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04 03:13: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的读后感大全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是一本由吴弼川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精选点评:

  ●吴老师保佑我早点读完吧

  ●分数3-

  ●向老阿致敬

  ●不得不说 星云全系列的主打小说都非常的赞,这篇也不例外!

  ●补标

  ●还可以了,有点《繁星若尘》和《空中石子》的结合体

  ●小妞提供,与那家伙的谈资只有科幻、电玩、电子消费和冷笑话……

  ●都不怎么有映像了

  ●壮丽的太空史诗

  ●糟糕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读后感(一):因为国内作者写的,还是给3.5吧

  基本合格,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当然不由自主拿经典太空歌剧来比较了。

  恩,或者说缺一点深刻的冲击和对比吧。里面的看似各异的社会形态,还是太接近现实世界各种情况的变种了。

  看看国外的高标准,《你一生的故事》,明显的语言学的背景知识,海因莱茵作品里面甚至还出场过人类学家。G5里面总让人觉得这些想象来自报纸或者读者一级的简单介绍。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读后感(二):说说G5

  的确,这是我最近看到的少有的能一口气读完然后感到十分爽快的SF(貌似定语长了点~~汗)。在SF纷纷形而上时,G5保持了情节的起伏,又蕴涵了深刻的内核。难能可贵。喜欢刺激的人应该会喜欢看吧。同时,G5也蕴涵了深刻的内核。人从何而来?宇宙又从何而来?这是个难倒人类的问题。

  不过,个人认为G5里有很多未展开的线索,时间悖论的说法貌似没有很多支撑,突兀了些。最后的结局在大片的铺垫之后也显得有些突兀和简单。希望在后续里能看到更加宏大的世界。

  最后,很赞作者使用的不同字体。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读后感(三):真是我看过的最幼稚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

  我承认被豆瓣的书评给忽悠了买了这本书

  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这根本是一本儿童科幻童话

  书所描写的找到人类起源,给两个超级大国带来的影响,真是让我想吐。难道证明了人类的起源就世界和平了吗。政治制度随之崩溃,人类全部平等

  我的天啊,这种小学生的理想也拿来忽悠人,这就好比现在地球上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只要我们的人类学家站出来说我们都是地球人,大家都是人类打什么打啊

  战争就消失了,人类就平等,世界就和平了呢?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种幼稚的让人愤怒,别提国家就是一家人也会有矛盾与冲突。何况是两个统治无数世界的超级帝国。

  难道你看见路边两个流氓打架。你会上前去劝阻“打什么打,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有什么好打。”随后唱起流行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

  最让我郁闷的是这么大的两个世界居然只有区区几个密探,你也太高估这些人的能力了吧

  很失望的一本书,太幼稚了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读后感(四):耐心

  耐下心来在写一个书评,刚才发现自己科幻确实看了不少,感谢高中的图书馆。可惜的是很多都没有印象了,只能怪当时看得过于仓促。

  这本书我看过不止一遍,倒不是有多么的经典,每次读都能有不同的感觉。只是这本书所展现的宇宙的图景是我所向往的,至少是和我想象比较符合的。似乎序言或者其他的书评中提到过本书精彩程度不是均匀分布的,前面的一部分确实缺少吸引人的部分,一开始压下了太多的悬念,多线的写作也极大地考验着作者的驾驭能力,;没有写成败笔已经很不错了。

  我对于这部作品是比较推荐的,虽然有了前面那些负面的评价。不得不说,我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的多愁善感,看《三体2》中,看到那句提到几百年前的人,现在还能教物理的悲哀啊,也很是感伤。在这本书中,当主人公恢复了记忆,念出那铭牌上的内容时,一种为人类整体的探索和求生求胜意志的感动让我觉得,这部作品,值得一读。

  也就随便写几句吧,估计看过这本的人也不多,再多写就剧透了,哎。

  《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读后感(五):我想有个家!

  暑假看大头书太多了,认定自己要看一本书解解闷,于是抄起了几年前买的《格兰格尔五号》,作者是吴弼川。

  先摘一摘有趣的篇头吧:

  1. 当离家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找不到回去的路,但最危险的事情是,你可能因此把自己的家和离家远行的目的忘的一干二净。

  2. 没人知道繁星从哪里来,它们本来就在那里。

  我相信,这部小说一定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在某些问题上提得和我最近思考的东西相符的很多。其实,小说看到一半时我就大概猜到了结局,其实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将我引领下去继续读的,因为这是人类自产生文明社会以来,一直挥之不去的,归宿和根基,游子和方向。

  我们可以这样看,作者只是把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千百次的故事用更大的视角(时间和空间,其中空间之间用跃迁联系)演绎一遍,我们人类需要知道,我们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存在云云。看得出来作者对此具有相当深刻的思考,作者借由两个学者之间的对话试图解释为什么人类对此如此执着,是“对人类平等的渴望”,可是现在人类平等在观念上已经不是任何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承认,但是承认是一回事,落实又是另一回事。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切,尔虞我诈,野心勃勃,苟且偷生,欺凌弱小,在这部由“人类”写的小说中,展现无疑。所以说,尽管人类自认为有卓杰的想象力,可是,实际上所有的想象都是建立在人类认识基础之上的,建立在我们吃穿住行上面,建立在我们的生活基础,生存经验之上。

  “我想有个家”,这是人类的梦想,可以说将是延续到未来。回家,是每个人的梦想,而回家的路,则是每一个迷茫的人类的梦想。

  而本书结尾则是最让我心醉的镜头:

  “1969年7月,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了和平而到达这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