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见之章经典读后感有感
《月见之章》是一本由因可觅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页数:20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见之章》读后感(一):当阴谋与亲情,爱情交织在一起
羽族之王雪霄弋在一次平定叛乱中,意外获得了一枚蕴藏有强大星辰之力的月见石。雪霄弋用非常手段掌控了月见石中的力量,建立了神秘情报机构月见阁,使得羽族如虎添翼,迅速统一九州大陆各种族。建立翊王朝二十余年后,皇帝雪霄弋远遁青都、不理国事,却又动用月见阁探寻各地奇闻异物,空耗国力。太子雪吟殊代理政事,发现帝国军政无力,表面的和平之下,各种族和势力各有谋划,伺机而动。 很快,雪吟殊就发现,自己管理朝政、振兴帝国的最大障碍,正是父亲一手创办的月见阁。他下定决心想要将之撤裁时,有个自称来自月见阁的少女汤子期接近他,并声称自己是来帮助他的。 随着汤子期的到来,雷眼郡苏行巴齐陆、海中鲛王碧温衡、越海海盗翼远捷……各个势力逐渐显露真面貌,月见阁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远远超出雪吟殊的想象:身边的爱人一身双魂,授业的恩师背盟败约,被从历史上抹净痕迹的亲生哥哥突然现身……更令雪吟殊震惊的是,月见阁背后的主人、他一生的敌人,竟是……
看了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就会让你想要一探究竟,到底事情有什么内情,会如何发展,作者紧紧的抓住了你的注意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情节深入,慢慢的沉溺其中。
面对自己的爱人与政治争斗发生冲突时,男主角的犹豫,矛盾,描写的很真实,平时。
作者在埋设线索,吸引读者,情节推动上,层层铺垫,引人入胜。~
《月见之章》读后感(二):月见少年
九州宁州,九州宁州,九州翊王朝快要倒闭啦!!羽王雪霄弋鹤清心寡欲,不理朝政不理朝政,带着他的月见阁隐居了。雪吟珠没有办法,出卖头发维护国家。原来都是浓密柔润的王子头发,通通不要钱,通通不要钱!雪霄弋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统一了九州,你不理朝政,你还我大好河山,还我帅气王子!
书评里好像混进来了奇奇怪怪的东西,咦?没被打死呀,那就继续写了。
歪!朋友要看九州么,我们不是隔壁那家大坑,我们是新九州,有扬帆远航的大航海,有月见翱翔于九州的翊王朝。【打广告,小本生意,接受收费】
异性的接近和相遇总会产生其他感情,不外乎一方的想入非非。雪吟珠第一次遇见汤子期的时候应该是有防备的,奈何汤子期实在不是做间谍的料。很早就肩负治理庞大王朝压力的雪吟珠,和连自己身体都失去的汤子期,我很奇怪的想起了我们实验室的小白鼠,最终是各自可怜吧。
占据天空的羽族和占据海洋的鲛人,九州两个独特的种族第一次恰到的融合在一本书中,权利的争斗和威胁和平的力量也在平静中被因可觅老师逐渐拉开。
那些年轻人即将要做出选择,即使曾经他们做出了月下的约定。
九州不死,生生不息。新九州,等待下一个故事的展开。
《月见之章》读后感(三):如云见月
天空意味着什么,自由,希望,宁静,亦或永恒。
羽族是最接近天空的种族,很多时候羽人也如天空般沉稳,宁静。那份对自由的崇拜千百年来支撑着羽族的淡然也映证着羽族对天穹的向往,天穹是那么开阔,无边无际,仿佛只要一起飞就能摆脱所有枷锁,拥有自由。
雪吟殊站在朝堂之上,怀着逐鹿天下的抱负,却甚至看不清这个王朝的轮廓,仿佛有一张蛛网密布在这个舞台上,他每走一步,都能在延伸出去的丝线上看见更深的脉络,看见这个王朝华丽的外衣下的种种不堪。
他渴望带着这个王朝走向鼎盛,也希望有真正的权力握在自己手中,却发觉自己甚至改变不了自己父亲布局的一丝一毫,帝弋的影子一直覆盖在他的王权之上,以月见阁为基,束缚着他的一举一动。
“有些东西,它是最大的恩赐,也是最重的枷锁。”他想从父亲的影响下逃出来,决定自己想要决定的事物,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开始反抗,开始从自己的父亲手中夺回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样的雪吟殊,怎能不爱上那个和他同样向往自由,同样身披枷锁,同样有勇气打破束缚的汤子期。
