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萨巴达传》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萨巴达传》影评精选

2020-10-10 23: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萨巴达传》影评精选

  《萨巴达传》是一部由伊利亚·卡赞执导,马龙·白兰度 / 简·皮特斯 / 安东尼·奎恩主演的一部历史 / 西部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萨巴达传》精选点评

  ●挺好玩的,马龙 兰度的装画的有点呆,不过可能就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吧。

  ●土地改革农民起义,枪杆里出政权,萨帕塔就是墨西哥革命时期的老毛呀。不过这里没有提到政党建立愤怒的葡萄里,最后的那句“哪里有挨饿的穷人,哪里就有我”令人久久不能怀,在这部里这种熟悉情感汹涌澎湃地再次令人心碎又振奋。萨帕塔化作一匹白马,消失在山林里,人们已经在他的带领下拿起了武器,“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斯坦贝克台词太有力量了。马龙白兰度初出茅庐就拿下戛纳影帝,的确非常不赖,似乎不像以后那样老用腮帮子制造气场了,小胡子盖住了一点帅气但更显出他是天生好演员,而且也大概从此奠定了以后许多剧本角色选择实在是非他。这部电影里提到寥寥几句美国,说是“一个有自由民主地方”,时可能是左派导演为了规避审查,现在听上去像讽刺一般

  ●A true leader

  ●"He's in the mountains. You couldn't find him now. But if we ever need him again, he'll be back."

  ●生肉。。。着实懂,准备再看遍

  ●马龙白兰度演的这个人物魅力 饱满的人物 不止体格饱满

  ●英雄悲歌 革命的孤魂

  ●赫尔佐格:这是据我所知最好的电影开场,也是最好的介绍主角方式

  ●7/10。剧情流畅性扣分,如占领总统府、那个戴西帽的叛徒缺乏过程交代视听极为纯熟农民群众跟着被逮捕的萨巴达一场戏以推轨方式用警长惊恐反衬他的淡定,把前景角色置于边框纵深空间。后段才有些意思革命者一旦发现自己声名显赫口袋空空,就渴望贪污人民土地财产,这同样是中国悲哀

  ●可悲可叹的墨西哥农民英雄史诗 缺点是相较于名家执笔的剧本 卡赞的导演功力弱了些 尤其几处剧情衔接的地方太跳跃

  《萨巴达传》影评(一):像切.格瓦拉一样浪漫

  我就知道John Steinbeck+Elia Kazan+Marlon Brando一定会创造不同凡响的英雄形象,但没想到这个英雄这么迷人。如果把Brando的Zapata比作一个中国古典英雄,我觉得是鲁智深,真胆识真性情,莽直率真,除强扶弱打抱不平;但Kapata最像的,还是我们亲爱的切,那么诚实质朴,孩子气的理想主义朴素正义,不能忍受官僚主义热爱体力劳动,热爱庭,并在很年轻时候为革命献身,而且,他们还都很英俊

  我不禁要为这个片子编导演3位作者喝彩,他们出色工作共同塑造了一个丰满可信可亲可爱的人物。这3位巨匠气场出奇合拍,他们追求朴素的风格却充满热情进行工作。一些小细节可爱的出奇,Brando创造了一个如此纯真的革命英雄(Steinbeck的主人公都有这种特质,伊甸园之东的Cal,人与鼠的莱尼,内都是孩子)。

  最后写一点八卦,imdb上看到觉得很有趣:

  据说Brando和Quinn是通过比谁撒尿尿得远获得Zapata这个角色的。

  John McCain最喜欢的电影,小布什开的公司也从这个片子得名。

  戏中Zapata被乱枪打死那场后,Brando装死了好几分钟,把剧组人员吓得半死;他还在凌晨3点爬到树上去给剧中的女主角唱情歌;用枪在宾馆里射鞭炮等等(看来他真用Method表演方法把自己当作Kapata了,呵呵,这个男人太irresistible了)

  通过这部片子,Steinbeck和Elia Kazan建立了不同寻常的深厚友情(我是多么希望这两个成为一对爱人同志啊)

  《萨巴达传》影评(二):【225】《萨巴达传》——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悲情墨西哥

