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春福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春福读后感1000字

2020-12-30 00:14: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春福读后感1000字

  《春福》是一本由张越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福》读后感(一):画出了关于好运的秘密

  

看了浪花朵朵新出的原创绘本《春福》。翻了几页,一下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那会儿我六七岁,晚上最爱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天空的星月。

月亮足够亮的时候,我会盯着那些暗淡月海,猜测哪一部分是嫦娥、哪一部分是吴刚,偶尔会觉得看见了玉兔在动。但是这一切很快就不再吸引我了,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白玉盘”,小小的我认为地月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更为隐秘的联系。

后来,当我看到西川写的一句诗“说出一个秘密,便有鸽子飞来;说出一个秘密,便有马蹄莲盛开”时,我知道这就是那种东西,一种神秘主义的猜测,就像你盯着看月,毫无动静,可视线离开时,却有东西在动。我无法证明这一切,因为它总是发生在我不看它的时候。

《春福》里的小福气某种程度上,也是那样一个东西。看上去这是一个可爱的浪漫主义的想象——它从月中降临人间,要带给人好运——但它带给人好运的契机,是因为狐狸店长的儿子小狐狸率先给了他一碗汤面。身处窘境不失善良,受了帮助知恩图报,于是运气就这样无中生有地产生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春福》里,小福气做的事情,真的是在运气——他把狐狸家面铺的高汤香气运得满城都是。味道是看不见的东西,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口碑一样,但这个作者把这些看不见的秘密都具象化了。

与此同时,这本书还是一个相互成就的故事,除夕夜不仅是小福气给小狐狸带去了运气,小狐狸同样也给小福气带来了好运。这个落单失去法力,却在人间勘破了运气密码的小福气,最后选择留在人间。

因为拥有好运气最大的秘密,其实就是多多地帮助他人。至于这个秘密如何最终导致好的结果,这就像月亮上影影绰绰的神人,只有你不去凝视它们的时候,它们才动。因此,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是我在《春福》里看见的东西。希望这玩意儿成为大家最好的年礼!

  《春福》读后感(二):编辑手记:没办法和小幸福

  故事的英雄有两个,就是我们的小福气和小狐狸。虽然我读不懂文字,但我读了两遍,过程很愉悦,结尾也很感动。

——阿瑟·霍布施米特(Arthur Hubschmid)法国著名童书出版人、开心学校前总编辑

大家好。

想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又有一本新的绘本诞生了。

作为编辑,我现在紧张得像查理·布朗要上台演讲一样,浑身发抖,幸好我在屏幕后面大家看不见。

码这封信之前我真的有想过逃跑,虽然不能像《老虎,别怕》里的小夏一样骑着老虎逃跑,但已经开始幻想骑着《小小的故事》里小女巫的大鹅逃跑了。

但我不能跑,跑也跑不过时间这个无情运转机器。

虽然还没有过为人父母的经验,但似乎已经体会过站在产房门口父亲的心情,以及分娩床上母亲歇斯底里的疼痛。可能没多少人在期待它的诞生,但我用手也还是能数出来几个非常重要的、会由衷替我感到高兴的朋友:远在巴黎的阿瑟船长、虽然现在已经不一起工作但依然是伙伴的豆、经常听我叨叨并和我一起叨叨的红叶、让我理性思考让我情绪稳定的长颈鹿、无论何时都给予支持的下雨天的另外两只兔子以及最最重要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故事的作者张越。

书下厂之后,张越说:

今年没有毕业展,我没有办法,没有毕业旅行,我没有办法,我自己的书,我也没有办法……

今年以来,我也常常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没有办法”的感受,常常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不以我这个普通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环境变化。有段时间每天都能听到“因为受疫情影响,所以抱歉……”的话,虽然怀疑是某种借口,但就身边存在的情况看来,还是可以这样总结道:疫情真的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就可见的附近来说,像是本可以在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cuckoo,现在只能待在家里上边上网课边观望世界形势;像是原本计划今年去日本留学和工作的朋友,至今没拿到签证;像是电影资料馆附近的那家很好吃的鲅鱼饺子店闭了门;像是上班下班戴着口罩成了一种忘不掉的习惯;像是原本一起工作的同事忽然间决定辞职……如果没有疫情,有些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至少不会现在发生。

