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关系》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三角关系》是一部由汤姆·提克威执导,索菲·罗伊斯 / 塞巴斯蒂安·席佩尔 / 大卫·史崔梭德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角关系》影评(一):《三》
相对那部被洗脑般的《跨国银行》,汤姆·提克威这次至少愿意做回一次作者。影片视觉画面上的细抠加上各类艺术形式的帮衬,不至于平庸。
只是梦魇般的台词、后现代的人物设置加上混淆不清的情感着力点实在太不像导演了,不愠不火。我们要的真的不只是这些东西。
《三角关系》影评(二):提克威被附体
上一回的提克威是老瓶子装新酒,了然无趣。这一回,他好似被法国的欧容附体,不是个味道。影片讲的三人行,不再讨论异性恋、同性恋孰是孰非,总之,三人一起还促进了婚姻结合,幸福感大有提升。这说出来,恐怕会让保守人士暴跳如雷。其实,关键倒不在导演学谁、像谁,然而一个拍过《罗拉快跑》和《香水》的导演,他怎么可以把这么严肃的题材,搞得如此轻飘飘。不管是二还是三,它看起来都有点无聊,玩不起。非要给影片说点好,那大概就是提克威卖弄了许多人类伦理学问。影片和配乐都算是一流,最重要的的一点,电影相当滑稽搞笑。【经济观察报】
《三角关系》影评(三):仨 (寫於2011年4月3日)
同居多年,Hanna 與 Simon 的感情生活早已變得淡如開水,誰知 Adam 的界入,竟令他們的感情死灰復燃……
【仨】(Three/Drei) 是【疾走羅拉】(Run Lola Run) 導演 Tom Tywker 的新作,描寫兩男一女之間的感情糾葛。影片初段,栗是不太喜歡的,因為鏡頭太快、對白又多,跟得十分吃力。但隨著劇情推展,卻是愈看愈有勁兒。喜歡導演的佻皮,令一些本來很色情的畫面變得富有藝術感,保守如栗竟也絲毫不覺突兀!
之前跟舊同事提到這齣,她的表情並不樂觀。下次碰面時,一定要跟她說,Tom Tywker 的電影,終於重拾昔日神采!
《三角关系》影评(四):莫名其妙
不知道导演想要怎样……要搞笑吗?还是装深沉?
片子前半部分好像说的是夫妻遇到了婚姻问题,是因为没小孩吗?但那种表现方式严重不喜欢。把屏幕分割成好多块~~不知道重点在哪?显得那么轻浮,看起来像是个性喜剧片。接着男女主角加上共同的奸夫在画面中深沉的思索……不知道他们在思索什么?关于绳命的意义吗??
男主角他妈癌症死了~~那个就是绳命的意义了?主角发现了睾丸癌马上就把蛋蛋切了,女主角居然就一眼电话不看的乱搞去了……第二天早上貌似莫名其妙老公不在家??导演到底是要怎样?时间在里面是各种混乱的……大段大段的跳跃,完全没有交代。现在就差唯一的女主角不是拉拉了……这片子到底想说什么???!!!简直就像是被JIAN了大脑!!
莫名其妙!
《三角关系》影评(五):“她有自由的灵魂 自由的思想 是自由人”
首先她得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灵魂,独立的思想。不会是盲目的追随者,在自己的领域能有一番天地,同时会有其他人被自己吸引,对吸引自己的事情也有向上追求的权利。是我眼中的汉娜。
片头很好的诠释了三人的关系,分屏的显示手法经常让人不知道往哪个框看,是把那些前后时光交代了,一方面也相当于痛快的快进了。片中的生物学相关和冷冰冰的蓝绿色调,制造了相遇和过程,没有痛彻的撕裂和伤心欲绝,没有迷失的镜头,冷静的讲述了一段自由。片尾曲真好听啊。
“无论自由意味着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角关系》影评(六):仨 Drei [4+]
開初覺得探討婚姻為什麼要用這樣子的tone呢?又未係Ozon式的瘋狂幽默或荒誕,但又不是正正經經的講故事,就咁睇audience反應就覺得導演係咪真係可以deliver到想說的話語?另外,那些分鏡實在無可無不可,以及阿媽化身天使說道理,真是拍得很dood,presentation唔okay喎,that's why Tom Tykwer一直都係二線頭導演吧?
