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读后感精选
《废都》是一本由贾平凹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7图书,本书定价:57.80元,页数:201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都》精选点评:
●半部《金瓶梅》的微妙和一勺破败仓皇的泥土
●首先,很长。之后,有金瓶梅的影子。再者,不想说了。
●看书的时候很悲伤。
●一个作家的情欲纠葛?小说对话比较多,而且时间连贯性很强,基本没有大幅度的时间跨越,感觉适合拍成电视剧···
●之前看《秦腔》时,总觉得贾平凹写的东西不过尔尔,难怪豆瓣读书和百度吧上许多人喊着江郎才尽之类的口号。但是中学时的课本,选过贾一篇散文,印象还是有点深刻,内心觉得贾君还算是国内当代作家之楚翘。于是用了三天时间看完《废都》,这个是贾君公认的代表作(国内纯洁版,别想岔了。之前,大抵是小学的时候,偷偷看过父母的这本藏书,残存的全部记忆就是文中间或出现一个个方块和括号此处删除多少字...)。这一次,倒是读出了点味道,果然人到中年了不是,感慨万千呀...
●看看书评,权当读了。。。比较赞同这位:其实写性不是一定就会被这样鄙视的,也不会都如此不堪,虽然很多性貌似都不道德,如果全都是道德,那么就没有文章可写了。但大部分性是并不是这般不堪,因为作者的男权和自恋的成分太多,或许本身就有如此多的庄之蝶,要不怎么来的那么多的中年危机,但是女性,这里面的女性好似都是为了庄失去了神志,或许吧,那个年代那个时间,但是觉不代表着一类,只代表着一个小小的点。没有写出人性,直写出了些无聊的自恋。这小说放到现在来读,发现已经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天地已变,贾想效仿的红楼梦却能一直经典,简直不能同提,我想全是因为曹雪芹人家是怀着对人性深刻的体会来写的,男性女性都是活生生有思想有血肉之人,而贾笔下的女性,哈,真是不知带了多大的鄙视在塑造。
●明白人非牛月清莫属了。 性描写无疑是引起争论的一点,课本上的观点如下:第一,应当穿越文本中性描写的表层,去整体性地把握其背后的隐喻性价值。第二,小说的性描写缺乏美学的节制,从而导致整个性描写趋于感官化和轻薄化,也转移了人们对性际关系背后的文本更深入的精神反思。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牛和卖破烂老人的描述,很悲凉的感觉。。。
●年过三十,读这个竟不觉得有多黄以至于能成禁书。其实都是有作者想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吧。
●满纸荒唐言,谁解作者语?
《废都》读后感(一):可以读一读,但不要报太高期望
如同股价会受到预期影响一样,对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感受也会受到预期的影响。期望太高时,即便这书和这电影其实是不错的,仍然会因为和预期对比而可能觉得遗憾。当然例外总是有的,比如《三体》,比如《冰与火之歌》,虽有期待再去看书,依然觉得惊艳。
或许是我对小说中的欢魔幻现实主义没有太多感受,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百年孤独》,《丰乳肥臀》或是《废都》,便体会不出来其中的意义吧。
应该说故事中创造的人物形象是比较饱满的,塑造了几位生动的女性形象。庄之蝶的懦弱龌龊与牛月清的善良大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放荡自私的妇人唐婉儿与洁身自守的汪希眠老婆(作者连名字都不给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事中的几位男性,各有不同的缺点,但也有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不信守承诺。庄之蝶婚内出轨唐婉儿,孟云房婚后带孩子回家,都是不信守婚前的承诺。虽说做人当一诺千金,但在对女人允诺这件事上,男人似乎从来不考虑自己的信誉是否会崩塌,而且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对此还相当宽容。这是中华男儿的特性还是人类男性的特性?
《废都》读后感(二):十年一觉扬州梦,不知何处是故乡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想,小说的意义何在?那些小说,写出来是为了什么?贾平凹的废都让我迷惑。
全篇尽是丑恶嘴脸,不光是生意人黄厂长的丑恶,主要还是一些作家画家的丑恶嘴脸。这本小说里揭露了文坛的肮脏,人性的扭曲,主角全部都是自私自利抱有目的性的。为了出名乱写东西的周敏,抛弃了丈夫跟别的男人私奔后来又爱上了著名作家的女人唐宛儿,进城打工赚了钱不知道孝敬父母一心想着攀高枝的柳月,还有那看似多情实则乱情滥性,看似对朋友情深义重其实趁火打劫的一号男主庄之蝶……感觉文中的男人都是色狼,女人全都是性饥渴加势利眼,要说唐宛儿真心爱上了庄之蝶,那也无非是被其大名气光环所吸引,幻想着有一天成为名人的太太,虽说文中将其描述成京城第一大美人,我竟半点都感受不到这几个美人的可爱之处!
