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奇迹》经典影评1000字
《雪山奇迹》是一部由斯科特·沃执导,乔什·哈奈特 / 米拉·索维诺 / 莎拉·杜蒙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山奇迹》影评(一):雪山奇迹
前奥运冰球运动员埃里克·勒马克死里逃生的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主演乔什·哈奈特,导演斯科特·沃。埃里克·勒马克在内华达山脉滑雪时由于滑雪板发生故障,被困山中长达八天,最终在搜救队的营救下得以脱险。
挺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粉,但《雪山奇迹》,在我看来,拍的很一般。不管是剧情上还是制作上都没有想象中好看。
《雪山奇迹》影评(二):值得一看的户外求生电影
10分的话打个7分吧,确实对于一些电影迷来说,这不算是太好看的,但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具有现实意义还是能给这部电影加分不少的。户外运动近年来在国内兴起,但有些爱好者并没注意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美国户外电影带给我们警示教育还是值得学习的。比如之前的127小时,垂直极限等。除此之外,一定不能失去信心,学习户外急救生存之法也是必要的。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还值得一看
《雪山奇迹》影评(三):不好看
不好看!我一直等着他吃点东西,像贝爷那样,但是等到最后他就喝了几口水。感觉太假了。不喝不吃低温8天还活着!
不过感觉演员本身演技挺好!但也不能阻止他是烂片!!!!!!!
不喜欢!
不好看!我一直等着他吃点东西,像贝爷那样,但是等到最后他就喝了几口水。感觉太假了。不喝不吃低温8天还活着!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好像互联网都在努力营销,各种手段见过了。心灵鸡汤文章也不灵了,大家也不喝了,不再相信了。大家更愿意沉沦在娱乐至死和看起来美好的假象里。
但是我真的觉得有时候很累,很辛苦,而且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候,你就是会产生那种 放弃吧的心态,慢慢放弃,就把自己的生活放弃掉了。
就像里面所说的那样:
有时候你受到打击,你失败了,你若不能爬起来,就会跌得更深。在山的面前,我不知道跌了多深。也许这是在我重生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切!
对活着永不放弃,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更能够看到初心和信念。这个时候信念和意志给你带来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雪山奇迹》影评(五):贝爷气的把电视砸了。
致男主,在冰天雪地里活八天不容易,挺牛逼的,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想要活命的心。
接下来开始吐槽,故事平平,跟同类野外受困求生电影《127小时》没法比。滑个雪都能迷路,也没走多远啊,虽说天气恶劣,但脑子却也跟着短路。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凡有一些野外知识,就不会被“鬼打墙”困住,就不会掉冰窟里不知道往亮光地方游。浪费那么多天瞎JB转悠,还傻傻的往下滑。
电影穿插男主曾经经历过的种种往事,导致他叛逆,和父母,教练,对手关系紧张,看上去像有所感悟,回忆中或许略带悔意……嘿,丫重返人间后拖着假肢去熬鸡汤了,八天没白受罪,学会了一门谋生的好口活,作死作到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作的有理有证据,这碗鸡汤就算拿到了卫生许可证。
《雪山奇迹》影评(六):主动求生还是固守待援,这是一个问题
依我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主角早爬上山顶用收音机发出求救信号不就完了吗。
也许早上去没用,因为失踪天数太短,还没被登记为失踪人口,求救信号会直接被忽略。
也许他在半山闲逛的那些天都没发现一座足够高的山峰,直到寡妇峰。
也许他就是一个宁愿主动求生,穷尽所有可能才去固守待援的人。
为了从主角的惨痛经历中得到教益,我觉得有必要总结出他到底哪些地方做错了和做对了。
做错:
1、恶劣天气不该继续从山顶出发滑雪
2、不该在恶劣天气选择从来没尝试过的雪道
3、不该在腿上有伤的情况下还强行出门滑雪,后来这条伤腿成了拖累。
4、不该一直开着手机或者收音机,浪费电。
5、不该不随身携带引火物,例如火柴或者打火石等。在极寒之地,火种是第一能延长生命的东西。第一是取暖,男主落水一次,他做了正确选择,第一时间把湿衣服脱下来晾晒,即使光着屁股在雪地里被冻得半死。一堆火可以快速把衣服烤干,同时保持裸体的自己温暖。火种的第二个好处是抵御猛兽。
6、漫无目的的乱跑。我觉得要么就按照一个方向一直走,比如直取山下。如果对走哪个方向没信心,那不如上到山顶发信号等救援。
他做对了什么:
1、渴了没有直接吞雪。按照女搜救队长的说法,吃雪不仅无法补水,还会造成缺水。于是男主都是用塑料袋装雪捂成水再喝。
