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的观后感大全
《洪流》是一部由陈家林执导,马跃 / 张志坚 / 杨烁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洪流》精选点评:
●和好家伙,潜伏等等比差的很多,不过还算能认真看下去的范畴
●陪爹妈看 每天吃饭的点儿 因为看到了杨烁 想起来《生死线》我都还没看完
●洪流里的余开林(李志饰演)这应该是李志老师最后一部剧了,他演的余开林真得很好,我很喜欢。一个善良的不懂政治的,只想做一个好的军事教官的好老师。
●看了几集,后面看的剧情介绍~
●(Ep01)棄。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里面有篇文章写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更帅气 、还不错 huangqiangyuqin1314
●比较特别 描写两党争斗 客观现实残酷 国民党阴险 tg也不是吃素的
●哈哈哈哈,这种电视剧都让播, 真有种王师上岸国民党成功反攻大陆的错觉呢,剧里那么多果党把tg骂出翔的台词也没限制,还非常义正言辞呢··· 谁说共党言论不自由了···哈哈哈·
●远不如《大浪淘沙》
●跟着长辈看的剧,前几集三星吧,最后五集可以给简直可以给负分,拖拖拉拉,生拼硬凑,一言难尽,,,
《洪流》观后感(一):杨烁《洪流》三年演尽一生 一年九戏播出实力尽显
著名导演陈家林的新作《洪流》刚刚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收官,故事里的恩怨情仇固然曲折动人,但更让人有着深刻感受的,还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巨变时代的洪流中命运彻底改变的过程。在该剧的所有角色中,由青年演员杨烁饰演的公金寿这一角色最为典型,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剧中承担起了核心角色,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经历具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命运色彩,更有着在一个动荡时代个人对于时代的选择的一种决然性与必然性。在公金寿身上,集中的是当时千千万万个革命者的缩影,同样都是经历过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发生彻底改变的无奈,但最终又在这股洪流中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形象。
历史的洪流决定了人物命运与遭遇的复杂性,更决定着人物内心的复杂性。《洪流》时间跨度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对于公金寿而言,却更像是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角色虽然在时间跨度上较小,但其经历和内心变化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杨烁饰演这个角色的难度。公金寿在短时间里经历了父亲惨死、自己被迫逃亡、遇见结拜兄弟和心爱的人等等一系列遭遇,最后还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面对结义兄弟的分道扬镳和深爱女人的死亡,可以说是屡遭变故。而对于杨烁而言,如何将这个角色在剧中的这些复杂经历与内心表现出来,不啻于一次较大的挑战。
但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这部戏中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杨烁饰演的这个角色。在杨烁的演绎下,公金寿这个形象性格的各个方面包括轴、疾恶如仇、正义感强、敢爱敢恨等等特点,都直观而又深刻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立体人物形象。而为了演好这个辛亥革命时期千千万万个革命者的缩影,杨烁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并翻阅了原著,更是反复观摩了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大浪淘沙》中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的演出,最终出色的演绎出了这个从迷茫蜕变成真正共产主义的战士的形象。
收获还是来源于付出。在杨烁的 2014年的日志上,这部《洪流》里的公金寿角色仅仅是他在该年度饰演的众多备受肯定的角色之一。在 2014这一年,由他主演或参演的 9部剧在14 个卫视轮番播出,这在众多的国内演员中,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也更像是一个奇迹。重要的是,这些角色基本上都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肯定,就在不久前他还凭借《刀客》中的出色表现斩获今年的电视剧十佳演员大奖,而这部在央视八套播出的《洪流》,又让他一脚踏入“荷尔蒙男神”行列,迎来事业巅峰期。对于在电视圈打拼多年的杨烁而言,能够饰演不同的角色显示的是他的演技,而一年有 9部剧同时播出,则说明了观众和业界对于他的肯定,更是他实力的进一步体现。
《洪流》观后感(二):杨烁:将革命进行到底,亦匪亦侠塑造新革命形象
