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The Shallows》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The Shallows》读后感1000字

2020-09-10 19: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The Shallows》读后感1000字

  《The Shallows》是一本由Nicholas Carr著作,W. W. Norton & Company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6.95,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The Shallows》精选点评

  ●后几章比较扣题,前几章的铺陈有点牵强附会整体感觉例子很多,但核心观点少。我也承认大脑变得浅薄,此书一直在跳读,时不时感觉被作者带着跑题。

  ●工具会异化人,智力工具会异化人的心智,而且被异化的智将失去深入思考从而发现自己被异化这一事实我们也许创造不出人工智能,但图灵测试可能通过,因为我们自己会被变成计算机

  ●此类书的特色就是引用和废话特别多呀

  ●书章内容比较杂,汇集媒介心理学神经科学、出版史、科学技术史、再加点科技公司的料,如果能围绕副标题集中阐述,会更有深度,现在真是大杂烩。读完感觉整本书只是印证了大标题,作者也真是为了证明shallow亲力亲进行浅度写作个人收获就是每天要挤出时间阅读kindle或纸质书。

  ●总算是找到一本吐槽ebook以及整个互联网的书。估计是顾及到现代人不怎能有闲心读300多叶的书,这本书应该来说是浅显易懂极其深切表达了对互联网的关注。值得一读。整本书都非常符合我的思路,算是找到了一种思想归属的感觉

  ●The Shallows

  ●终于可以把书还了……

  ●2011年是读这本书开始的。如今有必要复习一下了

  ●Very powerful. Helpful to individuals yet contributes few to mankind as a whole.

  ●psycholinguistics

  《The Shallows》读后感(一):观点不错也算新颖, 论据翔实可见功夫

  是一本很认真的书, 很多论据, 细致到位. 单从相关知识角度来说就得很过瘾, 作者的观点也算是比较特立独行.

  前面都很不错, 很赞.

  但最末几章讲computer memory的时候觉得论据对论点支持不够地方. 或者说相关论述没有让我觉得服. 这点扣了一星的分.

  《The Shallows》读后感(二):20200612 刚读完前两章

  KEY TAKEAWAYS:

  第一章: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人们习惯和思考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习惯沉下心来读长文

  第二章:神经元连接并非一成不变,在受到外部损伤、外部刺激加强或习惯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就会朝着那个方向改变,或好或坏。(这告诉我啥时候学英语都来得及,但是我最近欠缺的还是口语...舌头打结的我)

  第一点说的很对,我准备先去把作者在the Atlantic上写的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读一下,毕竟更短hhhhh

  《The Shallows》读后感(三):没有手机精神状态

  手机和互联网的存在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在Nicholas Carr的书作《The Shallows》里面,他解释了人的大脑跟周边环境息息相关。即大脑并不是一个与身体相对应的孤立存在。我们的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行为,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我们的行为和习惯也正在改变大脑的构造。这就是为什么手机和互联网,通过我们每天与其互动的行为习惯,正在改变我们大脑接受信息能力。这种缓慢确切的改变,也会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篇章,即:手机和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DNA。

  在书中,Nicholas Carr讲述了很多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都在日益发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对他们来说开始变的越来越困难,更不况他们的学生了。在从前,大多数美国教授都会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读下好几本整本的学术著作;而在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教授只要求学生阅读书中某个篇章。除了文学课,很少有课堂要求整书的阅读。这个原因就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不具备注意力集中读一整本书(更何况复杂的学术著作)的能力了。

  那么阅读带有链接(hyperlink)的网页文字,与阅读书中文字,在获取知识上有什么不同呢?Carr提供了证据:人类在屏幕上阅读(尤其是带有解释性链接的阅读),对获取知识的存储能力,远远低于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所存储的能力。

  人类正在步入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与其说浮躁,不如说这种碎片化信息带来了一种焦虑。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看过,但没有任何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让我们感觉自己学识渊博,但同时也很愚蠢。知道很多,但是理解很少。在这种碎片化信息时代里,也缺乏一种求实的态度。以前老式出版行业对事实和准确性的追求,也在互联网的压榨下无法持续化发展。

  往往,我们拿起手机,想干一件特定的事,比如说查一个生词。但我会很容易被手机上的其他内容吸引,上上facebook,instagram,看看上一次没关的网页,这个网页又将我领到若干其他网页。当我放下手机的时候,往往是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久之后了。我不仅仅没有查这个单词,我甚至根本不记得我当初拿起手机要干什么。我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被这种状态概括:总是在想很多事情,有很多计划,脑子不停地转,然而经常行动被这种高度脑力活动而阻碍。在追求高效和最好生活的焦虑感中,往往得不偿失,还不如傻一点,或者慢一点。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头等大事。

  前段时间我做了这样的实验:在天黑之后不看手机。在这段时间里,有时候在书上遇到了陌生的单词,又拿起手机查一下的冲动,但是我忍住了。短短几个小时,看书,坚持生活在物理世界里;我突然觉得时间慢了下来,心情变的非常平和。好像从一场汗流浃背的梦中醒了过来。

  《The Shallows》读后感(四):2014/8/20 15:55:28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98-99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09:24:20

  “必将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最大的悖论是: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34-137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09:28:35

  “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人最不可能计算机化的部分 我们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塑造我们记忆和思维的经验,我们具有丰富情感的能力。在我们跟计算机越来越密不可分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丧失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507-509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4:40:50