2、运动员的身体底子让他在极寒和饥饿的情况下熬的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所以平时锻炼总没坏处。
3、晚上挖雪洞睡觉。体感温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环境温度,二是风速。寒风会迅速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待在风刮不到的雪洞里休息可以保存体温。
4、举起滑雪板发出大吼震慑雪狼。对付饿狼,不能表现出恐惧,它们能闻得出来,而且人也跑不过狼,耐力也没狼好,狼还喜欢团队作战。扩大身体的面积,发出巨响,可能吓退它们。
5、落水上岸后立刻脱湿衣服晾晒。穿着湿衣服不仅没法保温,还会让自己的身体犹如一直泡在冰水里。所以必须立刻脱衣服,即使光着身子也比穿着湿衣服好。
大致想到这么多,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还有一点感受是,极寒是最残酷的酷刑,没人能从极寒中全身而退。男主失去了膝盖以下的两条腿。从事极限运动必须对大自然保有敬畏,否则会付出代价。
《雪山奇迹》影评(七):旁白
英文名相比中文译名更深沉有内涵
6 BELOW
MIRACLE ON THE MOUNTAIN
中国拿了这么多金牌,却很少有把他们的故事拿出来给国人启发。只是看着他们在广告上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Don't quit!
因为你是勒马克家的人,我们勒马克是从不退缩!
有时候你受到打击,你失败了,你若不能爬起来,就会跌得更深。在山的面前,我不知道跌了多深。也许这是在我重生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切!
ometimes you get hit.you fall.you can't get back up.and you fall further.before the mountain,I couldn't see how far I'd fallen.maybe that's what I had to go through…To finally live.
有时候一部分的你必须逝去……甚至也许是你最爱的一部分……才能让你了解是什么让你感到完整,才能清楚的看到什么比自我还要重要。如果你在黑暗中,走出来吧。因为感受过那些无形的力量,你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事。对自己有责任感也勇于负责。就算失败了,在你看到黎明的曙光的时候,你会明白一切都有他的道理。我感谢我的母亲对我的支持,感谢妻子对我的爱,我感谢我的孩子们给我的启发。而现在,因为神的恩典,我可以感谢你们,曲棍球,以及这座山。因为这些给我希望。
ometimes a part of yourself has to die.before you can realize what makes you whole and clearly see that it's larger than us.if you are in the dark,get through it by seeing the invisible so that you can do the impossible.be responsible and accountable for yourself.just fail forward.when you see the light at the break of dawn. I thank my mother for being there for me,I thank my wife for loving me,I thank my kids for inspiring me.and now,by the grace of god,I can thank you,hockey,and the mountain for giving me my hope.
《雪山奇迹》影评(八):只有经历切肤之痛,我们才能真正找回自己。
有时候,直到你的一部分死时,你才会认识到完整的自我。
——————————————电影《雪山奇迹》结尾语
最近一段时间,相继看了西恩·潘导演的《荒野生存》;斯科特·沃导演的《雪山奇迹》;让-马克·瓦雷的《走出荒野》;这三部电影都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主题:要治愈创伤的心灵、找回自己、洗涤灵魂,非得经历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不可。否则,人是很容易忘记的。
这三部影片都改编自真实故事。《荒野生存》里,克里斯托弗(埃米尔•赫斯基 饰)家境优越,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一个人去阿拉斯加寻找自我。《雪山奇迹》里,奥运冰球运动员埃里克·勒马克在滑雪过程中迷失,经过八天的艰难求生,对自己 的生活终于有了全新的认识。《走出荒野》改编自美国作家谢莉尔·斯瑞德的同名自传,他在经历了婚姻失败等家庭挫折之后,决定一人徒步荒野,寻找自我。当然,在一个人面对残酷的大自然时,他们经历了生存的极限,甚至离死亡也只有一步之遥。但他们最后都通过身体上的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真正地找回了自我。我想《雪山奇迹》里的埃里克再也不会吸毒。《荒野生存》里的克里斯托弗从此肯定会善待父母和自己,《走出荒野》中谢莉尔·斯瑞德必定走出了伤痛的阴影,真正地开始新的生活。
人为什么活着?
