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年人的深夜快乐,都是它给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成年人的深夜快乐,都是它给的

2020-09-02 22:01:10 作者:一介少年J 来源:一介 阅读:载入中…

成年人的深夜快乐,都是它给的

  好多读者说找不到我们公众号

  大家星标一下,下回就能正常推送了哟~

  现代人有一种对宵夜执念

  每天,美团外卖超过900万的订单里,有25%来自于宵夜。快餐、外卖、冷冻食品、7-Eleven……

  填饱肚子方式有很多,但宵夜的意义远不止果腹。

  你看,城市里活着太多相似灵魂。他们看着差不多高楼大厦,过着差不多的朝九晚五,谈论着差不多的生老病死

  只有过了晚上10点,摇摇晃晃的灯火照亮街角简陋小摊支起,烧烤香气穿街过巷。

  对生活热情被重新拾起,脱下规整衬衫,换上花哨的T恤人字拖。

  去往各自熟悉的宵夜摊,喊上三五好友,点上小菜烧烤啤酒随心自在无所顾忌

  这一刻,才是属于都市人终极浪漫

  

  看到一句话说:宵夜是一座城市良心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宵夜食谱,刚的刚,柔的柔,各有千秋

  在海边小城湛江,粗粝海风夹杂着腥味,生活就像悠扬萨克斯,宵夜是最悦耳音符

  这里盛产生蚝新鲜的生蚝大而肥美,配上蒜蓉辣椒,在木炭上慢悠悠地烤。

  这里的人们不赶时间,为了追求鲜味在口腔爆炸的那一刻,他们愿意等待

  等到肉质收缩,鲜味溢出,枯坐许久的食客垂涎欲滴

  这才慢悠悠地上桌,配上几串湿辣牛肉,一碟炒河粉。

  小城的夜晚,快乐悠长

  相邻不远的广州,宵夜则是另一番滋味

  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打拼者,天是忙碌都市景象,夜晚却是各色美食天堂

  公寓下的大排档,各式美食闪着霓虹,24小时不间断地在街边挥手,吸引吃货前来寻找安慰

  人头拥挤肠粉店、挂满烧腊的茶餐厅热气蒸腾的海鲜粥、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广州用美食安慰着漂泊在这里的年轻人

  为了吃,广州人很能拼。

  番禺的大排档,每晚12点总有各地食客聚集。人们早早驱车前去,排起长队,新鲜的猪杂要靠抢,此时此刻谁也顾不得体面,直接上手一把抓,抓到就是赚到。

  “抢”来的猪杂倒入白粥汤底,放入枸杞叶,生肠、猪肝、猪腰、粉肠...精华都在这一锅粥中。

  一碗新鲜温润的猪杂粥下肚,鲜味流连唇齿温度停留胃中。

  这一刻,幸福极了。

  一路向北,来到东北哈尔滨,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对宵夜有独到理解

  无肉不欢,无油不,越是重口,越是治愈

  抻面+老+鸡架,这是东北夜宵界的绝对把子

  

  一种特色小吃——烤冷面,也占据了深夜味蕾的小半壁江山

  每当夜幕降临固定摊位或者烤冷面车就会烧热铁板,刷好油把压制过的面饼放在上面煎。

  加上鸡蛋香肠,刷上甜辣酱,切成小段,香气四溢。只需一碟,就能填满寒冷冬日里躁动的灵魂。

  当然,撸串也是必不可少的。

  厚实的肉片在炭火炙烤,吃货的灵魂滋滋作响。

  孜然混合着肉的香气,一下一下拍打敏感的胃神经。

  等待良久,烧烤上桌,啤酒下肚,嘴里的牛肉串汁水四溢。

  这一口,简直了。

  宵夜,是一场热烈沸腾的中国式相逢,解放了每一个食材选择困难户。

  天下之大,百味其中。

  宵夜属于市井,属于人间,属于一年中那些忙里偷闲的都市夜晚。

  我们对美食的向往,融化在城市街头巷尾的大排档,烧烤摊,路边推车中。

  三三两两,把酒言欢,仿佛夜空中的炊烟永不散去,而一盏灯,也长明于市井。

  

