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忧国》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忧国》读后感精选

2020-05-01 23: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忧国》读后感精选

  《忧国》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2.00,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忧国》精选点评

  ●《鲜花盛时的森林好看,挺独特故事叙述方式。写这篇的时候,三才18岁,确实厉害。忧国、剑、拉迪盖之死,这三篇一般般,讲的其实也是同一个故事年轻的生命自戕。引用《拉迪盖之死》原文的话,就是:最明智方法,就是在最值得的时候成为疯子

  ●仅是粗糙地读了一遍,然而还是被那种暴风骤雨般的瑰丽文字驯服了。尤其是《忧国》这篇,一些场景戏剧性冲撞俨然昭示着高贵的死亡,三岛然不是利用死亡,毕竟死亡已经成为了他的一根肋骨。但翻译差强人意,有时过于拗口

  ●《鲜花》文字极其优美宗教描写及灵识方面描写过于晦涩,虽不至难懂费解《忧国》第一次见对于日本军人剖腹念的描绘坚定信念神圣使命感还有难以割舍的友谊,以及夫妻心意相通的柔情,和肉体之死《剑》严格自制精神之死《拉迪盖之死》像是哈德良大帝缅怀死去的安提诺乌斯

  ●忧国写得真棒。《剑》那一篇到中间就知道这种三岛特别喜爱完美少年最后一定是要死了才最完美=。=

  ●明亮青春鲜活的肉体,走过巅峰对抗腐朽终结,很三岛。

  ●看三岛的作品总给人一种自杀很美死亦是新生错觉,不,不是错觉,写得太美太华丽了,不会是错觉……《拉迪盖之死》对我而言最好,阴郁的、理直气壮的、命中注定的……

  ●40 是这本三岛的气质强烈了么?还是我慢慢的看出感觉了?总之很喜欢~五颗星给忧国~

  ●前半段的夫妻之事写的有点俗套,但最后的介错看的我真是…嗯…像被书页割破脖子一般。让妻子务必观看完死亡过程的那段嘱咐,竟觉得充满爱意想想三岛死的时候,并没有这样一位人选吧,且,即使小说中的死亡最后显得底气不足、充满苦楚,三岛也还是选择了这个结局,他明明都知道吧

  ●《忧国》和《剑》是最能走进三岛由纪夫世界的两篇。武山信二简直就是三岛心目中完美的精神化身荡气回肠牺牲、选择刨腹自尽,激荡的文字,写出了三岛的推崇备至。而另一篇中,壬生对国分委婉的眷恋,乃至后来国分与壬生对话中,不免泛起的哀莫大于死,最后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三岛对美的狂想。三岛好多作品钟情于海,也许对三岛来说,既是恐怖源泉,也是幸福起点

  ●《忧国》可看作《奔马》的序曲,天人五衰系列前奏处女作的确还是稚嫩了点,但出自16岁少年也令人震惊不已。

  《忧国》读后感(一):The rite of love and death 愛與死之盛典

  重讀三島由紀夫。

  午休的時間重讀了《憂國》

  我明白三島為什麼說《憂國》是他自己的優、劣榨取濃縮而成的短篇。更佩服16歲就能寫出《鮮花盛時的森林》這樣的大作。

  三島由紀夫表達出來的日本民族的極致壓抑和極致精神崇拜,讓人不由心裡一顫。且不討論《憂國》要表達的三島的政治思想,想表達的日本民族性格和信仰,對生與死極致的思考,只論對死亡和對性的描寫這一部分,也無人能出其右。

  毀滅是終極之美啊。

  切腹那一部分,邊閱讀邊冒冷汗。所有的細節,一幕一幕隨著一個個文字出現在你面前,畫面感太強,真實到可怕。所有的畫面,所有的細節,一瞬間出現在你面前,文字賦予你的感受,仿佛你是真正的上帝,操控着眼前發生的最純粹的性和為最純粹的信仰付出的自己。曾经真的很这种極致的暴力美學,虽然看完有些壓印,卻有種說不出的敬畏。

