们常常提起的话题。而爱国在四世同堂里却是那么的具体,它是钱吟默的舍小家为大家,是祁瑞全的背井离乡、深入群众,是祁瑞宣的艰难挣扎后仍选择为国家而战。我们是一滴水,国家就是一片汪洋,只有每一滴水都团结起来,汇成一股溪流,我们才能有撼动天地,保卫国家的力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要铭记古人的教训,爱国就如同爱家,如此,国可固,家可兴。

  《四世同堂》读后感(四):《四世同堂》

  记得还小的时候,每次看到历史课本上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为都会很震惊,然后屡屡抱着小脑袋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人却会被一个弹丸之国欺压了这么多年。小小的脑袋里只勉强懂得了何为侵略,却想不明白为何背叛。

  四世同堂的奇特在于,虽说是以抗战历史为故事背景,写的却不是战场上的牺牲和功勋,而是解剖了一个小细胞,北平城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在战争中沦陷的小胡同,透过这个小胡同看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佩服先生,整本书里找不出一个累赘人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血和肉,个性鲜明。而又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北平人甚至是整个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璀璨的精神文明,却似乎也习惯了战争与侵略。书里写道,北平人,大难临头的时候,能忍,灾难一旦过去,也想不到报仇了,他们总能顺应历史的自然,而不想去创造或者改变历史。面对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要做到反省,而不仅仅是愤怒和指责。

  先生不仅了解中国人,书里有两段对日本人分析得也极好:

  1、日本人的心机,思想,与才力,都只在一颗颗的细数绿豆与芝麻上显露出来,所以他们喜爱东阳的无中生有的,琐碎的,情报。他的情报,即使在他们细心的研究了以后,证明了毫无根据,他们也还乐意继续接受他的资料,因为它们即使毫无用处,也到底足以使他们运用心计,像有回事儿似的研究一番。白天见鬼是日本人最好的心理游戏。

  2、日本人不是最理想的仇敌,他们太琐碎。琐碎使日本人只看见了树,而忘了林,因而也就把精力全浪费在阴险与破坏上,而忘了人世间最崇高,最有意义的事情。说人话,披人皮,没有人性,只有狡猾和残忍的兽性。

  四世同堂虽说是一本表现爱国主义的书,但是它却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者划分的清清楚楚。日本对中国惨无人道的侵略行为还历历可数,但我并不仇恨于整个民族。书里最让我难忘的小人物,就是那个挺直腰板说 “我不能因为我的国籍,而忘了人类和世界。”的日本老太婆。在某些方面上,人民的心灵是共通的。

  勿忘国耻,因时论事。愿我国日益强大。

  《四世同堂》读后感(五):忆那年夏日,依旧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和那汪清澈的湖一起停留在了60年代。对于当时的历史我不想说,我只是想说说我心中的一家人。

  我是个极度感性的人,上课看《辉煌中国》这部片子都能眼睛酸涩。顺带说一下,我这个学期已经写过两篇关于它的观后感了,仍旧很激动。

  所以当我看完这本书,内心是久久不能平复的。百万字的描述,在这一版本分成了上下,所以内容很足。当时决定看书,纯粹是因为内心空虚,想要找什么填补,同学又做了推荐,所以选的它。我们离他们太远,所以只能从文字中可见一二。一开始其实很难读下去,高速发展的快餐生活让静下心来看书是那么的难。但毕竟我也是自称博览群书,通天文,晓地理的文化人,所以也就忍了。先是选择在外旅游的途中看,但常常是到晕车犯恶心就停了,后来选择中午看,吃完饭,坐在床上看,看到瞌睡,直到这个学期,我的英语老师上听说课无聊到令人发指,看书完全不受到影响,才看完第一遍。接下来的听说课我就完成了二刷、三刷。

  北京话儿的运用,有点晦涩,但也很亲切。同为北方人,总是格外的有趣。一家四代人,有经历了遭受屈辱近代史的老人,有感受变化的二代顶梁柱,接受了新时期教育的第三代,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不得不屈服,当然不能少了处于稚童的第四代。当我看到父亲自尽,老二成了汉奸最后失踪,连小小的妞儿都留在了那抹夏日的萧瑟之中,真是忍不住了。真实的历史需要血和泪来织就。中国自古以来的容忍和和谐表现出来,小羊圈胡同里的这些家长里短一点也不会乏味,当知道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好让几个鬼子死去,他的父亲为他骄傲。当需要美丽动人的小姐来让自己升官发财,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女儿献了出去。索性他们都已尘归尘,土归土。中国人的无奈,让他们只能奉养老人,教育稚儿。中国人的胆量,使得他们能狠下心来扔炸弹,杀汉奸。矛盾的中国人有的选择苟活,有的选择投机取巧,有的选择革命。就像我们毛概有个命题,革命是不是正确的?我要回答是正确的。革了走狗的命,革了侵略者的命,只有这样,才能活着,好好的活着。“瑞”代表着吉祥,三个同时期的儿子,一个作为老大,只能留在这北京城等着,盼着。一个在中间,选择跟着所谓的势力投向日本人,最后只有孤零零的一件衣服。作为老幺出去看了,选择回来,做敌后工作。三个不同的人三种境遇,我不敢想象我若是他们中的一个会怎么选,因为我还太小,不需要考虑家庭,不在意外界,我可能像只小乌龟,拘在自己的壳子里,做好自己的缩头王八。

  但无论怎么说,抗战胜利了,即使死去的人有那么多,但我们还是活下来了,接下来的世界,管他什么现实,过好自己的乌托邦就行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