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宋家王朝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宋家王朝读后感精选

2020-12-20 04:2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宋家王朝读后感精选

  《宋家王朝》是一本由[美]斯特林·西格雷夫著作,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家王朝》精选点评:

  ●有些偏向社会主义。

  ●七拼八凑的野史,毫无根据的臆测,故意为之的丑化。此作者的同行另著大作名曰《金陵春梦》,亦是拿中国的政治噱头吸引眼球罢了。

  ●有点过于平缓了,那种既轻灵又厚重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看到四百页果断弃,作者立场太鲜明了吧,我为什么要借这本书......

  ●三个“忠于自己”的选择。

  ●垃圾

  ●读的是澳门星光书店85年出版的 历史谁是谁非谁真谁假谁对谁过 只有这些被传记的人物才了解真相 可这些真相早已随着他们的逝世而永远缄默于世 历史无非是个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罢了

  ●野史一本,坊间八卦,权当消遣打发时间

  ●我看到孙中山的另一面

  ●宋家三姐妹

  《宋家王朝》读后感(一):一些小看法

  不得不说,电影结构过于庞大,在有限的时间里希望通过宋家三姐妹的际遇反映中国革命的起伏,虽然有想法,不过在有限的时间里,人物性格刻画无法充分展开,差不多就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宋家三姐妹,一个爱权,一个爱钱,一个爱国。”就表演来看,我最喜欢大姐,或许大姐的政治生涯远没有妹妹们的辉煌,可是杨紫琼演的大姐,无论姐妹之间的政见有多麽不同,在一个屋子里的时候,就是一家人,政治什么的不重要。我很喜欢这三个女子的选角,我觉得超棒。配乐也很赞。搞得我好想重新学近现代历史。感觉三姐妹,应该是三主角,不过电影重心明显偏于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二姐和小妹,怎么说,这个电影可以参考,可以引起人们对三姐妹的兴趣,不过可信度上就看个人的看法啦。我觉得这个电影很棒。音乐,画面,以及演员,我都喜欢。

  《宋家王朝》读后感(二):茶余饭后的小料或名门正派的正史

  历史这玩意谁说得清呢?

  西格雷夫是个传记能手,这本书不仅让他倾注了心血,也凝聚了大量我们未可知的史料,我想也的确不可能再有人重新再像他一样,把这些史料完完整整的翻一遍,然后去探究书中那些“不准确”,订正或者改正或者更加清晰的为我们呈现出历史的最真实的面貌,也正因为如此,西格雷夫的宋氏传记的地位也是轻易撼动不了的了。

  准确的说,这本书很难称为传记,书中内容凌乱并没有适当的次序,对人物的介绍也有所偏重,与其说它是宋氏传记,不如说是一本关于蒋宋孔的联姻及发家史。

  本书有很多猛料,以至于开始读起来有种“天外天”的感觉,的确,它的内容与我们的所知道的“正史”有太多的不同,书的上半部分着重讲了宋查理——这个一手缔造了一个时代王朝的家长,甚至于你发现他与孙中山的密切程度,或许开始怀疑民国缔造者的名单中为何没有他?这样一个掌管财政的重要人物从历史中消失了一样,我想或许他的子嗣的光辉与烈焰掩盖、隐藏了他。书的下半部分,时时刻刻可以读到作者对罗斯福与美国国会愚蠢的对华政策的抨击与嘲笑,他终究要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中美这段历史的主导者其实是一个家族和一个总统,当然中间夹杂着一些小人物,他们为二者的联系牵线搭桥,奔走呼号。

  或者更深层次的是罗斯这些“传教士二代”们对父辈理想的执着于坚持,作者认为是罗斯替蒋宋策划了一个又一个虚构而又耀眼的光环,又亲手替他们带上,他不仅愚弄美国人民,也愚弄甚至于胁迫美国的决策者。他或许真有这样的力量。

  “是宋家为中国而存在,不是中国为宋家而存在。”作者通过宋庆龄的口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是一个堪比凯撒家族的王朝,但那背后不仅积聚了豪门间、家族间的恩怨,也影响这两个国家无数的人口,而他们的真实存在在那时其实是被忽略的。中国有三姐妹,一个爱国,一个爱权,一个爱钱,作者说这是流传在中国社会的谚语,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实是作者的态度。

