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的猎犬》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爱的猎犬》观后感摘抄

2020-12-04 06:06: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的猎犬》观后感摘抄

  《爱的猎犬》是一部由本·扬执导,艾玛·布斯 / 艾什莉 康宁思 / Stephen Curry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猎犬》精选点评:

  ●感觉剧情有点不合理,如果是冲着惊悚来看的,可以看到一点害怕。

  ●原来以为是类似于《爱宠》的囚禁片,没想到又看了一部澳洲特色的“绑架拘禁虐杀”电影,简洁工整的画面和暴戾的情节的反差很不错,然而内容太老套太单薄,震撼感缺缺~

  ●千万别晚上一个人出去搭陌生人便车作死 能获救的那都是在电影里 犯罪动机不明确也不重要 配乐不错Carol of the bells和Nights In White Satin恰到好处

  ●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配合老公抓年轻女孩,进行虐待行为。几次三番,三番五次之后,就算是最忠实的爱情猎犬,作为妻子的她,终于忍无可忍良心发现,把尖刀刺进老公体内。拼演技拼颜值的囚禁片,虐心指数一般般。6分

  ●没有着重刻画虐待场面,而是主要着墨于女帮凶的心理刻画,算是这类囚禁类惊悚片里的小清新了。

  ●太流于表面,女罪犯可以再仔细挖掘一下,母女情感铺垫也不够。结局太戏剧了吧。

  ●就那么回事儿 讲变态的生活...

  ●本来以为是一部, 开始有点黄, 中间有点黑, 最后有点绿的片子, 结果呢, 既不黄, 也不黑, 还有点苍白。

  ●硬了但没射。

  《爱的猎犬》观后感(一):《爱的猎犬》观后感

  18.1.16《爱的猎犬》

  我从来不爱看这种电影,看着心里很沉重,一直以来我最怕的就是变态,因为他们不管什么因果关系,没有理性可言,也没有任何可以区分的方法,你永远没法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变态,他们看似平平无奇却令人那么恐惧。

  看了一大半我始终没明白男主人为什么要关那女孩,他没有问她的父母要钱,也没有成功性侵到她,而女孩并不是第一个,他杀了之前的姑娘,并埋葬了他们。就是虐杀,杀害无法还手的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女孩,实在是令人作呕。而女主人让人既恨又可怜,恨她一次次帮她丈夫寻找虐杀对象,恨她帮她丈夫绑架杀害,又可怜她对他全盘的信任和爱,她希望丈夫能把她的孩子接过来一起住,她爱她的狗,在明白丈夫送她狗的目的是敷衍接孩子后,在丈夫踢死狗后,在听见女孩母亲苦苦寻找的声音后,她终于终于清醒了,捅伤了丈夫,让女孩跑了出去。女主人其实就是他丈夫的猎犬啊,唯命是从,爱的太卑微了,太让人气愤了。整部剧看着心里就一直不舒服,速度慢慢的,音乐淡淡的,阳光那么大,心里却凉透透的,很怕,一边看一边快要抓狂了,很想百度结局,忍了很久,在女孩跑出去后也没放松下来,我怕她跑着跑着被抓回去了,我怕她妈妈没有看见她,甚至当她妈妈跑去抱她时,我心里还是觉得不够,应该跑的更快些,应该更用力的抱住她,心里那种恐惧完全填不满。

  看之前听说过这部电影,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有真实事件!有啊!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啊?为什么会有这种人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从 人性本善 变成那样的恶魔。

  让我评论这部电影好不好,我不知道怎么说,只能说有些地方确实拖沓,暴力镜头少了,以至于好久才能明白男主人绑架她们后到底做了什么。但不得不说女主人的演技挺好的,也很好看,女孩的哭喊过多 ,男主人张力差了点,听说是低成本的电影,也是可以了。

