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2020-10-21 04:5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纽约客漫画全集》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曼考夫著作,浦睿文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7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客漫画全集》精选点评:

  ●是精选,不是全集

  ●书比我想象中的要厚重得多。不过读起来丝毫不费力。一幅幅漫画,不时能带给人一些会心的一笑,美国人的幽默,大部分还是可以理解的。适合在酷暑天,把书放在桌上,不时翻翻。一本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书。

  ●这本700页的讽刺漫画最大的讽刺是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封闭对象及事件介绍,只有漫画和简短的文字翻译。可能因为我是愚蠢又不称职的人,恕我不解其中真意。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就这样在一页页或针砭时弊或引人沉思或片刻的轻松温存之间信手翻阅,嬉笑怒骂之间已近今日。由此想到,人生又有多少十年好被这样轻易地一翻即过呢?我们小小的人生,小小的笑与泪,小小的麻木与不知所谓的卷入其中。但愿也能真真切切地记得那么几个如同漫画的时刻,不忿不怨。

  ●只能说是遗憾。翻译水准参差不齐,章节介绍译得不错,但许多则漫画译文因为语境丧失而韵味全无(其中不乏错译的)。再者料想原版应该是彩图,中译本黑白印刷损失了一些冲击力。书本身是佳作,引人反思。

  ●虽然很多没看懂。但是看懂的都很不错。

  ●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十年越往后越没意思

  ●有些缺乏时代背景看不懂,有些历经时代依然隽永,有些说出了真理。

  ●这样一本以风趣睿智著名的杂志,把漫画这种风趣睿智的作品,集八十年2000多幅为一书,不用看,直接五星就行了。700页太难拿了,但也正是这700页为一身的厚重才配得上八十年的积淀,将近百年时间的嬉笑怒骂,举重若轻,放一起,也还是沉甸甸的。缺陷是毕竟中美两国关系,很多时代背景没有交代,应该是阉割了。不过好在美国历史嘛……其实就那点事,了解一下再读,不仅是闲暇的享受,也是历史的文本。我相信所有荒唐的历史进程背后,永远有这样一双嘲笑,不屑的双眼。

  ●一开始确实绝大多数莫名其妙,但是坚持到1950年后,忽然绝大多数能看懂了。书的问题主要是图片质量欠佳,图文编排对不上,翻译质量不高(比如三四十年代漫画人物的解释说这是半条命里的角色)

  《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一):100多位大师的2200幅漫画杰作

  1945年,《纽约客》的专题报道《广岛》引起了巨大轰动;

  1997年,安妮·普鲁在《纽约客》发表的小说《断背山》被改编为经典电影;

  2004年,《纽约客》记者西摩·赫什发表“美军伊拉克虐俘事件”的新闻报道,使得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惴惴不安……

  “NEW YORKER”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二):《纽约客漫画全集》【美】罗伯特·考夫曼(编)

  2019No.53

  10.23-11.16(275min)

  最近似乎已经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读后感了,有一阵没正经看书了啊。

  这本用八十年的时间沉淀出来的漫画集,本身已经可以作为一本漫画形式的历史书来看了,我不否认其价值,然而讽刺的是我对这以讽刺闻名的漫画其实很大一部分都看不太懂,于我而言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怪我历史功力不够,难道这是编辑对大部分人的嘲笑吗——“就这点知识背景还是不要看我们的漫画了”——哈!

  不过本书还是算得上制作精良了,首先能想到出一本集子的idea就足够加分,对于这种有底蕴出什么“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集”的“单位”我并不反感,把几十年的历史抱在手上(不过这本太重了可能抱着有些不太方便)的感觉不要太好,一下午就可以翻过八十年,时间就是这么加速的,也是这么被凝固的。

  但是从我一点点浅显的理解来看,美国在八十年前的漫画里就已经在吐槽我们现在面临的高楼林立的问题了,这个差距如此直观地显现在我的面前还是让我有些震撼。

  漫画这种表达方式真好啊。

  LH 2019.11.17

  《纽约客漫画全集》读后感(三):漫画中漫话

  我手边这本砖头大书,收录了从1925年到2006年《纽约客》创刊80年100多位漫画家的2200幅漫画。

  鉴于创作时过境迁,大量映射当下社会热点的漫画由于缺乏背景说明已GET不到要点,但对于一个漫画爱好者以及业余漫画创作者来说,图画与语言可以自带联想功能。

  《纽约客》是一份具有文学品格与知识分子气质的严肃杂志,精于文化透析,虽然少见《纽约客》,但《纽约客》坚持的封面插画风格,还是在我的内心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识别性:复古,深邃而轻松。这也是我对纽约客漫画整体的感受。

  复古是一种延续传统的审美要求;深邃来自于无法立刻理解;而轻松,展现了人类无穷的滑稽。

  比如这么一幅,一男一女对坐餐桌,画面风格并无奇趣,环境现实,人物表情卡通,漫画的注释是这样说的,“谈了这么多我从未读过的书,我感觉又回到了出版业。”

  我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想象一下背后的故事,一男一女约会,为显品味,谈论阅读。不小心暴露的是,不读书也能混出版业哇,阅读不过是一种谈资的包装。

  这就说到了漫画中的语言,同样的一幅画,换一个表达,漫画依然受用,但内容迥异。比如还是这样一个场景,把另外一副相似的漫画(也是一男一女餐桌对坐)的话放到这里:“你的问题永远是我的问题,除了在我非常非常忙的时候。”另外一个故事又可以想象。

  这样的情况,典型如朱德庸的四格漫画,人物造型肢体动作,基本上都差不多,但对话一出现,不同的故事便展开了,让人怀疑漫画的“画”的意义。

  日式漫画叫manga,“漫画”是从日语音译而来,Manga意思是“异想天开的图片”,翻译而来的中文的“漫”字,非常精到,四面八方流淌的水,寓意随便、随意、放纵不受约束。尽观纽约客的漫画,最不受约束的反倒是那句话,“漫画”成为“漫话”。说到底,《纽约客》终究还是一本文学读物,漫画是佐料,漫话才是硬菜。

  我平时也画一些带鸡鸡的小人,受制于技术能力,只能画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画久了,几秒钟就能成一幅画,但想下阐释这幅“画”的“话”,费的心思,比画画多多了。

  看《纽约客漫画全集》的过程中,我心血来潮,画了一幅漫画发了一个朋友圈:接到一个海外版权机构中国代理的电话,不知什么渠道《纽约客》看到了小人鸡鸡漫画,想使用并约稿,2000美金一幅。瞬间朋友留言爆棚,点赞祝贺一大堆。我觉得惹事了,赶紧留言说,你们都不点开图看漫画的吗?

大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