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摘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一本由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页数:3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一):心情美好
本质上我属于喜欢古诗的,但看的很少,中学毕业后基本没读过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回避这有些”迂“的爱好,还是被周边的人各种更新奇的爱好所吸引。快四十了,觉得其实人真的应该认识自己,从心,随意。
喜欢读读诗,也喜欢看诗人的经历。
鲁迅讲,悲剧是把有意义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那诗是什么?像王维这样诗好家世好做官好的太少了。诗人生活的不完美,和诗歌的美,有时候对比起来更让人感慨。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二):中国古诗词的伟大复兴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三):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过了白露,日子便渐渐入秋了。虽有阳光,拂面而来的风已然带着枯荷的凉意了。
清晨踩在满地的枯黄卷边落叶上,窸窸窣窣的响声,让人觉得清脆悦耳。翻开手边的《中国诗词大会》,好奇古人的秋天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四):从十场比赛到决赛(4月4日),还要酸一下~其间3天我正好可以着手《少年包青天 电影版》的创作了。^_^
除了一直都知道的比赛中的细节外,更亮眼的,正是美女选手:
畅欣,好漂亮~^_^ 因为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我除了知道喻恩泰在里头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我觉得喻恩泰大哥还是蛮万能的,电影《火锅英雄》和诗词完全不沾边)。所以山西妹子我是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才第一次看到。最喜欢的女生类型,一见钟情的类型。清纯、青春、文静、瓜子脸、谦逊,又声线柔美。如果还没谈对象的话,要说一声喔。^_^
还有其他,当然在这里就不列举了。毕竟肯定第三季也会出书。在书里肯定都有。
《少年包青天 电影版》剧作是今年主要的创作项目,同样在网易云阅读首发。从立项、构思到重做前三部电视剧的功课,还是用了不小半年的时间。越做越过瘾: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五):“吾爱康老爷,风流天下闻”
第三季从除夕开始就期待(说好了大年初二首播,结果接近一个月,都一点影子都看不到。直到3月15日才首次出现报道,说3月23日晚7:30,科教频道首播)到十集联播,再到决赛之夜,仿佛一眨眼就结束了。从大兴宾馆到五维凤凰演播室,从科教频道的九场联播到4月4日综合频道直播,从巴中市南江县到未名湖畔......相比于前两季从中途甚至一年以后才回头来看,今年的我则是重头看到尾。虽然董卿、彭敏、陈更都表示明年再来,但究竟还筹不筹办第四季,还是要到7月份才知晓的。不过这10场比赛,太多记忆,也太成功了。我在豆瓣,用截图来梳理吧:
“赶快去报名,参加第四季。这一炮打响了,你的书也就跟着响了。”我觉得我妈是捕风捉影,我不必要指着这么一趟就出个什么名——但10场直播比赛中的内容,都太令人兴奋^_^
“期不期待《第四季》?”决赛之夜接近尾声的时候:“期待!”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六):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赞助商“诗仙太白”擦亮重庆城市名片^_^
4月15日下午。离《诗词大会》第三季播出不过10天的时间。同一个广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追逐。本来想在《东京一年》出版一周年时再进书店看(对电子书不感冒),今天抽空......就又来了。2015年10月时是《007:幽灵党》,事后才感到后悔,赶这场电影实属浪费时间;2016年6月,则是杨绛逝世;2016年9月到11月又相继来到这里,赶《谍影重重5》和《但丁密码》,就证明非常值得了。我在杨家坪商圈背后的这家网吧门口,驻足凝视楼下的过往车辆,满脑子却都沉浸在对老人的缅怀当中。而一年半后,除了没有当爹,又经历了无数风雨,我再次来到这里。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追逐,在3年的欧冠决赛、青城山脚弥远书吧和《街子揽阅——一封情书》创作后,第三季结束的这10来天,我则完全沉入进.......《少年包青天》电影版的编剧构思中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七):2017年最后一个星期:
1.看完《人名的名义》;
2.开始搜集今年的《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视频素材。考虑到相比于2017除夕来得特别早,2018年除夕又这么晚。所以可以到明年1月下旬再开始密集制作;
3.继续写《新白娘子传奇》,元旦前就在网易云阅读发表已经写好的部分。随着重温剧集和持续关注20年来各位主创的近况,越写越入佳境。这跟与电视剧同步问世的剧集赏析可不一样,我将在《青城山下白素贞:珍藏<新白娘子传奇>》中,以电视剧中的插曲与台词为线索,着重描写原剧中主创的近况,及2013年暨《新白娘子传奇》播出20周年时,‘小青’陈美琪、‘白蛇’赵雅芝、‘许仙’叶童三大女神重聚南京江苏卫视的现场盛况。对于5年的创作生涯而言。选择它(指为轰动全球华语世界的《新白娘子传奇》制作20周年纪念册),作为2017年的最后一件事。就好像又跟小时候的那个我,谈过一次恋爱了。不过现实中,我身边的女孩,倒是越来越多——
4.无论是在重庆市巴南区恒大城A区37栋快递点做事的这个妹子,还是QQ联系人名单中的95后、全国各地的迷妹——杨梦雪、邹岳辰......抑或街子古镇台北甜品的......‘甜品女孩’(家人和朋友都知道了,我以写书的方式......向你求婚),你们都是我亲身接触过的。2017年这最后一个星期里,我还是会时常......把你们记在心上——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选拔已经结束。明年春节就将播出的第三季......对于成功举办了两季的这档近两年央视的王牌文化节目,还有多少新的惊喜呢?对于节目录制的关注,也将是年末这一个星期,所要重点关注的——
