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精选

2021-01-10 04:15: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精选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是一本由[清] 彭定求 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0,页数:196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精选点评:

  ●笑看牛郎织女星。

  ●读诗就读唐诗

  ●无双。

  ●我看完了,我居然看完了!但是都没记住有什么用。^ω^

  ●全唐诗从刚认字陪我到现在。最近两个礼拜完全扑在word报告上面,基本上每两个小时都会感到大脑被挖干。这时候掏出kindle打开全唐诗,就像小孩子打开糖果盒,随便一首都能起到“精神按摩”的作用。枯泉又出新水。

  ●如果不是为了论文,根本啃不动

  ●清朝人喜欢汇总

  ●怎么可能全读完了,只不过是喜欢随时翻翻看。原来我们民族先贤的眼中,我们的世界是这么瑰丽雄奇,色彩缤纷。

  ●看不下去

  ●集大成,诗中顶峰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一):读诗 永远不要觉得晚

  虽然我连《唐诗三百首》也未能读完,但我觉得这不妨碍我读《全唐诗》。

  《全唐诗》按照作者年代排序,所以,时间流非常清晰,也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不同作者之间的风格。

  读诗,不是高不可攀的事。

  再难的事,不妨从脚下做起。

  与诸君共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嗯,更多的评论,会不断更新哦。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二):全唐诗两系一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偶翻《全唐诗》,发现这首诗的著作权既属于李白,又属于王昌龄:

  在王昌龄者,为《出塞二首》其二,作“振”,在第四册页1444。

  在李白者,为《军行》,作“震”,在第六册页1876。

  河南大学唐诗研究中心编纂有《全唐诗重篇索引》,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陕西人民出版社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三):读元白的诗,好感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留坑待填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四):他之于我一个时代叫盛唐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和李白的不羁王维的清丽甚至李泌的仙风道骨相比,这既不算洋洋洒洒也谈不上华丽堂皇。但就是这样的句子,拉开了《全唐诗》的序章。

  因为写诗的这个男子,握笔的力度常人不能及。

  那样的十个骨节,曾紧握一个帝国的忧伤与张狂。

  他右手执笔,描画出登峰造极。

  左手舞剑,诠释出何以谓君王。

  他是李世民,磐石般伟岸坚强。

  他的墨与血,书写出一个时代叫盛唐。

  曾几何时 斑驳黯淡的血 凝在刃尖 割开一个朝代的浮华

  而却也又是斑驳黯淡的血 洒出那么多的哀婉风殇

  我泱泱圣唐 决然不仅有浓浓的墨香

  可墨香之外 那些许藏于历史深处的浮沉

  却也只能是华灯初上 流转于软塌柔帐 传说中谁谁的惆怅

  我倾慕李煜。他的诚恐他的寂寞他的悱恻凄惶。抹不去他“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可如果我是他的子民,他带给我的会是亡。

  我讨厌隋炀帝。他的暴虐他的骄淫他的急功近利。但我也会念起他的“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可终归诗意再好,也走不出身死国灭。

  只有李世民这样的男子,虽写不出一词千古的宫体名句,但他强有力的双手那样的有所担当。

  想起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舟畔,流水潺潺。而千里之外,尸积如山。

  他会烂醉如泥,但他已经没了保障把诗意安然收放。

  对于拿捏天下的人,诗作的好,不如天下治理的好。

  如果没有李世民就没有盛唐。没有唐诗的后盾。没有后世我们读起来仍旧为之所动的那些许句子。没有那个唐字包容下所有安心的华丽或凄婉的风觞。

  他的笔,岂同于风流才子所握之笔。

  这个《全唐诗》的开篇,他理所应当。

  《全唐诗(全二十五册)》读后感(五):《全唐诗》白居易 随笔

  选择的诗歌总集是彭定求等人所辑佚整理的《全唐诗》,但是整部诗歌数量之多可想而知,加之相对更多时间放在了唐诗研究书籍上,所以只读了全唐诗里的白居易部分,着重放在《唐诗百话》里提到的白居易的闲适诗上。白居易一生创作了两千八百多首诗,闲适诗就占了其中一个大的部分,就统计共有八百多首。而且“闲适诗”这一诗歌分类命名就是由白居易首先使用的。白居易《与元九书》云:“又或退公,或卧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其实白居易的闲适诗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他是一位很热爱生活的诗人,尽管中学也学了《钱塘湖春行》等诗,但是一开始对白居易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琵琶行》上,特别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江州司马青衫湿”无疑是塑造了一个因仕途失意的悲情诗人形象,特别是结合白居易自身仕途和印象中和好友元稹一同被贬谪的经历,现在读来我可不只是狭隘了一分两分(汗)

  白居易的笔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能被赋予诗意,无论是仕途顺利还是失意时。如,他在《春眠》里写睡觉,“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拟得枕上仙。”,不过简单几笔,一个春光里卧床贪觉的慵懒诗人形象便浮于脑海之中,写到“枕上仙”,想来睡懒觉该是多么舒服的事情啊哈哈(?),再看《期不至》,他描写等待的情景,“红烛清樽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胧胧鹊飞去。”尽管题目和诗歌全文都没有提到等待的人到底是谁,但是作者将红烛和酒早早准备好,三番五次出门去瞧那人的踪迹,结果一直等到天亮月亮落了都没来,最后朦胧烟柳上的乌鸦也飞走了,几句诗将期待落空不能如愿写的婉转多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添几分幽怨,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诗的过程中也看了施蛰存施老先生的《唐诗百话》,其中也提到了这首诗,讲到在唐宋时代的生活里这样的诗多是描写妓女之类的人物,也不排除有比喻的可能性。能够看到,白居易在将生活意象细致描绘的同时,同时多抒写自我感受,很多诗都是在宁静平淡的环境中,塑造了一个安于闲逸、淡泊名利的形象。他在描绘自己平淡的生活状态之后,进一步抒发“知足保和”、不慕荣利的情怀。可见白居易对物质享受和精神充盈是同时追求的,他正是通过琐碎日常凸显自身的闲适情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