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铺街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暗铺街读后感1000字

2021-01-02 02:23: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铺街读后感1000字

  《暗铺街》是一本由[法国]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元,页数:1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铺街》精选点评:

  ●我还蛮粉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可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的一生?还是关于另一个人的?而我却把它误以为是自己的一生了。”

  ●一本关于追忆的书,但对我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

  ●着迷

  ●《万寿寺》的开头提到,大概也是当初看的缘由。如果算是推理书的话,大致是看过的最文采的也是唯一一本没有一口气看完的。断了N次。

  ●初中看的

  ●“我什么也不是。”海滩人打卡罢了。

  ●王二推荐

  ●一时间,我的神 思又远离这礁湖,飞向世界的另一端,到了俄国南方的一个 海水浴疗养地。这张照片就是在那里拍摄的:薄暮时分,小 姑娘随母亲从海滩回来,她无缘无故就哭了,因为她还想再 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到路口已经拐了弯;我们的一生,不 是跟这孩子的这种伤心一样,倏忽间在暝色中消逝吗?

  ●2014.3.5

  ●我的那个版本

  《暗铺街》读后感(一):只描述状态,而没有观点的小说

  暗铺街其实什么也没说,主人公只是一个串起一个个场景的线。这本书是一个味觉小说。只是描述了事件发生时的情态,用那些时间点上的人群的音容声影、人物的颦笑举止、环境的器物场景的描画连缀起一个存在于作者印象中那个特定时代的城市风貌。只是作者对往事的呤诵。

  《暗铺街》读后感(二):some记录

  小时候参加过的葬礼,至今记忆尤新,记得某个老太出殡,女儿们哭天喊地得叫:“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妈妈了”,那时候我大概小学的样子,嚎啕声没有感染到我,没有妈妈这句话让我瞬间噙满泪水。长大后看电视发现,真正的葬礼除了亲人出席外,死者的朋友也会出席,来最后祭奠他……

  朱天文说:“死亡,就是没有了”。如果死亡就是没有了,那么活着的人,过去的时光消失了,要用什么来祭奠?

  暗铺街——真实存在过的虚无

  《暗铺街》读后感(三):回归虚无

  故事是描述遗忘过去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从前的经历,不断寻访和自己有关联的各人的踪迹。

  他寻访的对象有俄国流亡者,难民,酒吧咖啡厅的工作人员,古堡的园丁等等,叙述方式犹如电影一般,画面感十足。这些各异的人物地点的设置,让人仿佛处于时空间的交错中,里面的人都生活在现时与往昔中。

  你与主人公一同踏上寻找真相之途,在以为要接近真相时,却又发现“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迅即消失的水汽”。小说的人物,包括主人公自身,仿佛“从虚无中突然涌现,闪过几道光后又回到虚无中去”。作者用并不繁复华丽的文字,让你深切感受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小说的气质非常统一,让我立刻想象到在雾中的前进。并无激荡起伏的悲欢离合,也非沉郁的内敛。人物的对白,小说的氛围,都笼罩在一片的“雾性”中。不猛烈,却丝丝入扣。像品茶,在淡绿的茶色中,色与味完美的融合一体。果然是好书,意境十足,不靠文字来堆砌一种虚无的状态,情绪,反倒见其真功夫。

  《暗铺街》读后感(四):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小说以“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开头,就预示了它十足的文艺腔调。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私家侦探居依是个失忆患者,为了找回前半生的记忆努力调查曾经生活的蛛丝马迹,做他恢复记忆的侦探。

  小说始终就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就像书中所写道的“海滩人”的段落,“海滩人”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生活了四十年,嘻嘻哈哈的同避暑者和富翁聊天,他出现在无数的假日照片中,是欢乐人群的一个背景。但无人能说出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为何他会在那里,有一天他在这些照片上消失的时候,无人注意到。在某种角度而言,我们都是这样的“海滩人”,“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而随着居依调查,他的记忆认同也从流亡者到贵族到使馆专员之间有了多次转换,而居依是否就是彼得罗小说也没有给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在这样的雾气的小说氛围中确然是不合适宜的。没有记忆的居依可以是一个好的侦探,可以是一个忠贞的流亡者,可以是一个不得意的贵族或者一个玩世不恭的使馆专员,他没有记忆的负担,可以是一个凶手,也可以是一名圣徒。