雪咏泽是这个帝国最核心的伤痛,也是最阴暗的一面,他是政治角逐的牺牲品,也是帝弋和雪吟殊实现目地而不得不重伤的媒介,他承载着最大的仇恨与最无能为力的无奈,在阴影中冷眼注视着那些伤害他,背叛他的人,却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撕心裂肺的怒吼,只能借他人的身体去影响那些事物。
一重重乱世中交错的情绪,王权博弈都在女作家特有的情绪渲染力和感情描绘下跃然纸上,如月见云,那是在涌着暗流的平静下仍能给予人安心的宁静。
他们终究都会走到青都,直面自己的伤痛与向往,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为了,自由。羽人终究是要腾空而起的,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骄傲,无论煌羽,岁羽。
九州沉寂了很多年,天空中的那滴水也也在阴霾中摇摇欲坠,忽然有一道浪花在那滴水中掀起,那些记忆中模糊的侠骨柔情与刀光剑影也渐渐清晰,像一朵枯萎中再度怒放出芬芳的花,依稀又能看见这个世界蕴含无限可能的光芒,一瞬间,感慨万千。
感谢那些为这个世界奋斗着的人们,给坚守着这个世界的人,看见希望,也看见无数可能性。
广阔九州,大有所为。
《月见之章》读后感(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读完《月见之章》,满足。 首先要点赞的是,一个难读难写的字都没有!不得不说新人真是相当幸福! 其次,文章背景宏大,字里行间格局也不小,虽然重点依然围绕着少数几个人展开,但每一步剧情都牵扯到明里暗里的斗争,整体显得疏朗大气。其次,不言情。月见之章有情感戏,但相比而言,家国情怀的份量更大。 最后,这本书的节奏偏慢。对于能接受这种节奏的读者来说,看完前面部分后,后面的展开颇有几处令人印象深刻,而此时前面部分更成为了这本书的特点:平淡生活向激荡局势的过渡、闲暇时光与纷争局势的对比。然而前面部分只给我留下了铺垫的印象,其中除了阿执,其余人等在这段铺垫里形象不很让我深刻,稍微显得中规中矩。 中后期的剧情则让我很喜欢。情节推进仔细而缓慢。局势并非顷刻间便变得复杂严峻,但每个角色最终都没有别的路可走。因可觅老师的笔调可称冷静,角色们也都有坚决的心、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认知。雪吟殊为了帝国、汤子期为了承诺、碧温玄为了爱与自由,还有汤罗、乌鸦嘴,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明白会失去什么,都作出了选择,人们遵守这种规则,心照不宣。 我喜欢这种笔调。到文末时,局势尚算清晰明朗,然而局势已经一点点地、无可避免地、毫不留情地撕毁了平静闲暇的过往。无论笔里笔外,无论作者读者,都只能随着剧情看着角色们滑入既定的轨道。悲剧故事的独特美感真让人沉醉—— 总体而言,5分制我打3.5分。 -1分 – 故事不完整/没完结:月见之章是这个故事的良好开端,有恰到好处的结尾,并成功地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然后结束了。 -0.5分 – 铺垫稍显冗长:日常作为独立故事看待时闪光点较少,削弱了对比时衬托的效果。 2分 – 对比与衬托:铺垫部分与高潮部分的对比精彩,阅读时不会激情澎湃,但其中种种包含了许多无奈,如清茶,适合回味。 1分 – 大气: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期待值,第一本的内容也没让我失望。 0.5分 – 期待:打起来!打起来!最喜欢怨憎会爱别离了(住口 【吐槽】 1.标题 “月见之章”作为标题十分含蓄,配合明亮的封面,不禁让人认为这是个明亮的故事……如果没有英文标题的话。“Shadows of the Empire”,无论看作帝国之影还是帝国阴影,都让我对故事的展开产生了期待——特别是致郁向方面。 2.书套 看的时候拆掉了书套,看完后套回去怎么套怎么不顺手,囧。 3.推荐 在豆瓣上看到秋叶/且放老师的推荐,我相信秋叶老师的眼光,于是从“看情况再买吧”变成了立即下单给钱。
《月见之章》读后感(五):明月相逢
