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摘抄

2020-11-08 00:59: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摘抄

  《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一本由林海音 文 / 郑明进 图著作,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5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到我的家乡来》精选点评:

  ●会上粗略翻过,一篇文字配一幅图,用最精炼最可爱的文字来介绍每一个国家。非常棒的亲子读物。@罗不特

  ●最早翻的时候觉得还可以,4星,仔细看的时候发现越看东西越多,含量很大,是我之前小看它了。5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用处,做科普,赏绘画,连作文,发想象,等等。

  ●抓紧时间读,书太多了。我选的书应该没错。

  ●唤起了我的环球旅行梦

  ●台湾出版发行的儿童绘本,蛮有趣,适合5岁以上的小朋友阅读。

  ●儿童版的地理科普书,介绍了5大洲20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全部以儿童画的形式展现。缺憾是文字的设计太呆板了,没有凸显出林海音文笔的灵动,另外封面设计和书名都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2014.08.01 其实他很早就读了,这类书他不是很感兴趣。

  ●陷到各种风格的绘画世界里

  ●对于别的国家还没有太多概念,念起来兴趣不大

  ●林海音之作~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一):讲真|你带孩子出国游,还不如窝在家里看这个!

  在介绍《美国科学》那本书的时候,我抱怨自己连护照都没有,我家先生倒是有了心,提议我去办个护照,我们一家也奢侈一把,来一趟出国游。

  当时,我的内心非常感动,但是马上就变成了深深地遗憾:就算我们舍得拿着大把的钱出去嗨一下,就真的能够享受出国游的快乐吗?

  我已经可以想象了,我们走在国外的街头,偶尔看到几个书本上或者电视上见过的名声,大声惊呼:“ 啊!这不就是那,那,那,那什么吗?是那什么来着?”

  我所在的这个十八线县城,是全国百强县之一,排名还挺靠前的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里有很多有钱人(也依然有很多穷人)。前几年很多村子里发现了铁矿,于是开发了,村民分钱。多的时候,按人头,每年每人能分好几万,甚至更多。我弟弟有个同事,家里五口人,在大概十年前的某个年末,家里一下子分得一百来万,于是,一家人去美国旅游了。

  当时,我们农村里还非常闭塞,出国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去的地方是很多国人心目中的天堂——美国。当时的人们,心里充满了羡慕,也充满了嫉妒,于是戏称:“让美国人也看看,中国农民都能去美国‘血拼’了,让他们看看中国的实力!”

  等到这家人回来,大家纷纷询问美国之行的感受,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啥也听不懂,啥也不会说,啥也吃不了,啥也不认识,钱花了不少,人累得贼死!于是大家哈哈大笑。此后的很长时间,听说谁家去国外旅游了,还会把这件事拿出来重新笑一遍。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二):赏家乡,看世界----评《请到我的家乡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风景很灿烂。当我们的孩子可以真正地放眼世界,他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到美景,更可以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增长见识。所以说每个家长都很是有必要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去领略外面的精彩风景。

  最近我带领着孩子接触到了一套相当高品质的绘本读物《请到我的家乡来》。作为《我的家乡真美丽》姊妹篇的本绘本,我们的小读者们可以通过阅读收获无穷。

  大大的版面,色彩艳丽的画面,生动的图文解说,一次有声有色的阅读之旅就此拉开了帷幕。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们而言,我个人觉得他们还是会比较欢迎如此生动淋漓的绘本讲解。虽然书名名为《请到我的家乡来》,但是书名潜台词之下却蕴藏着邀请小读者们可以尽情领略欣赏世界的美景风情。借用着第一人称小朋友的名义进行邀请,书外的孩子们实则更可以感觉到那种零距离的亲切感。如此关系融洽的氛围之下,孩子们无疑更容易带着好奇心去一探书中的方方面面。在这本绘本读本中,它实则描绘了21个国家的美丽土地、人文风情。书中展现的知识点均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亚洲东北部的大韩民国,‘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低地之国’荷兰,‘音乐之都’奥地利,‘千湖之国’芬兰------彩色的水彩画,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特色,节日场景勾勒,名胜古迹赏析-----如此盛况空前的视觉盛宴着实人热瞩目。相较于以往就风景讲述风景的读物,我们的小读者无疑更容易接受这样以第一人称角度加入的阅读旅程。带着无穷的好奇之心,我们哪怕是家长都可以读得津津有味,趣味无穷。虽然书中的文字不多,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精心特选的景致着实有着代表性和鲜明性。潜移默化的阅读之中可以激发孩子们热爱美丽大好河山,了解世界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能力。最为精彩的是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里共同描绘让孩子从小认识多元的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小小的绘本,大大的阅读价值,动感十足的阅读行程着实其乐融融。

  客观而言,我觉得本书对于小读者们的阅读而言价值颇高。孩子们不仅仅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特色, 还可以由此及彼地激发自身对于家乡,祖国的热爱。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可以培养拓展视野,开拓眼界,欣赏图画-----这里无疑是文学和艺术交相辉映的阅读分享。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三):世界那么大,我们到书里去看看吧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不仅是大人的心声,也是很多孩子的愿望。毕竟,见多才能识广。可是,家长时间有限,经济受阻,能带孩子去的地方实在有限,怎么办呢? 最简单、快捷、实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看书。