  也许记忆给了人太多的负担吧,于是在电影《东邪西毒》有一种醉生梦死酒,喝了它可以忘掉所有不开心的事,让人漂浮于云端。于是有一种“理性的无知”,认为当无知合乎自己的理性和利益的时候,人民宁可遮住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让自己保持这种无知,选择性的让自己失明,使自己获得一种无知的保护和平静。所有的知识都是某种历史,而历史的存在都依赖于某些记忆,甚至推到极端,如果没有人的观察和记录(记忆的某种形式),这世界将瞬间轰然崩塌,至少变得不再有意义。这就是记忆的沉重和价值。

  居依一开始并没有没有记忆的负担,他的合伙人也劝说他向前看活在当下,但没有记忆的居依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对这种无根的生活的残缺感让他走上重寻记忆之旅,也逐步担上了记忆的重负。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以为他是俄国流亡者,或者失意的贵族,或者南美使馆的专员,在大时代的颠沛流离中艰难挣扎。究竟居依是否就是彼得罗这是个谜语,这或许是一个暗喻,记录的历史永不可能没有疑问,被抹杀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更扑朔迷离。

  居依有某种幸运,他通过同伴的帮助,通过《博坦》的查阅,通过流亡者、园丁、骑师等人的寻访,逐步找到了自己可能的历史和真相,但太多被删改了历史,被篡写了记忆的人们只能在无知的荒野上手足无措,失声痛哭。

  《暗铺街》读后感(五):让闪电划过夜空

  “我的过去,一片蒙胧……”

  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在一场倾盆大雨中,居伊·罗朗结束了8年的私家侦探生涯,决定去追寻自己的过去。

  这是艰苦的工作,漫长的旅程,在一觉醒来后遗失的前半生只剩下了支离破碎的影像,他可以依靠的只有依稀的感觉,电话簿、城市地图、旧档案,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人们偶然的记忆,就像拼图,散落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星球的拼图。人的一生,该有多少块碎片呢?

  有人说,《暗店街》是一部自白小说,作者莫迪亚诺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可是,怎样的人才会那么急切地寻找自己?一个朋友告诉我,最近,总是在想过去的事,突然间,发现自己老了,只有衰老才会让人回忆过去。忘记了是谁说的,人诞生于过去,忘记了就会迷失。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被欲望牵引着,像阿凡提的那头驴子,只顾着向前向前去抓眼前那把青草,不会去想,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既然生在世上怎么又要死亡?那生命是为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一道巨大的闪电划破了夜空,唤醒了灵魂……

  居伊·罗朗找到了一些碎片,不完整,但他努力拼凑着,渐渐地浮现了过去的朋友,曾经在一起的姑娘,婚礼,几个人轻松地走在午后的路上。他凝视着泛黄照片上的自己,照片上的别人,他在一些房子和庭院驻足,想像着从前在这里吃饭,睡觉,游泳,聚会,“在这座散发着桢树和松树香味的迷宫里,我也许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为什么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我年轻的时候好像读过这样一句诗,并且为此而忧伤。现在,我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有些人不像居伊·罗朗那样失去记忆,但仍然迷失了。佛经说,人要经过一世一世的轮回,谁也记不起前世的事,那么最初的轮回是从哪里开始,这样人不是永远也找不到自己了吗?

  有时候倾望星空,我看到的星光是万亿年前的星光,它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地球是为了让我看到,我觉得我们是有联系的,一定是有,但是我忘记了。潮水一波波地涨落,是在和我说话吗?

  清晨醒来的时候,我看到对面山上被昨夜雨水洗过的树林,觉得熟悉又亲切,我做过一棵树吗?在风里摇荡,享受阳光照在身上带来的生命滋养。又或者我是昨夜的一滴雨水,从大海从天空而来,落到这片土地为一棵树一朵花,或者仅仅是为在石板上的一次敲击,想让一个失眠的人听到。

  居伊·罗朗找到了许多碎片,可终于没有拼凑出完整的人生。但是,他决定还要找下去。

  “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她因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

  《暗店街》:(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薛立华译,1986年出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暗铺街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