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的读后感大全

2020-05-20 23: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的读后感大全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是一本由[美]科比·布莱恩特 / [美]韦斯利·金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24元,页数:8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精选点评

  ●科比出品,無所謂精不精品

  ●科比转战魔幻文学的首部作品,意外之喜。有少年漫画的燃点,体育+少年+成长,据说有一个系列,期待主人公蜕变故事书里面提到的Grana,有点神秘

  ●老科事业一定要支持!拿到中文版真是太惊喜,非常厚,用一个盒子装着,而且有5本。每本封面都不一样,最喜欢第3本,太华丽了吧!盒子上的绿色还挺特别的,真的不是直接把球鞋上的绿扒下来了吗哈哈 据说这是科比给他女儿写的书,编了一个故事告诉她什么是曼巴精神。还有魔法元素,我科这哈利波特隐藏大粉的身份藏不住了。 内容其实很简单,一个教练带着一支中学生篮球队升级打怪,但是书里的元素很多,非常用。魔幻体育类型小说这是头一本吧。比较奇妙的点是五本书分别讲五个人,其实他们都在一起训练,经历事情是一样的。但是因为这个教练动不动就把人拉进由恐惧生成幻境里,每个人心底的恐惧是不一样的。科比真是为人师为人父了,能感受到他想把自己所有的经验人生感悟传承给下一代的迫切的心,反正这碗大鸡汤,我干了!

  ●无脑五星

  ●虽然我没过,应该也不好看,但是满分

  ●就很小孩子,也不确定小孩子喜欢不喜欢

  ●无条件五星支持我科。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读后感(一):在小说中读出自己,超越自己 ——读《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

  文/岸晓风

  很多热爱阅读的人可能不会忘记,2018年有一部在多个国家未出版就先火的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美惊悚小说家詹姆斯·帕特森合著的小说《总统失踪》。出版后,连续多周登上了各类畅销书排行榜

  为什这部书这么火呢?主要还是克林顿是做过总统的人,他的书中肯定有很多“猛料”,而且从读者的反馈来看,的确是引人入胜情节紧凑,让很多人熬夜看完了这本书。

  那么这种“成功”能不能复制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又希望这种成功能复制,因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莫过于一个好故事”,对于那些有故事、有阅历有理想的人来说,有一个好故事,就是读者之幸。

  在这种大背景下,一套叫《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的书就显得非常契合这样的需求事实证明,也取得了成功。这部书的作者大名鼎鼎的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同时他也是多媒体内容原创公司Granity Studio的首席执行官。退役后,科比创立工作室 ,进军影视文化产业,致力于下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教育。《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就是科比的得意之作,为了确保这部书的艺术性,科比携同著名小说韦斯利·金联手打造。

  应该说,《训练营》在科比的人生经历中,应该是占重要地位的,因为它是科比的首部小说作品,也是科比开创的“魔幻体育文学”的开篇作品。全书一共五册,作者创造性地采用“五人视角”写作模式,分别从雨神、竹竿、款爷、泡椒、拉布五个球员的视角展开。同一个故事,从5个孩子的不同视角看过去,让认识更加多元,也有助于性格各异的读者。

  科比在篮球场上能够叱诧风云,在小说界同样有不凡的野心。很多小朋友喜欢哈利波特,知道哈利波特的头号敌人是“伏地魔”,而《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里孩子们的最大对手是他们自己,是他们内心的黑暗面,是形形色色的极度恐惧和自我怀疑,这使得这部作品意义更加深远。

  当然,一些读者从《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也许能看出受到了《灌篮高手》《冰与火之歌》等经典的影响,但是却又进行了深化,除了别出心裁的“五人视角”写作模式,这部小说的创新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孩子,都可以在这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经典所应该具有的“特质”。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读后感(二):【雨枫试读】科比给读者带来了什么?

