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槟榔》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阿婆的槟榔》是一部由江流执导,艾丽娅 / 郭月 / 王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婆的槟榔》影评(一):第一个影评。
可能是因为影片没有上映。或者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大。没有什么人知道这部影剧。但是。在看过影片的剧照和介绍中。总体来说觉得是很不错的。演员给我一种朴实而乐观的生活精神。带有独特的海岛风情。深深打动我的心。也让我想起在农村生活的那段较为艰辛而快乐的日子。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影评。确实感触颇深。加油吧。
《阿婆的槟榔》影评(二):如果有负分绝对打负一亿分
有负分可以打吗?演员都是东北口音,导演拍的跟微电影一样的水平。编剧更不用说了。绝对不去支持这部垃圾片子……利用我们黎族文化圈钱拍这种烂片上院线误导观众,真是可耻。 外地人拍海南的片子,根本完全get不到真正的海南文化的精髓。太恶心了…… 怎么不学学人家毕赣,找本土导演来拍摄海南文化的片子那才能深入骨髓,在国际拿奖,而不是圈钱误导观众。
作为一个发达城市,阿婆让人看到黎族中传统思想的固执一面。大学毕业的阿福领回来了北京儿媳妇,这个消息给作雅村里带来了一阵骚动,有人新奇,有人失落。村民们盛装迎在村口,唱歌敬酒,终不能幸免即将到来的问题题。婆媳问题,文化冲突,思想背景问题,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系列生活本质问题,并不仅意味着冲破思想束缚就万事大吉。然而,年轻人总把问题想的很简单。我更看好卖槟榔的阿婆,守旧并不一定代表愚昧,生命中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检验的。每当片子里响起悠远地道的民歌时,让我对村之风景又加深一层好感,好想去海南旅游~
《阿婆的槟榔》影评(四):《阿婆的槟郎》:温馨的海岛人文电影
《阿婆的槟榔》,一段很感人凄美的故事,有爱情,也有亲情。影片中展现了海南黎族人的纯朴和坚贞,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电影。展现了海南的风土人情,还有就是社会进步给黎族人带来的改变。
槟榔是影片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不仅仅是供养了阿婆一家人的生活,还让观众了解到了槟榔对于黎族人的重要性。看过这部影片之后,就知道海南不仅仅是一个度假旅游之地,也是一个有丰富民族文化历史的地方。
片中还有插入了多段黎族歌曲,悠扬动听。片中的女演员表现都很好,艾丽娅演技精湛,郭月、田爽人靓演技也好,这着实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电影。
《阿婆的槟榔》影评(五):一切固守与妥协都是大势所趋
《阿婆的槟榔》讲述了卖槟榔的阿婆的一生。海南原住民黎族妇女世世代代以卖槟榔为生,以此养活全家老小。女人吃苦耐劳能干不抱怨是整个民族对妇女最高的评价,也是他们对未来儿媳妇最大的需求。
同为原住民的阿兰是阿婆的翻版,是阿婆儿子阿福青梅竹马的存在。能娶到阿兰做儿媳妇是阿婆最大的骄傲,然而大学毕业的儿子却从大陆带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朋友并要与其成亲。
固守还是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维护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随着阿福的归来在岛村引起颠覆性的冲击。影片没有预设立场,只是从小人物的视角将岛村的发展徐徐道来,一切固守与妥协都是大势所趋。思想也许并不存在谁更先进的说法,陈旧的生命也许更为厚重。
《阿婆的槟榔》影评(六):走在现实主义的十字路口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儿女,海南的碧海晴天和旖旎雨林,形成了海南儿女细腻而又包容的特性,特别是海南的女人,一直以勤朴和善良著称,就像江流导演在新片《阿婆的槟榔》中,艾丽亚饰演的阿婆一生温和而又坚强,在时代的变革中为一家人的生活无声的忙碌着,从影片一开始,她背着硕大的背筐行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有点缓慢却并无驻足的步履,看似平常却又饱满的槟榔,何尝不是这个时代、这方水土最真实的人文注脚。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黎族民歌,过去与现在的双线叙事,以及阿兰、阿力、阿福等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纠葛,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让人为之感到清新,骑着摩托车,拥有现代思维的他们将不会重复阿婆的脚步,但是阿婆的槟榔和民歌将被铭记在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上。
《阿婆的槟榔》影评(七):诉说文化冲击 彰显生命的厚重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走心的电影,看这部电影让你的心情既沉重又静谧,沉重在于岛内与岛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有着各种碰撞,走出去的儿子返乡,在选择婚姻对象的事情上与卖槟榔的阿婆(妈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由此引申出岛内与岛外两个文化的对抗与妥协。
静谧之处在于,海岛独特的风情与风光,让无数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的人向往不已,配置以原生态的黎族音乐会让你心旷神怡。电影中所有的演员给人以朴实、乐观的生活状态,这一点另所有的城市人有震撼也有共鸣。
《阿婆的槟榔》电影风格很特殊,它用白描的手法、诗意的风格为观众静静的诉说着黎族阿婆面对命运的纠结、无奈 和抗争,从而折射出两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以一种神秘力量呈现了社会变迁中的人性与生命的厚重。
《阿婆的槟榔》影评(八):朴素的画风 有心灵的鸡汤 也有心灵的指引
《阿婆的槟榔》是一幅画风古朴的海岛市井画,简单的人、物、景、事,构成了整个海岛的生活,真实而有触感的电影,好像冥冥之中就已经走进了观众的内心。影片在传递海岛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洞察了人性了另一面,美好而残酷的情感冲突令人无法抉择,同时也宣召出了在平静生活的表现下人们所要经受的巨大变革是需要坚强的内心去承受的,直指人心的结局令人唏嘘和思索。
在日前浮躁的电影市场下,能看到如《阿婆的槟榔》这样古朴而静谧的片子的确是难能可贵,普通的场景,真实的感触,仿若是一剂心灵的鸡汤,是鸡汤也是指引,指引着浮华世界中迷失自己和快要迷失自己的人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故事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一个祈愿和提示,提示我们在热爱生活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内心。
《阿婆的槟榔》影评(九):《阿婆的槟郎》平淡中写意,轻缓中浓情
看似朴实无华的镜头里,看似平淡无奇的叙事中,编导们诚心以待的出发点之下,是一个由内至外充满极大的冲击力的作品。不看到最后一幕,都无法感受到影片在如此写实加写意的手法下,深埋的一股强劲的情感力量,最终喷薄而出。影片强烈的地域特色与原生态的生活写照为剧情加分,加之将槟郎、椰子等热带海岛特产寓意其中,更形象地展现了两代人、两地人不同文化风不同俗间的冲突与融合。
特别是在故事中精心融入的一曲曲悠扬又深情的黎族小调,不仅唱出了老一辈固守传统之难的忧伤,也唱出了年轻一代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更有两代人沟通受阻的无奈……当然还有海岛上黎族人的热情、质朴与真诚,以及他们对爱对亲人的炽热之心!
影片强烈的地域特色与原生态的生活写照为剧情加分,加之将槟郎、椰子等热带海岛特产寓意其中,更形象地展现了两代人、两地人不同文化风不同俗间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