  《萨巴达传》 Viva Zapata! 年代:1952年 / 国家:美国 / 导演:伊利亚·卡赞 / 主演:马龙·白兰度、简·皮特斯

  别误会,这个萨巴达不是斯巴达,他是20世纪墨西哥民主革命的领袖。当时墨西哥缺乏民主,迪亚兹执政期间,封建势力更是甚嚣尘上,人民怨声载道。1910年,趁迪亚兹总统被民主领袖马德罗所威胁,萨巴达这个农民决定掀起土地改革,并加入了马德罗的军队,推翻迪亚兹的统治。这部电影主要表现的就是萨巴达这次革命的全过程。他跟马德罗的关系是全片的重心,从联合到后来的决裂,直到被冈萨雷斯司令暗算致死,是个充满悲剧性的民族英雄。另外由于全片有相当一部分外景是在墨西哥拍摄,让《萨巴达传》成为了第一部将故事背景移师他国的美国西部片,拓展了西部片的题材领域。

  在这前一年,卡赞的《欲望号街车》让身材健硕的马龙·白兰度声名大噪,成为万众偶像,于是这部《萨巴达传》他再次找马龙出演。但马龙有些信心不足,担心自己阅历不够难以驾驭革命家这个角色。不过导演鼓励他,毕竟他们都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马龙戴上假发、贴上胡子,把皮肤涂黑,还真的成了个墨西哥人。虽然没拿到小金人,但演技的进步有目共睹。

  亮点1

  第72分钟,萨巴达率军消灭胡埃塔军队这个场景,导演使用了萨巴达的主观镜头,将全景置于萨巴达的望远镜视角中,俯视万马奔腾,令人震撼。伊利亚·卡赞借鉴了霍华德·霍克斯的《红河》中拍摄渡河场面的手法。为了用细节烘托剧情,他还在之前安排了奎恩埋伏探路兵、后详装士兵诱敌下水的桥段。

  《萨巴达传》影评(三):从trailer看本片的营销策略

  从预告片看本片的营销策略

  ,这是扎努克 任期时的一部巨作,对于他能挣钱,他很有自信。

  从毫无品位的预告片上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扎努克打的依然是强强联手的牌。

  有哪几张牌呢?

  第一,主演是马龙白兰度。

  第二,女主演是皮德斯。文献显示,玛丽莲·梦露很想得到这个角色,但是扎努克认为她在票房和表演上都不能带来成功。我们看到,皮德斯确实是本片的亮点。

  第三,导演是伊利亚·卡赞,字幕上说他给你带来了pinky这样的电影。卡赞不仅是现在公认的带给我们好莱坞经典电影最多的一名导演之一,同时在表演上,他也是白兰度的恩师。

  第四,剧本是斯坦贝克,字幕上说他给你带来了《愤怒的葡萄》。让我们知道,斯坦贝克并没有研究萨巴塔,而是根据另外的一部作品,作者叫Edgcomb Pinchon。

  这基本上就是扎努克的套路了。

  而事实上,成本180万美元,结果只能保证不亏本——盈余10万美元。

  似乎卡赞拍的一些经典片,一般都很稳定的赚钱,且好评如潮。

  《君子协定》是20届最佳影片,成本200万,狂赚600万,情况和欲望号街车相同。《码头风云》是27届最佳影片,成本100万,狂赚几乎800万。《伊甸园东》是詹姆斯迪恩的成名之作。《欲望号街车》举世知名,并为费雯丽得到24届最佳女主角。

  叙述到这里,还有两个问题:

  ,第一,让人惊讶的是,安东尼·奎因,这样的大演员,居然在当时没有变成票房号召力。

  ,第二,影片看起来风格确实非常独特,而且表现了墨西哥自然环境的宽广空间,让人印象极为突出,是不可多得的反映墨西哥的艺术影片。而且把墨西哥革命的复杂历史简化的很好,

  萨巴塔本来识字,片中说他完全不识字,这小瑕疵我认为是故意的。。当时卡赞,受到了意大利现实主义导演罗西里尼的影响,特别是不设防城市,德意志零年等等

  总之,此片越看越有味道。

  这部电影在室内和室外的对比上,制造了很好的效果,萨巴塔几次在室内:首先是碰到1909年之前的35年的暴君迪亚茨,然后在他的名字上被画上了黑圈。后来又和莫雷联合组成政府,又在维拉将军告老还乡以后成为总统,最后是如何密谋将他杀死,

  我们能从中感觉到,沙巴塔根本就不属于政治,不属于室内,

  他喜欢过那种罗宾汉的生活,在旷野当中

  为他的人民挽救自由。

  ——另外一点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就是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名字画上黑圈。

  所以我们过的是一种确保安全感的生活,

  而衙门里玩的是一种避责游戏而已。

  《萨巴达传》影评(四):生当做人杰

  子民们,你们来这里有什么问题?