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是个伪命题,千百年来史官们总喜欢将他们对立起来,仿佛爱江山的必然没有七情六欲心中只有帝王心术,爱美人的必定为声色所耽江山霸业弃如尘土。
其实世俗的许多规律看似颠扑不破细思起来毫无逻辑,爱江山的君王未必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亡国的君主,失去美人也未必就能扶大厦于将倾。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国家的兴盛衰败之于红颜美人大抵毫不相干。
只是世人一贯看不得两般好,江山与美人,鱼与熊掌,名将与白发,仿佛拥有了一件另一件便是奢谈。
《月见之章》中的主角们大概是不信这些的。雪氏的两兄弟,一个掌握着天下,一个掌握着天下无数的秘密,但却都放不下心头所爱。被二人同时爱上的女主角,亦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
看完月见第一部总有种强烈的错位感,当权的储君想励精图治却不够杀伐果决,作棋子的女主被宿命击中却想拥有自由的意志,为国尽忠尽力的臣子不得不反抗上位者的决意。所有的人物都在求而不得,却又想努力抓紧什么,就像永不知足的孩子。
古时有个故事:齐人有女,二人求见。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齐女想占尽两般好,这当然很不现实,毕竟世间的好处总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像永远不能填满的沟壑。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那个叫阿执的魅女,她似乎没有欲望这东西,纯粹的像无暇的明月。她的心中只有自己在意的人,快乐与悲伤都很纯粹,哭与笑从来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我想起朱颜记里的七海蕊,她与阿执既相似又不同,七海蕊的快乐是建立在所有人的偏爱上的,世上的苦难与煎熬,在她十五岁以前的人生一直有人为她担当,而阿执的快乐是无欲无求。
拥有纯粹的快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朱颜记里羽人有句台词:“阿蕊,你已经快乐了十五年,也许你自己都不明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同样的月见之章里鲛国的公子碧温玄大概也曾羡慕过阿执那仿佛永远没有忧愁的人生吧,毕竟只有把苦难消化把痛苦肢解的人,才懂得快乐这两个字何其珍贵。
人的欲望究竟是好还是坏呢?在九州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中,动荡是常态,这种常态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与野心家,他们的欲望,他们的贪念驱策着这片古老大地上亿万生灵的命运起浮。世人总想着两般好,却又说着二者不可得兼的道理,秋叶京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月见第一部中那些在矛盾与舍得间痛苦抉择的人儿离开了秋叶京,会否在青都寻得答案?
明月相逢,期待如初见!
《月见之章》读后感(六):新九州开篇之作
作为一个《九州幻想》的老读者,当听说新九州系列开启的时候,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新九州在微博开始连载《月见之章》之后,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追文之旅。
刚开始读《月见之章》的时候,感觉文中人物的名字还是有些奇怪。就楔子中出现的两个名字来说,如果说雪吟殊跟他的父亲雪霄弋相比起来稍微好一点的话,另一个人物汤罗的名字则显得更加古怪。而后面陆续出场的主要人物汤子期、碧温玄都带有一些微妙的怪异感觉。但一旦接受了这些人物的名字,就会发现围绕着这些人物发生的这个故事真的很精彩。我读完《月见之章》的上篇之后,对这些名字已经很习惯了,每个人物在我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了。
