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森林之子读后感精选
《寻找森林之子》是一本由[日]井田彻治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森林之子》读后感(一):飞机坠地时,也是人类灭绝时
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走遍非洲、东南亚、中美洲,通过实地追踪及采访动物研究保护专家,对灵长类生存状况进行调查。 和地球上所有大型动物一样,由于生存环境急遽恶化,灵长类的种群和数量正在迅速减少。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有25种灵长类列入濒危名单。不论生活在哪个地方,它们面临着相似的生存威胁:森林砍伐、矿石开采、猎杀捕捉、人类战争、病毒感染……而地球变暖这个最大的威胁正全面影响所有生物。 当有限的地球资源不足以养活迅速增长的人口时,拥有最高智慧的人类,毫无竞争对手地抢占资源。与灵长类比邻而居的人口大多贫困,特别在非洲。没有解决贫困之前,任何保护措施都较难实施。近期的预测称全球人口数量到2050年将有98亿,2100年达到112亿,这其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况且,以人类的贪欲,解决温饱后还想要过上质量更好的生活。吃饱了还想长寿,据说棕榈油比大豆油健康,改吃棕榈油;吃饱了还想显年轻,赤湖果提炼的油脂有美容作用,就从赤秃猴嘴里抢夺本属于它们的食物。尽管处于互相隔绝的地理空间,不管在非洲还是在亚洲,人类先祖们都把类人猿称为“住在森林里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再畏惧的人们打破古老传统,只把它们看成餐桌上的肉,人吃“人”变得毫无顾忌。 近几十年非洲多国发生的内战,使得曾经建立的国家公园无力看护动物,猎杀行为越来越猖狂。期待保护猩猩同时解决当地贫困的生态旅游策略的实施,人类闯入它们的世界。而当它们不再设防,把人当成朋友时,枪口对上了它们。人类互相争斗的行为,究其根源是抢夺侵占资源。毫无约束的战争,武器杀伤力的提升,不但伤害了自己,消耗巨大的资源,也不可控地殃及完全没有自保能力的周边生物。这世界,人类最疯狂。 更有无知的人,抱着猎奇的心理驯养另类宠物,自以为对宠物的“百般呵护”是爱心是在保护动物,岂知捕获它们的代价是牺牲它的父母家人。在网络上时常会刷到晒宠物或什么动物迷之行为的帖,各种可爱搞笑,网友跟帖也跟得热闹。只看到豆瓣上有一位朋友说也许它们做的这些动作是代表厌恶或害怕。更别提有些买家是拿它们来招揽生意、马戏表演。 作者引用乔治夏勒的一段话“人类能理解自己离不开植物、动物、岩石和水的事实,却很难感知到这一点。我们自发远离了大自然的群体,然后成为统治地球的暴君。可当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彻底胜出的刹那,恐怕也是自身毁灭的瞬间”。作为普通人的我,在梳理完这本书列出的总总危机后,依然会夏天用着空调,冬季吹着暖气,出门开着小车踏踏实实地过着每一天
《寻找森林之子》读后感(二):当心!下一个危机就轮到人类自己了
小时候看过街头艺人耍猴。那会儿单纯是在看热闹,猴子的表演像模像样,但动作做得不对,耍猴人的皮鞭就抽上来了。猴子疼是一定的,从它们的表情和叫声上就能看得出来——可是它们被绳子束缚着,又能躲到哪儿去呢?
后来知道的东西多了,了解了灵长类的不少知识,知道人类其实也是灵长类的一员,并没有高贵到哪儿去。但现实情况却是,人类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仿佛越来越大,更无论对待其他动物了。而除了人类好像拥有数十亿之众、比较“欣欣向荣”之外,其他灵长类的处境多半已经越来越不怎么样,濒临灭绝者亦有之。
其实,人类本不必自诩,以为自己就有多么了不起,以为自己就可以千秋万代、稳如泰山。殊不知,在人类之前,恐龙曾经称霸地球长达1.5亿年之久,非鸟恐龙不也在6500万年前仿佛一夜间就灰飞烟灭了吗?人类的历史才有多久啊!说长一点,就从最早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算起,不过只有200~300万年的历史;而最早的猿类,顶多追溯到地质学上的渐新世,也就是3500~3000万年前。假如人类无所节制,可持续发展就无法继续下去,最终结局也就可想而知!而且据说,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目前正在进行,甚至有加速的趋势——这其中。人类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可不少!
