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读后感摘抄
《采薇歌》是一本由朱天心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3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采薇歌》精选点评:
●最后一篇虽然故事性不强,文字叙述却颇有古意结合日本游记类的描述,曾经爱这类文字功底强描述的读者某却是虎头蛇尾匆匆翻阅,前几篇青春年少言情小说倒是印象尚在。
●天心的文字比天文讨喜。
●最喜欢《时移事往》爱波的故事
●朱家姐妹中,最不羁的一位,但这书做的很一般。。
●有点痞
●自此,知道朱天心小说的好。
●总说朱天心的文字多么好,但我却始终觉得不如朱天文。这本小说仍旧失望。
●得来全是意外,二手书。书页都散了,作者的照儿变成了书签.最最喜欢<古都>.
●读翻译的小说读多了,突然看到这样好的中文竟然不习惯,头六个故事,方舟上的日子里的脏话爱情和孤独,采薇歌里人物和那悠远的意境,最绝的是爱情,情绪描写,我动容的一塌糊涂。她让我想起了陈阿姨不过阿姨笔下的女孩和天心的比起来单薄太多。狠了心才给四星,后面几个故事充满了企图,丧失女性作家那种无法比拟的情绪。天心的语感太好,不似天文小姐那般时常有些古文的拗口,而是通顺,跳跃,真的像是在说故事。我想我很久都不会忘记她说,***,就像爱一朵莲花一样,或者,像个背着大悲剧走向祭坛的女孩。太美了。
●有些太过细碎
《采薇歌》读后感(一):不够用功的小公主
论天分天心明显胜过了天文,可是总是太随意,总是太简单,她写得下的地方就很通透,但总是一个片断而已,她懒得再去构思接下去的事情。一个两个三个……个个都是如此,她感动于自己创造的那个场景,那一片故事的碎片,沉醉、迷恋、热情都过去之后,就抛下这个冷冰冰的未完成胚胎给读者美其名曰开放式结局。
难怪天文的成就在她之上。
但是两姐妹似乎都有意识地避开了张爱玲的那个区域,那她和她们比较太不公平,太先入为主。但是,有什么办法,读者就是这么暴力,这是每个作者的悲哀。
《采薇歌》读后感(二):对青涩的怀念
看朱天心的《采薇歌》,最喜欢的是《时移事往》,《爱情》还有《方舟上的日子》,就想起大太阳晒透了白衬衣的味道,这是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里面的一句话。姐妹俩个的文字都很张爱玲。天文有那种风尘的华丽感,那种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感觉。天心的那些年少的几年,可以想起《心经》《沉香屑·第一炉香》还有《茉莉香片》那样的氛围,扭捏的独自的小情节。
就会想起年少时,手长脚长,细细的麻杆一样就好像几米的漫画人物,不穿内衣就穿一件大大的白色衬衣,小短裤好像没有穿裤子一样。空气中总有花香或者海风咸咸的味道。阳光在楼梯上跳舞,记录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心中小小的哀愁,幻想着什么是一生一世,其实不知道来日方长。
自己也会堕入这种无止境的爱恋,对青涩的爱恋,就好像那个衰老的气功师父日日等待着那个清凉的女孩儿。
《采薇歌》读后感(三):那儿是她生生世世的家]
突然兴起重读朱天心。从前买她的《采薇歌》只是因为她有个姐姐叫朱天文,而在大陆能找到的只有那本杂编短篇选,读过也觉得尚可,大概是国人的女性文学读得太少,反而也觉得有趣。
昨日无意再翻《采薇》,明明是读过的内容却全然都不记得了...大概我所读过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如此下场。忘性太好,好得挡都挡不住。
不过还记得曾很喜欢的一个结尾:“她跨上单车就走,只觉得路上的人都在看她呢,看那阳光下流转着的橙色真是不得了的,而她全心全意地向天涯的那片金色奔去,那儿是她生生世世的家。”
另:今日倒是又发现一些很刺眼的错误,比如Lolita印成了Lalita,そうですね印成了そろですね,create 变成了creat...当然都出在外文上,至于中文只有些的地得的问题。本来我看书很少留意编者或作者的疏忽,只是这一本的错误似乎太显见了。
《采薇歌》读后感(四):桃花红李花白
爱情里的人眼看着处处,处处是甜蜜。三三跟二哥,连称呼都是甜的。
但看爱情的人,不都愿看见美满无缺的爱情。爱情里的人终是许多人帘窗之间的景物。
写爱情的人,月圆月缺,都是手中的好素材。
”可是我的生日是春天呀。“”课本上说的春天是桃花红李花白,再没有那样好的一个时候了。“
是怎样风轻云淡的日子,数过浮云闻着青草香。于千万人之中,轻轻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可是。
戎戎走了,还没有来得及跟她说一声。才想起,那时他们疯狂地爱着,唯恐来不及似的。
三三听见白脸先生死了,”心里一跳,心想,难道是真话吗?“
她也觉得说不定戎戎在跟他开个大玩笑,吓唬他。她不去参加公祭,不扯穿他罢了。
可是,计程车一刹,许多她想不起来的事情,却意外闯了出来。
泪水在眼中绕着绕着。
整条信义路上满是寂寞大树,不见了桃花红李花白。
《采薇歌》读后感(五):黄南奇和蔡康永
我很少写评论,尤其是书评。我害怕歌颂和误读。
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时移事往》,里面讲述一个叫APRIL的奇异女子,有鹿一般的小腿,她的一生。
我想说的,不是爱波,是黄南奇。
那个东海的天才外文系才子,那个迷恋萨特却不会享受漂亮女人的男孩,那个说东海午夜的雾最迷人,举杯喊surrder to sensual joys然后仰头一口的男子,那个胸前有UCLA很健康的男子。
他各种时刻的样子都让我想起一个人——蔡康永
我没办法考证黄南奇的原型是不是蔡康永,对存在主义如此执着的他在几十年后如果变成康永现在的样子。有个十年为依的男伴,遇到世界上最可爱的女生小S,平和,温情,那我也很开心。
所有的才华横溢我都不愿见到他的悲剧,就像APRIL那样,南奇若真是康永,我倒能懂得这个故事更多了。
愿南奇永游园,不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