《月见之章》读起来给人一种很过瘾的感觉。就拿第一章描写的刺杀事件来说,汤子期扮成侍女警告雪吟殊有鲛人要行刺,雪吟殊得知以后猜出汤子期的身份让汤子期随行。酒席时雪吟殊先让鲛人的主人百里胜舞剑,然后告知汤子期百里氏不是刺杀事件的幕后主谋。待到鲛人行刺被制服之后,雪吟殊和汤子期联手让百里胜手刃了刺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同时也给人一些疑问。然后在第二章,再由各个角色逐一对这一事件进行解构,重现了雪吟殊一些举动的目的,看完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在此之外文中还留下了不少其他的线索。我在看《月见之章》中篇的时候,发现有些线索居然是在上篇第一章里就埋好的。
除却作者精心布置的各种线索之外,《月见之章》之中展示的各种新奇想象更加令人拍案叫绝。第三章中出现的鼠偶就十分惊艳,这些经由河络之手创造的小东西,靠秘术师的精神力驱动,探听消息,堪比鼠形机器人了。《月见之章》中的核心月见石则是让这些充满着科幻气息的点子实现的根基。当《月见之章》中月见石的核心内容披露出来之后,让人不由想起同年上映的电影《攻壳机动队》和《银翼杀手2049》。而河络展示的浮梭铁科技则更加厉害了,对羽人对鲛人都能起到很大的升级作用。
如果说我对《月见之章》上篇还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没看够,一不留神就看完了。记得那段时间每天在掌阅app上追连载,但是并不是每天都有更新。在某次看完新章之后催促新九州快发新的章节的时候,工作人员告知我上篇的内容已经连载结束了,当时真的感觉有些失落。上篇结束的时候,借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讲:“好像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离开了秋叶京。”经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文中的每个角色都牵动着我的心,他们之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而且文中的很多谜题也都没有解开,真的太想看到后面的故事了。
而《月见之章》的中篇的连载也已经结束了,现在就期待下篇能早点出来了。在这我也想对作者因可觅和新九州团队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带来如此棒的作品,感谢你们为九州拓展了新的版图。也希望我能早日看完月见之章的所有篇章,期望文中的可爱的角色们都能有好的结局。
《月见之章》读后感(七):把聆贝放进炉火,听作者讲故事。
上一次看的九州小说,还是唐缺的《丧乱之瞳》。《丧乱之瞳》是个完美的故事,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太“九州”。而因可觅给出的这本《月见之章》,非常的本格。
种族上,作为主线人物的羽人,作为剧情核心的魅,还有万能插件河洛自然是有的,为了把鲛人写进来作者专门拉了一条支线剧情不说,书里甚至有遵循原教旨主义三定律的龙。秘术上,印池、郁非、亘白这种和西方元素魔法相似的自然有,寰化、填阖、密罗也都处于剧情中心,虽然各自设计得不算特别精巧,但有意而为之的雨露均沾也蛮好的。
而个人最喜欢的,就是标题中的那枚聆贝了,我06年看的第一篇九州恰好就是《九州幻想》上斩鞍连载的《青蘅传》:
青木案边的炉火正旺,这样的秋寒里面红彤彤的尤其喜人。桌上是一个小小的檀木盒子,他的手在盒子里轻轻一探,再摊开来的时候掌心中就多了一枚殷红的聆贝。那聆贝不过指甲盖大小,红得好像是赤猩的血,光滑有如孩子的肌肤,捏在指间对着火光望去,里面翻腾不休,明明就有一个流转的世界。……不多时,火中“啵”的一声轻响,一个悠远的男声传来:“五月二十五,晴。今天前军出了辟先山口,夜北不太平,出山口的时候,还是杀了七百余人才弹压住局面。”炉火里的男声虽然有些模糊,但肯定就是他当年的声音。
《月见之章》里把这个设定捡了起来:
汤子期拿起白色贝壳,入手粗粝,微微生凉。她认出这是聆贝。他可以记录下一段时间里的声音。要重放的时候投入火中,声音就会重现……但这儿只有水,没有货。她今日来碧府也并没有携带火折,碧温玄故意不唤下人取火过来,就那么幸灾乐祸地看着她。
