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失天堂2》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迷失天堂2》观后感100字

2020-10-22 06:1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失天堂2》观后感100字

  《迷失天堂2》是一部由武玉党执导,梁孟海 / 罗国雄 / 陈辉英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失天堂2》精选点评:

  ●跟第一部比还是有差距。

  ●其他的不多说,结局太勉强了吧??强行死男主……

  ●站街的题材我很喜欢,相比于第一部讲两个不错的故事,这一部更专一,但是剧情仍然值得推敲,男二和男三在这部里描写的很成功。以主角的死来表明一些内涵这一初衷没有改变。男主与狗是亮点。

  ●宏大悲怆的BGM绝对是很大的一个加分项~

  ●你这第二部有拍的必要么……第一部死了,第二部还多死了一个……神TM编剧,有毒,

  ●好差,而且脸盲,男一和男二怎么这么像

  ●爱。没有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也没有帮助梳理他们生活的麻线团。爱。但他们仍然需要它,追逐它。这令人动容。却不是无事生非喧嚣冗长的理由。

  ●与前作一样的堆砌苦难,本来想打三星,但结尾怒扣一星,非得这么狗血吗!

  ●镜头暗到一片黑,哎

  ●早年看过迷失天堂一,纠结在戏里半年多没走出来,真想走进角色里,把男主角从迷茫无助中解锁出来,非常优秀作品,耐人寻味,另外我本人也因为电影才关注海哥的,时隔六年,没想到第二部也出来了,满心的期待,希望比迷失天堂一更耐人寻味,梁孟海加油,中国有一批你的粉丝,,欢迎到中国来发展电影

  《迷失天堂2》观后感(一):A爱B,B爱C,C爱D,C不知道D四年前死了。

  1. 前段剧情太无聊、后段剧情太狗血。

  2. 表达了要珍惜眼前人的主题思想?

  3. 几乎木有露肉。

  4. 海报显示了狗也是本剧的主角。

  5. 也没说D是怎么个死法。

  6. C最后那剧情也太瞎了吧。

  7. 我一直在担心越南没有蚊子吗?

  8. C他妈怎么没把他后爹灌酒灌晕。

  9. 小制作,却配上了大片音效,听起来还以为是什么历史使命正在进行中……

  《迷失天堂2》观后感(二):烂尾扣一星

  烂尾扣一星。

  感觉lam最后的结局颇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导演是想提升深意还是怎么的,突然来个这么狗血的剧情,真的很无语啊。

  所以lam的出现,只是让long彻底死心,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然后顺便救了个误入歧途的离家出走15岁少年?寻找了四年的爱人最后被告知原来四年前就已经因为一场事故而离世。救了一条流浪狗结果最终还是流浪狗只身在外,我还以为至少会把流浪狗带回家。所以流浪狗的出场又是有什么深刻含意?只是为了凸显在lam回到西贡后给他陪伴?说好要去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车上遇到一个好心男人,还以为能弥补过去的伤痛,结果最后还是独自回到了家乡。

  感觉这一个小时就是看了一场梦,一场空气,镜花水月,最后还是啥也没得到。没有等来lam和他爱人的相遇,没有给主人公一个完满的结局,最后还让lam强行死亡,居然还是当着他妹的面。一家人好不容易能够团聚,结果突然来场车祸。

  真的很想给编剧寄刀片!!!

  但是客观的说,在演员人物、社会背景的塑造以及情节发展的推进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除了结局烂尾!!!

  《迷失天堂2》观后感(三):不愁风雨,不愁晴

  “老奶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盐。老奶奶每天都愁眉苦脸,要是雨天,担心小女儿盐不好保存,要是晴天担心大女儿伞卖不掉。”用这个故事的人绝大部分是告诉我们要学会乐观,改变看问题的角度。那么好了,你我就成了故事里的大女儿(小女儿也可),然后我们有个姐妹,我们妈心态好,下雨了高兴我们可以卖伞,出太阳了也高兴我们的姐妹可以卖盐。那么,我们妈每天都开心,以至于不担心下雨时姐妹的盐,出太阳时我们家的伞,如此说来,咱妈会不会多少弄得我们这些子女不爽和感到被忽视呢?换我我就这么想。

  我是这么觉着的,亦如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人生不该用幸福和痛苦来形容各个阶段,客观说来那是两种不同的处境。”这就是《迷失天堂2》给我的感触。

  相比于第一部讲述城市化进程下,社会底层的爱与被爱、爱与伤害、爱与无法相爱的话题,第二部虽然拍摄客观评价可能不那么成功,但我主观看来,是有升华的:爱与妥协的平衡、爱他和爱我的转换,也不仅仅陷于爱这个话题。

  不能爱,好,就毁掉。

  我们终该过了把爱当作一切的阶段,大部分人是因为心如死灰,但这部电影用现实来教育我们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所以Lam要和喜欢Long的Cuoi上床,因为他看穿了他的心思,对方就想这一幕被Long撞见,那Lam何尝也不是想要让Long向前?--“既然我不能把爱给你,那就让我断了你的期待吧。”感情这种事,果断决绝好过拖泥带水的情况居多。在我看来,Lam是坚强和正面的,这不是拍韩剧,人就该在前进的时候往前看。

  说来也搞笑。三个人第一次同画的时候,Long希望Cuoi看开,自己却没法挣脱情爱的枷锁。是不是暗示,其实武导演自己也没想清面对“爱而不得”,是该矢志不渝得坚持初心,还是潇潇洒洒得放下过去?

