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作品精选》读后感摘抄
《苏童作品精选》是一本由苏童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童作品精选》精选点评:
●第一次读苏童的作品,同为苏州人,关于里面对老苏州的一些描写多多少少有些共鸣,还不错。苏童笔下的苏州是潮湿的,旖旎的,淡淡的忧郁着,不够大气或许是这个城市的诟病,怪不得苏童。
●当初就是因为它认识苏童的 所以一看到 马上忍不住就要进来给个五星了 舒农 南方的堕落 …
●挺不错的,有茉莉花的原著。
●散文部分没看完
●读完以后我当晚做了罕见的噩梦。非常真实。
●苏童笔下的南方,摇摇晃晃。南方的香椿树街和河流,已经是符号一样的存在
●这个是难得的在图书馆借的,从书的磨损程度来看,苏童还是很受欢迎的。
●苏童比较著名的一些文字,如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但看一个大男人,写小女人式的情趣散文,总感觉有三分怪异。。
●不是我最喜欢的
●“我迷恋于人物峰回路转的命运,只是因为我常常为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所惊慑。”
《苏童作品精选》读后感(一):苏童之已婚男人
上周日晚上抵着小台灯把《已婚男人》读完了。
很真实、很清晰、很熟悉,很强烈的画面感。男人?女人?面子?人情?生活压力?社会所迫?是谁毁了他们——那个已婚男人的跳楼,他美丽可爱的夫人变成市侩刻薄的妇女,对他一见钟情的少女的自杀,这一切的一切每天都在身边上演。
究竟是谁的错?
《苏童作品精选》读后感(二):苏童的忧伤让无法释怀
其实看影视作品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看起来很无感,这本书还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读的,看完以后真是有点后悔,因为文笔太过细腻悲伤,自己心情也十分不好,但是看完有忍不住的回忆一些书内细节,但又勾起更多的悲伤情绪,总之是欲罢不能,原以为是个女作家,没想到后来一查竟然是个男的,我也是醉了,后来翻看苏童的全系列的书,都快留下悲伤阴影了。另外一个就是余华的书了,这两个大神的书都是看了不忍继续,但又忍不住去看...
写书评我不在行,只知道能够成功调动并引导读者情绪的作家应该都是很厉害的,让你随着书内人物的情绪、命运波动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波动,或悲伤、或快乐、或愤怒、或平静...无疑苏童在这一点做的很好。
总之就是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与收获吧!
推荐有空阅读!
《苏童作品精选》读后感(三):一部人物悲情史
万恶的五一啊,没有人陪伴,拿着团团这边书,只能对着窗,望着树,顺便看看书吧。
翻了两个下午,不知觉的就翻玩了,小说部分很精彩,光是第一篇就把我吸引了,一个家庭,四个女人的斗争,手段,尔虞我诈,放荡,整是一个后宫缩影,最后悲情的被投井,被发疯,新太太,恶性循环...
每个故事都有每个人的悲剧,但是家庭的环境还是悲剧的主要根源,通奸,乱伦,子女教育......感觉每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些铺开,每个人丑恶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得到表现,看完之后有种压抑感,没有任何同情。。
颂莲,小萼,娴,小拐,小媛......红旗照相馆.....
一个个名词脑子
看来苏先生对女性的刻画,残败的家庭,很是了解,还有那条 香椿树街,真是奇人辈出,民风彪悍
苏先生的散文很见道性,基本是描写那个时代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到,50~80年代的真实的生活和民风
《苏童作品精选》读后感(四):《舒农》:成年人的肮脏是青春期未去的毒
连环杀手三要素:尿床、纵火、虐待小动物。舒农三者全占了。等等,他不是爱猫吗?不,那只他喜爱过的猫最后被他烧死了,那场火灾中能看见的尸首就是那只被烧出碳味的猫。
舒农即便不死,还有别人会死。不是他的父亲就是哥哥,不是哥哥就是涵贞,不是涵贞就是任何可能嘲笑、打骂他的人。
青春年少,哪有什么单纯天真,不过是诡计多端,以及成人臆想出来的孩子什么都不懂。
我以前觉得青春是一条幽暗的河,几乎没有光,能淌过来的、活下来的都是王者。好好度过,成年之后的我们才会变得无坚不摧。如果没有,那就是划过似的度过了那一段破茧、挣扎的过程,必是要从后面人生中讨回来的。
舒农、舒工、涵贞、涵丽,十四岁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他们之间在现实中是香椿街十八号的那一个楼梯,连接着楼上楼下。在精神世界中,对于性的懵懂与向往、窥伺与掠夺才是他们之间的连接纽带。
像是一个旁观者,那一场殉情事件的旁观者,那一场大火的旁观者,作者以尽可能的客观角度叙说属于香椿街的青春往事。
没有所谓的浪漫情调,有的事舒农夜晚的偷窥、老舒的爬水管,丘玉美的蓝色胴体,以及涵丽对母亲的报复做出的自轻自贱。
没有童真,有的是舒农吃下自己撒了尿的米饭,是校长对他的暴怒,是父亲对他的拳打脚踢,还有哥哥在他床上撒尿,继而诬陷他,使他实施最后的报复。
涵丽对母亲的报复,是放弃自我。她是聪明的,所以她是非分明。她又是无知的,无知到怀了孕只想到了死。她懂得反抗,她用自己的堕落来反抗外界对自己母亲的轻视。同时她又是自尊自傲的。唯有死能守住自己内心最后的尊严。如此,她是痛苦的,她是悲剧的。她最后的死亡也是可以预料的。
涵贞,如果她再敏感一点,自尊一些,想必也是活不下去的。她是聪明的,被强暴之后懂得借助外力让强奸犯得到惩罚。她又是愚蠢的,蠢到生活中只有吃,因为吃被侮辱,因为吃被诱骗,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女孩了。也正因为她的愚蠢和神经大条,让她不顾流言蜚语,使她得以苟活。在香椿街那样众口铄金的地方得以存活。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舒农,这个全文的主角,令人不齿的主角。瘦小、懦弱,让我想起了《刺青时代》里的小拐,或许就是他的原型呢?杀父弑兄,世间不可饶恕的罪行全发生在他身上。不能因为他的弱小而忽视他的阴毒,你看,青春期的小恶魔就是他。谁都遇见过,那个令我们不齿的窝囊废,记忆中总有这样的人。更多时候是他们自己将自己变成那副模样,像下水道的老鼠,窝藏肮脏,啃噬腐烂。他的生命好像永远见不到光,也不配拥有光。他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料的。
舒工,原以为是一个正常的少年,却也色欲熏心,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下,身上原有的一点正气也被挥霍败光。当他朝弟弟床上撒尿并栽赃的时候,与那个懦弱无耻的舒农又有何区别?不过是命大没死成,却并不代表值得被原谅。
老舒、丘玉美、老林、老舒的妻子……这些不堪的大人或许曾经也是从这样肮脏的青春期中生成的,他们继续青春期的私欲泛滥、无知愚蠢。有的为了自己的私欲,不顾任何的廉耻道德与孩子的教育。有的装聋作哑,用下棋、用不闻不问逃避了自己的懦弱无能。最后,不光自己,还搭上了下一代的幸福,乃至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