2014年注定是演员杨烁事业的幸运年,随着《洪流》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的徐徐落幕,新晋当红小生杨烁迎来事业的大爆发,在今年一年里包括主演与参演及友情客串,共有9部新戏上映。可以说,2014年中杨烁是佳片满满,给观众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尽管在多数电视剧中出场,但其担纲主演的作品却题材相当集中,因而杨烁并不是漫无边际地随便撒网,而是有中心、有层次地集中塑造自己的荧幕形象。综合这一年的作品来看,杨烁的主攻方向是革命题材,他主演的几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如《冒牌英雄》、《刀客家族的女人》、《神犬奇兵》、《洪流》、《勇士之城》都取材于革命故事,这其中除了《神犬奇兵》属于现代军旅,其余的都是民国时期的革命戏。虽然当下革命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以至于网上流传的各种神剧雷剧都以此类作品为多,然而事实上革命题材是在表面繁荣下的虚火上升,综合近几年来看,并没有太多上档次的作品,而各种粗制滥造却充斥荧幕。在演员方面同样如此,除了各种养眼的外表并没有真正在革命题材作出自己特点的演员。
杨烁在2014年的表现除了打开了个人表演空间之外,也在塑造自己的表演方式。在革命题材领域,杨烁也在努力表演具有鲜明个体印记的杨氏新革命剧作。相对于数量的多产,其实杨烁最大的贡献是质量的成功,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杨烁成功地开创了新革命者形象。在全国范围内真正跳出传统革命模式而具有新时代民族英雄特色的是《亮剑》,正是李云龙身上深厚的草莽形象让观众看到原来革命英雄也可以这样出格。然而李云龙尽管溢出正规革命谱系,但其本身所走的还是刚烈勇猛路线,只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民间忠义。
革命题材使杨烁展现出幽默与刚烈两种不同的表演气质,而杨烁的出色表演则使革命题材又多了一种英雄形象。可以说,2014年杨烁与革命相得益彰,在亦匪亦侠的革命历程中将革命进行到底。
《洪流》观后感(三):《洪流》:方向路径选择影响决定人生命运
【《洪流》:方向路径选择影响决定人生命运】
★德辛成己[编评]
【方向路径选择影响决定人生命运——36集电视连续剧《洪流》(2014)简要评论】
朱道南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电视剧集,一群青岛和济南籍青年知识分子结伴投身国民革命,在泥沙俱下的大革命洪流中浮沉翻滚、经受时代洗礼和历史考验的真实故事。
个人之所以得与该剧相逢,是因为1977-1978年初二在读时曾经看过根据同一回忆录改编的老电影《大浪淘沙》(1965,据说原片名为《革命洪流》,1977年上映时才改为现片名)。当然,说来得与该剧相逢也是出于偶然,如果不是因为查找老戏骨张志坚主演的电视剧集,便不知如今已有根据《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的电视剧集。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由<两只老虎>想到<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的随笔札记,其中有一段记述了老电影《大浪淘沙》曾对我产生过荡涤灵魂、陶冶性情的深刻影响:“电影《大浪淘沙》的主题歌唱道:‘大江东去浪淘沙,革命的洪流冲天下……历史的渣滓沉水底,英雄成长在红旗下……’对于在文革中成长、胸怀革命理想的我来说,这部反映大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命运的老电影始终是一部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经典作品,而当时则更是让我好一阵子都像发了高烧一样感到头脑发热。”
在此,我想补充的是,当年看电影《大浪淘沙》,我还对主题歌中的另一句“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回万转势更大”很有感触,因为在经历了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马日事变再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虽然国民革命宣告完全失败,但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工农革命群众并未屈服于白色恐怖,先后发动了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一系列武装暴动。此外,我还对影片中的一句旁白印象深刻:5月21日,反动军官许克祥又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大浪淘沙》的结尾是广州起义部队余部撤出广州、转进湘南,与南昌起义部队余部会师,而在参加了1928年1-3月的湘南起义后,又在朱德、陈毅率领下投奔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联想到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感觉用“千回万转势更大”来形容还真是非常贴合历史事实的。
如今看《洪流》,我又想到了这句“千回万转势更大”,但却发现《洪流》的结尾并未对此加以渲染,而是在广州起义正式开始后戛然而止,然后用一个镜头交代了广州起义部队余部撤出广州、转进湘南,在朱德、陈毅率领下,于1928年4月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不过,《洪流》对于七位青年知识分子从1925年5月青岛惨案到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之间的经历还是演绎得比较详尽的,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则是从青岛、济南到武汉再转换到长沙,又从武汉到九江再转换到广州。
