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游戏力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游戏力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4 03:00: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游戏力的读后感大全

  《游戏力》是一本由[芬兰]帕西·萨尔伯格 / [英国]威廉·多伊尔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力》读后感(一):玩耍,新时代父母的科学养育之法

  

对孩子来说,玩耍是天性,也是激发其天赋和创造力的最佳方式。玩耍对孩子的意义和影响之重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比拟的。充足的游戏时间和丰富多彩的游戏项目能够充分挖掘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迅速成长。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压力剧增,“适者生存”的理念也逐渐地低龄化。成千上万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残忍霸道地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他们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幼儿园、幼小衔接、小学等本应该以玩耍为主、学习为辅的教育阶段也在实行着强迫低龄儿童通过繁重的学习来提高标准和缩小成绩差距的教育模式。以往牺牲课间休息时间抓紧学习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备战中高考的初三和高三阶段,如今却成了各阶段学生的家常便饭。更不用说那些在周六日、节假日还要奔波于各种课外补习班的孩子们。对于孩子们来说,玩耍,似乎成了浪费时间的代名词。

但实际上,标准化、高压模式下的学校、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教育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高度结构化、程序化的教育下,执行能力麻木、创造力和想象力丧失、身体素质下降、情感心态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基本不存在……况且真正靠着学习成绩功成名就、达到家长期望的孩子并不多。

在世界知名教育家、作家、演说家、教育改革者帕西·萨尔伯格与芬兰教育和文化顾问、富布莱特学者、东芬兰大学驻校学者、洛克菲勒基金会常任研究员威廉·多伊尔所著的新书《游戏力》中,用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真正的玩耍能带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标准话测验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是阻碍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一刀切的教学、狭隘的课程设置和单一的学习概念更是限制了孩子们的自由性和灵活性。

作为一个宝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玩耍对孩子的自主学习真的非常重要。无论是户内还是户外的自由玩耍,哪怕只是随意的跑跳爬都会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和体质。而家长通过有设计性、引导性的游戏则能系统性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孩子在玩耍中会自主观察、研究周围事物,学习各种生活技巧,能够很好地理解与执行家长所讲的种种道理和发出的各项指令。可见,自由充足地玩耍对孩子来讲是多么地重要。

《游戏力》一书中除了对已妖魔化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激烈地抨击,还引用了各国玩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来力证玩耍对孩子们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独立能力、社交能力、抗压力和适应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各项生存技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论点权威、论据充分、案例真实、参考资料详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具说服力。是一本足以改变父母、教育者教育思维和方式的育人书。

  《游戏力》读后感(二):玩耍更能成就孩子未来

  现代社会的进步源于学校的普及。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而正是这些好用的人才能让工业生产可以高效而稳定的进行。工业的高速发展才有了现代更好的生活。所以,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被认为是高效、公平而稳定的。而且学校的成绩好,考的大学更好,最终的工资也会越高,生活也就优渥。这样就形成了循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必须要学校教育更高效,更优秀。那雨后春笋般的校外辅导班就这样诞生了,把学校教育无限延伸到了校外,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们的噩梦。

  知名教育家帕西·萨尔伯格和威廉·多伊尔通过大量研究和数据分析对学习教育提出质疑,写出了《游戏力》一书。认为学校教育是儿童的悲剧,他严重扼杀了孩子玩耍的天性,间接扼杀了孩子在玩耍中所能学到的认知、情感、体能和社会化的发展。 玩耍是天性,而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玩耍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学校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玩耍进行的,人们在原野上奔跑,跳跃,和大自然做亲密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体质肯定得到改善。如果碰到新奇的事物,身边的小伙伴或许就能告诉你,如果大家都不认识,那就自己慢慢的探索这些事物是做什么用的,认知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在玩耍中,追逐打闹,受伤或弄疼不可避免,对方的痛苦,快乐,肯定要了解,自己的痛苦或快乐也要表达,情感链接就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玩耍更多是几个人一起进行的,合作,协调,谈判,规则,解决冲突等等社会化过程就更容易进行。

  反观现在的学校教育,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就是一直坐在教室里,有老师管理着一切,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学习,甚至几点上厕所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种管理一直持续到上大学,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上了大学,突然自由了,就完全失去目标,不知道干什么了,彻夜玩游戏,每天睡到下午成为常态。完全没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过程不能正常完成,也无法体会别人的感情的连接。学校教育出来的唯一就是一堆到了社会不一定有用的知识。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知道剥夺玩耍的孩子最终会是什么结果。一份2009年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但该报告的结论是“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没有一个成为行业领袖”。反而那些没有上完大学的创业者更多的成为财富的创造者,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都是这样。不能一味的按照学校教育的悲剧去发展,而玩耍,或者说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反而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成就自己。

  《游戏力》已经指出光明的未来,玩耍教育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游戏最为孩子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生活条件,让孩子玩耍起来。而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幼儿园的要求不能教授学业知识,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如果能让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那就更完美了。

  《游戏力》读后感(三):玩耍是重要的

  

孩子讨厌上学怎么办?

教育军备竞赛无止境,要跟风“鸡娃”吗?

一年级要不要开始刷题?