  这次拿到《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这部体育魔幻小说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可以说是百感交集。这部小说的创作人,前美国NBA职业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于2020年1月26日,不幸在直升机坠机事故中丧生,年仅41岁。在此之前,科比依靠在NBA运动生涯中耀眼、出色的表现,一直是国内广大篮球迷们最关注的球星之一。我还记得央广经济频道播放过“你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模样吗?”的片花,那是让听众倍感科比崇高体育精神的一个片段。他为了实现自我理想,究竟付出了多少难以令人想象的艰辛努力?在坠机事故之后的一些相关报道中,我得知科比在退役之后,有想要写一部体育题材魔幻小说的想法,很新颖独特,但不知道中国读者什么时候能看到?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很短的几周时间内,我就读到了前两卷。

  这部魔幻小说,是科比首先提出构思的,他为此请教了《星际迷航》的导演,《冰与火之歌》的作者和《哈利·波特》的作者,要把自己童年打篮球的经历、感受和与自己共同享受篮球运动的教练、队友,结合青少年感兴趣的魔法世界,写出故事给全球的青少年阅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励当今的年轻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可见,科比的思想境界,不仅影响了他那一代人,还会继续影响下一代年轻人,无论他们是否喜篮球运动。

  科比在2017年12月举行了退役仪式,之后主要从事与篮球运动相关的文化教育事业。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部《巫兹纳德系列》,从构思到落笔,用魔幻小说的形式,诉说着科比对年轻一代的期盼。在他内心当中,拼搏精神不仅是存在于比赛当中的,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时刻、每一细节当中的。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期待读者能认识自我,释放潜能,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以写小说的做法,在世界上所有篮球运动员当中,没有哪位球星能做得到,而科比单枪匹马地做到了,令人敬佩。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系列,分五卷,分别以五个球员在狼獾队训练比赛的故事为五条支线进行写作。这种方式我是第一次读到,五个人性格不同,家庭条件各异,打球目的也不同,只有在球场上,才能有所作为,但是散沙一盘,只有巫兹纳德教练的出现,才彻头彻尾地改变了他们,让他们明白、体会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单打独斗式的拼搏,要认识和释放自己的长处、击败恐惧,懂得与他人默契合作,才能不断进步,实现梦想。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读后感(三):如科比说~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这本书是关于篮球主题的,但我们都知道篮球的意义远不止于运动本身,人们可以从篮球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对情绪的管理和理解,又比如接受焦虑和恐惧的感觉,你如何面对它们,如何利用它们,让它们转变为做好其他事情的有力工具。

  这本书就是讲述一个年轻人如何应对恐惧的情绪,并最终利用了它们的故事。也许,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并没有看过我打球。就像你跟一些美国孩子聊披头士乐队(Beatles),他们却反问你是不是在说某种昆虫。

  如今的年轻人更多的会把我当作一个艺术创作者,他们是因为我的电影、书籍才知道的我。这没有关系,就算他们不了解我打球时候的故事,我也完全不介意。因为对于这些新生代的人们,我现在做的事情同样也给予了他们正面影响。

  他们只要明白,如今我所做的这些事情,付诸的是跟我20年NBA生涯一样的心血和职业精神,我会把这种精神通过我的作品传递给下一代。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只知道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知道我还曾经是个球员,那完全没问题……

  这是科比的亲笔信,把曼巴精神传递下去,90后的我们,感受了科比一次次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种精神的意义,我们读书、看书不只是在涨知识,更是在学习作者赋予这本书的灵魂~@我爱科比论坛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读后感(四):科比这个人,怎么有如此多的秘密?

  曼巴吐信,阴沉着扭动身躯,伺机给予致命一击。 科比不是一个话多的人,看过他比赛的球迷都知道。 冷酷,沉默的杀手,见血封喉的技巧,他在20年篮球生涯里给我们展现的篮球世界,许多问题直到现在还难以解答。

