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狮子香炉读后感100字
《青玉狮子香炉》是一本由陈舜臣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77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的时候我总是在猜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怀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这位出身于日本的中国人。虽然是以故宫国宝南迁的为背景所展开的却是一个漫长的爱情故事。说男主角寻找青玉狮子香炉,还不如说是他几十年来怀报对一个女人的思慕并惴惴不安地寻找感情真相。这段时间很喜欢看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收藏类的,所以对故宫南迁这段历史相当感兴趣。在看王鲁湘采访台北故宫馆长的访问中,那位女馆长说起这段南迁过程,每每国宝们甫一运走,那个地方便遭日军疯狂轰炸,千山万水,国宝们辗转到了台湾已然完好如初。那是老祖宗在保佑。这篇文章就是寄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然而作者笔调实在让我感觉到很疏离。一种供日本人猎奇之感。
●历史推理 青玉恋物癖的极致 方壶园 龙套杜牧 郑清群 “据说,有的人就喜欢石头的触感。而且这种人生性文静,喜欢孤独的滋味。”
●“青玉狮子香炉”完全不是推理小说,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令人无限唏嘘,同时侧重刻画男性心理,感觉上和渡边淳一倒是有点相似。其后的几篇,都是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推理短篇,设定严谨,文风古朴,情节扎实,都算得上不错的作品,三星半吧。
●九雷溪/梨之花
●不像推理小说
●读完第一篇的感觉,纳尼,这书是推理小说?读完后面几篇的感觉,哦,这书的确是推理小说。推理小说融入历史加上诗词还蛮奇妙的,但觉得推理有点刻意,手法有点老套,结尾总是喜欢假装耐人寻味,比如“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之类的= =。。。。#最喜欢《方壶园》#
《青玉狮子香炉》读后感(一):陈老师还是写历史小说吧~
首次展卷陈老师的推理小说,似乎惊喜不大,或许从推理诡计和解构方面,一部几十年前的获奖作品会稍显陈腐,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撇开推理性,人物刻画和故事性是我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七个短篇中,兽心图讲述宫廷异恋和血腥斗争令我最为欣赏,次之九雷溪、来自相册。
这本书,是最近才看的。因为以前看了《玉岭的叹息》,最近又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就看了。和《玉岭的叹息》比起来,我更加喜欢这本。虽然仍隔着文化的膜,若有似无的生疏感觉,又仍然是日式的情感,但不得不说,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内容要精彩很多。
内容真的要精彩很多。《玉岭的叹息》,那么长的一本书,至多也只算是讲了两个故事,而这本书里,却讲了许多个。每一个故事在几十页里展现,从背景介绍到高潮再到解读,有了一种紧凑的感觉,这才是我想要读的推理小说,想要的紧张的刺激的悬念迭起的感觉。
然而我所读过的推理小说毕竟不是很多,不知道这获得过直木文学奖的作品和其他作家的推理小说比起来是不是更合胃口,然而它清新的环境,没有故弄玄虚的感觉,让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推荐的。
《青玉狮子香炉》读后感(三):构思精妙,叙事利落
以前读过陈舜臣的两册长篇推理小说,感觉不错。近期阅读他的短篇推理小说选《青玉狮子香炉》,再次感受到陈舜臣推理小说的构思精妙,叙事利落。
作为标题作品的《青玉狮子香炉》,读来几乎就是一部故宫文物流转史,其间的人物情怀、曲折故事,叙述都淡淡的,但又有着深深的韵味。实在的说,这很不象一部推理小说,但依然好看,一样引人。
《九雷溪》的故事则发生在反围剿时期,叙述一个革命家的故事。从远远看到房屋窗户的闪光,已经进入精妙的推理叙事,环环相扣,直至结束。
《方壶园》的故事则进入多重推理,精妙的构思与诗歌相结合,唐代社会气氛扑面。
《大南营》算这本书中文字最少的吧,故事叙述更显得干净利落。
最后一篇《兽心图》可以说是推理小说中比较少见的构思,文中套文,案中套案,直如一部博尔赫斯的小说。
《青玉狮子香炉》读后感(四):一个日本香蕉的中国价值观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之后想到了朱舜水,当然如果时间的话更想提吴清源吧,但吴老毕竟不是文字工作者,相比较而言可能有点困难。
至于为什么想提就是感觉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不怎么当自己是中国人的两代人受日本皇军教育的汉族人却受到中国人的追捧。感觉很奇妙,当然文章写得还是很好的,我写不出来。然而他的文采那么好就让我们忽略了他的思想。
当然自从溥仪退位以后,故宫的古董流失很多,故事也就是这样开始的,然后陈先生吧就开始玩了起来各种委婉的中日艺术交流第一,艺术高于一切,然后一个俏寡妇就是用来勾搭的。
总结一句话吧,日本人也懂得珍惜中国的文物。然后好东西都要送到台湾。说不出来,我不是五毛。然后没别的了。
《青玉狮子香炉》读后感(五):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炽热和深厚的感情。
作者陈舜臣先生是一位对中国历史颇有造诣的学者,其著作《中国的历史》、《十八史略》等,无不渗透出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他曾经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作为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就不得不经常思考中国和日本的问题,攒下不少积累,与诸君共享。对日本和中国的相互理解。如能尽绵薄之力,也会深感荣幸。
这次的几个短篇,大多也是以中国为背景的故事,其中虽然涉及到密室杀人这样的案件,然而故事的真谛在于案件背后的感情,以及饱含这种浓厚感情的人们。比如《青玉狮子香炉》中的中国工匠李同源,看到香炉海报的一瞬间,闪电般地一股情感贯穿了他的全身。它不只是一个跨越几十年的香炉,而是他的恋人,他的生命,以及他的全部。
《大南营》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甲午年间,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王界这一名久经风霜而又坦荡荡的军人形象,饱满而又立体的跃然纸上。文字之间,似乎都可以看见王界缓缓地转过身去,一脸祥和的样子。口中喃喃念道:“竿子啊竿子……”
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炽热和深厚的感情。这些感情的背后,是那些生动和鲜活的人们。而这些人们的背后,是那些动荡和飘摇的年代。
不如暂且随我一道,去往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如何?
感谢陈舜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