講左咁耐彈既說話,點解會有4+呢個分數?其實我很喜歡電影想問的題目:不只是explore and embrace your sexuality,情慾本身是流動、多元的(我竟想起中學性教育course講何式凝,還有卓韻芝的這篇 http://yuenisgfans.blogspot.com/2010/12/2.html)。婚姻、愛情是否=1+1?trust其實不就是建基於something we agreed on嗎?究竟我們應怎樣再思考loyalty(both思想上和肉體上)的位置呢?
《三角关系》影评(七):一个慢慢看的长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也没有那么长。。。
不过1小时53分钟左右。。。
导演比较有名气。。。
是《罗拉快跑》的导演——如果你看过红发罗拉的话。。。
三个主要演员反而在中国没什么名气。。。
但演塑造出了三个不同又能在生活中遇到的人物。。。
一个女人如何出轨。。。
女人的丈夫又如何遇到了女人的情人。。。
丈夫和情人又如何在一起。。。
通过这个故事。。。
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爱。。。
但是由性关系决定的生活关系还是挺清晰的。。。
电影里面也不乏一些小插曲样式的桥段。。。
例如在艺术展开幕的时候,女人和丈夫同时遇到了情人。。。
又例如情人和自己的男学生搞到一起。。。
再例如女人怀孕了,居然怀了两个孩子,到底谁是谁的父亲。。。
电影以三个人在无伴奏下的现代舞开场。。。
最后以三个人在一张床上裸身拥抱的镜头结束。。。
让人心里有了时间和空间去期待与回味。。。
其实这三个人的生活态度。。。
在电影里表现得非常鲜明。。。
也很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情人这个角色是最出彩的。。。
非常有生活感的一部同志电影。。。
在同志电影里算得上精品。。。
《三角关系》影评(八):这才是值得午夜过后好好观赏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还是有一种观看电影后的享受的。里面不断穿插着有关医学生物的术语让我赶脚到好像又在看另一种的生活大爆炸。现在的导演都巴不得一个镜头搞得长长的,东拼西凑的来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而这部却恰恰一个画面好多个场景,这可是多么的费剧情啊,不停的变换和对话,让人应接不暇。不知道该以哪一个为主线。
越来越注意每部电影的配音了,这部电影依然如此。在本片的高潮之处,即在那场三人可能会面的展览上,小提琴的疾奏,以及而后的田园的美景以及配乐不知道我为何那样的享受。仅仅的几秒之中,让我感受到这才是电影啊,这才是值得午夜过后好好品味的电影啊。
话说这部电影里面其实想讲述的内容很多,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探讨的。丈夫母亲的去世所带来的幻觉,母亲化成天使回来交流。男主在捷运上用电子书看书,简直就是梦想的场景。这是不是就是后面女主说他的屋子里面没有几本书所做的铺垫。还有女主作为主持人在主持的节目,女嘉宾的滔滔不绝,到底是在扯些什么内容。莫非德国的电视台有很多这样的深入探讨的节目。还有在公园挖掘石油的行为艺术。还有那座建在河边?或海边的游泳馆,这是这么富于艺术和梦幻。
一个德国人的生活也许就是展览,艺术,话剧,啤酒,足球,和 做爱。这部电影包含的内容太多,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让生活在世界这头的人们观看另一个世界人的生活。好好回望一下我们单调的生活吧。
无论是法国电影还是德国电影,总是喜欢描绘主人公在书边的生活状态,他们同居,做爱,却不结婚,不生育。而我们却生活在传宗接代的轮回之中还和原始人一样。我们还不是现代人吧。
《三角关系》影评(九):多一颗星给Bowie
这不是认真的影评是瞎扯。Drei现在还找不到很多背景资料/访谈,有也大多是德文的 T-T
这片让我在电影院看到抽筋!喜欢这种题材的讨论,虽然觉得这部的讨论不够深入结局也太仓促,但整部电影还是很喜欢,节奏有趣而且拍得真美啊。(当然一定也有人觉得主演们不够漂亮。Youtube上的Q&A有人问导演为什么让两个很好看的男女主人公爱上长相丑陋的Adam, 导演倒觉得Adam的演员很有自身魅力呢 <--- 我想说男女主人公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好看啊,气质取胜倒是真。)男男的镜头平时不多见,这里拍得真是美好极了!演员也演的好,很喜欢Sebastian Schipper表现出的Simon在和自己"deterministic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说再见后羞涩的幸福感。Sebastian在罗拉快跑和英国病人里打过酱油,还有三部自编自导的电影,99年的导演处女作Gigantics评分还挺高(7.7/10 on imdb)。他和导演Tom Tykwer好像关系不错,Sebastian在Tykwer的Winter Sleepers(1997)和罗拉快跑(1998)里跑过龙套后,Tykwer给Sebastian的前两部电影做了制片。
另外Tom Tykwer的音乐真是没话说:还是过去的老搭档(A trio named Pale 3,including Johnny Klimek, Reinhold Heil, and Tykwer himself),写的和挑的都那么好,单单开头结尾的space oddity就相当讨喜了!