  《爱的猎犬》观后感(二):几条

  这是一个讲述少女落入惯犯夫妇手中,受尽折磨,最终存活的故事。

  片名“爱的猎犬”,片子里也确实有一只凶悍的猎犬,但真正的猎犬是恶人伴侣中的女方。男人利用女人对她的依赖和爱情,让她做诱引,达到自己囚禁行凶少女满足私欲的目的。 恶人伴侣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女方有孩子,却见不到,男方为了阻止女方见孩子,转移其注意力,给养了条狗。他自己不爱狗,从最后把狗踢死可见。狗只是他的工具,和女人一样。机智的少女一点点发现两人之间的矛盾,并寄希望从这里突破,寻找逃生可能。当然,少女的视力,很牛逼。几乎平行的角度也能看到对面柜子上的信封地址,这点,只能望其项背。

  节奏有点慢,但能看得下去。虽然越到后来越感觉压抑,最后几分钟少女几乎要被掐死的时候,女犯手里拿着刀还在迟疑,我脱口而出:捅死他!

  反差。少女的妈妈主动放弃家庭,离开丈夫和女儿,原因不知。管教女儿时被女儿顶嘴讽刺“坚强又独立的妈妈”。居住的房子里,镜头呈现总是凌乱,桌子上架子上器物杂乱放着,穿的背带裤,也呈现不对称的散漫。形成对比的是恶人夫妇。女人做早饭摆放面包时反复确认位置;即便是用来囚禁猎物的房间和床单,也都及时清洗;房间里永远整齐有序,参见厨房碗架;男人对自己的外形很在意(发型,衬衫,仔裤,皮鞋)——作为一个负债人,他穿的比那两个穿着大裤衩趿拉着拖鞋穿行街道的债权人讲究得多;摆放鞋子时对位置的精准确认……很多细节都有很强的一贯性。两个人对内都呈现出对自己很强的控制和很高的要求,但在外面,他们好像什么都不是,没钱到要去找二流子借钱,不停地诱拐少女然后囚禁折磨然后杀掉埋掉,这样的犯罪行为又是一种极大的对人生的失控。很矛盾的对立存在。

  导演没交代为什么恶人会开始做恶事。没交代为什么少女的妈妈要离开家庭。掐了头去了尾,就只是截取了少女落入恶人手到逃脱的整个过程。故事的完整性是有欠缺的。但是镜头和音乐很不错。

  《爱的猎犬》观后感(三):片名应该指的是女主伊维,而非被囚禁的少女薇姬

  片名《爱的猎犬》应该指的是女主伊维,而非被囚禁的少女薇姬;所以,整个影片刻画的重心是生活经历坎坷、婚姻失败痛苦的伊维,生活毫无着落的她只能寄篱于一个有着性虐待癖好而又无所事事的混混家中。在这混混家中,伊维就像他的猎犬,任由其摆布驱使,包括满足自己的虐待幼女的癖好,伊维也只能屈服地帮他作案以满足他的嗜好,尽管伊维深爱着他,他的花心屡屡刺痛她的心……

  片中安插了凯特·斯蒂文斯(Cat Stevens)的民谣歌曲《Lady D'Arbanville》,这动听的歌曲背后,暗示着约翰真正爱的是他一直在掩埋的少女,而非深爱着他的伊维,正如歌词所唱:I loved you my lady though in your grave you lie(我爱你,我的女人,虽然你已躺在坟墓里),这是影片点睛之处,也是伊维最后杀死他的原因……

  剧情大致:

  1987年12月,澳大利亚珀斯,约翰、伊维诱拐女学生盖比至家,虐杀后将尸体掩埋郊外树林……

  伊维与丈夫米克离婚后,与绰号“滑头”的约翰同居,约翰有性虐待幼女的癖好,二人多次作案。伊维有个愿望,即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搬到约翰的住处一起生活,但米克一直严禁伊维与儿子相见……

  父亲特雷与母亲玛姬分居后,17岁的少女薇姬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天,薇姬想出去参加派对,但遭母亲拒绝。于是,薇姬在夜晚偷跳窗户逃出家……

  路上,孤身一人的薇姬被四处猎捕的约翰、伊维瞄见。伊维以大麻将薇姬诱骗至家,再以含迷魂药的酒将薇姬灌晕,这样,薇姬被约翰、伊维密室禁脔……

  约翰、伊维担心薇姬的父母报警寻找,逼薇姬写留言谎称离家出走。因薇姬事前经常与男友乔森玩藏头文字的游戏,于是,薇姬写了暗含藏头文字“马尔科姆街8号”的留言……伊维将留言偷偷投进玛姬的信箱……

