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摘抄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是一本由(英)米克·奥黑尔 编著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精选点评:
●书架上放了近十年都不想读的,拿起来一个小时就翻完了,脑洞各种大!
●科普小读物~
●觉得做成一档节目更为直观形象
●好玩就够了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但是没人可以证明别人是错的
●不算好看的科普书
●太专业了
●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科学思维的习惯和逻辑
●书没有书名那么好玩。问题讲得也不明白……越看越糊涂系列。中规中矩的科普读物吧。翻译也不咋样。
●不好看, 对于我来说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一):千万不要相信别人推荐爱你的书
总体上讲,这本书是很不错的,买书的时候,没有仔细看内容,一看好几位大家推荐,于是就买了,买回来我大概用了10分钟就看完了,为什么?内容太过简单了!推荐学文的同志阅读,学理科的通知,里面的内容想想就知道答案了。还是不要浪费吧,我这里买来全新的书,8元转让!呵呵!!!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二):不错的书
读者提问读者回答的科普书,有点像人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话科学的感觉,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学生、专业科研人士、大学教授、律师等。所提的问题大都来自生活,挺有趣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禁锢读者的思想,让读者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小书,推荐大家也有空读读,,,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三):好书么
这本畅销书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看
其中有些问题的回答让人觉得模棱两可 似乎是调查取得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从不同的方面来看一个问题
作为一本科普书 倒是解释了很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不过看过其他的翻译 说这本书有些翻译十分蹩脚的翻译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四):翻译者真的很威武
全书开篇第一句话就翻译错了,而且是奇简单的一句话,高中毕业谅不至于翻错。
"Does anything eat wasps?“
他翻译成" 任何动物都吃黄蜂吗?”
这是正常人类能问得出的吗?翻译大师以为新科学家周刊的读者都是从晋朝穿越来的晋惠帝吗?
"何物食马蜂乎?""什么动物以马蜂为食?"用正常人类思维一下行吗?
任何翻译大师都吃马蜂吗?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读后感(五):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信天翁
新给女儿买了一本书,叫《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是位英国人写的科普类读物。书中汇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的“求解”,比如“人类为什么会有指纹?苍蝇能不能撞停火车?在坠落的电梯里往上跳能保命吗?为什么鸟儿睡觉不会从树上掉上来?”等。这么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自然能激起小孩子好一阵激动。当她正急切地要得到答案时却发现“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答案?”
这一疑问让我想起一位中国学者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没有霸道的老师、没有统编教材、没有标准答案、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即是使人常惑常问。
回想我们(包括我们的前辈、祖辈,还包括我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会尽其所能,给你灌输“正面、正统、正派”的知识。都是“上面”或老师整理好的体系,你就努力诵记这些知识,这就是你以后工作和做人的基础。什么自主获取知识、挑战知识、创造知识早在二千年前就己经被“正面、正统、正派”排除在外了。又怎么可能会出现如同哈佛老师给一位学生的论文那样的评语:“这个学生给我的知识比我给他的多得多”或是“这个学生没有给我任何新的知识”。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答案?”一个简单的疑问,道破了中国教育的问题所在,二千多年来,中国人不是一直在追求标准答案吗?读书求知、生产实践、生活处事等方方面面全都要求规规矩矩,遵循体统。当一个缺乏民主法治观念的民族进入到了现代社会,本应大力提倡和培养的民主法治精神,偏偏又不得不让位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伟光正”。全国上下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梦,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一个惟一的正确。
女儿看着封面调侃道:“是不是因为那企鹅穿了一双很厚的鞋,还穿着一双与那条围巾一样花纹的厚袜子,这才不怕冻呢?”“有可能!生活经历,世间万物,永远都不会有标准答案。没有所谓惟一正确的东西,多高的思想,多有威望的思想,被用了多少年的思想,都是可以被质疑、被挑战、被改进的。知识只能靠近真理,决不能代替真理,我们需要热爱的只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