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摘抄

2021-01-10 01:03: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摘抄

  《抬头望见北斗星》是一本由春树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抬头望见北斗星》精选点评:

  ●留下您对这本书的简短评论吧

  ●高中时代的书籍

  ●我有多坚强 就有多脆弱

  ●眼泪问花花不语。

  ●春树的文选,挺一般的其实。。

  ●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愤怒是因为年轻。/我说忘了其实是不想总是想起,我说忘了其实是没忘。

  ●她说清华像上海,北大像北京。哈哈哈,书一般,但写得挺顺溜~

  ●偶尔在图书馆看到,加上对她的一些些好奇,就读了这本书。偶然发现她和自己有点点像。然而,也有很多无法赞同的地方。

  ●对一句话有印象,却再也翻不到了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一):却带不走孤独

  北京五道口光合作用书店买的这本书.

  题目实际上<<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里的一句歌词.

  每当我听到这歌,眼眶总是泛红.

  书中全是小短篇.

  首页写道:

  在所有被激情和野心击碎的暗夜里,

  蓝色的月亮点燃整个世幻的夜晚.

  我知道时间会带走一切,

  雨水可以冲刷掉灰尘,

  却带不走孤独.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二):你还在么?

  开始的时候并不了解这个作家,翻来几页觉得文字对眼就借了。这是一本散文集,记录着她的生活琐事以及所思所想。她自诩为诗人,并且对此很执着。其实,诗人算得上是我最不喜欢的职业之一了,我从来不会欣赏诗歌,除了某些名句,我很难阅读诗歌或者去忍受诗歌。所以,我很难理解所谓的诗人对诗歌的爱与执着。春树无疑是一个倔强而叛逆的孩子(在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年纪轻轻就到处漂泊,我不明白当我小小年纪时竟没有流浪或者漂泊的念头或者勇气。我注定得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了么?我羡慕春树们得勇气,尽管不是十分赞同他们所有的做法,只是疯狂过得青春总是可以炫耀、值得怀念的,不是吗?我的青春尽管不够壮烈,但足以让我怀念。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三):在别人的痛苦面前,我怎么能够回头

  坦率的说我从来没有公开的说过我喜欢春树,但其实我是喜欢她的,我从未鄙夷。

  有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你一定理解不了,这没什么稀奇的,你的不理解不是因为你还年幼或者你还无知,只是因为你连关于它的皮毛都没接触到。到后来你也许有了相似的经历了你才能明白一点点。

  我其实是不懂得评论的,我不知道怎么去赞美心之所爱,我只会说些喜欢或者好这样老实的字眼。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坚强的,但我最最坚强,我事实否定自己,却又永远坚持我心中认为不变的东西。我是好样儿的,我努力的让自己获得充满阳光。她也是,她否定了生活,否定了自己,否定了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的东西,她敢的,你们不敢。这就是所有鄙夷的缘由。

  其实这个世界上部分人,他们并不需要理解,明白或者什么狗屁的感同身受之类的尔尔,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尊重,仅仅。你不要去假模假式,口沫横飞的去说服任何人,所有的人都无坚不摧,你只要尊重,没有尊重你也没有发言权。

  此刻我突然想起一首让我们都真心澎湃的一首歌:走进新时代。没有人真心的明白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快乐,难过,痛苦,虚无……

  神经质,变态,孤独,空虚,困顿,自私,竟然是这样,同样的敏感,多疑,爱大太阳……我能不能不沮丧,那离真正的生活太遥远了,或许,以后应该出去工作,体会一下正常人的生活,但我不问为什么,也不问怎么办。

  只因为我是世界上最坚强的人。

  《抬头望见北斗星》读后感(四):什么地方都逃不出心里

  “你不用不用不用告诉我明年春天我们去那里,什么地方都逃不出心里,活在这个圈套里,永远是个秘密......”

  MIDI音乐节,在谢天笑浓缩的力量里和几百个人一起POGO,我突然想起了春树,2003年的MIDI音乐节让她失望了,今年,她没来。此刻,她应该是在另一个城市里享受温情吧,生活于她已经不再是一场POGO。

  这个夏天,那么快就过去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生病,还没有来得及被什么东西当街击倒,生命就这样平白得苍老了一季。还能做些什么呢?把日常一次小行动,一些小想法记录下来,不带任何的粉饰和隐藏,让它足够真实,足够尴尬,只想让自己真正老去的时候看一看,在自己青春的尾巴上,我们是怎样无聊而又焦急地干坐着,等着时间的流去而无能为力。

  春树的新书《抬头望见北斗星》,是她这两三年来写过的一些随笔和短篇,不像前两篇小说那么残酷而生猛,安静,忧伤,灵光闪过,带着思考的味道。这是她对内在心灵的追求,她还在渴望一次次长长短短的旅行,她还在寻找同志般的那种友谊或者像战友般的爱情。那些景物描写比一两句朋克口号更能渲染气氛,那些懵懂的迟疑比原来骄傲的漫骂来得更有味道。

  往往一篇坦城的随笔比一部构思的小说要传达出更多的个人气质来,春树的这些文字,我零零散散地看过,而且看得及时,就在事情发生的那个当下。春树在自己的随笔里飘露了更多真实的种子,你可以看到她的生活其实简单甚至无聊,而她本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脆弱的。

  我是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看完的,随着地铁在光明与黑暗中穿行,我怀疑自己会驶向另一个人的另一个世界,那里有整整一个心脏的秘密。

  在书里,春树说她以后想叫春有力,因为她已经长大了,可以平静得诉说内心的秘密,也不用故意昂起头抵抗内心的自卑。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你说我要不叫春树多好啊!她想要的其实是安逸的生活和诉说的自由,她得到了,但得到的又多过了她想要的。春树两个字现在俨然成了一种符号,混杂着争议、评论、追捧和利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模糊的云团。在这个云团中,她一边膨胀、一边自省,在痛苦与骄傲中杀出一条尽量纯粹的血路,不断为自己正身。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糖浆,美丽、甜辣、呛人、粘稠中蕴涵着生猛的力量,春树是我见过的最像这种糖浆的女孩。从沸腾到平静进而转向美好,她不再拥有16岁旺盛的青春,成长的思考中有更多的忧伤、更多的,进而旋转成了一杯抒情而辣人的糖浆。

  “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大人,那就让我们成为和他们不一样的大人吧。我们永远不忘记那些过去的事。”——《大逃杀二》台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