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证明读后感1000字
《青春的证明》是一本由(日)森村诚一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209图书,本书定价:31.00元,页数:20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证明三部曲最高作。读下来个人排序青春>野性>人性。最后的最后一段当真讽刺得厉害。父辈的青春被战火,被自己慢性毁灭,第二代大约也有为自己胡作非为的"青春"付代价的那一日。
●超级致郁系作品
●说点无关鞋底的细节。二代里英司大致是时也的镜像人物,作品在中段时已通过他所想为时也的虚伪落伏笔,而时也与同样埋着秘密的由纪子结合也存在虚假繁荣,那个“幼小的生命”大概率是开放结局,加上唯一的圆形人物立冈最后将“懦弱”与“赎罪”分别还给了两位施加者,有了最后10页,这部作品才从良作一跃成了杰作。推理小说除非有惊天的诡计不然细节很难留下印象,森村诚一的书却是个反例。比较可惜的是推动情节的往往是巧合(这点对于这一类型小说来看很难让某些受众满意信服),或者说他擅长的是在诸如人性、青春、战争反思这些主题中夹带点推理罢了。有点期待《野性的证明》是不是也是这种一书一曲一主题的形式呢?
●结局令人莫名地感到一种悲凉,笠冈道太郎的一生背负着“懦夫”的十字架在艰难曲折地寻求真相。可真相却是一场误会,是两个自私的女人将莫须有的罪名压在他身上,冥冥之中似乎有线索在指引着笠冈,可惜直到死他都不能从负罪感中解脱,遗恨绵绵,而虚伪的时也和由纪子却幸福地组成了家庭。一直指责着别人的麻子和时子,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孤独终老的时候有一丝悔过?
● 抑郁到极致的一部作品,看完后让人内心五味杂陈。尤其结尾那句“用虚伪包裹起来的这对年轻夫妻,却建立了一个十分稳固幸福的家庭”更是极度的讽刺! 最后不得不感慨的是森村诚一,大师不愧是大师,把狗血剧情升华到了艺术的境界!
●巧合太多
●有因为青春的过错而背负着一生枷锁,有到最后发现自己成为青春时最不齿的那种人,有带着青春的怯懦面对着残酷的人生。万世轮回,万物相连,所有的恩怨纠葛都会有结束的一天。只是,那时,也没了青春。
●2016.8.23
●故事是一气呵成的,不过那个女人被强暴了爱上强暴犯的剧情还是比较雷。
《青春的证明》读后感(一):战后三部曲之最
战后的日本啊,满目疮痍。感谢森村诚一的三部曲让我了解了这不为人熟知的战后日本。我觉得森村诚一比松本清张写战后日本写得更残酷、更摄人心魄,有更强烈的冲击力。森村诚一的作品绝妙在读者一边紧张焦灼地追寻着凶手,一边也对纷杂的故事情节吊住了胃口,以至于看着看着,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在纷扰的时代大背景下各条故事线里面的各色人物的经历和结局才是大家更关注的。
这本书写的是三部曲里面最好的,看完久久没回过神来,五味杂陈。青春这个话题,想必所有人看了都要感触,各种冲动、热血与悔恨,交织成了不一样的人生,给往后的日子留下烙印。不知道为什么会联想到《芳华》,把青春都奉献给战火的那一代,注定跟和平年代中长大的青少年不一样,正如书中最后说到“三对老夫妻为追求真实,全都破裂了,而用虚伪包裹起来的这对年轻夫妻,却建立了一个十分稳固幸福的家庭。”男主更是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不知东野圭吾的灵感是否出自这里),去为他的青春赎罪。可悲可哀。
《青春的证明》读后感(二):过去总是如影随形(摘录)
对他来说,他需要麻子。 一方面想弥补已经失去的青春,另一方面则是对那种怎么弥补也弥补不回来的损失进行修复。 也许伤痛可以逐渐减轻,却一生也无法根治。 日月如流水般地逝去。 日常生活的堆积不知不觉汇成了一条人生的大河,其源头已经在茫茫的远方渐渐看不清了。 人的一生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度过,冲动过后将还有漫长的生活。 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错误,因为一时狂热,就误以为那就是整个人生之路。 一般的人并不像演戏那样轰轰烈烈。 虽然在开始冲出人生起跑线的时候雄心勃勃, 但人生的债务,荣辱的交替,使人在漫长的马拉松途中,那种富于情感而又罗曼提克的壮志豪情渐渐消失殆尽,开始麻木不仁地度过那像无穷无尽的涟漪一样不断涌来的一天又一天。 于是,人们领悟到,默默无闻、芸芸众生的人生,才是一般人真正的人生。 她拒绝原谅他。 她也厌恶自己如此固执。 她憎恶丈夫其实就是憎恶自己,揭丈夫心里的伤疤其实就是揭自己的伤疤。 她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自己所挖掘的心理陷阱之中。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温存就谈不上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追回了生活下去的资格。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这样。他们有走向广阔人生的任一方向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在四处碰壁和焦躁与矛盾中苦恼。 