  伊维深爱着约翰,后半生的生活全指靠这无所事事的虐待狂,而约翰不仅在外一直负债累累,对伊维接儿子的愿望还一直敷衍了事……这次,楚楚动人的薇姬被拐到家,花心的约翰不禁动了淫心,想直接上薇姬,但这是伊维无法容忍的……伊维的心再次被约翰刺痛……

  伊维有条宠物狗,多次拉狗屎在屋中,终于一天回家,约翰无法容忍屋中有臭狗屎,直接将狗踢死,伊维阻拦时遭约翰暴力对待……伊维的心再次被约翰刺痛……

  玛姬与丈夫特雷拿到留言,将留言拿给乔森看,乔森看出其间的藏头文字……三人来到马尔科姆街8号找薇姬,但不幸的是,薇姬被囚禁在马尔科姆街15号……玛姬的争吵声与呼喊薇姬的声音惊动了街对面的约翰……约翰见薇姬的父母寻找到附近,惊恐之下立即欲杀人灭口,将薇姬按倒在地欲掐死她……

  可能出于对约翰的口是心非的厌倦,以及对自己的假心假意的痛恨,伊维拿刀捅死了约翰,救下了薇姬……

  《爱的猎犬》观后感(四):让人讶异的《爱的猎犬》

  我在想,如果不是一个内心静若止水的人,是很难拍出这样有爆发力的影像,也很难在逼仄的空间营造出如此凛冽的意境,它有别于一般的惊悚片,它不玩花哨,不酷炫,更不神乎其神,她平铺直叙,它沉静又不急不躁的徐徐演进,真的让我小小讶异。

  澳大利亚导演本·扬执导的《爱的猎犬》(2017),难以想象这是处女作,纪实片的手法,艺术片的风格,构造了一种危在旦夕的真实情境,让人欲罢不能,让我们跟着揪心。尤其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虽偶有小小突兀,但瑕不掩瑜,总体上极其劲道,显示出不一般的掌镜能力,完全让人信服。

  如果影片仅仅是呈现一般性的绑架悬疑,或者如那部得大奖的《房间》,抑或更早的《沉默的羔羊》,那对我也就没什么吸引力。《爱的猎犬》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所显露出的现实价值,这个年代也许谈影片的警示,抑或艺术的意义,都感觉是空乏的,可是谁能免俗,谁能剿灭现实中的各种罪案,但如果仅仅只是推演这起罪案,那它所阐扬的最大值也不过是罪案本身。难得的是,它将绑架者与绑架者捆绑了在一起,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她的良心发现,那你也错了。世事人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常说凡事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核心在这个转移的切口,它为何会转移,前提是不以人的意志,这意志坚如铁又当如何。影片的奥义,它所显露出来的情感,对于那个从犯伊芙琳来说,她不可能是单向的同情,而是多重情感因子的聚集,这才有了薇琪大难不死后的跳窗逃出。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过程当然触目惊心。

  时光闪回到1987年,片头以慢镜头开场,这并不多见。那些迎风飞扬的豆蔻芳华,那些无忧无虑的青春笑脸,那些晶纯如冰花的眼神,正被不远处一辆小车紧盯着,对于这辆车子的人来说,时光真是太慢了,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他们希望快点,希望这些中学生的球赛早点结束,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寻找到真正属于他俩的猎物。

  但作为一个观者,我知这辆车来者不善,影片这种小小隐含,未能让我们看到车上人的脸。然后是葱郁的树林,然后是酷热的公路,一个女中学生孤独的走在公路边,那辆车悄悄过来。远景,长镜头,我们可以想象车上人主动搭讪,天很热,我们捎你一段吧。女孩上了车。女孩当然不可能再能回家了。