那样的话,我就还可以在寒冬到来之前再多储存一点微小的幸福,可惜人生没如果。

《春福》by张越

也许正因为对大的环境“没有办法”,所做好手边的事、珍惜眼前的幸福、保护好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才是重要的。

所以,还是想要写下这一段时间的感受,也借此告诉大家:

大家好,张越的《春福》出生了。

故事的名字叫《春福》,春是春天的春,福是福气的福。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内心觉得不知所云。曾经试探性地问过张越可不可以更换,立马得到否定的答案。当时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看起来明明是个温柔和善的年轻人啊。

不过出版进度在定书名这个环节上停滞不前,真的很挫败。去年十一月我甚至给小狐狸和小福气都取好了名字,小狐狸叫阿春,小福气叫阿福,书名叫《阿春和阿福》……当然最后并没有实现。那个时候认识到,所谓做书,并不是份一厢情愿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学会分辨、妥协、平衡、协作。后来跟编辑部的同事一起讨论,又再次倾听了张越的想法,最终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保留了这个书名。没有把它改成“小福气和小狐狸”“天上掉下个小福气”“小福气来了”“福气传说”之类更通俗的名字,而是选择了相对更大气,也更不接地气,但却更有精神气和寓意的名字。为了让领导接受这个名字,我写了很长的邮件阐述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的三大理由,结果领导让我再考虑考虑,真是令人头秃。于是再次询问了张越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

我好像不能给比这三个更好的理由了,在我看来这些很儿童的书名好像不对胃口,不那么适合这个故事和画面。春福拆开来就是春天的福气,春节的福气,也是这些小精灵的名字,好像也仅此而已。我会比较同意向华老师的观点,不用太担心小孩的理解力,也不要在这方面太纠结吧。《奥莉薇》的书名也只是奥莉薇,但大家都记住了生动的小母猪嘛。

好吧,有梦想的奥莉薇都被拉出来了,我无力辩驳。于是又开始给领导写邮件。没想到领导这一次竟然爽快同意了,当时的确感到了打工人也能有微小胜利的幸福。

接下来是封面。尝试让作者画了有背景的护封,但最终没有采用,选择了最初版本的封面,在初版上调整了背景颜色,以求在视觉上突出两位主角,是因为有它们才有了这个温暖的故事。

除了视觉上的考量,还有这个故事本身带给人的内心感受。

《春福》的故事发生在除夕夜,而且这个故事的底色其实是不美好的,因为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从天上掉下的小福气,他不像同伴那样会发光,走到哪里都人见人爱,他是一个不被需要的失落的小精灵,然后遇见了同样在人间里不被尊重的群体——狐狸。也许是“惺惺相惜”,也许是“抱团取暖”,不管我们怎么去定义他们的相遇,无可否认的是他们经过彼此成长了,比从前多了一分快乐和希望。

拿到《春福》样书的下午

“蓝色是最接近黑夜的颜色”,因为越是黑夜,越需要温暖的善意存在。

在决定封面时也几番踟蹰,每周都去逛书店、漫画书店看各种书的封面、在网页上浏览纽约时报评选的100款经典童书封面、去画材店看了各种蓝……最终在心里确定了一个想要的蓝色。实际操作时发现这个世界上的蓝色太多了,每种蓝色在纸上呈现的效果也不同。美编同学在被我折磨千百次之后找到了一种满意的色值,这也是我理解的这个故事的底色:无限接近现实的黑暗面,同时保持内心深处的温暖。

科普组新来没多久的编辑同事看到封面打样说:

“我喜欢这个蓝色,像宇宙。小狐狸手里端的那碗面像全宇宙最香的面,好想吃啊!”

样书到了的时候,一直关注《春福》的同事发来消息说:样书还在你那里吗?想看!