要想发展,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可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做,只依靠着社会大人们,真是懦弱的一代。 把摩托车的性能错认为是自己的能力,飞奔着才感到心情好些。在学习上、运动上不能胜人一筹,所以就想开着摩托车满世界乱跑,招摇过市惹人注目。把自己看成和摩托车一样强,自欺欺人。 虽说什么学历无用,要凭实力。 可学历是让你站到以实力竞争的起跑线上的最起码的资格。 没有学历是不会让你站在起跑线上的。 改造成均衡发展型的人,并批量生产,这就是当今的教育体质。 这虽然有些可笑,却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在大多数人都丧心病狂的情况下,没有丧心病狂的人反而显得不正常。 比起亲近喜欢的人来,人们往往更关心仇人的情况。 夫妻间的爱情,并非总是轰轰烈烈热,而在于天长日久的不断积累。 不论婚姻基础如何,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会长出苔藓。 这种苔藓会慢慢地抚平一切创伤和裂痕,使夫妻心心相印。
《青春的证明》读后感(三):最真实也最可怕,关于人性真相的推理小说
2018.4.30 ~ 5.2
真相是什么?面对人性,这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迷。
由纪子腹内已孕育着一个幼小的生命,如果孩子的父亲不是时也,而是矢吹英司,那么小说未完的走向应该是意味声长的。到头来,这个貌似十分稳固幸福的家庭,其实却是走在了高空的钢丝之上。
笑命运无常捉弄,问此生何去何从。
@书单来了丨2018-4-27丨阅读原文
这本书绝对称得上是社会派推理的顶点之作!
书里没有惊人的诡计,却还是让我像是被扼住了喉咙一样,感到窒息。
青年时代的笠冈,因为在歹徒面前吓破了胆,而被当时的女友鄙视,不得不娶了自己救命恩人的女儿。前女友也另组了家庭。但他们的命运,因为这起案件,从此被纠缠在了一起。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笠冈从未忘记过这起案件。他觉得,只要找到当年案件的真相,就能摆脱阴影,找回丢失的青春。但是笠冈穷尽一生,越是接近真相,却只能发现越来越多的谎言。
这本书里,可以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凶手。但所有人的谎言累加在一起,就足以扼杀一段,原本可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青春的证明》读后感(四):懦弱还是正义
懦弱还是正义,这个问题贯穿了整本书,笠冈因为被认为是“懦弱”的人,走上了正义的道路,却一生全都在还一个“错误”的债。而一心崇尚的正义的麻子,到最后却不堪忍受矢吹包庇儿子的“正义”。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本书需要我们思考的还是挺多的。
整本书的导火线,全都是因为麻子的一句“你太懦弱了”,以及麻子向警察提供的证词“栗山,别做蠢事”。在第一章,好像就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对于笠冈来说,年轻时的他,因为懊悔自己没能好好保护麻子,懊悔没能帮助一下那个警察,总觉得对他们有亏欠,然后选择放弃了已有的安稳生活,走向了警察这条路,而且和一个完全不爱的女人时子结婚。其实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笠冈呀,你只是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其实有些事情,别人的关注和指责没必要太放在心上,毕竟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一生很短,要为自己而活呀,至少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呀。最后笠冈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他耗费一生时间关心的儿子,是他老婆和他真正要追查的那个人生的,莫名其妙被绿了不说,还抓错了人,还为了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断送了性命。站在第三视角看这些故事发生的我们,为笠冈赶到悔恨和可惜。“笠冈阴差阳错,受命运的捉弄,为了偿还那莫须有的债务,拼命追踪者不是国山的栗山,最终命丧黄泉”,哎,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特别难过。但是,最终他也将犯错的纯一捉拿归案,他的懦弱好像也得到了偿还,至少也算对的起自己啦。
在英司犯错误之后,麻子一改在我们心中强“正义”的形象,转变为一个包庇儿子犯罪吸毒的毫无正义感的形象。然而英司虽然行为“不端”,做了错误的事情,但他不是一个懦夫,不,应该说他选择不做一个懦夫。而麻子把“懦弱”留给了自己。好像她也在偿还着什么,不过是她儿子帮她偿还掉了。“由于矢吹的怯懦,迫水壮烈阵亡”,矢吹也是在背负着十字架还债呀。
兜兜转转,感觉这些人都在偿还些什么,而且得到了应有的结果。
仔细回想,这三对家庭,好像都不是那么爱,笠冈和时子,是剖腹和复仇的婚姻,木田和由美子,矢吹和麻子都是“替换”夫妇,暗潮涌动啊...