《孙子·谋攻》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面对潜在的生存危机,人类确实再不能因为认为事不关己,因而有“高高挂起”的想法;假如人类不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包括其他灵长类在内的所有动植物的保护,终有一天,人类肯定无法独善其身!
曾经有一部科幻片,名字是《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讲述了没有了人类的地球逐渐变化的故事——看起来确实挺残酷的!而且可以看到,假如人类真的消失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反而会慢慢恢复到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状态。而正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地球才变得岌岌可危,动物们也朝不保夕。据说,20世纪已经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还有很多濒临灭绝——其中就包括不少人类的近亲,不少的灵长类!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觉得这些都很遥远!
有这些看过的、听说过的知识作为背景,理解和认识《寻找森林之子:灵长类的危机和未来》这本书中所谈到的那些内容也就相对容易一些,也就更加需要切实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灵长类以及其他动植物的紧迫感。就在这本书中,日本记者井田彻治总结了灵长类动物的当前状况,遍及非洲、亚洲、南美洲主要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现状。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作者认为,森林破坏、不可持续开发、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行径必将导致众多灵长类动物消亡——而将它们逼入生存绝境的,正是另一种类长类,也就是人类自己!
由此,在《寻找森林之子:灵长类的危机和未来》的最后,井田彻治发出了呼吁:“为了不使21世纪沦为‘灵长类大灭绝的时代’,我们这群自称为‘智人’的傲慢灵长类的才智,即将接受严峻的考验。”千万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在耸人听闻、杞人忧天!假如人类还这么无知、这么不以为然,下一个危机或许就要轮到人类自己来面对了!
《寻找森林之子》读后感(三):灵长类:消失的丛林守护者
《寻找森林之子》读后感(四):警钟为谁而鸣-灵长类的危机与未来
在此,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何谓灵长类?灵长类就是与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并列,同属哺乳纲的动物,而灵长类又是处于众多哺乳类动物中的最高位者,现今的人类,即智人就是灵长类的一种,所以灵长类是地球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和亲密的动物。
大猩猩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目前灵长类所面临的濒危困境,根据文中描述归纳总结为如下: 1)非法的偷猎和走私 很多国家、机构及个人都有购买小型灵长类作为宠物饲养的需求,有些餐厅甚至用它们来招揽食客,借用姚主席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由于人类有些所谓的利益需求,才使得非法的偷猎和走私大行其道。而在实际捕猎过程中,如果要弄到一只幼崽,就不得不杀死许多成兽,这对灵长类的数量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直接影响。
红毛猩猩所以目前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环境相当不容乐观,作为智人的我们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延续和改善与我们同宗的类人猿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呢,如何在以类人猿为中心,寻找当地居民国家的保护支持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又兼顾科学研究的方向上做出实质性的行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将会是独特的挑战。针对类人猿濒危的困境,作者也针对性提出了几点: 1)保护栖息地的河流和森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目前已开展的以类人猿为主题的演讲和生态旅游是最为流行的方法之一,既能为保护类人猿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形成良性保护循环。 2)环境保护意识和生物保护意识的加深,在碎片化的栖息地和保护区之间建立回廊,通过绿色回廊使被分离的类人猿可以进一步互相交流,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减少近亲交配所带来的基因退化和弱化。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遵守,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减少纸张、食物等的浪费,爱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不止停留在口头,更应落实在行动! 3)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彻底禁绝捕食野生动物的投机性,对于那些捕猎者予以严惩,同时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发力,彻底消灭非法走私和狩猎行为。
山地大猩猩为阻止大型类人猿为首的众多灵长类动物的消亡这一天的来临,人类必须仔细审视我们日复一日视作理所当然的生活,从中找出根本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地解决。否则,当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彻底胜出的刹那,恐怕也是自身毁灭的瞬间,正如“利基天使”高迪卡斯所指出的那样“眼睁睁地看着类人猿走向灭绝之路,就好比看到我们人类自己的未来一般。”所以为了不使21世纪沦为“灵长类大灭绝的时代“,我们人类必须做出改变,警钟已经长鸣,出路又该如何把握呢?
灵长类得危机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