就像张越的故事里的孩子们看见了“春福”发出的光,善良的小狐狸看出了小福气的窘迫,一个人发出的信号被身边的人们好好地接收了,在那一刻体会到了所谓的幸福。

于是想起来,在最初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只有信任世界的人才能最终见到福气。

暂时没有更多想说的了,接下来也会继续学习分辨、妥协、平衡、协作。

希望《春福》能给在冬天给大家送去一点温暖如春的小福气;

希望大家无论冬天或春天,都可以抓住眼前的小幸福;无论开心或难过,都可以约上好友一起吃好香好香的面。

谢谢大家。

关于更多《春福》和作者创作的内容,请大家移步@浪花朵朵童书

https://mp.weixin.qq.com/s/cIozQDh7x_uBehl2M0CPqw

  《春福》读后感(三):该如何教给孩子善良?福气福气快来!看小福气的变身之旅!

  

小时候,每到七夕,总会想要拉着奶奶在葡萄架下乘凉,听她一遍遍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到了吃月饼的中秋节,听多了嫦娥升空的故事,就会缠着大人讲吴刚砍月桂树的小故事。

天上的月宫里住着一位得道修仙的人,叫吴刚,但因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到月宫,去砍伐门前的桂树。这颗桂树生长特别繁茂,高达五百丈高,每次被看下去,很快又会愈合。

当时就想,这得是多神奇的一棵树,吴刚得砍多少年才能砍得完呢?

但是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知道感恩节,圣诞节,在万圣节扮成无脸男,提着南瓜灯去要糖。越来越少的孩子想要了解住在月宫里的嫦娥和玉兔,更别说月桂树了。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的张越,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带来了他的原创绘本《春福》,一下子让看到的老母亲我想到了小时候热闹的除夕。

书里面的春联、福到了的春节元素浓厚,一条条小巷子,也是我们平时见到的熟悉景象。温暖的故事,细腻的画风,严谨的构图,浓郁的民族风,让人一下子就会喜欢上。

图画美丽细腻,可爱的小细节

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肉肉的小团子吸引了,长着一张圆脸,脸颊红红的,特别想让人捏捏。小狐狸也很萌,暖黄色的狐狸毛,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让人看了就想吃。

每年除夕,月宫里的小福气精灵们,化身成春福,会降落到人间,帮助他们完成心愿。有个没有变成春福的小福气也来到了人间,他遇到了一家冷清的面馆,靠它的法力,让小面馆热闹了起来。得益于他的助人,它自己变成了春福。

这本大开本的绘本,很多页都是黄色,一股暖融融、香喷喷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暖意。

书里面有很多戳心思的小细节,狐狸爸爸开的面馆,房子上面有尖尖的耳朵,远远看上去就是一个狐狸样子。

面馆牌匾上也有狐狸样子的面具,面馆里面的餐桌上的筷子笼也画着小狐狸头像,调味瓶的盖子都是狐狸头。

小狐狸房间里的杯子也是狐狸形状,浇花的花洒也是狐狸状,即使是书桌上的书,也都是一位狐狸先生。

面馆里面的小狐狸福,当小狐狸失落地说因为自己是狐狸,就没人光顾面馆时,是微笑的表情;当看到小福气的法力时,那张福变成了惊喜脸。

里面真的有很多小细节,小到小福气的表情都有变化。当大家闻到香喷喷的面时,一脸幸福的样子都能表现出来。

当孩子们看到他们一脸幸福时,脸上也会不自觉地呈现出微笑的表情,因为幸福会传染!