  《忧国》读后感(二):武士道精神与严厉爱国主义

  读过三岛由纪夫的不少长篇小说,也读过他的戏剧作品(《萨德侯爵夫人》),短篇小说集倒是第一次读。《忧国》这本书包括《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

  诚然,就一本书的体量而言,这本书算是“小儿科”。不过对于喜欢三岛由纪夫的读者而言,倒是追寻三岛足迹的一部化石性作品,也是观照三岛心迹的源流式作品。之所以这样说,《鲜花盛时的森林》是三岛由纪夫16岁的作品,也即是他的处女作。16岁已能够创作出如此成熟和“邪魅”的作品,当真让人啧啧称奇。而《忧国》则是三岛人生观开始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性作品,毋宁说,三岛的思想越来越流向于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然而悲剧的是这一思想和主张在今人看来是极端的,甚至于是扭曲变形的。

  在四篇小说之中,最喜欢《忧国》。私以为,《忧国》很大程度上是三岛本人的真实写照,或曰是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庄周梦蝶”式的作品。有力佐证便是,三岛曾将这一作品自编自导为同名电影。这部作品也预示了三岛的悲剧性结局,对日本主权受制的愤懑,对国民精神的不满,或许还可以再加上文学上的失意(当然,这是三岛本人的主观意识)。种种因素叠加混合,最终三岛选择了剖腹这一其认为最具气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忧国》的描写细腻妥帖,虽用语平淡,却如有千钧。剖腹前的渲染,让这一悲剧更加悲凉。一个军人或者说武士道精神的光辉与闪耀,虽无只言片语,却早已力透纸背了。

  《忧国》读后感(三):忧国短评

  《鲜花盛时的森林》原来是三岛十六岁写的,我仿佛从作品中看到了川端康成的影子,他笔下的一瞬,是忧郁的美,是变形的美的前兆,三次与海的故事,暗含着对渴望事物的三条路径,精短的一篇,虽然三岛的特色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文笔的不同寻常了,感觉比《潮骚》还要质朴与真切! 《忧国》时间轴聚焦在战争的即将到来,而中尉与其妻子决定自杀,在三岛笔下,每一个的欲望念想都有一种纯粹的,原始的要素,而其本身又是扭曲的,在这一篇中,三岛的自我演绎推到了极致,与自己的自杀时没有合适的介错成为呼应,不难想象三岛对自身的艺术追求以及与世不同的价值观。 《剑》是一个反抗者的意识写照,位于长期收压迫的壬生,同时崇拜着压迫的对象,这是很合理的一件事,如同斯大林时代,其中还有鹤川,三人的故事像《金阁寺》里的三人,不同的是,结尾处次郎的死,留下了悬念,不难看出是壬生做的,但壬生又是如何做到的?与鹤川达成了同谋?还是仇恨的力量?这就不确定。

  《拉迪盖之死》描写病与逝,感触最少的一篇。

  全书都浸泡在海中,散发着忧郁的海的气息

  《忧国》读后感(四):初读三岛后感

  1.读得人像做梦一样…倒也是很有趣的梦,书中说的憧憬和那些崇高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提到的一瞬间的永恒,看到大海后仿佛被重击的那一刻是感觉不到痛苦的这样的说法略微有些理解,书中大段景物描写,人物心境描写画面感都十分强烈,仿佛置身其中。

  2.看到剖腹那一段时,中尉所感受到的痛苦也临在我的身上,最后丽子也庄严的随之而去也非常凄美。只是,日本人这样视自尽为高贵的行为有点不能理解,虽然知道这和上战场厮杀所需要的勇气是一样的,可是…

  3.《剑》的主角国分次郎的死有点突兀了…他拿着竹剑,是如何死的呢?是因为一个品质纯净,一心向剑的灵魂偶然窥到有别于体育的,外部社会的郁暗部分,感受到了撕裂般的痛苦而死的吗?壬生与国分的对话也不是很理解,他之前说的对于伪善的憎恶倒是看懂了…

  4.这一篇干脆就直接以死亡为主题了,主角依然是个才华横溢的俊美少年,果然三岛认为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存活于世间么,上帝的手套这个比喻真的是绝了,书后面关于鸦片的那一段不是很懂,和科克托的那句诗有关系吗?