为了经历和体验。体验成败得失、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体验生命美好、彻悟生命真谛与价值。
为了梦想。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
然而,生活要比梦想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快乐让我们去体验?人群的纷扰、现实中的错综复杂都让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于是,我们就需要远离喧嚣,重回平静与孤独,找回真正的自我。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找回自我的过程也是如此,要想真正忘记烦恼与痛楚,必须用更大的烦恼与痛楚来销蚀和遮蔽;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必须要经历重重考验方可获得;要想找回自我与勇气,必须要去做些自己没做过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一个人才会重拾勇气;同样,一个人要想赎去身心上的罪恶,那就需要付出更大的疼痛才能彻悟。
一句话,我们不克服一定的困难,不经受一番疼痛,我们就不会有真正的改变。
我很佩服西方人的探险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一个能直面自己内心的人肯定会是精神的富足者;一个能直面孤独与残酷的人也肯定会是生活的强者。当然,几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直面内心和孤独的人。我们只有在自己的世界中才不会孤独.但现实问题是:我们只有自己的世界却难以生存,于是我们苟且偷生,生吞了孤独,却又被它活剥.
反省是靠自己去面对决定,醒悟是靠自己去觉醒,勇气是需要自己去挑战。
人生就是体验、就是经历。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任何一种经历,都可能成为一个让你创造非凡成就的关键条件;任何经历体验,都是砥砺我们前行的脚步,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累积,累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经历和体验,人生也就结束了。然而,人生苦短,经历有限,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经历和体验,应该主动去寻找和创造经历,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富足。
吃一堑,长一智。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在生命都不能保障的条件下,埃里克·勒马克才明白了吸毒有多么的可恶,正是这种艰难的处境,让他决然倒掉了塑料袋里的白粉。困而知之,他在经历了八天的死亡洗礼后,应该明白了怎样去生活,以怎样的态度去敬畏生命。谢莉尔·斯瑞德徒步荒野的经历,实际是在向自己混乱、绝望生活的一次告别,沿途中经历的人和事,让他跟自己的过去得以告别,同时,也明白了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生活。
我想,我们要找回自我、抚平伤痛、重新生活,就要经历一些孤独,远行和脱胎换骨的彻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雪山奇迹》影评(九):《雪山奇迹》当你死里逃生才能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前奥运冰球运动员埃里克·勒马克,在内华达山脉滑雪时迷失方向,被困山中长达八天,最终在搜救队的营救下得以脱险。
前冰球运动员,由于吸毒后出车祸,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身体、心理的双重阴影。为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前往内华达山脉滑雪、释放自己。
早晨起床,勒马克在屋外吸食毒品被门锁到外面。破门而入时腿被扎伤,这为以后困在雪山下伏笔。不幸错过了开往滑雪场的班车, 搭上了搜救队员莎拉的顺风车。
突来的雪使能见度很低,勒马克在雪山中迷路了,手机没有信号,伤口也严重了。
饥寒交迫的他想起小时候父亲训练自己打冰球,父亲告诉他永不退缩。
勒马克继续寻找路,遭遇了狼群,把自己埋在雪里躲过一劫。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合发生的争吵,平安睡到了天亮。
又掉到冰窟窿里爬上了按,想起训练时与队友发生的冲突,因为去捡毒品差点没有上来,勒马克把毒品倒在雪地里。
到了晚上勒马克看到远处传来的灯火,非常高兴才发现是自己的幻觉。又过了一夜起来后,体力不支倒在了雪地,回忆起第一次朋友诱导吸食毒品的情景。
另一头母亲焦急的给勒马克打电话,第五天伤口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绝望,回忆起与母亲的争吵。
第七天,母亲找到勒马克在滑雪场居住的小木屋,告诉搜救队莎拉儿子应该被困在山上。
勒马克看到搜救的直升飞机但是体力不支没有被发现,第二天搜救队发现上传传来无线信号。直升飞机再次寻找,勒马克也爬到山顶得救了。
勒马克失去了双腿,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冰球教练,也热爱滑雪。
《雪山奇迹》影评(十):影评,雪山奇迹 6 Below
The sun shall not smite thee by day, nor the moon by night.
The LORD shall preserve thee from all evil: he shall preserve thy soul.
The LORD shall preserve your going out and your coming in from this time forth,and even for evermore.