  书的最后作者用哀怨的语气说着故宫井里那个妃子,我想不仅说的是庆龄的名望与意见,或许也暗示着整整两代美国人及三十多年的对华政策的失真与错误,而这也已经被丢在了历史的枯井里,牢牢的锁在了档案箱子里了。

  《宋家王朝》读后感(三):谁的宋家,谁的王朝

  他们从小接受美式教育并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又植根于中国并在中国发迹;他们有着开朗和平易近人的外表,但又善于伪装、含蓄伪善;他们在外界看来富有传奇色彩,但却又和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物一样;他们曾经团结并相互提携,但他们也曾经分裂并相互拆台;他们曾影响了当年的美国,他们更影响了当代的中国;他们中有人成为民族的英雄,而更多则成立民族的罪人;他们……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对人类命运起过骚扰作用的宋氏家族。近一个世纪,他们在形成亚洲和世界历史的许多事件中是关键性的角色。毫无疑问,宋查理(原名韩嘉树)是宋氏家族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人物。他有三个女儿及三个儿子,其中两位女儿曾是总统夫人(第一夫人),一位女儿曾是财政部长夫人,一位儿子曾任行政院长并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富人,剩下两个儿子虽然不及他的其他四个孩子享有声名,但也是少有的富翁。他的孩子与他们的家人一起筑造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的王朝,这就是宋家王朝。

  宋家王朝的“建立”得益于孙中山的革命。孙虽是位空想的革命家,但他的“空想”主义却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宋家在支持孙的过程中,与孙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虽然“爱财”的现实的宋家大小姐——宋霭玲拒绝了孙的追求,但伤感、静思的宋家二小姐——庆龄却因与孙有共同的理想而结合在一起并走上彻底的革命的道路。孙的革命在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但这一成果却被与青帮紧密勾结的蒋介石所窃取。最终,在霭玲的撮合下,作为“全球最受欢迎和尊敬的十大女人”之一的宋家三小姐——美玲与蒋结合,从而使宋家王朝得以最终建立。当然,宋家王朝的建立,更离不开他们的教父——“青帮头子”杜月笙。是杜月笙帮助和成就了宋家王朝,因此,很长时间他也控制着宋家王朝。他曾通过各种好处的给予而成功地控制了贪婪、专横、独裁的蒋,也曾通过绑架而驯服了任性不羁、桀骜不逊的蒋宋美玲。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宋家王朝也有“天命”殆尽的一天。当活跃了有半个世纪的宋家王朝被逐出中国历史的舞台时,宋家王朝下的宋氏家族成员也随之烟消灰灭,并最终淡出世人的视野。

  在宋家王朝时代,宋氏家族显然成为当代中国最为显赫的家族,他们倾其手段,巧取豪夺不仅控制了当代中国的政治,也控制了当代中国的经济。他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置身于自己利益之外,为此他们之间也曾相互斗争。他们采取一切手段反对和打击任何对宋家王朝不利的任务,甚至包括要刺杀作为宋氏家族成员之一的庆龄。

  显然,庆龄不属于宋家王朝下的宋氏家族成员,因为她曾经反对蒋宋结合,认为他们是相互利用,也因为她曾反对宋家王朝,认为其不过是腐朽王朝的复生。她就像美丽的珍妃一样,曾被她的家族成员试图推下井去,但坚强、如一的她最终还是作为革命者而胜利地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之上,并最终成为中国地位最高的女人。而其他宋氏家族的成员,则如同使着各种招术的扒手,在人们津津有味地观看街头艺人表演武艺时来去匆匆。什么“全球最受欢迎和尊敬的”女人,什么“最有影响的”家族,其只不过是扒手所玩弄的“金钱政治”罢了,当“天命”殆尽,他们就只有“流亡”国外。

  在宋氏家族成员中,我独喜欢和尊敬庆龄,因为她的一生在中国都是一种崇高的象征。在她还是一个姑娘时,她就开始以“世界胸襟”来思考问题;当蒋以酷刑、清洗和暗杀来打击革命时,她仍能一如既往地坚定自己的革命信仰;她完全可以在宋家王朝主宰时代时逃到巴黎等城市过富足的流亡生活,但她却选择留下并与蒋展开各种各样的斗争;暮年时,她没有成为一个老朽无知的狂楚分子,而是在家中恬静地度过了余生。

  以上就是我在读斯特林•西格雷夫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时所能感想到的。在《宋家王朝》一书中,作者打破美国人对宋氏家族的迷恋,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选取史料为宋氏家族作了传记。作者以历史发展的高度对宋家王朝进行了描述,同时以国际主义的角度注释了宋家王朝时代的中国和美国历史。

  《宋家王朝》读后感(四):此书没有一个字是符合历史的

  这是本人的一篇工作稿件,由于尺度原因,很多内容不便写出。比如本书立场和某党完全一致,和《金陵春梦》在伯仲之间,以至台湾方面怀疑此书是某党策划出版。

  专题内容如下,题为:宋美龄的奢侈丑闻,传播源头在哪里?