我觉得故事很有趣的地方是小两口不约而同爱上Adam之后,彼此都发现对方变了(you look nice, you smell nice什么的)。本来两人之间似乎一段时间来有些冷淡(因为都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在想adam….),当天晚上又火热起来,而且很快就结婚了!竟然是爱上adam才让他们最终结婚,也许恰恰证明了原本他们俩人的relationship是不够完整的,只有当分别在对方身上感受到第三个人的影子后才下定决心。于是他们的婚姻,就算最后没有邀请Adam加入,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三人行。
《三角关系》影评(十):爱要"负责"吗
夫妻二人分别和同一个男人享受性爱活动,这样的行为贯穿他们的婚前婚后。 两个人的生活并行而交叉,相交点就是那个共同遇见的男人以及他们共同的家。 妻子在学术大会上与男人相遇,作为主持人的她,在一次现场报道中再次遇到踢足球的男人。妻子跟着他和他的朋友一起看完球赛吃饭,随后回了男人的家。妻子曾借口上洗手间从窗户离开,但是消防通道并不在窗外,又回到了男人家里并且和他做爱。有一次他们做爱,错过了丈夫被诊断为睾丸癌,当晚要进行手术摘除的夜晚。 丈夫在泳池的浴室里和男人相见,在进泳池前,他看到更衣室里有两个男人在做爱。后来和男人比试一圈,丈夫输了半个身位,说因为做了睾丸摘除手术,比赛不公平。回到更衣室,男人说看看摘除后什么样,顺势帮丈夫手了。 妻子在男人的生物实验室里看他实验,并且四下无人时接吻,在他的家里读书给他听,在他的船上即使晕船也出海游玩。 丈夫作为艺术家,和男人一起游泳并且享受性爱就是他最纯粹的艺术享受了。 男人的生活就是工作、踢球、合唱、游泳、做爱。 他们的生活都幸福而且丰满。 直到妻子发现自己怀孕,在访谈节目中失控流泪无语凝噎,跑到男人家里告诉他。当此时,丈夫也在男人家中,三人见面,屋内的空气都尴尬到僵硬。 他们三个上一次的交集是夫妻二人共同去艺术展的时候,看到了男人在该展的表演里,两人各怀鬼胎,心惊胆战。 孕肚明显的时候,丈夫以他母亲死后解剖展览的票为邀请,两人相见。随后二人都表达了对男人的思念,在一张床上大圆满为结局。
夫妻二人在婚前就与男人发生了性关系,这也并不影响他们二人相爱并且"say yes"成婚,建立一段有契约的稳定关系。 通常我们说忠诚,是爱一个人行动上的承诺。但如果大家都有共识,那"忠诚"作为检验双方是否爱或爱得"够与不够"就是个伪命题。 诚然,如果心里记挂一个人,会对对方有占有欲。因为长久下来生活形式的细化,就是分享生活和讨论见解。对方在某个平台中分享了你们未曾交流过的事情,会觉得眼前人自己也并未熟知,像半透明的毛玻璃。直接点讲,常说的"吃醋"心里不对味,想了解对方的全部,又没能成行。 当这种占有欲只是两人关系里一个可有可无选项,比如填饱肚子可以用米饭也可以是面包,那"忠诚"之于爱情是不是也非必选呢。 又或有说,这是"不够爱"。我们爱人也爱物,爱物也就是"兴趣"。就像我们可以同时喜欢烹饪、打游戏、游山玩水、侍弄花草一样,它们完全可以并行于生活中,桩桩件件都用心去对待。也不能割裂开说因为时间和心力不是全然交予,就否认对它的爱是丰满啊。 我们只爱一个人,双方心里也装满了对其他"物"的爱,这时候也没有把其他的爱先搁置。爱并非独独占有,是对待每一份爱都全力输出,不论占爱里的几分之几,那每一个百分比都是实实在在的。 话虽如此...也许我有三人行的"同理心",但当另外两个人在做沉浸式体验的时候,我还是无法在性爱里当个脸红气粗的旁观者,空空飞流之下三千尺,水帘洞里没有兴风作浪,有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