  我们只看到这阴暗屋子里,女孩血迹斑斑被铁链生生地铐在床上。那对夫妻终于露了面,他们嘿咻后光着身子睡觉。影片必须简省,第二天只让我们看到空荡的房间,还有斑斑血迹,但那个女孩没了,这对夫妻在认真的清洗。墙上贴着好几个失踪女孩的布告。这只是影片的前奏,其沉稳的摄影与精准的剪辑,让人叫绝。还没完呢,这对夫妻是不会善甘罢休的。他们喜欢开着车逛荡。

  夜里,17岁的女学生薇琪生妈妈的气,偷偷地化了妆翻窗后,准备去参加同学的派对。父母亲早已分居,当外科医生的父亲特雷沃希望与妻子麦琪重归于好,但被麦琪拒绝。平时,女儿跟着父亲过,每周见一次妈妈,一见面这位老妈就质问女儿的作文是谁代写的,咬定是杰伊写的。杰伊是是薇琪的男友。这让薇琪好不爽,于是才有了负气翻窗参加派对的行动。但不幸的是,她遇到了那对潜行如大鳄的夫妻。

  车缓缓停下,伊芙琳主动问她要不要来一发(大麻),然后主动相邀送她一程,然后是说车上没有一发,跟我们回家拿吧,就一会。任性的薇琪,单纯的她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到了家门口,约翰说我去家拿,薇琪还在外面等来的,伊芙琳说何不进去坐一会,喝点果子酒,犹豫的薇琪还是说好吧,反正就一会。

  这与真实生活中那些被诱拐和被绑架的案情大抵相似。迈出了第一步就永没有回头路,这是人生至关紧要的一步。伊芙琳主动跟薇琪碰杯,喝下去后,她看到这对夫妻搂在一起跟着歌声在嘻嘻地笑,她晕乎乎的,好像撑不下去,她要走,但被这二人死死地按倒,任她怎样的嘶喊也无济于事,因为动听的歌声淹没了她的哭叫声。她跟以前的那个女学生一样的被铁链铐在了床上。

  可怜的姑娘,如果你一开始不负气出走,如果那位愚蠢的妈妈稍为懂得一点沟通,不那样斥责女儿,如果她不轻信这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夫妻,但现实中永远没有假设。姑娘吓得屎尿一地。这约翰偏偏还是洁癖,变态狂是洁癖,让我们开眼了。姑娘并不笨,她试着想如何逃出去,都被冷面的伊芙琳发现,她亮出刀子在薇琪面前晃荡,如果想逃就只有死路一条。

  伊芙琳逼着薇琪给母亲写信,姑娘天真地说如果你们是想要赎金,我爸爸是外科医生,他可以支付。伊芙琳说你只写你去了奥特莱特观看赛事,让他们不要担心。伊芙琳牵着那条名叫露露的大恶狗,投递了那封信。

  这时,愚蠢的麦琪早上推开房门,看到女儿不在,以为生气跑了,开始并不以为然,转而觉得很蹊跷。特雷沃来到她家拿到了女儿写来的信,还是不放心,二人一起报了警,警方说这样的事太多了,孩子生父母的气离家出走,过几天就会回来的,便打发了他们。但在黑暗中的薇琪想尽办法逃出,当她准备跳窗时,却发现大狼狗待命于窗下,吓得她只得缩回,被他们发现后,再次被铁链拴在床上。

  在伊芙琳外出时,约翰欲强奸薇琪,挣扎中,这个变态洁癖看到了她吓得尿尿了,他颇感晦气的跑了,因为他是变态的洁癖啊。伊芙琳回来问她发生了什么。薇琪反问你说呢。她想软化伊芙琳,她发现伊芙琳与约翰是主仆关系,且知晓她有两个孩子,跟着前夫过,她一直想念着孩子。薇琪说他并不爱你,他在利用你,如果他爱你,就会接你两个孩子一起过,他宁愿养只大狼狗也不愿意。这触及到了伊芙琳的泪点。

  虽然伊芙琳呷醋约翰对薇琪的蠢蠢欲动,但她必须跟约翰站在一起。他们相约下个星期一就干掉薇琪。约翰专门开车跑到葱郁的森林里挖好了坑,跟他以前所做的一样。不为钱不图财甚至不能说图色,这约翰到底为何这样残害一个又一个少女呢。在这只能从心理行为来分析,看起来他的平常生活与普通人无异,即便引诱和完成绑架后,他都会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让人感觉不到他的非常态,这才是他的最为可怕之处。

