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心归零,往事随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让心归零,往事随风

2020-08-12 21:17:09 作者:张雪松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让心归零,往事随风

  《红楼梦》是一部以宿世因缘为基本框架小说,书中充满了佛教禅机的底色意蕴

  “玄之又玄”的禅解《红楼》已经很多了,本文则想说一说小说中实实在在的寺院庵堂,聊一聊市井生活中的佛教。

  《红梦》第二十五回,姨娘找马道婆给贾宝玉王熙凤下巫蛊,让两人神志不清;

  后来一僧一道用“通灵宝玉”给两人驱邪。林黛玉得知贾宝玉苏醒后,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薛宝钗听了扑哧一笑,打趣林黛玉说:“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

  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听得红了脸。

  宝钗虽然是玩笑话,但却没有说错,在《红楼梦》中,佛教既要管治病消灾,又要管男女姻缘,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为佛教与日常生活关系太紧密了,所以像《红楼梦》中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自己就有专属的寺院,而且不止一座。

  在贾府中最重要寺庙是城外二十来里的铁槛寺。

  铁槛寺是贾府的“开基祖”宁国公和荣国公一起修建的,并向寺院布施了田产,每年的田租收入供给寺院使用,因此贾府布施的这类田产被称为“香火地”。

  铁槛寺主要是为贾府中人去世后举办葬礼、寄放灵柩时使用的。

  《红楼梦》开头秦可卿的葬礼和后半部贾母的葬礼,都提到铁槛寺。

  现在一说寺院举办葬礼、停灵,似乎都觉得是人间佛教批评的佛教为死人服务

  但实际上这类寺院也同时生人服务,贾府中的小姐、公子一年难得有几次出府的机会,参加葬礼,可以到寺院住几天,特别是对于“喜丧”,确实有一种度假的感觉

  像秦可卿的葬礼,铁槛寺“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帖,好为送灵人口寄居”。

  甚至贾宝玉还闹着非要在寺庙里多住一天,不想马上回

  如果贾府中特别有钱讲究的人,也不一定住在铁槛寺,也有人喜欢在寺外村庄或尼庵居住

  铁槛寺不远处就有一处尼庵,名叫水月庵,也是贾府修建的,本来是专门为宫中元妃服务的。

  贾府没有给水月庵布施香火地,但每月派人给庵中的每位女尼放发月例银子类似生活费)。

  此外,庵中的女尼也学一些经忏,在外做一些道场,像胡府老爷生了公子,花十两银子请水月庵中的几位女尼念三日《血盆经》。

  《红楼梦》第十五回提到“原来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诨号”。

  但第九十三回,王熙凤和平儿的对话中,水月庵和馒头庵又变成两所不同的尼庵。

  一般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撰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不过在笔者来,高鹗或某位后人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时,应该有部分曹芹的原稿为依据。

  《红楼梦》后四十回,曹雪芹生前没有最终定稿,而由后人编辑补充完成。

  水月庵与馒头庵是否为同一所尼庵的问题,应该就是曹雪芹生前没有最终定稿造成的前后不统一,后人编辑统稿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也并非孤例,类似的还有王熙凤到底有一个还是两个女儿的问题等等)。

  我们姑且不管水月庵是否为馒头庵,单就“馒头庵”这个名词来说,透露出清代部分尼庵餐饮文化应该是比较出色的,也是其自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家读《红楼梦》印象最深的尼庵,一般都还不是水月庵,而是栊翠庵。

  因为栊翠庵中有位冰清玉洁的女尼叫做妙玉,连贾宝玉在她面前也成了俗人。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饭后贾母带领大家来栊翠庵游玩,贾母说:

  “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贾宝玉跟姐妹们开玩笑,说自己可以用大海碗饮茶,妙玉道:

  “你虽吃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成为《红楼梦》中的经典对白。

  按照《红楼梦》一百十三回的说法:“栊翠庵原是贾府的地址,因盖省亲园子,将那庵圈在里头,向来食用香火并不动贾府的钱粮。”

  由此可见,栊翠庵跟水月庵不同,虽然位于贾府中,但人事和财务都是独立的。

  妙玉本人也是从南方来的,平日由栊翠庵的女尼及俗人道婆服侍。因为地理位置接近,栊翠庵成为贾府花园的一处名胜景致,故此贾母饭后会带家人来游赏品茗。

  妙玉也同贾府中的小姐们相熟,偶有走动。

  如贾宝玉就碰见妙玉与惜春下棋,笑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后自觉造次,马上改口又说:

  “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们在家的俗人,头一件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

  妙玉是文化修养很高的女尼,除了上面说的精通茶道、围棋,对音乐也十分在行,偶尔路过潇湘馆,听到林黛玉抚琴,失色道:

  “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

  “恐不能持久。”果然弦蹦的一声断了,也预示了林黛玉的命运。

  妙玉虽然精通外学,但贾宝玉说她“轻易不出禅关”也没有说错。

  在栊翠庵,妙玉平日念《禅门日诵》,焚香礼拜,在禅床跏跌打坐。

  只可惜,在贾府开始衰败时,栊翠庵也遭到打劫,妙玉被贼人劫去,下落不明。

  “宝玉听得十分纳闷,想来必是被强徒抢去,这个人必不肯受,一定不屈而死。但是一无下落,心下甚不放心,每日长吁短叹。”

  民国年间,印光等高僧反对女子出家为尼,主要的理由也是因为世道太乱,女子住庙不安全。

  在《红楼梦》中,像水月庵这种有贾府靠山支持的尼庵,虽然没有强盗抢劫,但女尼个人命运却也掌握在他人手中,一旦被贾府认为“留不得的”,也会被赶出还俗。

  当然,现今与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时代大不相同了,男女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女子出家全凭自身信仰选择了。

  《红楼梦》中提到寺院僧尼的地方很多,本文仅就与贾府直接相关的二三座寺庵略作讨论,从中亦可管窥,从婚丧嫁娶到餐饮休闲,佛教对市井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