  5.最后来说说出版社和翻译…我真的是很无语了…有错字啊…把“还”印成“不”等,还有一句话甚至连主语都错了…翻译语言什么的都挺好的,发现译者很喜欢用辉耀,辉映,郁暗这几个词,不知道日语里这几个词是怎么说。看了看九州出版社这一系列书的评价和封面,封面是真的很好看的,但下面评论说的书打开有尘,校对有问题是真,希望出版社还是注意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毕竟读书还是为了读内容和思想,不会专为了好看去买一本书的,卖的是文学作品又不是画册…

  《忧国》读后感(五):极致之美

  今天看完 忧国 一书中的 剑 一篇,可以说这本书里面四个短篇都很明显地反映了三岛的美学思想,啊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梦幻这么华丽的笔法,仿佛一个深蓝的漩涡,拥有夺人体魄的力量。对肉体美和精神无暇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到敬畏。 剑 一篇与 忧国并称为三岛自杀的预演,大概讲了一个执着于以剑道为外显形式的对纯洁心灵(某圈根本比不了)极致追求的剑道社负责人,因为剑道社所有成员违背了他恪守的信念而自杀的故事(听起来很狗血但是看起来是真的能体会到那种绝望,正所谓,依靠极致信念活下去的人活不长久。生存的动力是多元化的,对于高雅的极致追求也需要一些卑俗的心理行为进行调和,太高雅太低俗都会活不下去)。 文中有一个对男主怀有似崇拜似爱慕的暧昧感情的人物形象,当除这个人物以外的所有人都违反了纯洁主角的要求去游泳(不利于剑道训练),而纯洁主角得到这个人物处于某种目的而与事实不符的应答之后(即暧昧男声称自己也去游泳了),纯洁主角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然后就在训练任务圆满完成后自杀。 文中提到这个暧昧男对纯洁男主怀有复杂的感情,也明确提到暧昧男并没有感觉到纯洁男主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情感,但事实上压垮喜怒不形于色的纯洁男主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暧昧男的“背叛”,而暧昧男的这种背叛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前面提到因为维护纯洁男主而的名誉而与他人发生纠纷,违反剑道社规则而受罚的暧昧男,对来自纯洁男主的惩罚有着愉悦的心理体验,应该是借此体验到偶像的关照且借助惩罚的过程在意念上达到对偶像力量与意志的趋同过程,然后撒谎无非也是基于上述两点,但此举却伤害了男主苦心经营的至高精神,暧昧男的背叛不仅意味着剑道社的所有成员背离了他的追求,更意味着男主人生信念的崩溃,庭的不幸让男主将全部身心放在剑道社的发展上,但剑道社并没有让他完全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加上对于信念的极致追求让他缺失了对其他事物的正确感知,从而导致现实与精神的巨大落差,然后自戗谢世。听起来感觉很不可思议,但大和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对于某些事物的极致追求自然会出现黑泽明,小野二郎这样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也会出现像阿部定,赤穗四十七义士这样耸人听闻的例子…… 三岛的比喻一向是非常新奇的,对色彩的极致渲染也为文章增添了妖异的氛围,对于肉体美的追求大都体现在男性之间的暧昧情感上,过于刚直的精神追求也需要对女性进行极细腻的描写以进行调和,所以三岛的文字能够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两种极端之间,而最后对于他所认为的美的极致追求太过强烈,使得三岛的人生失去平衡,只得以死告终。 原文有一句大意是人生要么专注于一种事,哪怕只是一种……还有一句说要么怎样怎样,要么死,三岛之极端可见一斑。三岛的作品有如罂粟,美丽而妖冶,但确实很吸引人。好像除了 潮骚别的都有相当变态的,难懂的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