  《请到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真美丽》就是两本非常有意思的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适合孩子读的图画书。这两本书可以看成是一套,不仅因为两本书的插图作者是同一个人,还因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两本书都是分两个部分介绍各个国家——基本信息加简介。基本信息包括正式名称、国庆节、首都、最大的城市、位置、官方语言。简介包括气候、特产特色、文化名人及风景名胜等内容。两本书共介绍了36个国家(《请到我的家乡来》介绍了21个国家,《我的家乡真美丽》介绍了15个国家。),各具特色。

  两本书的文字作者分别是林海音和马景贤。是不是觉得这两个名字很熟悉?尤其是林海音。对,没错,就是那位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

  这两位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文字生动流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站在小主人的立场,自豪地赞美家乡的风情风景,热情地邀请小读者到自己的家乡来。如《请到我的家乡来》这本书在每篇文章都用“请到我的家乡来”来开头,用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吧!”结尾。《我的家乡真美丽》沿袭上一本书的风格,略有变化,用“我的家乡真美丽” 开头,以“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真美丽”结尾。这种短小真挚的祈使句让读者对所介绍的国家的好感油然而生。 在介绍每个国家的时候都用这种句子开始,结束,在反复中给读者一种强大的暗示:我的家乡很美丽,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也让整本书在介绍各不相干的国家中松而不散,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让人有一种缩小地球,大家都是一家人的亲切感。

  两本书的插图都是由台湾“绘本阿公”郑明进老师完成,在风格上保持了统一。每个国家,除了固定的国旗外,还选取了各个国家原汁原味的儿童画,内容上除了有那个国家的风景外,还涉及传统服装、珍稀动物、特色邮票等,让读者在阅读文字之余更直观地了解某个国家的风貌。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从郑老师的画中学习不同的画法,体会不同画法带来的特殊效果。

  看关于郑明进老师的访谈,《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成书设想来自1979年他和林海音女士的一次见面。由此可见,这本书成书时间比较早,可正像郑老师说的那样 “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我还是觉得它是一本很棒的书,它能激发新一代的儿童有世界视角,有地球村的概念。书中所介绍的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特色仍具有价值”,现在更配以新的印刷与版式,更能吸引小读者们的眼球。

  尤其在书后面,还附有阅读指导,引导孩子们在看书后动手、动脑,引申学习。“看看五大洲”教孩子们认识地图,找出国家;“环游世界行”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旅游愿望,画出自己到过的旅游胜地,引发孩子们对探索外面世界的兴趣;“我是小导游”让孩子写出自己家乡的特色,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我是摄影家”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家乡、生活中的美。《我的家乡真美丽》这本书的后面虽然没有这些,但依然可以照此办理哟。

  除此之外,因为成书时间较《请到我的家乡来》晚些,《我的家乡真美丽》在版式上更活泼,里面除了风景名胜外,还插入了郑明进老师和马景贤老师的卡通画。两个人不时出现在各个景点,各种搞怪和逗乐,让小读者在笑声中对那个国家的特色更加印象深刻。在介绍西班牙那个国家时,马景贤老师的裙装造型就让我笑了半天。这种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真是让人“不忍释卷”。

  世界很大,生命有限,我们可能没有机会走遍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因为有这些美丽的书籍,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各个国家的有趣的知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用辞职,不用请假,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走,我们到书里去看看吧!

  《请到我的家乡来》读后感(四):“沉甸甸”的图画书《请到我的家乡来》

  林海音女士和郑明进先生合作的这本书一拿到手里感觉沉甸甸的,随手一翻,只见方块字和水彩画交相掩映,大小插图蹦蹦跳跳,仓忙中抽样调查般看上一页,虽说浮光掠影,也自信窥得了半面春光。然容暇细读,叹息实在是自己张狂了,于是小文一篇,希望可以将其中精彩和使用价值一一述来。

  绘本以小朋友的口吻介绍了世界五大洲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风貌,每个小朋友都热情洋溢的邀请我们去他的家乡做客,为了邀请到我们,他们介绍的内容非常丰富:国家名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特产名胜、经济来源,好像要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呈现给我们,而呈现的直观形式就是多彩的儿童画和邮票等。画面用稚拙明朗的线条和鲜丽大块的颜料创作的大幅儿童画做底,穿插多幅小幅儿童画作,并辅以邮票、人物画像、名画等补充细节,扩充含量。同时,图书的环衬处理也颇费心思。前环衬的世界地图,亚非欧美大洋五大洲是色彩鲜明的五大色块,而到了后环衬,每大洲都给出了各国版图的轮廓,并标注了书中介绍过的国家名称,在左下角,还有这样一句话:“你能在地图上标示出其他国家吗?”引导感兴趣的孩子对照更为细致的世界地图,探索其他未知的空白地带。

  这样一本书连着看下来,可谓眼花缭乱,知识也被塞得满满的,如何更轻松、更有效地吸收书里的内容呢?我想,逐步推进,一点一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依据不同的年龄需求,孩子可以从5岁到12岁一直看下去,你急什么呢?

