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19 04:4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的读后感大全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是一本由(英)麦基著作,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5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精选点评:

  ●单纯喜欢书名。

  ●前面挺好看后面讲十字军远征真没啥意思好难看完

  ●十字军东征和女巫的段落写的真不错,悲哀的真相是非理性的东西统治者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和领域,而且不断重复,过去这样以后也不会有改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诚然。

  ●某一年财经杂志里 周行长提到这本书 于是找来PDF在电脑上看 看得眼睛疼

  ●K105/31,省图社科,2007-8-8读毕,收获很丰富,密西西比、南海泡沫、郁金香、十字军、猎巫、炼金术等,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很多豆列是列在投资理财的书里面,其实这本书虽然在开始的时候讲到了关于法国密西西比阴谋、英国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的投机狂潮,但总体来说还是和书名一样,讲得是群众性癫狂和大众幻想,而且这本书更多的是一本故事书,不像是一本讲道理的书。里面各种故事,实际上都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人们在缺乏足够信息时的懒惰心理,于是盲目的从众,贪婪和欲望遮住人们的双眼。对于一本写于19世纪中期的书来说,更像是三言二拍那种以故事寓意的劝诫书。

  ●读的版本不大一样 我读的版本里没有十字军东征的故事 其实直接拿到读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fiction 还是只是用来讽古喻今 因为如此荒诞不进 又真实可信 看完以后研究里下 竟然都是真事 真是可怕 其实我一直在提醒自己的一件事情就是 尊重别人哪怕是最最奇怪的做法 但是保持不赞同 以及绝不随波着落 及时和三观极度不合拉开界限不浪费自己的生命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

  ● (; ̄ェ ̄)

  ●“不必通过劳动就一夜暴富”是所有癫狂事件的人性根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始终有望通过大众的癫狂为己谋利。最近有感。

  ●没读完。 详细介绍了金融史上的几个著名事件。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读后感(一):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书评

  你知道么,几百年前,英格兰股市就有南海泡沫的奔溃,因为盲目吹嘘未来在南美洲收益的童话?几百年之后美国也发生了航空业泡沫、IT泡沫?

  你知道么,几百年前,毫无理由荒诞的十字军东征持续了200年,死了几百万人?今天中东每天还在死人,因为什么?

  你知道么,占卜术、预言家、巫术已经是千年的老行当了,不断有人预言世界末日,像荒诞剧一样一幕幕上演?只要人还是这样愚昧,这种行当是不是可以再挺一千年?

  你还想知道历史发生过什么?看着本书吧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读后感(二):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几个月前看的一本书。

  没有经济学的知识也可以看。

  两个影响比较深的例子,一个是在一个人人都买股炒股都赚钱的年代,一个人随便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随便发行了一个股票,说只要5美元就可以买一份,一个礼拜后直接20刀买回来,结果这个人在第一天就收了几万刀,然后,

  他就跑了~

  还有一个是荷兰的郁金香,一种只能拿来作为观赏的植物,竟然被各种炒到天价,人们明知道它没有这个价值,还是要继续买,正所谓跟涨杀跌。

  在金钱面前,理智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人性的弱点被不断放大。

  想起了当年的鄂尔多斯。

  想起来当年的日本房市。

  这就是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读后感(三):乌合之众的表现形式

  缺乏思辨能力的狂热群体,会为了一个口号,一次没有证实的期望或者缺乏逻辑的说服而奋不顾身,金融界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点。

  99年黄子华说:“当师奶变成大佬,凶兆!”,巴菲特更有一句名言:“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说的无非都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投资领域,大多数人从来都是死路一条。

  本书就是乌合之众将其特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事迹——只要对金融史有过简单了解,不可能不对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美国伊利铁路事件这些著名的投机风波有所耳闻。从十六世纪以来的这些事迹,一直到后来1929的美国熊市,89的“黑色星期五”,90年代的日本和香港地产泡沫,新千年的网络泡沫,除了年代不同,其他从开头到结局殊途同归~

  与其说,乌合之众的每一个人,是为了赚钱而被骗,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一种群体的放大情绪所感染而停止思考的能力,仅依靠口号和幻想度日,因此成为群体只会变得容易被煽动(从无数诱人的政治口号和投资预期都可看到),也因为无法思考而容易被利用和玩弄,以至最后在一种狂热的情绪下失去自我,成为工具~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读后感(四):小感

  全书就是介绍了300年前左右,引起群众疯狂最后失控破灭,或者最终被揭穿成为伪科学的种种事例。不过由于作者本身时代、以及作者本身体现出的倾向性,也很难说书中所述为客观实在。即便如此也可以在书中窥得人性之一斑。

  不论是投机或是占卜、催眠,都是一小撮人,为公(自己深信自身所为之有效)也好,为私(自己也了解自己不过是诈骗贩子)也罢,起初勾起一些人,后一传十十传百。开始响应之人是为满足其欲望或是妄想,直至最后上钩之人则是恐惧自己未能同他人一般。在人心狂热之时,事实面前亦视而不见,自己所想即为真实,妄想破灭之时甚至能为自己编造继续妄想的理由,直至最终面对现实惊醒,爆发出的愤怒又把眼睛所蒙蔽。

  人群受害,是信息不对称所致,是教育低下愚昧所致,是社会风气所致,也是人性所致。

  现在我们比作者的年代受到了更科学的教育,所见所闻更宽广。但面对让古人狂热不已的情况,现在只需跟换名号,用以现代包装,我们依旧会简单上钩,呼朋唤友的蜂拥而上。

  作者所述事例,鬼怪、占卜种种依旧现在风行,炼金术种种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号,继续搜刮钱财,焚烧女巫的社会也曾再度重现。

  “我们并非被对象挑发了欲望,而是,刚相反,心底有了流动不居的欲望,才去找寻对象”。

  所谓骗人与被骗皆是如此。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读后感(五):有点枯燥,但是一本很好的书。

  关于大众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不过没有多少理论上的论述,主要是叙述了十五个故事。

  全书十五章:

  1、金钱癫狂:密西西比计划

  2、南海泡沫

  3、郁金香狂潮

  4、炼金术士

  5、现代预言

  6、算命

  7、磁疗石

  8、政治与宗教对头发与胡子的影响

  9、十字军东征

  10、猎物狂潮

  11、慢性投毒者

  12、鬼屋

  13、大城市里流行的荒唐

  14、献给大盗们的民间赞歌

  15、纪念物

  对于本书,我提炼的主要观点有:

  1、任何人作为个体时,都还算感性或者理性;可一旦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他却变得愚不可及。

  2、跟随群体是大部分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

  3、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用太在意得失,往往倒霉却以为着惊喜。比如现代化学的根基基本就是建立在一群看起来无知也基本没有做出任何成就(发财的梦想也没实现)的炼金术士构建的。

  4、当你富有或者有权势,身边肯定会有一群希望利用你的不理智的人。想一想溜须拍马的人有多少就知道了。

  5、很多罪恶的行为都是利用群众的愚昧,假正义之名而做出的。比如十字军东征(我代表上帝干死你们这群异教徒)、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杀。

  6、任何一个疯子都可以引起火灾,却需要很多理智的人去灭火。

  7、人类在赞美伟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时,忘记了善良才是真正的伟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