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缸震荡经典读后感有感
《酱缸震荡》是一本由柏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酱缸震荡》精选点评:
●2015年9月30日 19:39:21很多情况现在依然没有改变。
●read in 2008
●某些地方有点过于偏激了。不过大体还是真实的。
●2012.7读(差一点吧
●现在读这样的作品,即知道了粗浅。作者不是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国人,而是以仇恨的观点污化错误。
●明顯已經比醜陋的中國人批判更有力度了,問題講得更清楚,當仍讓免不了對東方美學和哲學的偏頗認識。
●极力推荐!!!
●我买的是盗版,跟《丑陋的中国人》合并在一块儿了。
●有了立场就不能说两可的话。
●柏杨点到了咱们中国人的痛处。
《酱缸震荡》读后感(一):国人
同是说国人的丑陋
刘墉更圆滑,娓娓道来
柏老更深刻,一针见血
细数三千年历史
我天朝的战斗规模可比西方的战役
我天朝的党派仇杀可比西方的清洗
斗吧 斗吧
不是悲惨的死去
就是孤独的生存
《酱缸震荡》读后感(二):酱缸
这是第二本柏杨的书,但是个人觉得比丑陋的中国人更加偏激一点。可能作者是对国人有怒其不争的感受,但是对于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批判有些太过了,毕竟他所处的时代对于大陆的信息不是很了解。
这本书更明显感觉作者在不停地批判传统文化,有一无是处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传统文化是无法割舍的存在,我们可以改变,但是我们不能抛弃决定我们自身的文化。
《酱缸震荡》读后感(三):酱缸文化
对于作者不是很了解,起初看的时候只是略读和跳读。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一再提及酱缸文化,什么是酱缸文化呢?这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造就的一种固定思维,对于人性有太多奴化和扼制。
文章提及的大多是台湾的地方思想台湾的风气,看得出作者写“丑陋的中国人”时一定把中国人指成了台湾地区的人们。对于大陆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儒家思想在大陆现已弱化很多,但却很多时候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对于基督教的平等,佛学早已提出,不仅如此,佛学还提倡佛和众生平等,可见作者对于此并不了解。
书的后半部分还是不错的,描写了一些中国式病态的生活,真实且深入。特别是批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和王小波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比王小波更加有思维的辩证性。
因为对于本书的简短附注写不下,所以无奈成为了一份不完整的书评。仅仅聊聊几笔而已。看这本书并不是一气呵成,其实隔了一两天,思路不是太连贯。所以写给自己看啦,呵呵,只是作为一份记忆的痕迹进行保存。
《酱缸震荡》读后感(四):有的中国人
写这样一本书真是明摆着找挨骂。为什么要将所有的帽子都盖在“中国人”头上?不能严谨的说成“有的中国人”吗?如果都说成“有的中国人”是不是能更容易被接受呢?
答案是:接受不等于觉醒。
“有的中国人”等于“不是所有的中国人”。“不是所有的中国人”等于“不是我”。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当一本书里罗列了许多“有的中国人”所具有的行为,也许很多人会想“有的人”又不是我,我又何必花精力去了解呢?即使去了解了,“有的人”又不是我,我又何必去反省呢?当遇到了解的“有的中国人”的行为,心里又会说“看,这就是有的中国人”!自己又置身事外了。
所以说,作者的表达方式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正是这种以偏概全的表达方式才能像针一样刺痛人的神经,使人一颤,“啊,说的是我呢!”只有真正的刺痛才能让人觉醒。
《酱缸震荡》读后感(五):观点深刻,但是作者思维有点乱,想到哪说到哪
观点还挺对的,可是作者咱们能不能把观点梳理得清楚一点再写啊。有些观点很对,但是论据举例的驳斥力度太弱了,难以说服人(至于为啥我觉得可信,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有类似“观察者偏见”的心理)
看完总结一下,酱缸文化的根源就三个字:不平等。具体来说有五点: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权势观念,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看起来有人情味,实则是权钱关系-对我有用,或者说你在我的圈子里,我才对你好。对于路人,肯定是“视同陌路”。民与皇帝的不平等不消多说,在权势高位者前,都得自称奴才。
人与神之间的不平等观念,使中国人没信仰,自古以来神不过是执掌大权者控制人民的一项工具。连孔夫子都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孔先生还是祭祀来着。
古与今的不平等观念,使人们尚古到了一种病态程度,认为“吾师即真理”,东汉政府甚至规定,每一个知识分子的言论不得超过“师承”,超出就算违法行为。
说与行的不平等。人们都向往当圣人,因为圣人只要说说就好了,中国人没有严格意义的英雄,我们只有圣人,古代书上说得极好极好的事情似乎也只在书上,实际行为并非如此。书里好多东西都好极端化,比如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典故......我了个擦,为了老母亲吃饭就把亲儿子埋了啊有木有!大家还觉得他是大好人啊有木有!
中国人与外族人的不平等。要么是自傲,称人家蛮啊夷啊什么的;要么是自卑,跪洋人什么的。说到底还是人格不健全,不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