  1、科普。可以作为世界地理的科普绘本,让孩子了解和积累相关的知识。

  书中每一个国家都给出了国旗、国庆日、首都、最大城市、位置、官方语言的小字介绍。正文部分,重点词汇用彩色加粗加大,便于识记,包含的其他知识则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了。比如第一个国家,韩国,重点标记的词汇有地理位置“朝鲜半岛”,民俗“韩国舞”“跆拳”,特产“人参”,但是文中也介绍了韩国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韩国文字的特点“蝌蚪”文,韩服的特点“像中国古装一样”。

  此外,书中的文字和图画是相互解读又各有延伸的,也就是说,图画和文字表现的内容只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对于重叠的部分当然比较直观,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对于图画没有表现出来的文字介绍和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图画内容到底是怎么样的,就需要再进一步借助其他资料去主动探寻答案了。比如底图的大幅儿童画是韩国舞,这是文中提到的,那么文中提到的“跆拳”是一种什么样的拳呢?图画没有给我们答案,而插话《农民祭》表现的又是什么?一种节日,还是特殊的习俗?文字没有给我们答案。

  再者,对于其他细节的重视也是不可忽略的。还是以韩国为例,文中提到的韩国文字蝌蚪文并没有给我们专门的展示,但是在插进去的两张邮票上却是印有韩文的,所以,通过细心观察,我们还是可以知道“蝌蚪”文是什么样子的。

  因此,对于其他知识的捕捉和概括能力、对于知识的发掘和探索能力、对于细节的观察能力都是因人而异的,也和孩子每个阶段的智力发育水平等相关的。对于小孩子,我们不需要要求过多,只要能够引起他的兴趣就可以了,在他慢慢的接触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的过程中,相信他会慢慢发现这些知识,并在无意中记住它们。

  2、绘画。引导孩子欣赏和创作绘画。

  绘本中表现当地风光和日常生活场景的儿童画大多都具有着十分质朴的风格,尤其是郑明进先生作的大幅底画,水彩颜料、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都是孩子很容易接触到的材料,而且线条简单明朗,上色也多采用写意涂抹的方式,易理解,好模仿。

  3、摄影。鼓励孩子用相机捕捉身边的人物、景色。

  除了绘画,摄影也是一种记录和反映生活的好方式,尤其是对一些对绘画没有太多兴趣和天赋的孩子,也许按一下快门更能让他们找到成就感,而且绘画和摄影最重要的目的都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关注生活的眼睛和态度。问问孩子,绘本中那些外国小朋友的生活哪些让你想到了身边的事情?

  4、作文。锻炼孩子流畅表达、有条理的组织材料的语言能力。

  绘本中对每一个国家的介绍文字有着很多共性,或者说有一个“表达模式”,均以“请到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是……”开头,以“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吧!”结尾,中间介绍国家时关注的内容也都是类似的,依据不同的国家而有所不同。这种同中有异而又不断重复的方式很利于孩子模仿,并进行自己的加工。

  用文字做流畅、有条理的表达是需要训练的过程的,可以根据情况,在字数、语句的复杂度上逐步增强,让一篇小文从刚开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到慢慢变成一只熟鸟可以遨游天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不断思考我还可以添加什么材料、怎样添加、添加的顺序和方式不同有什么不同的语言效果和语义区别。因此,这还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5、演讲。声情并茂的口头表达。

  简单的口头表达,有条理的文字表达,到声情并茂的口头表达,这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另一个阶段了,也许学校或兴趣班老师可以组织请到我家(乡)来的演讲活动,让孩子分别介绍自己的家(乡)。

  6、英文。如何用英语邀请外国小朋友?

  如果和外国小朋友面对面,想要邀请他来自己的家(乡),孩子要怎么什么说呢?帮助孩子学几句英文或者练习英文会话吧~

  7、角色扮演。

  在这个形式里,也可以不做大段的语言训练,让孩子在互动的小角色中亦玩亦学,中英文都可。而且,孩子们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形式,把之前看过的其他绘本的功力发挥出来,扮演小动物!小朋友之间可以邀请,小动物之间也是可以邀请的啊,那么,小兔子的家是什么样的?大熊的家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大灰狼呢?看过的绘本里,还记得它们的家吗?试着描述一下。相同小动物之间的邀请也可以参考贝妮戴•华兹改编的《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并且可以再次改编。

  以上7种方式是我看过这本绘本能够发掘出的使用价值和方法,看来这绘本果然是“沉甸甸”的啊!然而,家长、老师、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才是决定这些养分的吸收程度的关键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让不同的人能够各取所需。我想,不管我们能够伸发出多少内容和方式,我们的着眼点始终都应当是: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培养孩子探索的欲望,包容的胸襟,开阔的视野,交流的乐趣,还有关注生活的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