就在家里......过完这最后一个星期了。在全城的永辉、新世纪百货门店里,四处搜寻‘金汤肥牛’、‘金汤虾球’这两种康师傅近年推出的方便面品牌后,渝北新光天地、九龙坡‘御江洲’、渝澳大道‘恒大新城’三个地标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这两个星期,我都有去石桥铺(在科园三街,又发现了一家‘黄嘉家米线’),但感慨时间......真是要与繁忙的车流拼黄昏。而在这其中,人的生命,才真正是最脆弱的......陈家坪长途站旁的富丽大酒店,赶上了又一对90后的婚礼,男孩女孩颜值都不算高罢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八):诗词之美,穿越时空橐橐而来
诗词往往在有限的篇幅内创造无限阔大深远的意境,而为我们所激赏。诗歌起源于劳动,自上古《弹歌》质拙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后《诗经》的思无邪,再到唐诗宋词的灿烂光华,迄民国尚有优秀的诗词篇章问世,诗词以其经久不息的魅力每每萦绕我们心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人已写不出质量上佳的诗词,追其原因多半是失了诗词生存的土壤或曰氛围所致。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这类文化益智节目的相继播出,不仅吸引了大批热爱诗词的观众,而且激发了一股阅读学习诗词的热潮。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引导下,《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籍的出版也就水到渠成。继第一季图书出版之后,第二季也已问世,并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分上、下两册,生动再现了节目的精髓。全书共分十场,前附序言,后列“主持人嘉宾寄语”、“附录”、“后记”等部分。在每一场开场白部分,董卿及各位嘉宾对于诗词的理解把握都极为精到传神。开场白提到的诗词全文附于页脚部分,解说部分提到的诗词则全文附于正文靠近书口部分。正文部分有选手照片及其精心选择的出场语,并在下面全文照录引用的诗词全文。然后是选手简介,了了数语,即勾勒出选手特长。题目部分满足了读者参与的愿望,可以逐项答题参与其中。题目后是“自我评价及答案”部分,最后是嘉宾点评部分,此部分提到的诗词都全文录于嘉宾点评前面。此外,更有与诗词内容相契合的古代名家画作,图文互映,阅读文字之外亦可鉴赏名作。 综观全书,可见节目组精心挑选的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很少有冷僻、小众的诗词入选。考量的是选手对诗词的记忆、理解与把握,我们在节目中也看到有些选手临场发挥欠佳,不排除紧张导致的头脑空白现象,更多地是选手停留在较低阶段,缺乏对诗词整体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对照我们自身,在阅读并答题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查漏补缺,对症下药,不断提高自已的水平。从这一点来看,《中国诗词大会》做出了有益尝试,也令读者对今后相关类书籍的推出报以期待。 反过来看嘉宾的表现,在十分抢眼之外,我们应该看到他们深厚的诗词理解把握能力,是基于平时大量的阅读、体会、理解的一个积累过程。当然,我们也不应排除嘉宾临时准备。但如果没有平时的深厚学养,嘉宾也是难以发挥到完美的境地。主持人董卿的才华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人们惊叹于她的出口成章。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由于董卿从小就浸淫诗词之中的长期历练,才有节目现场的光彩夺目。主持人和嘉宾的口若悬河、才华横溢,对于读者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正可期待。 诗词之美,不因时代的变幻而失色,它正踏着响亮的跫音向我们走来。你我是时代的普通一员,在大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更应奋发激扬,应该努力汲取诗词中积极向上的营养,继承发扬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与《中华诗词大会》相遇,与美好的诗词重逢,打好自己的基础,请从现在开始。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九):生活处处有诗意
最近出门散步,总能瞧见青石板上落满了星星点点米粒一般的桂花,萦绕在侧的也都是甜甜的桂花香,那种浅浅淡淡的香气就那么飘到鼻子里,让人微醺又很享受。很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搜肠刮肚,倒觉得古诗词更能妥帖的表达心意。
“花味袭人露浅黄,不看姿色闻秋香。”“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
其实,平日里的这种情境特别多,一夜忽来的春,天高气爽的秋,再细碎到波光粼粼的水;洒满庭院的月光;还有漂泊在外的离愁;美好的爱情、友情……
这时候,就会发现古诗词的妙不可言,因为什么都不能比这更好。言简意丰,意蕴悠远,随口念出一句,就能很合时宜的熨贴人心。
最近在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上下两册书将电视节目中的个人追逐赛、擂主争霸赛、飞花令搬进了书中,让关于诗词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古板,多了许多趣味性。里面除了有完美的赏析,还有好玩儿的答题机制,闲暇翻上几页,倒也有趣。而且越翻越觉得生活处处是诗意。
说到美丽的景致,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说到抒情,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都不过寥寥数语,却能道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与情谊,实乃古诗词的一种特有境界。