  中国人吃宵夜的习惯古来有之。

  “宵夜”最初的写法其实是“消夜”,意为吃吃喝喝消磨长夜。

  《韩非子》里记载,“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这是关于古人宵夜的最早记录。

  但宵夜最早还只是上层贵族的特权,民间实行宵禁,根本无从谈起。

  至唐代后期宵禁制度松动,宵夜也逐渐走进坊间。

  当时流行一种夜宵叫“煎饼——不是煎饼果子的煎饼,而是将面和蔬菜揉在一起,下锅油炸而成,类似于现在的炸丸子。

  直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取消了宵禁,宵夜就从贵族庭大规模进入了平民的生活。在商业发达的地区诞生了通宵达旦的夜市。例如北宋的都城开封,就是个标准的不夜城。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时一系列时令菜单:

  在闷热的夏夜,售卖“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清凉解暑的食品饮料。

  而在寒冷的冬夜,则有“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脍、煎角子、猪脏之类”,热腾腾的烤肉,温暖着夜行人的肠胃和灵。

  当时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外卖小哥,你可以在《清明上河图》中找到他们:

  宵夜自此发扬光大,后世作品中也不乏对宵夜的描述。如《红楼梦》第54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凤姐便为贾母准备了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和杏仁茶等几道夜宵。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自古至今,宵夜都是中国人夜生活的缩影,它充满着烟火气息,连接着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骨肉相连的温存感。

  大概只有爱吃懂吃的中国人,才能在食物中寻找到如此多情感归属,才会让对美味的依恋代代相传。

  不论古代还是现在,那份深夜探寻美食的热情,从未停歇。

  

  汪曾祺写道: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宵夜吃的是美味,也是人情。

  中国的宵夜摊,布置是简陋的,灯光是昏暗的,但人是彻底放松的。

  任谁坐在这里都有故事,也是在这里,我们更能袒露真实的情感、撞见赤裸的灵魂、经历粗粝的人生。

  所以你能看见喝下几瓶啤酒后,一个人痛哭流涕的汉子。

  也能看见交杯换盏的三五好友。

  甚至聊着聊着就坐在一起的邻桌陌生人,互相倾吐彼此的人生经历。

  哪怕这谈天说地的陌生人,将会在几个小时后如散落的啤酒瓶般,从你的人生轨迹中悄悄消失。

  你的心也会由此得到慰藉。因为那是冰冷无情的都市里,无意间散发出的一丝温柔。

  刚来广州那会儿,心头常带着一种漂泊无定感,我会固定每周五和朋友光顾一家宵夜摊。

  撸几串烧烤,喝几瓶啤酒,和老板谈天说地。

  几个小时后各自归家,带着微醺,走路摇晃。来时的压抑沉闷,已经消失无踪。

  这就是宵夜的奇妙之处。

  在这里白领不必顾虑上司的眼色,主妇无须在家独坐,食客兴起甚至可以拉着摊主一同玩乐。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生活像找到了一个暂停的间歇,让那份白日里遗留下来的寂寞,寻一个妥帖的出口。

  丧也好,颓也罢,都能在味蕾大满足之后消解。打个饱嗝,结账买单,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你看。

  成年人的世界纷繁复杂,唯有宵夜简单直接。

  每一次,当油烟升腾,好像心也在一起沸腾;

  当烟消散无形,美好的事情,都尘埃落定。

  没有什么是一顿宵夜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本文配图选自相关电影剧照、新闻资料图片及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及机构所有

  介哥,能文艺也理性的80后暖男,关注社会、情感和年轻人成长。点一盏灯,泡一壶茶,那些孤独而英勇的日子,有我陪你走过。添加介哥(y)和馆长()微信,聊心事,选好物。

  好物推荐

  玫莉蔻全套护手霜礼盒套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