白日,太阳必不伤你;
夜间,月亮必不害你。
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
他要保护你的性命。
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
从今直到永远。
——《圣经》诗篇121:6-8
美妙的诗篇,慈润人们干渴的心灵,让行走在黑暗中的迷途羔羊,看见了亮光,找寻到了希望。
今天,笔者想借用这段经文,结合影片(《雪山奇迹》)内容,与诸位一起分享一下“信念的力量”。
美国电影《6 Below》(雪山奇迹)
作品类型:传记
主要演员:Josh Hartnett(饰演Eric)、Mira Sorvino(饰演母亲Susan)、Sarah Dumont(饰演救援队员Sarah)
故事概述:讲述前冰球选手Eric LeMarque在内华达山脉滑雪时,由于气候不佳,导致其迷失方向,被困大雪中长达8天后,最终神奇获救的故事
上映时间:2017年10月13日在美国上映
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所以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影,本作在艺术渲染方面会有不少欠缺,主要以写实为主,突出“真实性”、凸显“生存本能”。
在正式进入影评之前,让我带着影迷们先来理一下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与作品的叙事手法。
人物
Eric,前冰球运动员,由于吸毒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吸毒后撞车导致身体、心理的双重阴影),前往内华达山脉滑雪、释放自己。
usan:Eric的母亲,不愿看着儿子放任自己、自甘堕落,时常为其默默祈祷。
前者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体,后者是男主的心理寄托。
叙事
两种手法交叉进行,顺叙与插叙相结合。
主线(顺叙手法叙事):男主被困雪山,施展野外求生技能
支线(插叙手法叙事):男主陷入困境后的多次闪回(记忆)
①儿时的Eric在父亲陪同下,一起练习冰球
②目睹父母之间为了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打冰球而产生的争辩
③冰球练习赛中与对方球员大打出手
④在与前队友一起玩桌球的时候,尝试了吸毒
⑤离开了冰球场、找不到人生目标的Eric在地下室发泄自己的压抑
试着将这些回忆碎片拼接起来,观众们可以将Eric的人生轨迹了然于胸,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他的堕落...
切入点评阶段
信念的力量
I,”活下去“的信念
由于天气的缘故,弹尽粮绝的Eric独自一人被困在大雪纷飞的内华达山脉8天之久,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是什么力量让他继续活下去?
是生存的本能!是”必须活下去“的信念!
他啃树皮、吃自己冻伤坏死的肉、用动物的残骸充饥,这些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难以做到的,但为了”活下去“,Eric尝试了这一切,这就是”活下去“的本能信念。
II,”证明自己“的信念
影片末了有一个场景,不知道观众有没有留心。就是Eric无力的躺在雪地上,说了一段话”...到头来,原来我自己也是个懦夫!“
这句话的出现,有些刻意的点明了Eric能够坚持到最后(永不放弃)的另一个缘由,那就是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懦夫“!
回想前面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无论是通过回忆片段,还是最后的一段话语),Eric在母亲眼里就是一个”自暴自弃“、”毫无担当“的大男孩!可惜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这次被困雪山之后,他才幡然醒悟,勇于直面自己的弱点,决心改变,证明自己。
III,”对于神“的信念
3分50秒
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
——《圣经》罗马书7:19
52分40秒
白日,太阳必不伤你; 夜间,月亮必不害你。 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 他要保护你的性命。 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 从今直到永远。
——《圣经》诗篇121:6-8
91分钟
usan的流泪祷告。
93分钟
Eric提到”重生“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这4个不同时间段的场景中看出些什么端倪?又能读到哪些信息?
①对于神的确信
usan一次次的祷告,及最后时分Eric提及”神的恩典“,无不显明了母子俩对于神的信靠,坚定的信念。
②一个人的转变
起初的Eric是怎样的?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
最终的Eric是怎样的?重生了我,叫我有活泼的盼望!
Eric能够绝处逢生的原因之三就是”信靠神“,正如《诗篇》41章2节所提到”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
一段尘封的往事,一次难忘的经历。一场信念的角逐,一个崭新的开始。
这就是Eric LeMarque的真实经历所带来的启示,值得每一个人用心思考。
导演★★★☆☆(很一般的改编,没能有效利用影片内容来服务主题思想,光靠片尾真人出镜励志演讲一番,显然缺乏足够说服力)
演员★★★★☆(Josh Hartnett绝对卖力,冰天雪地全裸出镜,够敬业,加一星;Mira Sorvino出场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演得令人动容)
剧情★☆☆☆☆(比较弱,戏剧感不足,插叙运用比较随意,导致故事推进生硬、无趣)
视效★★☆☆☆(男主的造型,冰冻的头发,受伤的右腿,比较真实,但是背景画面很山寨)
音效★☆☆☆☆(ED很不错,BGM不提也罢)
推荐度★★★☆☆(很一般的真人传记影片,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看一看)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