……

这些都是身为家长的真实而普遍的焦虑。

《游戏力》一书,则从游戏激发天赋和创造力的角度缓解了这种压力。

本书作者是世界知名教育家帕西·萨尔伯格与芬兰教育和文化部顾问威廉·多伊尔共同撰写,将20余年的儿童教育发展经验总结成书,分析了游戏对孩子的心智和未来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地玩耍等问题。

帕西·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世界知名教育家、作家、演说家,世界上备受尊敬的教育改革者之一。他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独特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和儿童发展问题的认知,也因此被授予“乐高奖”“芬兰教育奖”等多个教育奖项。他也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政策学教授。他关于儿童教育的TED演讲视频,收获了200多万人的认可与好评。已出版著作《芬兰的经验教训2.0》《全球教育变革的难题》等。

威廉·多伊尔(William Doyle),是芬兰教育和文化部顾问,富布莱特学者,东芬兰大学驻校学者,洛克菲勒基金会常任研究员。他常年致力于儿童心智、大脑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已出版著作《超越勇气》等。

因此,这本书实际上是以芬兰教育为蓝本来撰写的。在PISA中,芬兰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进行统筹和发布的针对15岁学生进行的国际教育水平评估,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测试及结果每三年发布一次。

中国虽然在PISA中成绩还不错,但儿童投入学习时间长,儿童幸福感低。如果把成绩当成经济学中的收入,然后把投入时间当成投入的成本,芬兰的效益无疑是最高的。换言之,芬兰是全球学习效率最高的国家。

但芬兰的教育恰恰是尊重儿童的玩耍,鼓励儿童保持天生的好奇和释放天性的,课业负担不重,没有考试排名等手段。

这不是偶然。

《游戏力》一书论证了玩耍对孩子们来说是如何重要的。这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培养出今后立足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个人素养和社会技能。论证了游戏是如何在体能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情感方面等四个方面培养孩子,帮忙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游戏力》一书还分析了玩耍的天敌——GERM(全球教育改革运动)是如何在由标准化测验主导的学校体系中剥夺了儿童的休息和玩耍的时间用以学习,但实际上导致了儿童的过分紧张、学习的低效、甚至身心发展的异常。

同时,介绍了包括芬兰在内的,全球各地的玩耍实验,在国际视野中去审视玩耍的价值、意义、必要性,给面向未来的教育提供参考——玩耍不仅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还能直接提高学习本身的效率、提高儿童对于探索的好奇。

作为一名中国家长,读《游戏力》一书,有助于在儿童激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中保持初心——

回到问题的原点,本质上,我们希望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希望他身心健康、乐观积极、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么,我们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怎样的环境?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重要的。

健康的家庭氛围,陪伴、爱和温暖是重要的。

求知欲是重要的。

玩耍,更是重要的。

  《游戏力》读后感(四):游戏,判断孩子成功与否的绝妙因素

  

什么是游戏力?有人说:“游戏力源于游戏,但不仅仅是一些游戏和养育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轻松面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一种真正看见孩子的方式。”

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或学生时,经常会陷入“游戏无用论”的误区。最典型的表现有:父母——规划孩子的学习方向。从幼儿园开始,为孩子填报各种兴趣班,孩子还没升小学,就已经厌倦学习和校园生活。教师——美术、手工、体育等课程,每个月只上1至2次,其余时间全部学习文化课。而初高中的体育课,一学期都没有几次。

据调查,家庭以及校园存在的游戏缺失问题,在全世界已经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孩子天赋、创造力受限。从现在的教育方式来看,游戏缺失的现象,主要受传统教养方式的影响。由芬兰教育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帕西·萨尔伯格,芬兰教育部顾问威廉·多伊尔联袂打造的《游戏力》一书,提出了适用于新时代的科学养育方式。

有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讨厌上学,而且学习时经常注意力分散。有时遇到小问题孩子总爱哭哭啼啼,等着别人帮忙。甚至有一些父亲表示:在家中,孩子每天几乎不自己说话,更不用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了!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上述问题,那么请想像这样一个场景:

晚上,住宅区的公共活动区域很安静,排队滑滑梯的身影不见了,小区的健身器材也空荡荡的,路上只有一些散步的老年人。那些往日嬉闹的孩子几乎都在家中点灯学习,而孩子的父母则一脸愁容地辅导孩子作业。

美国儿科学会在临床报告中写道:“孩子们一生的成功,建立在他们的创造力,和从玩耍中所学知识的能力上。可以说,有益的玩耍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应将其纳入孩童时期的定义中。玩耍提供的不仅仅是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记忆,还让孩子们在发展身体、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同时,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实,那些让家长焦虑的普遍问题,都源于“游戏力”的缺失。那么如何科学地玩耍,从而推动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呢?《游戏力》一书中列出了儿童玩耍的方式。

在图表中,每类玩耍都代表着不同的自然高效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正是父母以及老师应该研究学习的。高质量的玩耍,对孩子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它能激发孩子的参与、好奇心、激情和想象力,即使只是一点点的参与,也比长时间地参与仅勉强包含玩耍要义的活动更有意义。这种高质量的玩耍,又被称为“深度玩耍”。

深度玩耍有五大要素:自我指导、内在动机、想象力的运用、过程导向、积极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可以适当参与到游戏中,在与孩子建立亲密联结的同时,让孩子进行“自我指导的玩耍”,这样他们才可以通过游戏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潜力,而父母和老师则会听懂孩子的语言,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以下图为例,阴影区域代表了教室理论上的理想平衡,既在玩耍中学习。这样的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能推动孩子在体能、认知、社会化行为、情感4个领域的发展。但可悲的是,全球大多数学校应用的都是阴影区外的上课方式。

在教育领域,对成功的教育最好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培养快乐、健康、有思想、有爱心和会社交的孩子。通过玩耍加强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索力和创新能力,来作为他们未来工作的早期准备和实践。这一点,是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