有时也想,难道真实的世界就是如书里描述的这样的吗,只是大部分人都被道德束缚着,有贼心没有贼胆,如果法律允许社会道德允许,是不是也真就乱成了废都一般?也许这本书只是把人心所克制的部分用夸张的手法表示出来以警醒世人?否则我看不到半点价值,也实在无法理解这本书何以让贾出名增值。
批评归批评,唯有一个角色可以说是出神入化,那就是牛月清的老妈子,老太太整天神神叨叨,年纪大了人话鬼话连着说,似乎能看到凡人看不到的现象,看得到鬼魂游走,她的经典行为,抱着一双自己的鞋每晚在棺材里睡觉,另人捧腹不禁。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刘婶的牛,竟然有着人的思想,经常发一番言论,兴许是作者在借牛之口宣扬自己的观点吧。
故事最后也没个明显的着落,看起来是死的死,疯的疯,瞎的瞎,就那么突兀地掰断了。
庄周晓梦迷蝴蝶,反认他处是故乡。
并不推荐的一本书,观闭。
《废都》读后感(三):贾平凹是什么垃圾
之前预测三星,算我输,佩服佩服。只看了五分之一,但我觉得看完之后会恶心好久。我真的从来没有这么讨厌一个写书的人! ————————— 我是真的不明白,把《金瓶梅》现代化,加上一些自以为是的西方形状“作家水准”,又打着古白话文邹邹的牌子,抄袭《金瓶梅》的人物情节,把句子翻译一下,把性描写粘贴粘贴,然后觉得自己好高深还要用《红楼梦》自比,然后意淫出生殖膨胀的主人公,又配合冷清清的刻意的意境,我觉得我是破天荒要骂写书的人的脑子有问题了。 说实话,之前看《极花》的时候,虽然最后结局觉得贾平凹的落脚点悲悯的是人类中一支的男性,还在用大概是标准国内作家的水平来钩织,我是真的自己拧着脸困惑了好几天。我觉得这个人的立足点有问题,按照他的话,是从根上坏了的。 后来又看《洛丽塔》,虽然故事大致上也是一种嚣张男的畸恋,但是科科的笔是好的,你也能从中感觉到一种病态的理解。而不是贾平凹这样,根根本本地让人觉得气恼,而他在用作贱女性来悲悯男性,把女性统统纸片化成性欲强大而专供其捏造的人来解放,来升华女性,那他就一点脑子都没有。
《金瓶梅》写在元明是始祖的故事,是封建蔑视女性物化女性时代下的产物。但是,把它统统拿来骗取今天的读者,用夸大其词的东西来掩盖自己的抄袭,还要拐着弯垫高自己,真的又坏又蠢
《废都》读后感(四):《废都》草记
读《废都》过一半,在读到庄之蝶与穆家仁妻子阿灿相遇之前,都觉得有些索然。回忆来不过一个汤汤水水扑面尘土的西京,一个神神叨叨瞎了一眼却以为是神迹的孟云房,一半心思在庄之蝶身上却也时时暗觉自己艰难伟大献身般但又十分要把主见发挥出来的牛月清,一个有半分聪明笔头油滑为人像是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忙不迭学着前辈世故体面的周敏,还有个跟着私奔来西京一心托在庄之蝶身上、自然容色身段也十分可人的唐宛儿,眉梢眼角都精明又很有些风骚却很会在主人和主母间讨好的庄家小保姆柳月(先知道讨好主母,后头想来还是功力不够,让主人觉得蠢笨又让主母觉得她向着主人糟践自己两头不讨好),还有个庄之蝶没能得手的汪希眠夫人,就像这泥水稀拉尘土扑面混着宴席饭菜香的西京城里悠悠然撒下一把淡得稀薄的月光来。是了 ,还有个慧明,主事之才也当得,心机计谋也当得,让人想起来现实中的佛地里那些手腕儿藏深的僧人们,对面是合十称颂,转身头脑里不知就转过了多少迎奉亲疏的念头。到了写阿灿这部,孟云房还和庄之蝶嘀咕,自从介绍了姓黄的给慧明,她就逢事再不找孟云房,都向着姓黄的,在孟云房跟前就是合十念佛,是个真正的佛门人了。还有西京城模模糊糊的人来人往烟尘水土,人情勾结自有一派,宴席,开会,文坛里高低和瓜葛,权力若隐若现实实是在现,哪里有什么海清河晏江天一色无纤尘,有人的地方就有这些内容,文坛和佛门当然不能例外。周敏初初求这求那想得一个入圈的门路的模样,就使人想到当今的种种境况来。