——虽然可能只是作者在编辑给的资料里面找到的便利,但对读者来说确实是值回票价的情怀了。就像魔兽电影里人族骑士踏过河流时,背景音里的“哇啦啦啦啦——”总能让老玩家会心一笑,心想值回票价了。
当然,作为一个连载作品,又要照顾非九州读者,小说本身还是有不太符合我审美的地方,整个故事——即使作为爱情故事而非历史小说来讲——也太过温顺了。
阅读上最直观的感受是上帝视角太多,各个角色出场自带的自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里的画外音,非主线的悬念如果没有在下一段解决,那最晚在下一章也会给出交代。 又比如叙事结构上异常的平滑,连载小说固然不能像大角的《铁浮屠》那样玩结构主义叙事,但《天龙八部》的多线总归不是难事。 再比如主线太过顺风顺水,实在没有碰到什么像样的危机和挫折,习惯性代入主角视角的我全程没有感受过一丝upset,也就很难铺垫出情绪高潮来。
总而言之,作者似乎太过于向易读性妥协了。当然,出版的只是第一部分,也许通过这样的故事把对许多人而言陌生的九州世界展示之后,会有足够精彩的展开吧。
《月见之章》读后感(八):人生昧履,砥砺前行
当子期乘风鸢远去、温玄奉王召入海,吟殊只身留在初秋时节的王城,这个又一次讲述了九州大陆的壮美与残酷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读罢第一感受,果然是个深坑。第一卷堪堪交代清楚月见阁的来历,年轻的统治者面临的王权危机不过才掀开冰山一角:河络局势动荡,鲛族又起波澜,臣属各怀心思,还有个谜一样不问政事日常添乱的羽皇老爹……故事就要展开更波澜壮阔的画卷,每个人都有前行的路,只有明月沉默无言,永远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第一次接触九州作品的读者,即使不熟悉设定,也可以跟随作者在叙述中穿插的介绍感受到九州独有的风情魅力。故事的核心矛盾——月见阁,得以存在的原因便是九州神秘的星辰力量,随着故事展开,源于不同的星辰力发展成型的密术流派也逐一登场,每一个都有侧重擅长的力量和工整典雅的名字,令人目不暇给。九州并非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栖居,创作者们想象出能飞翔的羽人,善冶铸的河络,美人鱼一般要想上岸行走必先毁心毁骨的鲛人,精神先于躯体存在的魅,还有在这个故事中尚未正式出场的高大的夸父。不同的种族成就了九州奇妙的造物风俗,也是这片土地连年战火不绝的原因。然而如果沉浸到故事本身,就会发现,不同种族固然各有独特的迷人之处,但种族之下、每个生命的爱与恨与挣扎,其实并无不同。
作者笔下人物形象虽然各异,但目前为止尚未有太多展开,塑造得比较完整、能够给读者留下整体印象的,主要还是雪氏兄弟二人。雪吟殊初出场便展现出他的能力手腕,对鲛人刺杀事件的处理又出人意料地体现出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九州作品中出现的统治者形象中,雪吟殊是较为特殊的一位。看惯了多疑的君主、霸气的枭雄,雪吟殊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或许这与不喜人族勾心斗角的羽族文化有关。他有一个明确的关于理想帝国的构想,但在向理想迈进的过程中,他又不肯随便利用或牺牲个体的生命。他也没有太强的功利心,有时救人只是出于不忍心,即使这个人与他是不同立场,救人于目标无益。也许这是他痛苦的根源,他无法真正无视他人的痛苦。比较而言,雪咏泽更符合读者对一个幻想类小说角色的想象:强大而脆弱的天选之子。第十六章写得很妙,月见石内气象万千,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神。漫长的时间中,他无所事事地长大,恨与想念都被稀释。说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保护伤害了他的月见阁,也许是因为如果月见阁消失了,他的存在将会彻底没有意义。
雪氏兄弟与汤子期三人组,常常给我和《Kill me heal me》类似的感受。一个隐忍温和,一个残戾脆弱,都对女主有着莫名的温情和依赖。但不得不说恋爱线和以往各色九州虐恋比起来显得好清纯哦,都没有什么制衡博弈的利益计算,说喜欢就喜欢了,唯一的障碍也是“我喜欢的女孩子是专属于哥哥的傀儡”这种梦幻的悬浮式矛盾,虽然也虐,但就……是很苏的虐。“我永远不属于你,但也永远不会离开你”这句也很浪漫。不过结尾处银穹塔顶雪吟殊挽留汤子期的情节就有点弱,“我不会让你离开我”这段本来应该挺动人,但整体安排上有点干巴巴的,很平淡就过去了。