  他们占领我们的土地,那里的大户。

  你们怎么证明那是你们的土地?

  我们有国王和共和国的证明。

  子民们,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当了多年的总统,这可不是个容易的差事。我没有时间。你们可以去诉讼嘛。

  可是有哪一桩土地的案子是农民获胜了?

  子民们,我就如同你们的父亲,你们要给我时间,要有耐心。

  我们已经很有耐心了,他们把土地都占了。

  你叫什么名字?

  爱米里奥萨巴达。

  这是你们的土地,要保护它。如果你们不抗争,就会失去它。

  即使失去了生命和孩子,也要抗争。

  房子被占可以再盖,玉米被毁了可以再种,孩子死了可以再生,被从这片山谷赶走就去那边的山谷。

  不要姑息敌人,他们还会再来的,

  不要以依赖领导人,他们不是什么强大的人,他们也会变,会逃避和死亡,你们要依靠的是自己!

  要强壮,做一个强者!

  萨巴达

  没有失去过土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大地母亲,没有失去过自由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压迫,没有在暴政下生活过就不知道什么是人的尊严被践踏,没有被官僚机关漠视过就不知道什么是权利,没有艰苦的追求过就不懂得珍惜拥有。

  卡赞的电影我只看过三部,《欲望号街车》,《君子协定》,《码头风云》,这是第四部。个人与社会,正义与邪恶,反抗与压迫,是他的主题,所以这样的电影就充满了强烈的斗争精神,由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叛逆者来阐释最贴切。

  在本片中,白兰度扮演一位农民革命者。他不识字,有些粗野,但是却极其富有正义感,他单纯善良,不图名利,诚实忠厚。和所有农民领袖一样,他仅仅是为了一块土地而战,而成事之后却不愿意做皇帝,这就是他人格中最辉煌的一面。一个人能够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和私心,他想到的永远不是自己,而是众人和理想。也许他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主义,但他却做到了,一个理想主义着永远是纯洁的近乎呆傻,象堂吉诃德和格瓦拉,他们蔑视功名利碌,不愿在荣华富贵中沉沦堕落,他们厌恶那些高高在上的宝座,他们宁肯过一种艰苦的普通生活也不在虚名中腐化。所以他们注定是要被消灭的,因为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是现实的失败者,注定要被送上十字架,为他们的理想和高洁而殉难。他们的灵魂却要光照大地,最终在现世实现正义和幸福的终极目的。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去铺设这条通往美好天堂之路,这是他们的宿命也是光荣。

  影片在塑造萨巴达的时候,用他那富有的岳父来反衬他的淳朴,他以一连串农民的俗语幽默的通过了未婚妻家人的刁难,用他弟弟的粗暴和沉沦来体现他的沉静和纯洁,用他对待儿童和女人的柔情来表达这位铁汉的柔情,那些细节是白兰度塑造人物的绝活。而他的表演从未这样沉稳与质朴,把一个朴素而伟大的人物塑造得如此令人景仰。尤其是影片的最后一幕,萨巴达被出卖落入埋伏,镜头是通过他对自己那匹心爱的马的抚摩来表现他最后的时刻。他独自走进门,轻轻的爱抚着马儿,象见到了久别的朋友,眼神是那样的温柔和纯真,丝毫没有发现自己正走向死亡,这时候摄影机转向四周恐怖的埋伏,就在一个军官准备开枪的时候,马儿觉察到了敌人,惊恐的嘶叫报警,军官吓的掉了枪,这时候,埋伏在四周的乱枪响成一片,他倒下了,马儿逃走了。

  没有照他的脸,他只是把头埋在下面,跪在那里。

  他死了吗?

  相信所有观众都似乎都疑惑了,因为他好象马上就会一跃而起,用那双锐利威严的眼睛吓退那些敌人,就象吓退了不可一世的统治者。

  他被抬到了起义军的营地,人们说,他又骗过了敌人,他还活者,还会在山谷和玉米丛中领导人们继续反抗暴政,他没有死,也不会死,因为他的信念和灵魂永恒。

  就象我们相信,那些我们不愿与之分别的人,不是死亡带走了他们,而是暂时离开了我们,他们一定会回来,与我们一起,就象从未离开。

  因为我们愿意相信,那一切伟大而高尚的灵魂与人类同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