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观后感100字
《女人们》是一部由乔治·库克执导,瑙玛·希拉 / 琼·克劳馥 / 罗莎琳德·拉塞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剧雌性产物混乱关系的BlahBlahBlah。。。。唯一亮眼的是造型着装;
●哈哈哈哈哈羅莎琳德快笑死我了 和芳登在健身房那一段太有喜感了 嘴碎而且語速驚人 芳登也初現影後氣質 這樣的電影很適合讓喬治庫克來拍呀
●真是纯女人的一部戏,Rosalind精彩极了,对克劳馥还是无爱
●形式新颖,结构巧妙,剧情迂回反转,台词机灵(吵死了)。虽然是全女卡司但并不是独立自由的女权电影,而是勾心斗角叽叽喳喳,围绕"男人-孩子-买衣服"生活的旧社会女性形象。作为当代女性看了还是蛮抵触的,宝莲高黛居然都显得媚俗,哎。
●什么玩意儿
●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第一次翻字幕会是为了这部片子。每个女星都按着自己的既定人设走,好莱坞才是卖人设的先驱呀~如果Norma Shearer和Joan Crawford,Rosalind Russell和Joan Fontaine双双互换角色,这种反差会不会让影片更有趣?(不过这片子的价值观会被女权运动骂死的吧……
●电影服装设计史Screening #2 那个年代的电影就拍成这样 很让人惊喜 就是女人叽叽喳喳嚼舌在133分钟的攻势下 看完让我崩溃。Can't you just shut the fuck up for a while, darlings?
●同性恋的女性“闺蜜”导演乔治库柯代表作,女人群戏,八卦,喋喋不休,聒噪。整部电影就是时装表演。
《女人们》观后感(一):其实是一个女人的戏
虽说是一群女人的戏 其实还是围绕一个女人展开的 诺玛希拉是绝对的女主角 演的也不错 但我觉得她不适合这种角色 我觉得路易斯雷纳 演这个角色会很好 路易斯雷纳总演这种失宠的大老婆形象 两次度的影后都是演的这种角色
其他演员虽然也是个个大牌 但统统沦为配角 主要是出场时间太短 印象最深的就是罗莎琳德拉塞尔饰演的长舌妇了 太有喜感了 尤其是和宝莲高黛打架的那场戏 太搞笑了
而琼克劳馥 我觉得一般 她不太适合这个角色
宝莲高黛出场时间太晚了 大约一个半小时才出来
最后一句话 尊严是恋爱的中的女人所负担不起的 可能是电影的主旨吧
《女人们》观后感(二):男人无处不在
影评居然都是写的“女人们”,不是电影里面出现的是女人就一定是演的女人戏好么,只是通过对女人的描写来刻画她们到底有多在意男人,这才是本质。
一部标准的描绘20世纪30年代社会关系的电影,电影中的女人们看似解放,但还是很在乎男人们的一言一行。电影中男人的缺席讽刺的说明男人的影响力,对于女人来说,即使男人不在,他们也无处不在。电影的服装背景演员都很美,女人们极其关心她们给身边男人的感受,还有什么比一场由女人向女人展示该如何举止、如何穿着的时装秀,更适合成为电影的重点?!
拍这部电影的同时,制片厂也拍了《绿野仙踪》,但电影的彩色片段不如Dorothy的长,对于这些女人来说,黄砖铺成的马路本身就是时尚。
即使你无法看穿幕布,隐藏在舞台中央的,仍然是一个男人。
《女人们》观后感(三):女人戏
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米高梅的众女将演绎,1956和2008都有重拍版,2008版由梅格瑞安主演。
和名字很相称,片中没一个男人出场,不止连形体都没有,甚至连声音都没有,参与演出的,包括路人甲都是女人,全是女人。
演员方面,除了琼克劳馥正常点,诺玛希勒和罗莎琳拉塞尔戏很过,尤其罗莎琳拉塞尔,表演太过了,不能想象她在后来的《女朋友礼拜五》里是那么潇洒自如。琼芳登基本可以看做美丽的布景,可有可无。
由于只有女人出场,所有的戏基本都是在美容院,化妆品专柜,高级女装成衣公司,更衣室发生,男人们往往都在电话那头,给表情丰富的女主角作无声的陪衬。
剧情无非就是那样,贵妇与二奶(不用猜都知道是琼克劳馥演的)斗智斗勇,八婆(罗莎琳拉塞尔)推波助澜,最终贵妇斗败了二奶,八婆罪有应得,丈夫回归,原来一部全是女人戏的电影,竟仍摆脱不了男权的支配,其实那些不曾出场的男人们,才是这部戏的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为黑白片,但有十分钟左右的彩色片段,是时装表演。
《女人们》观后感(四):摘抄《如何写影评》关于该片的片段
“在这部黑白片的中间部分,有一场特别长的时装秀是彩色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手法?它们仅仅是个噱头吗?”
在大多数人的评价中,《火之女》是一部标准的描绘20世纪30年代社会关系的电影。影片中有两个人人都可以注意到的奇怪手法:首先,影片中没有一个单身男人;其次,在这部黑白片的中间部分,有一场特别长的时装秀是彩色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手法?它们仅仅是个噱头吗?
处于这部电影的核心的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独立而足智多谋的。然而她们的生活没有我们现代意义上“解放”,因为她们还是要经常性地谈论男人,男人还是会影响她们的行为。影片中男人的缺席讽刺地说明男人在女人生活中仍然强有力的影响。对影片中的这些女人来说,即使男人不在场,他们也是无处不在的。
那场时装秀的场景也是如此。影片中的背景、服装、演员都很美,女人们都关心她们自己及她们给周围人——尤其是给男人们的感觉。还有什么能比一场由女人展示该如何举止、如何穿着的时装秀,更适合成为该片的中心点呢?又有什么能比只让这段成为彩色更加有效地强调这一时刻的重要性呢?
《火之女》拍摄于1939年,它的制片厂在同一年拍摄了《绿野仙踪》。但是,本片中的彩色片段不如多萝西的长,对于这些女人来说,黄砖铺成的马路本身就是时尚。这些不同寻常的手法点出了影片普遍认可的主旨:即使你无法看穿幕布,隐藏在舞台中央的,仍然是一个男人。(Roger M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