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来奉茶的读后感大全
《一心一意来奉茶》是一本由程然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218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心一意来奉茶》精选点评:
●茶并不是那么禅 重要的是喝茶那份心情
●好像是2010年去南通找姐姐玩 她那有本这样的书 便拿起来看了 感觉还行 挺清淡的
●几年前看的,当时喜欢上封面和抬头的配字,看了觉得很平淡,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可能我对茶的研究不深,也没特别的喜好,参不透作者的禅意。后来书借给别人再也没还回来。。。忽然间想起,标记一下。
●程然,清风空月,无关茶艺
●补mark 记得她说自己性情刚烈素淡 所以喜欢铁观音
●华而不实
●严重矫情了。本来很有趣的题材,却因为不知读者想读什么而一味地碎碎念着,索然无味只是一秒钟的事。写饮食者众,可是真正趣味盎然形色并具者,梁实秋一人矣。这书不推荐,有时间不如再看一遍雅舍谈吃罢。
●若要寻回曾经的风景如旧。茶,是最好的引子
●总有一丝自怜的哀愁~
●很安靜的一本書
《一心一意来奉茶》读后感(一):淡泊平常心
书里说了很多很茶有关的事情,品茶,敬茶,珍茶,已经超脱了茶的境界.其实茶和心境有关,轻松的平常心,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恩,茶味已经深入内心.现代人压力大,心浮躁,静下来喝杯茶很难得,但是却是很有意义.
《一心一意来奉茶》读后感(二):一心一意来奉茶
说是奉茶,其实作者所说的一切已经超越了茶,更像是在品味生活,而这些生活的感悟,在作者平淡的笔触下,透露出丝丝的茶香。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品不品茶,只是皮象,在生活中保存一颗茶心,这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吧。
《一心一意来奉茶》读后感(三):清空月儿明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带着他的女朋友去见他的父母,当然那个女子不是我。
从没那样暴躁,怨怒过,已然不像是我。
何幸,在这种时候拿到了这样一本书,我开始一心一意来奉茶,只奉绿茶,心中越痛越要清醒,于是奉茶。
书读下去,便生超脱之意,于是便不在耿耿于怀,痛便越来越少。
故而,此书是好书,愿与知己分享。
还有一句话:心之何如,好似万丈迷津,其中并无舟子可渡,除了自渡……
《一心一意来奉茶》读后感(四):无关茶艺的茶
与其说是茶书,倒不如说是随笔。没有列出许多关于茶的知识(恰好,我对茶也是一窍不通的),只是说了一个一个关于茶的故事和想法,关于她自己,关于她的家人和朋友。
茶的挑选,茶的保存,茶的调制,茶的礼节……作者虽非只字未提,但也所言甚少,甚至无法推测作者是否真的拥有系统的茶的知识。不过,这也正好适合了茶艺的门外汉来读,譬如我。
书中故事很不坏,但说得有些戏剧性,以致有些像小说了,反少了真实感。也许有些小资的意味?但是平静下来看,这依旧是本好书。每一个小故事的完结都给了读者一个休息的机会,因而读起来也很闲适轻松。
《一心一意来奉茶》读后感(五):心稳了,人才变稳了……
程然的书总是给人一种“静下来”的感觉,虽然大千世界如此烦杂,但是,当你读她的书的时候,就是会觉得很静、很静……
从《莲花次第开放》开始关注她的书,上一本记住了那句“我们最初的盼望并不见得就是我们应得的缘分”,而这一本,记得“喜厌在这世间最不可靠”。
浮躁,现在才觉得自己是有多么浮躁!道理都明白,可自己却从未安稳下来。
“年轻时,我们看惯了庸常的幸福,没有人把这庸常放在眼里,轮到自己去实践,去经历,却都伤痕累累,那以为庸常的,却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心力,还要老天的眷顾,时机合适,而你的初心还未更改,良人此时出现,一切恰到好处。”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
所有的看得开,放得下,不是说说而已的。
自己,要先让自己的心变稳,然后,人才能慢慢变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