  科比刚进NBA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他和奥尼尔怎么就闹矛盾了? 81分时候科比背负着怎么样的压力? 5个冠军的背后,科比怎么考虑个人和团队的意义? ——这些问题,科比不会轻易示人。 但今年,我走进他的大脑,了解这些秘密了——通过一本书。在说这本书之前,先说个关于“上下半场”的事。 打篮球,分上下半场。 上半场,开场跳球,试探,猛攻,期望能建立优势,攻守交错,招数频出。 下半场,肉搏,快速转换,体力透支,训练的成果就出来了,直到最后的交替领先,甚至绝杀。 对于科比和他的球迷来说,上下半场各是什么?1997年,西部半决赛,湖人对爵士,第四节的最后11秒。 科比拿球,压着时间,独自运到前场,对着队友们大喊“我来搞定!”,然后往右侧突破,急停急起,身子往后斜着飞了出去,特别有自信的一记中距离出手——三不沾,常规时间结束,众人失望。接下来连续三个三不沾,坐在场边的奥尼尔说自己心里的感受就是“我当时真想杀了他。”四个“三不沾”后的那个晚上,湖人队全队飞回洛杉矶,所有人都回家歇着,只有科比去了一所当地高中,让人帮他打开球馆大门,然后他就在那所球馆里练投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这是科比的“开场”,“上半场”他打得很生涩,不过充满热情。 ——没人知道那时候的科比在想些什么。

  2006年1月23日,斯台普斯球馆,半场科比26分,球队落后,主教练菲尔杰克逊鼓励大家“我们只要进入状态,就能赢下来的!”所有人都很亢奋,唯独科比默默不语,他讨厌落后。 于是下半场他山呼海啸地拿下55分,全场在猛龙身上砍下81分。赛后,队友们在更衣室面面相觑,半天回过神来,有人先开口“科比刚刚居然得了81分?我的天!” 科比走进来,侧头微微一笑,故作轻松。——没人知道那时候的科比在想些什么。2010年的总决赛,赛季最后一场比赛,科比第四节单节10分,全场疯抢了15个篮板。 打到最后10秒,湖人83比79领先凯尔特人4分,隆多左侧三分出手偏出,加索尔抢到篮板,传给边线的奥多姆,后者把球往前场大力一扔,科比高举双手往前跑。 时间走完,科比兴奋地像个孩子,武贾西奇,奥多姆,香农布朗抱在一起,科比在正中间开心地啜泣。随后在颁奖的时候,他跑到场边,张开双臂,漫天彩带飞舞,留下了一个骄傲的24号背影。——没人知道那时候的科比在想些什么。

  那时,大家觉得这个24号似乎永不疲倦,他的“上半场”似乎永远打不完。 但是时间只会流逝,不能倒回。6年后,2016年4月14日,科比出手50次,得到60分,在一片讶异声中带领湖人15分逆转爵士。 大家都明白,这是他的最后一场比赛。 就好像他“上半场”的最后一分钟。——同样的,没人知道那时候的科比在想些什么。于是,在青涩的开场,娴熟的得分手段,单场81分,5个总冠军,退役之战60分过后,科比进入了“下半场”。

  退役后的第二天,科比就去上班了。 投资一家饮料品牌,找来哈登当代言人 担任编剧和制片,用了8个月磨出6分钟,做出了《亲爱的篮球》动画短片,科比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和天使投资人成立风投基金公司,涉足科技,媒体行业,目光精准。 参与《细节》的节目录制,分析当红球员的优势劣势,点出利拉德挡拆后出球慢,赞赏莱昂纳德强进攻篮板的态度,后者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就是靠着进攻篮板决定比赛胜负的。接着,就是出了这本小说《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

  这本书讲的是一支叫“狼獾队”的篮球魔幻故事。面对新来的教练巫兹纳德,队员们从最初的怀疑,不理解,到疲于奔命,难以置信,最后一点点通过各种试炼,重拾信心,直到最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在球队中的位置。有趣的是,五本小说分别是从五个孩子的角度去写,一件事便会展现出五种不同的角度。 就像是一记出手,中锋考虑的是抢篮板,前锋想着能不能投进,后卫则在思考回防的路线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很有意思。这本书是科比的“下半场”,但在我看来,跟他的“上半场”很像。小说里面有个得分手“雨神”,和球队格格不入,一心想要表现自己,到了场上就要把球给他,由他来执行关键的投篮。但是他有自己的困扰——无法面对团队。想起了什么?这不就是1997年季后赛连续投出“三不沾”的科比吗?偏执,自负,一意孤行。另一位孩子“竹竿”,在队友们的家庭情况几乎都是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他的家境反而优越,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异类”。尽管刻苦训练,但是不被大家看到,只能独自忍受孤独和不理解,一整个赛季过去,队友们和他说的话都屈指可数。刚到湖人队的科比,那个在意大利打球,后来回到费城的男孩科比,未尝不是有这么一个阶段。至于第三位出场的“款爷”,外表强壮,内心脆弱,我相信科比在构思到这个人物的时候,会想起三连冠的湖人时期,自己和奥尼尔是如何地水火不容,再到2009年两人一起捧起全明星的MVP奖杯,一笑泯恩仇。最后,是两个兄弟“泡椒”和“拉布”。