如果说这个故事给我的最大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同情每一个人。她看得到主角的悲哀,也看得到配角的挣扎。汤罗是促成雪咏泽进入月见石的主谋之一,作者也同情他的后悔之心。箭鱼为了回去卑劣地用阿执的记忆威胁水央,作者也同情他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情。这样的作者塑造出雪吟殊这样的主角并不难理解。我想,某种意义上,雪吟殊这一人物形象正是承载了作者的期待和理想,痛苦而善良地前行。
:书名出自墨宝非宝《归路》
《月见之章》读后感(九):这次我不讲情怀
书是五月就看完了,书评却一直拖拖拉拉,因为有些不知道从何下笔。
毕竟是喜欢了十几年的九州,想说的话当然很多。
但在一本书的书评里讲述自己和九州十来年的因缘,由于九州认识的朋友,也有些无趣。我这样的小透明,就算曾在巧合下与与某些大佬谈笑风生,却也并没有为九州做过什么值得自夸的事情,何况前些天贵圈还诞生了“我们不熟”梗,便忽略了吧。
思来想去,还是要写个扎实点的书评,不说让更多读者因此了解九州,起码也不要让人点进来看我抒情看完了还一脸懵逼。
我决定端正心态,先给新来的读者们一些基本情况。
九州是一个架空世界,一个舞台背景,上面可以上演各种故事,这本《月见之章》就是其中一个故事。
九州的整体风格是古代东方奇幻,具体则不可考,因为就像我国有漫长的封建时期,九州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色调和风俗。
九州最初的搭建者在很多年前创建了这个架空世界的天文(十二主星)地理(九州)种族(六族)术法生物历史等等,并创作了很多故事,也吸引到很多初代搭建者以外的创作者也来写这个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再后来初代搭建者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继续合作了就拆伙了,这个世界保留了下来,当然,留下了无数版权BUG并因此影响了一部分故事的继续创作。
令人高兴的是拆伙者已经改掉了天文地理并锁定了一部分特定年代历史所以不管他就好,这人独享一个长得像九州也命名为九州却天文地理种族都不同的“九州”……
回来说眼前这个九州……这个世界本身极有魅力,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读到。
以上,就是九州非官方简要入门,接下来聊一聊《月见之章》。
////
这是一部很适合用来了解九州以及新九州的小说。
设定和剧情融合得很好,就算是第一次接触九州的人也不会被设定拦住,恰恰相反,应该会被一些设定给吸引住吧……
就像阅读霍比特人并不需要了解精灵宝钻那些复杂的历史一样,用一个故事带领新读者接触新世界,总是最妥帖的。哪怕读者对羽人和鲛人的初印象是鸟人和人鱼也没关系。
雪吟殊和汤子期的故事在阴谋中展开,皇朝继承人与皇家情报组织的间谍,当然有足够多的言情噱头,但作者处理得极冷静克制,以至于这条感情线某些时候显得有些寡淡(我是说两个人在彼此的感情进展上比较温吞,当然剧情上是比较刺激了),却又恰到好处的契合了整本书肃杀的气氛。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环境中,时不时的闪一闪各种人物的在身份责任以外的一点出于本心的私人感情,但又完全不崩人设,因此非常吸引人。我个人尤其喜欢鲛人质子……
说到质子就必须再夸一句,本书刻画好几股势力间的暗流涌动时,特别经得起反复阅读,免得忽略了一些看似闲散的细节。而且处理得张弛有度,读起来不吃力,因为作者除了主线之外的小伏笔都很交待得很爽快,一层一层有条不紊,绝对不拿一个小段子吊人胃口结果让读者看到谜底觉得故弄玄虚。
我个人特别喜欢跌宕的剧情+隐忍的文笔,就是那种读者内心波涛汹涌,作者表面拈花微笑的范儿。但做得到的作者不多,最怕是作者口若悬河天花乱坠而读者心如止水一脸冷漠。这本书让我读来很满意。
因此可以在这里坦白说,这本书的五颗星里当然有九州情怀加成,却并不是我因为“九州”二字就胡吹。
惊天秘密揭穿的那一段我就不剧透了……
啊但是不剧透很难评论啊喂……嗯有共用身体!有兄弟喜欢同一人!有上一代的纠葛!有王朝倾覆!