而且《中国诗词大会》这本书,还解读了我们平时很多刻板印象的误读与曲解。
像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一直把“蓝”理解为“蓝色”,然而实际上,这首诗中的“蓝”是一种水草,叫“蓼蓝”,为碧绿色。
还有《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是浪漫的场面,而实际呢?其只不过是为了衬托后面归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悲伤之情。
说起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也是在怀孕后重新正视起来,每次读诗都心下沉静。宝宝出生三个月后,每天读一首诗词和童话给他,小人儿总能很认真的听,还望着我笑。那么小的宝宝自然不懂我在干嘛,可是诗词自有它的韵律,光是读出来就很动听了。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有琴瑟和鸣把诗词唱出来的习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知乎曾经有段时间有个热门话题就是关于要不要孩子背诗词,一部分人觉得学诗词没必要,小孩子纵使熟读熟记也是无用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呀。古诗词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读多了,自然悄悄在内心扎了根。有一天当你真的触景生情,脑中冒出曾经读过的诗句,才会意识到它的妙不可言。 秋天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周末在家不出门,泡一杯热茶,啃一口月饼,看看这书,倒也是有滋有味,生活处处有诗意,诗意在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十):在游戏中点燃心焰
记得去年在台湾环岛旅行时,有一晚住在台东一家海边的民宿,坐在院中就可看见一轮明月从浩瀚的太平洋上缓缓升起,天空中云霞变幻,气象万千。此情此景怎可无诗啊!可是,所有的感动冲到嘴边,却只能化作唐朝著名宰相、诗人张九龄的那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己再也原创不出更贴切的句子。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了两件事:第一件,有那么多巨人佳作屹立当前,今天的我们怕是再难突破了。第二件,生而为中国人是多么幸运!因为那些人生中最最重要、自己却拙于表达的情感,早已有人为我们备下了各式各样绝妙的答案。
这些精妙绝伦的诗句、词句,承载着无数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最深刻又最诗意的思考,它们在忧患时给人以信念,在消沉时给人以鼓舞,在悲伤时给人以慰藉,在欢喜时给人以隽永,在失意时给人以旷达,在得意时给人以警醒……人世间的万般情感,皆可在诗词的海洋中觅得知音,找到归宿。
诗词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那份最深沉的爱。在一个求新求变的时代,静下心来谈诗论词似乎已成为一件奢侈、另类、甚至搞笑的事。于是那些已经融入骨血的言语,只能静默于心间。令人欣喜的是,春节期间火遍荧屏和网络的诗词大会,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这团火焰,使当代中国再度成为“诗的国度”,展现了几千年的中华文脉是如何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相比视频版的“诗词大会”,纸书少了炫目的舞台,也少了激烈的角逐,留下的是安静的诗句里如画的江山、纵横的才气和传奇的故事,是对诗词大会本身更具学术性、更有书卷气的延伸。
在体例上,书中保留了节目的场次和环节设置:无论年龄、经历、职业,每位选手们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够以这样的形式被载入“诗词高手榜”,无疑是对选手们最大的褒奖和鼓励。
与第一季图书相比的第二个特点是:将答案集结在每场比赛结束之后,从而保留了观看节目时的紧张与悬念。在题目与点评的部分,对所提及的单独的诗句都注明了出处,并列出全诗以便读者进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判断,使得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另一个亮点则在于,纸质版的“诗词大会”在“嘉宾点评”的部分为许多诗作搭配了内容、气质都相互契合的绘画——以画品诗,以诗解画,完美诠释了“诗书画”一体的传统文化之美。
说起大会的比赛性质,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游戏,一种让大家借此机会去了解古人的情感、襟怀、抱负和智慧的游戏。《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等人结海棠社、拟菊花题,在今天看来似乎高雅得遥不可及,其实就是一群喜爱文学的年轻人在玩那时读书人之间玩的游戏。游戏之间可以看山看水看性情,将才思锻炼得更加敏捷,同时吸纳更多的词汇,培养对格律平仄的语感,也在工整的对仗中思索人生,看到世间诸事皆为一体两面,明白山穷水尽之时,也许就是柳暗花明之处,从而潜移默化地练就一颗不死之心。
这也正是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所提出的“心焰”之说:诗无法带来物质的富足,却可以使人的心不死。其实,汉字“心”的形象就是一团火焰。我们的祖先将“上下求索”的执着、生命落空的怅惘、定国安邦的壮志、忧国忧民的慨叹……汇成一缕魂魄融于诗中,默默燃烧,留待后辈再领风骚。
金代元好问曾以一首绝句评价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这后两句,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伯牙与子期相知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千古之憾。“诗词大会”正在做的,就是激发、引领更多的当代中国人,重燃当年寂寞之心,让这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