  家和自由

  Tim不爱安稳,因为与舒服相伴的也是束缚,这个阶段的Lam是和Tim认知一致的,到了最后,导演给他强塞了一个安稳的可能:帅哥+工作,他却还是选择了回家,是武玉堂就不想让我海哥安稳,还是诚意满满想表达:人不该对自己的目标寄予所有的期待。

  回家了就不自由嘛?或者不回家就一定自由了嘛?我觉着,这两个问题实质只是一个问题,如果人期待某一客观条件改变来达成自己意愿,这往往会忽略了自己去改变主观条件这一个影响及大的选项。

  这个话题,电影成功画满了这个圆--没有绝对的自由。

  我海哥终于死了

  我是极端欣赏、仰望、中意、在乎我海哥的。所以,他被写死了,迄今这部电影也是唯一一个能让我接受喜欢的人物死掉的作品。

  第一部被嫖客打得遍体鳞伤,第二部被人丢进下水道,被嫖客勒,被人用刀追,终于到最后倒在了血泊中。

  海哥的再次出现,是有诸多意义的。

  1. 让Long放下,把握适合自己的人,这是妥协和珍惜,也多少可能有劝人凡事勿太痴的意味吧。

  2.送15岁的小孩回家。如果我海哥不救他,他是不是会成为第二个Lam或者第一部的Long?不得而知。但他回去了,Lam没有让他成为第二个Khoi。导演这次心地善良得给了未成年人希望。

  小孩洗澡时和海哥对视的那一幕拍得很好,似有还无的好感和羞怯,让观众自己在心底去揣测其间传递的情感。这一个场景,就像落入水里的人终于能够浮上水面透口气,哪怕这口气很短。

  3. “逼”母亲坚强,从最开始受男人欺负,到“不和那个喝酒打人的男人分开,绝对不回家”的声明,也为最后母亲反抗种下了前因。Lam和妹妹的手足情直接表现得比较多,而和母亲的感情,则是通过这样侧面传递出来的。母亲成长了,妹妹应该也成长了,至于继父回家后会不会戒酒,那也有成长的可能吧。总之,人活着,成长便是伴其始终的话题。

  4. 给Tim一个主人。第一部海哥养猫,第二部海哥从偷狗卖到养狗,这是个转变和对比。猫是象征“闲适、安逸”的,代表被动。狗意味着“流浪、坎坷”,也有自由主动之意。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说失去一切的齐天大圣像一条狗,那Lam呢?亦然。那条狗像及了他,被人欺骗,但也继续站起来,追寻自由。给Tim一个主人,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独立完整的灵魂。

  5. 走出Khoi的羁绊,然后去陪他。电影开始,Lam还是深陷在对Khoi的喜欢中,直到他先后经历了拒绝和鼓励Long,得知Khoi死去,自己重新收拾心态面对生活。Lam的爱开始得有根有据,放下得有点戏剧性(难道就像他说的:“人年轻的时候,很难爱一个死去的人很久。”我不信,他这句话不是去鼓励喜欢Cuoi的嘛?),但终归他是放下了。虽然结局Lam走了,但是他的心结是已经打开了的,也好歹算有个不至于差太多的结局,积极点,我们可以相信他去真正的天堂和Khoi团聚了。

  一开始觉着武玉堂爱折腾我海哥,最后都舍得把他拍死了。我海哥受欺负了自己打架讨回来,被扔下水道了也是自己逃生,电影中第一主角,在诸多场景中都没能有主角光芒,受人爱怜的福分。村上春树笔下《挪威森林》中永泽说,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因为我海哥的光芒也来自于他这种遗世独立的孤单和勇敢。你看,他的眼神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看完电影,合上电脑,躺在床上,我开始整理自己芜杂的思绪,写下这堆流水账,算是基本把自己想的表达了出来。

  第一部2012年上映,我是14年观看,今天17年,其间因为喜欢主角梁孟海,我起了一定要去越南的打算,四年啦,我去过你出生的城市,工作的城市,呼吸你呼吸着的空气,淋你也在淋的雨,可能也踩到过你留下的足迹。

  四年后,对于再去越南的念头,也在今天看完电影后成了可有可无的念头。如今的我,不愁风雨,不愁晴,当“你”已离去之时,那个迷失的地方便已不复以往。就让你带走了,不过,去吧,和Khoi一起去属于你们的天堂!

  写于 2017年11月27日 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