福气源于自己的善良

可爱的小团子虽然是个小福气精灵,他太盼望着来人间了,一直睁着眼等啊等。但到了除夕夜这一天,他却睡着了,没有被天宫里的仙子点化,没有变成春福,就来到了人间。

虽然来得跌跌撞撞,幸好他遇到了小狐狸。小狐狸所在的面馆很冷清,一个客人也没有,他仍然看出了小福气的困顿和饥饿,就请他吃了爸爸的拿手面。

小狐狸肯定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团子会有法力,给他的小店带来了如此多的客人,让他跟狐狸爸爸过了一个忙碌的春节。

而小福气最初也不是春福,法力很小,但是他却帮助小狐狸跟狐狸爸爸,用面的香味吸引来了很多客人。

有鼻子很尖的花枝鼠们,有逛街逛累了的绵羊宝宝和绵羊妈妈,还有一直纠结吃什么的大熊猫、小熊猫和小浣熊,他们都来了小狐狸的福到面馆。

当春福们来看小福气的时候,发现小福气自己带了仙气,他也变成春福啦!

小狐狸的心愿就是让面馆热闹起来,大家都能尝到狐狸爸爸的好手艺;而小福气的心愿是变成春福,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助人为乐、善良,都沾上了福气。

卢梭曾说过: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我们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有好的人际关系,交到很多朋友。

幸福除夕夜,多给孩子讲讲我们的节日

《春福》中绘制了很多春节的元素,比如每个店门口挂的大灯笼,门上贴着的对联,福到了的贴纸。不仅有小狐狸的福到了,还有仓鼠样子的福到了。

从小福气来到人间时俯瞰的建筑,到充满烟火气的小巷子,都能让人感觉到中国元素。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除夕这天,春福们回天宫的日子就在正月十五,也就是我们的元宵节这天。我们那有“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的说法,与这里描绘出来的不谋而合。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过除夕,那时就开始有春节的气氛。我特意搜了一下,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具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原来咱们喝腊八粥,竟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啦!是不是感觉特别了不起?

在北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要扫尘、祭灶,要把灶王爷请回来。

而到了除夕这天,就更热闹了,写春联、贴春联,准备年夜饭,给小辈们发压岁钱,守岁等等。

咱们有二十四个节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特别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更深刻的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几千年的文化。

你们那里有什么独特的过节形式吗?留言分享下呀!

  《春福》读后感(四):谁说国内没有好的绘本?暖心奇幻的它了解一下

  

这几年,一说到推荐经典绘本,大家推荐的大部分都是国外的绘本,比如《我爸爸》、《我妈妈》、《风婆婆》……等等。

但其实在我们国内也会很多优秀的绘本,跟国外的绘本比起来,它们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也更具有代入感。而且孩子容易沉浸其中,父母讲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国内新生代绘画家创作的绘本《春福》(名字如此中国味)。

它出生于不平凡的2020年,作为2021年开春的见面礼,我希望这个奇幻暖心的故事能让大家在2021年好运连连。

故事梗概

它讲述的是一个失落小精灵温暖奇幻的美味之旅,主人公是小福气(也就是小精灵)和小狐狸。

小福气因为急于来到人间,一直瞪着眼睛等啊等,因为等得太困却错过了被月宫仙子点化的时间从而失去了法力,他跌跌撞撞掉落人间,在孤单无助的夜晚走进了一家偏僻无人光顾的狐狸面馆。

面馆的小主人小狐狸用一碗高汤熬制的汤面温暖了小福气的心,为了感谢小狐狸的善举,小福气使出全身力气把无形的“香气”拉到大街小巷,吸引街坊邻居纷纷到小狐狸面馆品尝“幸福”滋味的暖心奇幻故事。

作者简介

新生代原创绘画家-张越,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一个97年的小哥哥。他喜欢充满人间烟火的市井小店,却偏爱超现实、天马行空的作品,陈志勇和吉竹伸介是他深爱的两位绘本作家。

张越

《春福》便是张越将人间烟火故事和超现实形象结合起来的完美力作,因此这部原创作品一经发表,便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和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学院漫画银奖,这些奖项对于在绘画界初生茅庐的张越来说,是无限的光荣,将激励着他一直朝着梦想的目标前进。

