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已过,不再偷懒
1
排在前两位的回答是:没有勇气活出真正的自己;一辈子待在舒适区,从未有过突破。
我不想到时也有这样的遗憾,今年初,距离退休还有一年,我果断地报了“皓然成长特训营”,学习新媒体写作。
想到退休以后步入大爷大妈的“广场舞”行列,或是成天“花枝招展”地看看大世界,我就觉得有点忐忑和不甘,因为两者都不是我期待的未来模样。
我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孩子,长大后这种安静一直延续至今。搞不清是因为喜欢安静才爱上了读书,还是因为爱读书才更喜欢安静,也许是相辅相成吧。
初识猫姐,是在晚情的“写作训练营”,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为强化个人爱好报的培训班。记得整个周期,猫姐作为讲课嘉宾,占了三分之一的课程。
猫姐声音清晰,语气亲切,上课时会时不时地抛些道理和金句,如“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慢慢来,比较快”,“上到80岁老人,下到8岁小孩都看得懂的道理,就是硬道理”等等,一如她的为人,简单朴素接地气,直抵人心。
当时我孤陋寡闻,对新媒体课程,有点抵触,感觉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估计是多少年订阅《读者》留下的“后遗症”。
报班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正规训练,接受一下专业指导,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写点高质量的稿子,上个《读者》、《洞见》什么的。后来发现,到底是小白,尽做“白日梦”,事情远不是构想的那般简单容易。
第一次看到写手圈的招募信息,我就“打怵”了,课程紧,作业量大,还成天催作业,这日子肯定不是人过的?一把年纪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但看到曾经同一起点的同学频频上稿,我有点坐不住了。她们都是80后,有的已是二胎宝妈,有的在备孕二宝,她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明显高于我,8小时以外的时间明显不如我充裕,却能见缝插针地读书、写稿,她们哪来的动力?
我发现,她们上了第一稿后,写作的干劲越来越足,似乎越写越顺手,越写越有信心,写稿质量高,上稿频率高。着实让人心生羡慕。
尼采说过,“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我明明也期待收获,渴望成功,可又只想偷懒,不想付出,还不断找借口,不是今天会议太多,就是明天业务太忙,何时是个头?
既然管不住自己,何不让“厉害”的老师们、高节奏的训练课逼一下自己?
今年初,我二话不说,果断报了皓然成长特训营第5期。从拆文到选题到逻辑,每次课程我都仔细聆听,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感觉很充实,有收获。
2
但这样的坚持没多久,年后一上班就被打断了。
我们包挂的社区出了一起疫情,天天忙着联络居民,订制口罩,采购蔬菜食品等各种琐碎,再加上筹备一次线上签约大会,回家后,课也懒得听了,学习的事又被搁置。
心里既焦虑不安,又心存不甘。
结营时,看到小伙伴们又是得奖,又是拿证书的,有点不是滋味。
感谢理白老师,我们B组班主任,他非常负责,一对一交流后,他把我从焦虑拉回了踏实。
续报第6期时,我暗下决心,这次不找任何借口,跟上节奏,完成培训。
老师说得不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尽相同,没有可比性的。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让你通过一生的奋斗,给你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
深以为然。
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我心底的伤,有意无意间,这道伤总是在愈合划开之间反反复复,几十年了,似乎走不出它的阴影。
之所以选择读书、写作,就是想治愈自己,轻松生活。
这期,我忙里偷闲把理白老师推荐的《终身成长》《金字塔原理》、《拆掉思维里的墙》等书目大致看完了。
其间,10个选题轻松搞定,虽然逻辑作业让我绞尽脑汁,素材作业更是让我搜肠刮肚,成稿改了一稿又一稿,但庆幸的是,总算过了一关关。
感谢理白老师,每交一篇作业,他都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不足,鼓励我继续前行。
这期间,困扰我几十年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
我一直自以为“超脱”,看淡物质,满足于日子过得去就行,甚至美其名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几年前,母亲遭遇车祸,意外离世,我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好好奋斗,却甩锅给了父母。
“懒”,贯穿了我半生。因为懒,该念的书没好好念,该花的时间没舍得花,该投入的精力没好好投……荒废了自己,蹉跎了岁月。
所幸,一切还来得及。
既然期待更好,那就不能再“偷懒”了。
勤奋读书,踏实写作,为生活添入最好的点缀。
不惧前路,内心向暖。
作者简介:
星空,一位关注人情冷暖,专注个人成长,真诚、善良且不失锋芒的女子。
皓然成长学院第7期写作班
开营倒计时:3天!
点击进入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