  本质上,其实约翰也是一个被外人欺负的人,黑社会经常向他讨要保护费和毒资欠债,他从不敢反抗,他为了解压,只能向外发泄,寻找比他更为嬴弱更易下手的目标,继而变态的绑架这些清白无辜的女孩们,然后加以残害埋匿。这种心理变态的犯罪,一旦开了头便没有回头路,恶性连同上瘾的惯性,一个冷酷的变态杀人狂便这样产生了。做为从犯的伊芙琳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他滑进罪恶的深渊。

  星期一终于到了。约翰准备着塑料袋,伊芙琳则逼着薇琪吃药片,等她晕倒后准备放入袋子,然后运去埋掉。与此同时,薇琪的妈妈看到了那封信的异样,通过检测看到了女儿留下的地址,夫妻俩与杰伊一起找到了这里,但敲错了门,他们在约翰邻居那里瞎转悠瞎折腾。这时的约翰被黑社会找上门,他站在门口应付。

  在紧要关头,是不能抱有幻想的,尤其是对约翰这样的冷面杀手来说,薇琪明了这一点。她听到了门口的对话,她要抓住时机,坚决拒绝吃药,并呵斥伊芙琳你不敢杀我,你如果要杀,现在就捅死我吧,你还有两个孩子。这时恼怒的约翰疯狂地跑过来先是踢使了狼狗,然后使劲地掐着薇琪,等她快没气时,约翰被捅了一刀,接着又是两刀,原来是伊芙琳含着泪捅着约翰。

  血迹斑斑的薇琪趁机跑了出来,从拿着刀的伊芙琳身边跑过去,这个镜头极有冲击力,薇琪冲向了她的妈妈,母女紧紧拥抱一起。结尾延续了一般剧情片的套路,但真实的案情就是这样。

  《爱的猎犬》显然不是说那头凶恨的狼狗,再说狼狗为主人看家护院,乃是它天性所在,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它最后却被狠心的主人残害,因而,这里只是一种暗喻,约翰对于狼狗的爱,仅仅是建立于它凶恨的功能上,而非内心对于它的真爱。

  爱,在片中具有两面性或多重性,伊芙琳对于约翰的爱,可谓尽忠尽责,二人看似彬彬有礼。可相对于她的真爱,约翰却打着小算盘,他的确如薇琪所说只是在利用她,来满足于他的变态心理,这才是最关键的命门所在,所以说片名有复合意味。一旦伊芙琳看清约翰的真面目,醒悟过来的她对着他捅去,这种扑向才是真正反向的《爱的猎犬》。

  影片让绑架者与被绑者之间,产生微妙的化合作用,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难以三言两语概尽的,这与脆弱的人性相关,当然也与同情心和同理心相连。正是伊芙琳看过薇琪的日记,知道她与父母关系的点点滴滴,由此她想到了身为一个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不易,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片中那些反复出现的儿童玩具及人偶,它们不会说话,却见证了伊芙琳苍白又无所归依的内心。这与一味变态的冷面杀手约翰形成鲜明的对照,伊芙琳跟着他迷失了好长时间,但并未丧失人性中的良善。最终她还是奋力拯救了薇琪,用行动证明了她还是一个感同身受的女人。年轻的导演执意重现当年骇然的凶案,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想必有着深度的考量,至少对于年轻人有着现实的意义。

  影片除了精妙地解构了复杂的人性,当然是提醒那些容易轻信的女孩子,无论对方以何种面目示人,都不可轻信对方的花言巧语。只有拒绝上贼船,才不会被坏人所加害,这适宜于现实中的任何情境,只有扎好篱笆,才不会让坏人有空可钻。再者,父母平时疏于对子女的关爱,等同流于形式的蜻蜓点水,毫无说服力,见面却只有管束,动辄呵斥、谩骂甚至棍棒,这是所有不称职父母的通病。

  2017、5、1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