  网上有关宋美龄生活奢侈的段子颇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则,说她1942年访美期间,在白宫要求用自己从中国带来的“绸床单铺床”,并且“每天至少要换一次床单——如果夫人午休过或者上过她的‘炕’,换的次数就更多了。据白宫的管家阿朗索·菲尔德说,每天要换四五次。”①这段话出自美国人西格雷夫所著的畅销书《宋家王朝》。

  此书从1986年在中国大陆问世以来,至今已有多个版本,是坊间了解蒋、宋家族最主要的参考读物之一。事实上,《宋家王朝》只是一本讹误颇多的文学作品。

  一、宋美龄自带丝绸床单,是因为对棉织品过敏;其在美行程紧张,也不可能一天换很多次床单

  因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The Soong Dynasty,台湾译为《宋氏朝代》)中对孙中山、蒋介石、宋美龄等人非议颇多,故其1985年在美国一出版,即引起台湾方面的极大不满。为商量如何批驳此书,宋美龄同蒋经国有大量电报往来,其中就提到了白宫床罩一事。

  针对《宋家王朝》中关于自己访美如何“奢侈”的描述,宋美龄在电报中如此自辩:“(西格雷夫)再说余每日换被单五次”,实际“在二十四小时内只睡一次,其他时间均有节目会客,与罗总统谈话焉,有睡五次哉?”②1943年初,宋美龄在美行程的确紧凑,在给宋霭龄的电报中曾说,“妹演讲、宴会之程序当极辛劳,当经为国家加强邦交而增光荣计,当尽为之,唯默祷上苍予我精神及体力耳”。③此外,西格雷夫书中还说,宋美龄嫌对华救济联合会订的旅馆不好,又要求换一个更高档的酒店。宋美龄解释说,“书中云侍从去芝加哥退旅馆事,乃白宫保护人员认为该旅馆人杂乱有碍,已另换旅馆。余既为罗氏之客,听其安排……”

  宋美龄只澄清了自己不可能一天换数次床单,那自带床单又是怎么回事呢?1965—1966年间,宋美龄最后一次在美国做巡回演讲时,负责新闻宣传的陆以正趁机向孔令侃问起床罩的事情。陆以正这才知道,“蒋夫人除翻车受伤外,还有两种慢性疾病,一是带状疱疹,另一是荨麻疹,每逢脑病,周身会出现红肿的风疹块。她曾向孔令侃说,‘痒的时候,即使长了一百双手,也来不及抓!’”当时按照医生建议,“她对棉织品过敏,从此只能用真丝的床单被褥”。④事实上,当时国产的丝绸价格是低于进口人造丝的。

  二、《宋家王朝》一书讹误极多,甚至称蒋介石曾处决“十六个最有作为的年轻将军”

  除以上一例谣言外,《宋家王朝》一书中还有很多讹误。1985—1986年,台湾方面组织学者批驳西格雷夫,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但所谈问题,大致不差。如中研院近史所所长吕实强、政大历史所所长蒋永敬等7位所长联署的声明所说,这本书中充斥“传说、谣言、臆测”,“若被人错误地当成一本学术著作,它就可能‘混淆视听’,欺骗和愚弄读者”。⑤当时台湾学者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1、西格雷夫没能使用一手中文资料,大量引述英文及立场偏颇的材料

  李云汉统计,《宋家王朝》全书一共使用参考资料203种,“其中并没有原始中文文献,只有近二十种中国人用英文写的书或是中文著作的英译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参考资料都是英文书刊”。蒋介石的大量著作中,只有《苏俄在中国》的英译本被作者利用。同时,斯诺、史沫特莱、谢伟思等左翼人士的著作被大量征引。⑥