会很期待第二部,展开更大的故事!
也在这里期待新九州。
《月见之章》读后感(十):历史蜿蜒
这种时候,反而不好意思把刚读完时写的书评放出来了。
收到新书,意外地发现是厚厚的一本,封面手感很棒,里面夹着各位大神的签名。这大概是我第一次从一部小说的连载第一章慢慢地、慢慢地追到它的第一本实体书印刷预售,我本以为它像因可觅老师的文字一样轻,没想到是原来是这样重的,谢谢新九州,期待荆棘之海和荣耀之旅,以及更多的九州。
以下是书评= =异常简略求别看
因为在《月见之章》之前并没有读过因可觅老师的其他小说,所以没法有过多的评价,单就这一部而言的话,其实从开头就给出了极其缓慢的节奏,人物虽然不多,也没有奇幻小说往往给人的史诗感,但是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平静地讲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而处处藏了一半,虚虚实实,正是吸引人的地方。
在读《月见之章》之前和之间,我交叉读了很多快节奏或题材奇特的文,因此每次读《月见之章》总有一种新奇的感受,似乎很久没有读过这样优雅的文字了,这个样子的文风真的很适合羽族和秘术,就算剧情时常凌厉起来,这种像云一样的句子也能描述得无比柔和,它本身就适合在云一样的一块陆地讲述一群云一样的人的故事,有时候读起来不太容易让人进入,但认真理解了剧情之后,就会喜欢上像汤子期这样坚韧、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拴住的姑娘。
汤子期从一开始的出场,她的来历就已经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虽然能够联想到和汤罗有关,但这种似断不断的关系足以让读者确定这个故事的基调,甚至我直到很久之后也没确定汤子期和雪吟殊到底是不是官方CP,我也不确定子期在最后从太子殿下怀中挣脱时,有没有爱上雪吟殊。
我还挺喜欢这种虚无之感,读完一个像是有点没头没尾的故事,但开头和结尾又仿佛理所当然,子期姑娘悄无声息地来了,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从头到尾,即使是被雪咏泽(其实我更喜欢这个名字)占据了身体,而自己的精神体被赶出来的时候,她也能够保持微笑,是那种独自承受着痛苦的微笑,和煦而且温柔,这种时候,即使是太子殿下去爱上这样一位岁羽,也是值得的。
对于雪吟殊,他恐怕是读者对于新九州的第一印象了,作为一个名字控,我还是比较喜欢有画面感的名字,不过当殿下展开光华的羽翼的时候,名字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双能与月光争辉的大翅膀就已经说明了这位殿下的样貌。同样,我对汤子期也是如此理解,人们往往只记得一个人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正如她飞得比风氏和云氏的两位少年还高,当她从最高处显现出和天空融为一色的身形时,我想雪吟殊的心将被这一刻的画面永远震撼。从教坊里出来的柔弱的小姑娘,可能自己都从未想过会自己会达到这么绝唱一样的高度,那是她用寰化之海中的折磨和善良换来的,至于在历史和说书先生那里留下怎样荡气回肠或可歌可泣的故事,那跟爱情、跟家国又不怎么有关系,至始至终,她只是在不懈地追求自由,相对于那些贵族权臣,她是如此高贵,即使是雪吟殊也攀比不上,这就是她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重要感。
通篇涉及那么多精巧的机括、锁甲还有生物,目不暇接,又能让人轻易记住,我也很喜欢这种隐秘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其实权力和欲望,还有关于月见阁的种种纠缠,不过都是九州大地上的水滴,蜿蜿蜒蜒,像因可觅的文笔,是细细的曲折的溪流,无声胜有声。
我另外还意外喜欢的是森河,虽然炮灰很快,不过一开始脑补的是隐士高人得道仙人最终大BOSS之类,没想到原来是雪咏泽所控制的“壳”,这里的确出人意料,而九州永远的出人意料之处就是总有一些人能够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而且总能有理由,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
活着就是直指本心地活着,我羡慕这样的九州的人,在辽阔的大地上总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武之地,他们活得如此精彩,可以在平平淡淡之中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