  本书冲突可以说最激烈的片段,面对母亲的死,两人表面上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是内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泡椒”强硬,但是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拉布”害怕出手最后一投,但是直到最后,他是那个最坚定的人。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科比不单是把自己融入到小说当中,他过往的队友们,奥多姆,费舍尔,加索尔,奥尼尔,甚至是主教练菲尔杰克逊,你都能在小说里找到影子。回到那个问题:科比在想些什么? 采访,片汤话,场面话,科比也许不会透露太多,但是在小说里,他借着笔下的人物,赋予他们生命力,借他们之口,可以说出自己对于篮球,对于团队的看法。可以这么说,也许你看过科比的“上半场”,即1996年到2016,那些热血激荡的日子。 但是当他退役之后,他的“下半场”同样精彩,而这本小说《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又恰好可以代表他的“下半场”,那个偏执,疯狂,又让人佩服的科比。 你将会在这本“下半场”里,发现很多科比想告诉你的事,关于那些迷茫,失望,爬起,思考,重生,以及放下。本书的内核,就是科比篮球世界的内核——不要放弃,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喜欢科比的人,都已经陪伴过20年的“上半场”。 那这个“下半场”,就更加不能错过了。

  如果你喜欢科比。 如果你对生活,对篮球有时候感到迷茫。 如果你同样是一个不会轻易放弃的人。

  那么在这本书里,他想告诉你的,和你想知道的,都会找到答案。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读后感(五):《哈利波特》+《权力的游戏》+《灌篮高手》= ?

  科比·布莱恩特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英文版今年3月19日在美国发行。

  一经上市,就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亚马逊评分一度高达 4.8 分(满分5分)。但销量和好评,并不足以满足作家科比的野心。他想要的,远比这些更多、更大。

  科比的目标,是让这本书进入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学校,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读到,通过阅读这本书来改变自己,从而切切实实改变这个世界。

  帮助下一代年轻人认识自我、释放潜能,是科比人生下半场的最大愿景。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选择了最强有力的武器——讲故事。

  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终局时刻,“小恶魔”提利昂对七大王国的领主说出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莫过于一个好故事。”

  这句话应该也是科比的心声。正因如此,从球员生涯潇洒转身之后,他才会用“故事讲述者(Storyteller)”的身份来重新定义自己。

  《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就是作家科比试图讲述的第一个好故事。

  这个故事的创作冲动,应该来自一个灵光一现的想法:“孩子们都喜欢体育,也都喜欢魔法,但为什么一直就没有一个体育魔法故事呢?”

  科比带着这个疑问请教了好莱坞大导演J.J·亚布拉姆斯,这位执导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和《星际迷航》的电影鬼才同样大惑不解。

  最终,科比决定撸起袖子亲自动手,他要一个人开创出“魔幻体育”这个全新的故事派别。

  他想到自己在费城的童年经历,想到篮球生涯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导师,想到每个赛季开打之前的迷你训练营……一个与“巫兹纳德”有关的架空世界开始显现出轮廓。

  他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乔治·R.R.马丁(是他写出了《权力的游戏》的原著《冰与火之歌》)听,老爷子的第一反应是:“太疯狂了吧?”