  美国也有媒体发表评论说,“西格雷夫列举的许多材料来源,看来不是令人置疑就是没有说服力,还有压根就没有引证任何来源的纯属揣测的假设。总而言之,他的书不免给人这样的印象,他始终是在渲染事实,抓到一点就恣意铺陈,添枝加叶,到了人们难以置信,或者根本不信的程度,以使他的故事情节更为生动有致”。⑦

  2、《宋家王朝》一书有关孙中山、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的内容严重失实

  在解读史事时,《宋家王朝》的作者说孙中山祭拜明孝陵是因“实现了同盟会的誓言反清复明”;说“一二八事变”时,蒋介石增援上海的87师、88师“初上战场,不习惯于现代战争,不能发挥作用”,以及批评蒋介石不抗日;称宋子文贪污,“在长岛的家里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拼命追求‘世界上最富的人’的名声”等等,都颇有问题。

  西格雷夫在细节上的错误同样严重,如他说“霭龄和查理陪着孙中山来到了南京。他再次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被一致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实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在上海,也没有获得“一致”同意;又说蒋介石奉陈其美之命,率所谓“八十三旅”攻打杭州,而“该旅三千人实际上全是由黄金荣策动参加革命的青帮歹徒”,事实上当时并无这一番号。西格雷夫甚至说,1943年蒋介石去参加开罗会议期间,有“年轻将军们”计划发动政变,阴谋被发觉后,“经委员长批准,戴笠逮捕军官六百余人”“蒋从开罗一回国,中国陆军中十六个最有作为的年轻将军被处决”,并暗示孔祥熙参与其中。然而,无论是当时的报刊,还是回忆录,都没有提及这样一件子虚乌有的大事。另外,宋美龄同威尔基著名的绯闻谣言,最早亦是通过此书广为流传。⑧

  三、海外学者对台湾组织反驳《宋家王朝》不以为然,但如唐德刚也承认此书“野史的味道相当重”

  蒋经国在给宋美龄的信中说,希望批驳文章能表现“此书以诬谤宋氏家族为名,实际则是丑诋国父与父亲,并对庸丈(即孔祥熙,字庸之)、文舅(即宋子文)在北伐、抗战中之贡献作正面之肯定”。请黎东方写书,“重在强调嘉树公(宋嘉树,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对辛亥革命之贡献与母亲战前、战时、战后之勋劳,以及庸丈、文舅、良舅(即宋子良)不可磨灭之勋劳作为”⑨,此外再另撰孙中山、蒋介石的合传。

  台湾方面组织学者批驳西格雷夫及《宋家王朝》一事,在当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大都觉得此举不智,小题大做。但他们同样认为此书和事实有较大出入,唐德刚说,“就我所读过的部分来分析,这本书的内容不是百分之百正确,而且野史的味道相当重”;马若孟(胡佛研究所东亚图书馆馆长)说,“《宋家王朝》是被歪曲历史史实的书,书中有很多都是错误的”。⑩由此可见,对于来自《宋家王朝》的故事,我们实在有必要多留一个心眼,多参考一些其他资料,以免上了西格雷夫的当。

  注释

  ①(美)西格雷夫:《宋家王朝》,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第547、548页,以下引文都出自此版;②宋美龄:《谕希对宋氏朝代之缪言及席格雷夫之荒诞不羁作有力之澄清》,《蒋经国书信集:与宋美龄往来函电 下》,国史馆2009年,第648、449页;③《蒋夫人自纽约致孔祥熙夫人告知即将在美各地演讲及宴会行程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抗战时期 第三编 战时外交(一)》,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第789页;④陆以正:《重温五十九年前的历史:蒋宋美龄战时访问美国的前前后后》,(台)《历史月刊》2002年第11期;⑤⑥《对<宋氏朝代>一书歪曲中国近代史实的声明》、李云汉《纵谈<宋氏王朝>》,《历史研究》1986年合订本《台湾及海外文报刊资料专辑 第1辑》,第62—70页;⑦⑩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编译《宋家王朝和对它的评论》(内部读物),1985年7月,第327、330、331页;⑧其真相见于杨天石:《关于宋美龄与美国特使威尔基的“绯闻”》,《百年潮》2003年第10期;⑨蒋经国:《陈奉读驳斥文章唯希望不触及法律问题另出面学者以黎东方较妥适》,《蒋经国书信集:与宋美龄往来函电 下》,第537页。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533.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