回到标题,懦弱还是正义的问题,好像没有一个完全的正解,选择懦弱,你可能会为你的“懊悔”而付出很多,选择正义,你可能也会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是,青春的证明,应该是正义的故事吧,应该是为了成为内心坦荡的人,为了成为拥有信念的人,为了成为追逐梦想的人而努力奋斗的故事吧。
我又想到书里的一段话:真正的青春,应该充满着未知和变化,无论朝哪个方向去,都有无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青春。 前程无阻,阳光普照,是否意味着人生的真谛呢?
路很长,抉择也很多,无论你选择什么,总会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吧,所以不要纠结该怎么抉择了,毕竟真正的青春,就应该充满未知和变化嘛~
对了,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情节一定要提一下,就是红死龟战斗机和迫水驾驶的战斗机在敌方空域互翻跟头的场景哈哈哈,真的是太可爱了。
“愿待战争结束时,与君重逢在蓝天”。
《青春的证明》读后感(五):青春的证明
三个家庭宿命型的纠结与羁绊,虽然巧合重重,但是主人公种种心理变化的起承转合让人感同身受,唏嘘不已。以此为依托,故事情节就有了着落。
笠冈的人生因为一次所谓的懦弱背上了沉重的枷锁,一生苦求真相,寻找凶手,甚至在愧疚中迎来死亡。到头来真相却是莫须有,真正的凶手也从不曾进入过他的视线,所谓的青春好似不曾来过。
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秘密和两面。看似最懦弱的其实是悲情英雄,看似最勇猛正直的也有最懦弱的时刻,当年痛斥懦弱的人面对儿子可以把曾经的底线浑然忘却。
三对老夫妻为追求真实都破灭了,而用虚伪包裹起来的这对年轻夫妻却建立了一个十分稳固幸福的家庭。为了心中的真相,笠冈付出了整个人生,却终究是一场空。真相是什么,面对人性,这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迷。
先说的倒数二段中写道,由纪子腹内已孕育着一个幼小的生命。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如果孩子的父亲不是时也,而是矢吹英司,那么小说未完的走向应该是意味深长的。时子在婚后仍与国山鬼混,生下了不属于自己丈夫笠冈的儿子时也,是否又会复制到下一代的身上呢?英司的罪行不足以判死刑,如果故事这样发展,带来的将会是什么呢?到头来,这个貌似十分稳固幸福的家庭,其实却是走在了高空的钢丝之上。
笑命运无常捉弄,问此生何去何从。
青春到底是什么? 对于冈茨,青春是年轻时候懦弱胆怯造成的一生耻辱和重债,所以他穷尽一生去寻求一个解脱,洗脱切齿的耻辱; 对于麻子,青春是天真地坚持原则和追求完美,所以漫长的生活磨去了她的原则和信念; 对于矢吹,青春是深深的心灵创伤和对年少懦弱而背负的沉重十字架,所以他才会劝自己的儿子自首,不要像自己的生命一样沉重; 对于时子,青春是一场沉迷情欲从而失去父亲的噩梦,她不愿醒过来,便用尽一生时间去继续这个错误,折磨自己真正爱的男子; 对于木村,青春是不甘心失败的嫉妒和对财富的贪婪,所以他付出良知和亲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杀人,最终幻灭了这个黄粱美梦; 对于由美子,青春是美丽的爱情和纯真的梦幻,当一切失去,当青春流逝,她放弃了错爱二十年的丈夫,去维护家业,就像当年她父母曾做的那样,却不再抗拒…… 青春最终是会消逝的,但在我们的生命中深深地留下了痕迹,没有人能够磨去青春的痕迹,所以他们用尽自己的生命来证明,青春是任何时间消磨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