  我们在网页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标志着我们专注思想的一次中断,都是注意力的一次彻底瓦解 确保我们尽可能频繁地点击链接符合谷歌公司的经济利益。谷歌公司最不愿意鼓励人们去做的事情就是从容不迫的阅读或寂然凝虑的沉思。谷歌公司做的是彻头彻尾的分心生意。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525-528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4:42:23

  社交网络把私密信息 过去属于书信、电话和耳语的范畴 变成了新兴大众传媒的传播素材,赋予人们一种强制性的社交方式和联系方式。这些网站也把新的重点放在了即时性上。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自己喜欢的名人,他们的“状态更新”一经发布,转瞬之间就会行情看跌。要想不落后,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紧盯着信息提示。在社交网站之间,围绕着发布越来越新鲜、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这个主题,竞争异常激烈。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561-563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4:45:01

  谷歌公司所做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以降低互联网的使用成本、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为目的的。谷歌公司之所以愿意让人们免费使用信息,是因为随着信息使用成本的降低,我们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会增加,谷歌公司的利润也会随之扶摇直上。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855-857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5:08:22

  我过去认为信息时代的魅力就是允许我们知道得更多,可是后来我认识到,信息时代的魅力是允许我们知道得更少。它为我们提供了 外部认知奴仆 半导体存储系统,网上协作过滤功能,消费者偏好分析算法,联网知识系统。我们可以让这些奴仆挑起重担,而把自己解放出来。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022-1024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5:20:03

  在我们存储新的长期记忆内容时,并不会抑制我们的脑力,相反还会提高脑力。记忆每增加一次,智力就会加强一些。网络为个人记忆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补充,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宝藏的风险。

  ==========

  the Shallows (Nicholas Carr)

  - Your Highlight at location 1222-1222 | Added on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15:31:49

  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

  ==========

  《The Shallows》读后感(五):難道看書不是他媽的最重要的事情麼?

  這本書是我這學期的rhetoric課上的用書. 不得不說, 各種中槍. 有了網絡根本沒有耐心靜下來看書, 寧願刷豆瓣看無聊沒意義的直播文也不願意看正真有用的經典著作...

  前天讀了第五章,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統計數字, 說是最近人們面對screen(電腦, 電視, 還有smartphone)評價時間是8小時每天. 但是作者沒有明確表明他的態度. 作為一個擁有奇特天朝思維的天朝人, 我很自然的從數字中做出了推理, 一天看screen8小時, 睡覺6小時, 一天還剩多少時間讓你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天哪這太可怕了, 電腦占據了人類的生活, 他們將會稱霸地球...

  上課討論, 我被美國同齡人的思維震驚了. 他們都紛紛舉手表決說作者在第五章的態度曖昧, 不知所雲. "統計數字? 我們美國人討厭數字這種表達方法." "8小時? 8小時怎麼了, not a big deal." 本來我想發表自己的觀點結果看見幾乎所有老美都是這種看法, 立馬慫了有木有. 各位, 你們沒看過那本著名的The Outlier? 拜托, 這還是你們美國人寫的"the new york time bestseller"哇. 你們不明白天才10000小時理論, 最起碼也應該知道想要考個好成績, 不多花點時間寫作業可是不行的吧... 難道你們就不會對統計數字稍微做一點點推理, 然後得出每天浪費8小時, 祝你屌丝一輩子這個道理?

  很多人現在已經喪失了讀書這個功能. 老師還特意用Simpsons裡的Ralph的聲音給我們學"I don't have to read books any more!" 歡樂之余更覺可悲, 包括我自己, 讀書數量逐年下降... 為了讀書我不僅買paper back, 我還有kindle, 甚至一個絕對不裝娛樂app的ipad. 結果還是相同, 該讀的還是沒讀, 不該讀的網絡文章讀了一堆, 都是廢物. 幾年前上高中初中的時候, 家裡管的緊, 電腦也爛, 讀課外書是唯一的消遣方式, 拉屎也讀, 睡覺前也讀, 吃飯也讀, 王爾德毛姆奧威爾讀的不少, 還好些是原版. 現在, 讀的都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各種書, 如何提高寫作如何提高口語如何提高閱讀... 再就是教科書, 微觀經濟宏觀經濟金融市場... 看到一本區區276頁的The Shallows就會覺得毫無耐心, 恨不得吃下去就能消化.

  世界變化太快, 多麼希望能夠徹底的get rid of internet, 少一份浮躁. 不肯接受SNS和微薄是我的底線, 或許是我orthodox? 那也沒什麼不好吧.

  最後附上今天看見的很喜歡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小段:

  let us imagine a country in which reading was a popular voluntary activity. There, parents read books for their own edification and pleasure and are seen by their children at this silent and mysterious pastime. These parents also read to their children, give them books for presents, talk to them about books, and underwrite, which there taxes, a public library system that is open all day, every day. In school, the children study certain books together but also have an active reading life of their own. Years later, it may even be hard for them to remember if they read Jane Eyre at home and Judy Blume in class or the other way around. In college, young people continue to be assigned certain books, but far more important are the books they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browsing in the library, in bookstores, on the shelves of friends, one book reading to another, back and forth in history and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fter graduation, they continue to read and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produce a new generation of readers. Oh happy land! I wish we all lived ther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