绘本特色

《春福》运用了全新的“精灵”和狐狸形象,将无形的“香气”具体化,讲述了一个“善良+善良=奇迹+大爱”的暖心奇幻故事,给我们展现了极具中国“年味”的记忆画面。

1. 全新的“精灵”和狐狸形象

《春福》这本绘本里,有两个小英雄——小“精灵”(小福气)+小狐狸,他们相互救赎,彼此成就。

别人的精灵+《春福》中的精灵

在我们脑海里,精灵的形象应该是:尖尖的耳朵,扇动的翅膀,曼妙的身材,轻盈地在丛林间穿梭。但在《春福》这本绘本里,“精灵”是一个两腮红润、白白胖胖的小娃娃,跟年画里的福娃有点像。作为被中华文化渲染的我,我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和福气的可爱娃娃。

狡猾的狐狸+《春福》中的狐狸

在《春福》中,狐狸不再是民间故事里的狡猾奸诈,也不是神话传说中魅惑人心的狐妖。在这个绘本故事里的小狐狸和狐狸爸爸,它们憨厚可爱、温暖善良,对美食有始终如一的热爱,也许它们就代表着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张越创作的这个狐狸形象,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打破了对我们对狐狸的传统意识和固有思维。

2. 将无形的“香气”具体化

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失落的小福气被小狐狸面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抚慰,为了感谢小狐狸,小福气决定帮助狐狸面馆打破无人问津的局面。他使出全身力气,从汤面里拉出一条长长的“香气”,并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排队食用,面馆顿时门庭若市,小狐狸和狐狸爸爸忙直至深夜。

香气是无形的,我们只能通过鼻子才能闻到,但在《春福》里的“香气”却像长长的暖金飘带,被小福气牵引着,飘荡于大街小巷中,穿梭于各色动物的鼻孔里。我想,具体化的“香气”,应该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商家口口相传的口碑吧!

3. 暖心故事:善良+善良=奇迹+大爱

《春福》里的狐狸面馆的汤面是狐狸爸爸通过多种食材精心熬制的,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因为大家的偏见不信任狐狸,所以这么美味的汤面便无人问津。失落的小福气受到小狐狸的恩惠之后,为了报恩它,他便从汤面里拉出长长的“香气”带到大街小巷从而打破了面馆无人问津的局面。

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失落的小福气遇到善良的小狐狸,他们彼此救赎,也解决了彼此的困境。小福气奇迹般地恢复了法力,而小狐狸的面馆也恢复了生意,原来助人的同时也是助己,这便是善良与善良碰撞出来的奇迹。

更难能可贵地是:善良的小福气和小狐狸把“爱”推已及人,成就了“大爱”。

小福气恢复法力之后,问小狐狸还要什么愿望要实现,他都可以帮它实现,但小狐狸却说帮助面馆恢复生意它已经很满足了,它希望小福气去帮助人间更多的人。

于是就算其他福气仙子时辰一到飞回了天上,但小福气依然留在人间,帮助大家,给大家带来更多福气和好运。

4. 品味中国“幸福”味

《春福》里每一页都是浓浓的中国民族风,也是我们稀疏平常的生活场景。面馆墙壁张贴的“春联”“福”元素,热闹美食街展现的浓郁“年味”,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记忆里无比珍贵的画面。

这些是其他绘本难以比拟的,它运用了全新的人物形象,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我们本土的暖心奇幻故事。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共读时,也可以借此绘本为契机,给孩子讲一讲我们中华源远流长的民俗人情,也可以说一说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甚至你也可以合上绘本,回忆你的过去,给孩子讲一讲你儿时的逸闻趣事。

说到绘本我们总推荐国外的,说到动漫我们总推荐日本的,狐狸面馆因为人们的偏见而无人问津,而我们应该学会打破偏见,多多支持和鼓励国内新生代的原创作画家们,就像小福气牵引的“香气”一样,我们应该把优质的绘画、动漫作品推向世界,吸引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国造”的魅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希望更多像张越一样年轻有为的作画家,能始终保持初心继续创作更多的优质作品,让中国绘画和动漫给世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世界各地人民感受中国不一样的民族魅力!

作者:南极水,左手琴棋书画,右手柴米油盐,用心生活,用爱育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文章,抄袭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春福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