  “疯狂?”——对“黑曼巴”科比来说,疯狂恰恰是最正常的状态。

  在比赛中手指脱臼,他二话不说,强行把手指安回原位,继续上场打球。

  开场前的热身训练,他发现以前能投进的球频繁被篮筐拒绝,于是找到球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篮筐比标准高度矮了一点点儿。经过测量,确实矮了1/4英寸,大概6毫米。

  当所有人都认为高帮篮球鞋更安全,他坚持把自己的签名鞋款改成了低帮设计。刚结束的2018/2019赛季,NBA球员群体里最受欢迎的签名鞋款,正是科比系列。

  更不用说,众所周知的“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一个月自学弹奏《月光奏鸣曲》”和“告别战狂砍60分”这些段子……

  不疯魔,不成活。

  书名“巫兹纳德”(Wizenard),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字游戏。拆解一下,Wizenard = Wiz + en + ard = Wiz + N' +ard = Wiz + and + ard,也就是说,Wizenard 实际上就是 Wizard 的变体。巫兹纳德,就是巫师。

  如果仅仅只是“体育+魔法”,这样的想法其实不算有多么疯狂。故事本身也不算复杂:

  一个名叫“德伦”的国度里,有一个名叫“波堕姆”的贫民区。全国最底层的百姓聚集在这里,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终日劳作、疲惫不堪,而且被禁止离开这个区域,唯一的逃离之道是靠打篮球获得大学奖学金。这里有一支中学篮球队“西波堕姆狼獾队”,常年在联赛排名垫底,由一批12岁左右的孩子组成。一个名叫“巫兹纳德”的神秘教练加入了这支球队,他把不可思议的魔法带到了为期10天的迷你训练营,孩子们不得不跟老虎打一对一攻防,穿上铠甲在球场上展开城堡攻守战,在云雾缭绕的高峰上用投篮命中来绝地求生,失去一只手,双目视力受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探索“聚光灯进攻”。此外,结束了一天的残酷训练,孩子们还要目不转睛地注视一株雏菊,从中寻找专注和平静的力量。最终,10天训练营结束,每一个孩子都得以直面内心最大的恐惧,不光成为更好的球员,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真正疯狂的地方在于,科比向他的执笔作者韦斯利·金提出了一个严苛要求:“把同样一个故事,用5个当事人的不同视角重复写5遍,而且5个支线故事的写作要同时进行,同时完成。”

  这种写法,就是《冰与火之歌》里的“POV”(Point of View)。不同之处在于,《冰与火之歌》里的每一章虽然围绕每个人的不同视角展开,但整体剧情始终向前推进,不同视角的叙述只是前后印证(或抵触)。《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却是把整个故事拆分成5本书,由5个当事人的不同视角展开叙述,但每本书都在周而复始地讲述同一个故事,彼此相互对照、循环印证。

  同一个故事,从5个孩子的不同视角看过去,有时会呈现一种各执一词的“罗生门”效果。但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反而显得更加迷人、有趣和耐人寻味。

  王源有一首歌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看了《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这部小说,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样的训练安排,同样的对话,同样的剧情,每个孩子的亲身感受却截然不同,他们的临场反应和内心活动也大相径庭。但最终,他们殊途同归,真正彼此接纳、相互信赖,成长为一个团队。

  魔法、学校、巫师、少年……从这些关键词不难看出,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有部分来自《哈利·波特》,J.K.罗琳也的确给科比提了一些如何创造架空世界的建议。包括书中有关“试炼魔球”的描写,都不得不让人联想起魁地奇比赛中的“金色飞贼”。只不过,哈利·波特的头号敌人是“伏地魔”,而《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孩子们的最大对手是他们自己,是他们内心的黑暗面,是形形色色的极度恐惧和自我怀疑。

  从剧情设定来看,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火爆教头草地兵》(Hoosiers)的影子,都是一个神奇教练空降在一支中学篮球队的故事。科比未必看过井上雄彦的漫画大作《灌篮高手》,但《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也有着跟《灌篮高手》一脉相承的世界观设定和精神内核,讲述的都是一群爱打篮球的孩子,如何在一位睿智教练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真实的自己,与队友们成为莫逆之交,并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元素为道具,用《冰与火之歌》里的“POV”视角来讲述故事,一起重温《灌篮高手》里的那种少年心气,感受夏日阳光下肆意挥洒汗水的篮板青春,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本《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了。

