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4岁女孩被养父侵犯,关章子怡什么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14岁女孩被养父侵犯,关章子怡什么事?

2020-04-15 15:30:17 作者:白大纯 来源:因为想红起内讧 阅读:载入中…

14岁女孩被养父侵犯,关章子怡什么事?

  “别让这条热搜掉下去。”

  这是大纯及身边同事这两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又一起“性侵女童事件”。

  当事人企业高管48岁,有着专业法律知识和拒不认错的坚强防线

  受害人受害时14岁,受害后精神状态稳定,报警多次因各种原因未被受理,诉求无门。

  又一次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事件尚未有定论热度却在随着人们关注度变化降低

  此时娱乐圈里一个特殊群体出动了。

  她们态度坚决立场鲜明声色俱厉地指责犯罪者

  发声者中不乏章子怡谢娜这样有着上亿粉丝影响力深远重量人物

  但因为明星群体特殊性的原因,发声行为自然也受到了多重解读

  “姐姐们来了”,于此类性侵事件,真的有用吗?

  “姐姐来了”是什么?

  “姐姐来了”,其实最早起源于韩国。

  韩国政治丑闻主角崔顺实的女儿,当初被爆通过不正当途径入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引发女学生集体不满

  在校学生们抗议不止,已经毕业学姐也赶回来,为学妹们应援,因此才有了“姐姐来了”的说法

  今年韩国又爆发臭名昭著的“N号房”事件,为了给受害者们提供更多帮助鼓励,越来越多的“姐姐”站了出来。

  “姐姐来了”便成了全亚洲女性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互助方式

  于此次“高管鲍某明性侵幼女案”而言,集体发声的女明星们,扮演了“姐姐”的角色

  第一位站出来的是章子怡,她转发了南风窗的相关报道,呼吁严惩鲍某明们。

  随后,谢娜、韩红马伊琍蒋欣等人也相继发声。

  发声的人越来越多,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是作秀吗?

  难保后来的这批人,全都出于真心

  但大纯想替率先发声的章子怡们说几句话。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的“颜色幼儿园”事件。

  发声队伍中,正有章子怡,而且态度非常刚。

  微博转发80万次,点赞140万次,在明星群体中引发了一波热潮

  不止如此,“儿童性侵”的话题,章子的微博从14年开始,就一直在长线关注

  即便没有圈里人互动回应,她每年也要转几条有关孩子的微博。

  一个根本不再需要炒作维系事业的女明星,能坚持几年如此蹭热度?

  大可不必。

  再看其他人。

  为此连发三条微博的姚晨

  经常因为“好事”被质疑,背后原因,见怪不怪

  但实话实说,换做我,可能第三次被骂之前,早已经放弃

  韩红亦然,当初因为疫情中的善行被送上热搜的她,曾主动请求低调”。

  说她发声是为了博眼球和热度,大纯不

  况且韩红作为政协委员,背后的很多付出努力,到今天都不为人知

  由此可见,她的怒气,绝非意气用事空穴来风

  姐姐队伍中,有些人是真心实意想提供帮助的。

  大是大非面前,质疑声又来自何处?

  因为事件真相未被全面揭露,加之当事人的拒不认错,有人坚信还存在所谓的反转。

  他们觉得明星现在站队,有点为时尚早。

  南风窗的文章发布之后,作为受害者,女孩引发了广泛同情。

  直到财新网相关文章发布,舆论出现变化。

  财新网记者站在鲍某明角度,全篇没有引用女孩的任何陈述,为事件提供了新的解答。

  两个人从“养父女”变成了“恋人关系”;

  从“被动胁迫”变成了“主动奉献”;

  从“勇敢维权”变成了“索取不成反目成仇”。

  最后财新网的结论是:

  这更像是一个自小缺少关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

  文章记者也在自己朋友圈里为女孩的故事定了性:

  明知道受害者可能患有斯德哥尔摩和抑郁症,却依旧语调轻松地用他人之痛以玩笑。

  文章一出,立刻引来了呼应者。

  更难听的也有,大纯在这里就不放了。

  总之都是熟悉的配方,“完美受害者”论调再一次重出江湖。

  先不说财新网的文章立场如何,以及披露的细节是否真实可考。

  看完文章就倒戈指责女孩,同情鲍某明的人,是否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鲍某明在女孩14岁的时候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是事实。

  无论怎么狡辩洗白,这一点是如何都掩盖不了的。

  鲍某明之所以不断辩白“我从来没和她以养父女的关系相处”,不过是想从法律层面为自己开脱罪责。

  可道德层面上谁都知道,一个14岁小女孩会爱上40多岁的中年大叔,并且要求主动“献身”的可能性有多大。

  即便事后真的存在这种可能性,也别忘了“房思琪式悲剧”曾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为了寻求心里安慰,受害者会勉强自己爱上对方,否则将万劫不复。

  女孩情绪状态的反复造成的案件中的些许罗生门,尚且可以找到合理解释。

  但那些期待舆论反转的人,那些急着对女孩进行“荡妇羞辱”的人。

  大纯倒想问问他们:

  这赤裸裸的侵犯事实,究竟还能反转到什么程度?

  此次舆论中坚定发声力挺的,多为女性。

  大纯说这句话,并非为了引战。

  首先,这是事实。

  有网友说,韩国N号房事件发生时,父亲冷漠的态度让她很失望。

  而在我们国,不乏众多男性仍旧以“能睡到幼女”为荣。

  实话实说,“平权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一直没有高下定论。

  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女性的权益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保护。

  很多人眼中心里,女性依旧是附庸,身体和灵魂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不属于自己。

  其次,在性侵案件中,女性的共情性的确强于男性。

  因为她们同样是女孩子,同样是母亲、姐妹,抑或有着同样的痛苦经历。

  “女童保护”网络监控曾做过不完全统计:

  2013至2015三年间,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共968起。其中,受害儿童超过1790人。

  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是1:7。

  意思是说,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

  也是因为这样,每次一旦有同类事件被关注、被曝光,就会同时有人借机讲出自己的故事。

  她们克服巨大的压力去将伤口再次揭开,不是因为伤疤不痛。

  而是太痛,所以不想因为自己的沉默,让更多人受伤。

  女性呼吁合法权益,对立面从来都不是男性,而是一切不合理的行为观念甚至是犯罪。

  所以迎面走来的,也不一定非得是姐姐。

  韩国N号房事件发生后,率先发声的,是一位男艺人“边伯贤”。

  法学教授罗翔说:

  所有关于性的暴力,都是以全社会的方式来共同完成的。

  这里面包括法律的缺失。

  法律的完善,我们只能静待。

  可法律之外,女孩们最需要的强大“男友力”。

  既然现存,又何必等?

  女孩别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