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闽梦影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南闽梦影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2 00:02: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闽梦影经典读后感有感

  《南闽梦影》是一本由李叔同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闽梦影》精选点评:

  ●有深有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啊

  ●倒是对教写字画画的几篇非常洗翻~

  ●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经暑假效仿断食日记…………

  ●有简短的佛经注释,读起来很困难。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文字清淡韵悠长

  ●一直很想知道,为何你出家后什么都放下了,却“执着”于书法?

  ●潜心向佛~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南闽梦影》读后感(一):遇上李叔同

  某一日荡至普陀寺,在一棵巨大无比的凤凰木下见到了一尊弘一法师的铜像,才知道李叔同在厦门处过这么久的时间。

  以前只是知道鲁迅有过,于是深深觉得,厦门是多么的幸运。

  在方进普陀寺时,还遇上了一番奇异的情景。在大殿前的广场上,一位似乎是远方而来,风尘满面的僧人背着一个颇大的包裹正在广场前跪倒,前扑,滑行,起身,跪倒,前扑,又滑行。如此反复。。。。。。朝拜向前方的一尊弥勒佛像,可以清晰看见的是,他的手背,手心,额头俱是黑泥伤疤。

  我俯身摸了下脚底下的石板,又粗又硬,又布满沙砾。

  普陀寺一向是人山人海的,也许众多围观的人也像我一样困惑,这等苦行是出于甚么,是痛苦还是虔诚?

  李叔同有幅书法写道:“如欲梅华香扑鼻,还他彻骨一番寒。”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虽然我知道世上还能幸运而可贵地地存在着一些有着一些独特格调的人,偏偏《时代》评出的去年的最佳图片,图片显现出来的现实却都是战乱,贫穷,苦楚。小王说,我们这个世界有些地方就是真正的地狱。莫不如是。欲望的火焰可以焚毁一切,即使所谓的民主,也只不过是全世界只有吃了这只鸡,才能躲过上帝的洪水,于是所有人判决这只鸡羹刑,大家皆大欢喜,歌颂民主之优越,可是那只鸡好像不这么想。

  李叔同说:“了世皆如梦,见心无所生。”我所知道的是,如若所有人都跟李叔同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必将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南闽梦影》读后感(二):天心月圆,犹自可适

  前段时间游览虎跑,看到了弘一法师的僧袍,布衣粗陋,总想象法师清癯的面容,颔下的长须。丰子恺说,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 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看来很有道理。翻看他几个时代的照片,诠释了什么叫做恍如几世了。很有趣的是,李叔同当教师时,大凡遇到学生犯错,譬如重手拉门发出巨响,他就会课后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告诫学生“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再来一个鞠躬,送走学生,自己再轻轻把门一关。风度,气度,量度一样不少。

  后游西湖,又想起法师夜游西湖之事,四字雅言,咀嚼深味,不忍释卷。犹喜此段:“于时晚晖落红,暮山被紫,游众星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苕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庄谐杂作,继以长啸,林鸟惊飞,残灯不华。起视明湖,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现若隐,颇涉遐想,因忆旧游。曩岁来杭,故旧交集,文子耀斋,田子毅侯,时相过从,辄饮湖上。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故事旧人,一一俱念。

  三五月圆,又念及法师病危前手书之偈语,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玩味其中,皓月千里,我心写兮。

  《南闽梦影》读后感(三):如此厚度的人生令人钦佩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一是因为南闽,2014年第一次接近闽南,过几天又要再访,想多一些了解;二是因为看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讲述他与弘一法师美好的邂逅,因此对弘一法师这个人多了几分好奇。所以遇见这本书也是缘分到了。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风风雨雨忆前尘”,是作者回忆出家前后的经历;“不如归去归故山”,是他学佛、讲佛的语录;“心地光明一笑呵”,是与友人的通信和为出版物所作的序跋题记等;“亦佛亦俗论长物”,是作者对所擅长诗书乐画等的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夏丐尊、丰子恺、朱光潜、叶圣陶等人的追忆文章。

  这本主要收录的是作者以“弘一法师”身份的所思所感,从这位大德高僧的只言片语里得以管窥佛法的吉光片羽。慧根不足,法师对佛经的讲解纵然语言很浅,看后却还是懵懵懂懂。不过,法师谈到的他自己如何践行佛教所展现出的一些浅近的道理倒是记下来了。

  如其弟子丰子恺总结的“认真”是他的特点之一,读罢全书让我了解到他认认真的做一个佛教徒是那么的坚定、认真、执着,也因此对佛教的复兴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他更加的好奇和钦佩。

  特摘录书中打动我的文字于此:

  14 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22 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

  22 改过之次第:一学,二省,三改。“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24 孔子云“驷不及舌”,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华严经》云L“一念瞋心,能开百万障门。”

  31 即能“人以字传”——这事一桩可耻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耻的。

  35 在艺术上有所为三原则:统一、变化、整齐。

  49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85 三宝:佛、法、僧;五戒:杀、盗、淫、妄、酒;六:华香璎珞香油涂身;七: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八:非时食。

  111 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这点我真是不明白,推荐读南京支那学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还推荐王小徐著《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

  135 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

  151 儒家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亦此意也。

  《南闽梦影》读后感(四):如此厚度的人生令人钦佩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一是因为南闽,2014年第一次接近闽南,过几天又要再访,想多一些了解;二是因为看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里讲述他与弘一法师美好的邂逅,因此对弘一法师这个人多了几分好奇。所以遇见这本书也是缘分到了。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风风雨雨忆前尘”,是作者回忆出家前后的经历;“不如归去归故山”,是他学佛、讲佛的语录;“心地光明一笑呵”,是与友人的通信和为出版物所作的序跋题记等;“亦佛亦俗论长物”,是作者对所擅长诗书乐画等的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夏丐尊、丰子恺、朱光潜、叶圣陶等人的追忆文章。

  这本主要收录的是作者以“弘一法师”身份的所思所感,从这位大德高僧的只言片语里得以管窥佛法的吉光片羽。慧根不足,法师对佛经的讲解纵然语言很浅,看后却还是懵懵懂懂。不过,法师谈到的他自己如何践行佛教所展现出的一些浅近的道理倒是记下来了。

  如其弟子丰子恺总结的“认真”是他的特点之一,读罢全书让我了解到他认认真的做一个佛教徒是那么的坚定、认真、执着,也因此对佛教的复兴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他更加的好奇和钦佩。

  特摘录书中打动我的文字于此:

  14 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22 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

  22 改过之次第:一学,二省,三改。“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24 孔子云“驷不及舌”,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华严经》云L“一念瞋心,能开百万障门。”

  31 即能“人以字传”——这事一桩可耻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耻的。

  35 在艺术上有所为三原则:统一、变化、整齐。

  49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85 三宝:佛、法、僧;五戒:杀、盗、淫、妄、酒;六:华香璎珞香油涂身;七: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八:非时食。

  135 交友不可勉强,宁无友,不可交寻常之友(或不尽然),虽无损于我,亦徒往来酬酢,作无谓之谈话,周旋消费力学之时间耳。

  151 儒家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亦此意也。

  111 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这点我真是不明白,推荐读南京支那学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还推荐王小徐著《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

  看阅读就是这么奇妙,一本书带着你走向另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