  但《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绝不是上述几部神作的简单叠加,除了别出心裁的“五人视角”写作模式,这部小说的最大创新在于,它塑造出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孩子,都可以在这些人物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更妙的是,几乎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原型设定,都依稀可以分辨出科比球员生涯中的那些关键人物。

  主人公罗拉比·巫兹纳德教授,应该是直接致敬了“禅师”菲尔·杰克逊。书中这样描写他的外形:“身高接近7英尺(约2.13米),穿着三件套西装,黑皮鞋擦得锃亮。”像“禅师”一样,巫兹纳德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印象,他总是说着各种“故弄玄虚”的名言金句,不动声色地观望着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必要的时候一语中的,直击心灵。

  第一个出场的孩子“雨神”(Rain),则明显是科比本人早期性格的化身。他的球技远远超出其他所有人,被公认为球队的头号球星和绝对领袖,梦想着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并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训练。但他的弱点是既不信任也不关心自己的队友,只把球队视作自己成功之路上的一种附庸,最大的恐惧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被珍惜,完全不懂得真正的领袖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孩子“竹竿”(Twig)也是科比的另一种分身,直接取材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科比小时候住在费城西部一个名叫“The Bottom”的地方,那是一个贫民社区,但科比却来自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然受到很多贫民孩子的排挤和仇视。书中的竹竿也是如此,被球队的其他孩子所孤立,打了一个赛季也没有跟其他人怎么说过话,在场上不敢出手,生怕做错了什么而被开除出队。他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变得像失败后一蹶不振的父亲一样,整个人生都找不到出路。

  第三个孩子名叫“款爷”(Cash),人物原型应该是跟科比“相爱相杀”的“大鲨鱼”奥尼尔,或者至少是他的童年经历。他的年龄虽然只有12岁,但体格看起来至少有18岁,身高接近2米,天生神力,肌肉发达,被之前的同学视作“怪胎”,因为无法忍受冷嘲热讽而情绪失控,失手将队友推倒在地并造成后者的脑震荡,结果被学校开除,从此更加沉默寡言。他的恐惧,在于不敢接受真正的自己,生怕因为展现自我而误伤无辜。

  第四和第五个孩子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名叫“泡椒”(Peno),弟弟名叫“拉布”(Lab)。他们的母亲3年前因病去世,这件事在两人心中都留下无法平复的创伤,但两人人生态度的选择却天差地别。泡椒选择了积极应对,他勇敢承担了母亲的责任,包办一切家务,努力照顾弟弟长大,但一直害怕自己在人生竞争中掉队。拉布则沉浸在对自己的悔恨中不可自拔,他刻意删除跟母亲有关的记忆,但那些记忆却始终包围着他,让他自我封闭,变成了一个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的冷面人。泡椒身体天赋不高,注定很难靠篮球打出一片天,而小一岁的拉布则才华横溢,是仅次于“雨神”的球队二号得分手,但内心深处始终不敢承担“最后一投”的压力,总有种随时准备自暴自弃的倾向。在我个人看来,“泡椒”有点像“老鱼”费舍尔,“拉布”则有点像“最佳第六人”拉玛尔·奥多姆。

  除了他们,这支球队还包括雷吉、杰罗姆、壮翰、维恩、阿墙等好几个孩子,他们的故事没有来得及在这部小说中一一展开。但整部小说的末尾,10天迷你训练营结束后,作者已经提前启动了“雷吉视角”,把时间推进到了新赛季揭幕战。可以预计,在下一部《巫兹纳德系列2》里,这支球队将正式踏上新赛季征程,其他几个孩子的故事也将娓娓道来。

  最终,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科比想用这部《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告诉年青一代,展示出自己内心的恐惧,承认自己在生活中有害怕的东西,非但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且还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跟恐惧的斗争注定会持续终生,唯有勇敢面对,才有取得最终胜利的机会。唯有如此,方能成长。