后来写到阿灿这厢,孟云房“只觉得他们能谈到一起”,就让庄之蝶在这头写信,他蹬了庄的“木兰”车就出去办事。庄之蝶就写信。说到这写信,是庄扮作杂志主编钟唯贤久无音信实已故去的相好给钟唯贤写,只不欲断了钟一把年纪仅存的温情幻想。实在人世也是这样,从外头看庄等文人如何自画圈子怎么权谋勾结排除异己夜酒笙歌不像个真文人,待孟云房汪希眠等也不知能掂量出几分实打实的真挚情谊,毕竟汪夫人他可是想过下手的呢,到底回头一看,也自有一种心肠在。这不能怀疑的。人怎么看人喜欢单面,十恶不赦或者不堪的偶然露出点善意会被认为是虚伪,而尘土气十足的忽然有些清明出世,会被认为是附庸风雅和赧然的自我掩饰。虽然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却不能先入为主都这样揣测,可是怎么使这凸显出来,让人瞧见污云秽里能有真真切切的月光在,击败先入为主的道德论断,确实需要功夫。
阿灿和庄之蝶的这段实在将之前的一切都爆发出来。庄之蝶之于她们实在是个符号。庄之蝶在前面说,他所写的文章不过是应付,他自己想写的文章他没有本事写出来,实在羞愧。开篇贾平凹也说,西京四个人,唯有一个最不想着成名的庄之蝶名气最大。外人尤其是那些恋慕他的女子,哪里瞧得见庄之蝶的文章是长年的老练世故成,她们也读不懂,只是在漫天关于他的传言中自觉得变作云雾般轻灵又美丽,那些名声更是让人心醉,被他喜爱更如同自身的一种证明。文学很像毒药,即便不懂的人只要对它有了好感,就难以不恋慕拥有它的人,无论是真有,还是挂一个名字,谁让她们分不清呢。让人想起模糊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来,文学的毒。
《废都》全篇实则是周敏引出来的。周敏到西京,引出来西京的名人,周敏要进文坛,就引出庄之蝶和后面一干的人。周敏写的猎奇文章的风波缓缓推着文章主线走。但就如同生活一样,有一件要紧的大事情在谁也预料不到的地方暗流涌动着,时不时让人坐立不安,可是日子照常是要过下去的,那些走街串巷女人们的碎嘴男人们的恭维夜里的牌局中午的筵席。庄之蝶究竟是真性情的人,内心会有自责,真情催动之下给景雪荫写信,却没料到变成了后来他被起诉的把柄。后悔也是有的,但性情却也是真的。到后来为了不立案牵扯人情,要帮人发表文章,狗屁不通错字都让人头痛,却也不得不发,只得把自己的散文署了他的名发出去,还被催着问另几篇什么时候发,当真是窝囊却又无法。庄之蝶把门扇摔得山响,“我这当的是什么作家嘛!”实在是无奈无法又心酸。
《废都》读得渐入佳境,尤其是读到唐宛儿念着红楼梦庄之蝶在她身边睡着了,又荒唐一场的之后,“窗外的光线越来越暗了,庄之蝶瘫在那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又吁了一口气,说:‘天黑了,宛儿。’唐宛儿说:‘是黑了,天怎么这样短的。’”如果觉得一天天的黑夜怎么永远来得这样快,日子怎么这样短,心中不由得酸楚难当不是滋味,这样的日子渐渐迫近黑暗,与绝望有何分别。宛儿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的。庄之蝶说凭这一句话宛儿就能当诗人了,生活中许多事情原本可以凝练成诗的,有时候所谓奇句不过是长久不言后的喟叹。
孟云房说得真是好句。打麻将怎么就堕落了。胡适那夫子就说过:读书可以忘掉打麻将,打麻将可以忘掉读书。依他看,读书、打麻将都可以忘掉烦恼。可之蝶和周敏是读书写文章惹出了一肚子烦恼,不打麻将又靠什么忘掉烦恼?读到此觉《废都》实在太像一种呐喊,就像贾平凹本人,作家的真性和世故,都像波浪一样自然向前推着而又无法回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