应该说,其间对七位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国民革命后思想困惑和行动选择的表现尤其堪称深刻,方向路径选择影响决定人生命运的主题揭示更加鲜明集中,而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信仰、两条道路的对立和决裂也着实让师友之情、兄弟之义经受了和平年代和置身事外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折磨和摧残。最后,包括五兄弟和二姐妹在内的七位青年知识分子只有三位兄弟活着离开了广州。
在七位青年知识分子中,对于观众选择自身方向路径最具启发意义的角色首推五兄弟中的老二孙靖宇。从剧中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国民党右派骨干学员于得水对孙靖宇的认识评价出发,可以说这是一个清高孤傲、遇事优柔寡断、心胸狭窄、精于公报私仇的人。剧中国民党右派主事教官张公仪曾是孙靖宇投身国民革命的引路人,每次要求孙靖宇帮他做损害共产党利益的事都会说:你是一个会有大出息的人。结合剧中孙靖宇的下场可知,张公仪这话显然是带有很大水分的。
其间,在追求二姐妹中的司徒小云的过程中,一厢情愿的孙靖宇自欺欺人地逼迫五兄弟中的老三公今寿退让的所作所为看着实在是可鄙可笑。而孙靖宇在颓废情绪支配下与妓女叶子发生的爱欲关系及其结果则让人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整个过程中,孙靖宇可谓不知身在何处和不秤自身斤两,所以才会誓言之音未落、旋即知难而退,成就一段接受诱惑始乱终弃、顺从欲望轻诺寡信的“风流韵事”。
于得水说,像孙靖宇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我以为于得水这一判断还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就孙靖宇在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立和决裂中的态度立场和思想行为而言,他始终是一个异己分子,对于国共两党来说都是。
与此同时,《洪流》的主要人物还包括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身份出现的两名国民党人和一名共产党人。其中我最喜爱的无疑是由张志坚扮演的共产党人教官苏剑奇,而张志坚身着国民革命军军服的扮相也很贴合我心目中的国民党左派革命者形象。
当然,就人物形象的内涵特色来说,由马跃扮演的张公仪更值得一说,虽然从情感上说,我甚至可以说很厌恶这个从亡命斗士到绝情党棍加反共中坚的角色,因为受党派利益和门户之见的驱使控制,这个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令人不齿的政客和阴谋家形象,在国共合作中的所作所为可谓既卑鄙龌龊又丧心病狂。
有着二分之一日本血统的张公仪妻子曾慧曾经认定张公仪是“革命狂”,很难理解苏剑奇后来何以告诉妻子曾玉说“张公仪是革命的叛徒”。而站在国民党右派的立场上,也许正如张公仪对曾慧宣称的那样,他始终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从来没变过,只是他信仰的是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维护的是国民党的党派利益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由衣珊扮演的曾慧虽然不算很醒目,但作为一个完全被自己的男人吃定的女人,却代表着一类颇具典型意义的女性性格和艺术形象,在非言情影剧中还是很少见的:虽然张公仪的所作所为让她非常绝望,但只要面对张公仪,她就毫无招架之力,做不了自己的主人,于是只能落得一个痛心疾首和痛不欲生的下场。
此外,剧中有一段关于说实话的台词也颇有意义,堪称抓住了国民性的一个痛点:什么叫说实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绝不虚伪。……中国人就应该这样,如果大家都这样,中国就有希望了。
观赏《洪流》,我得到的最大教训是:在政治黑暗的年代里,在两军对垒的状态下,秉持“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的观念无异于自我灭绝。与此同时,在兄弟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暧昧不明的情况下,选择信任兄弟之义无疑是极端危险和非常愚蠢的,心怀妇人之仁,必将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36集电视连续剧《洪流》(2014)经典台词七条】
1.人的命运往往不是在自己掌控当中,而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之中捏着每一个人,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他让你干什么你才能干什么。(第3集)
2.有的时候,观念上的冲突也可以形成仇恨。(第12集)
政见不同就能形成仇恨。(第26集)
3.民众虽然无知,但是他们有着最质朴、最本能的判断力。(第13集)
4.只要目标一致,其他的都可以不计较。(第14集)
5.聪明人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第21集)
6.什么是讲政治啊?说白了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第23集)
7.水快开的时候反而没声了。(第3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