  科比认为,恐惧实际上是每个人的力量来源,我们最应该在乎的,是做好每一个选择。也正因此,科比才会在全书第一个故事的第一章的第一句,写下这么一条箴言:“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停滞或向前,由你来定。”

  在美国,这部《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被划入“YA(Young Adult)小说”的品类,适合每一个青少年阅读。但在我看来,它最适合的还是那些对篮球如痴如醉的年轻人们。通过讲述“西波堕姆狼獾队”训练营的故事,科比又一次完整陈述了自己的篮球理念,把电视节目《Detail(细节)》和个人自传《曼巴精神》里分享过的那些毕生篮球绝学,都毫无保留地用故事的形式再次展示给所有爱篮球的人,而且是把同样的道理反复讲述了五遍,可以说是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让你从各种角度去审视、理解和接纳。

  当然,同样是“要把金针度与人”,这几部作品也有不同。《细节》(Detail)是电视节目,更倾向于用直观的影像解析来点评各种技术细节。《曼巴精神》是个人内心独白的文字陈述,帮助年轻运动员理解职业生涯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情景,进而做好思想和心态上的准备。《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则是帮你从自我的牢笼中跳脱出来,尝试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简而言之,《Detail》更强调“术”,《曼巴精神》更偏重“道”,而《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则更追求“情”,致力于让读者能够发展出自己的“同理心”,尽可能与其他人“共情”。

  总之,这是一部既足够有趣好玩、又经得起深入推敲的体育奇幻小说。为了避免太过剧透,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只能暂且不表。比如,巫兹纳德其实不是一个姓氏,而是一种身份、一种职业。又比如,科比的工作室命名为“Granity Studio”,这个 Granity 实际上源自 grana,而 grana 这种东西,是“巫兹纳德”世界里的力量来源。而这个架空世界为什么要命名为“德伦”,巫兹纳德为什么在这个国度濒临消失,西波堕姆狼獾队究竟能在新赛季取得怎样的成绩,这些谜题可能要等到下一部《巫兹纳德系列2》才能逐个解开。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这部小说中文版的翻译团队。这是一部英文版接近600页的大部头著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由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来联手攻坚。很幸运,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三人组合。

  杜巩,知名英语院校高翻专业研究生,达拉斯“Mavericks”把中文队名从“小牛”更正为“独行侠”的过程中,他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存在,最大限度确保了译文中“信”的部分,既不增译,也不漏译,尽可能忠实于英文原文。

  王丽媛,同样英语院校科班出身,这是一个除了吃喝玩乐旅行嘻哈之外最大嗜好是读各种小说的漂亮女孩。仅去年一年,她就读了将近100种各类小说。她的出现,让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易于阅读,用她独有的文学品位保留了文字中的温度,确保了“达”的部分。

  林子诚,中文篮球写作领域的后起之秀,公众号“诚言SIR”的主理人。在如今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自媒体时代,他是为数不多的还愿意对文章字斟句酌的写作者,文字风格精致细腻。他的加盟,为译文确保了“雅”的部分。

  虽然“信达雅”是严复老先生于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主张,至今早已不再新鲜,但这并不表示这套理念不再有价值。新的未必一定就更好,真正的经典可以超越时间。

  在三人组的通力合作下,两种语言之间的藩篱被打破,一些介于“可译”和“不可译”之间的内容也尽可能做到了还原。比如,将 Wizenard 翻译成“巫兹纳德”,在我看来就是神来之笔。“雨神”“竹竿”“款爷”“泡椒”“拉布”这些人名的定夺,也几乎是中文语境与英文原意的最准确对应。

  翻译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既耗时费力,又回报菲薄,还容易招致无端的批评和误解。但无论如何,这三个年轻人都尽其所能,致力于为中国读者带来更接近英语原文的阅读体验。他们三人之外,我可能是第一个通读中文版全书的读者。实话实说,我看得很过瘾。

  2019年9月,FIBA篮球世界杯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打响。大赛激战正酣的同时,《巫兹纳德系列:训练营》的中文版也将由腾讯体育和金城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据说,科比本人到时候也会亲自来到北京,以这本书的发布为起点,正式开启他的“Granity宇宙”。

  更疯狂的事情,还在后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