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忘记》影评精选
《千万不要忘记》是一部由谢铁骊执导,罗玉甫 / 彭玉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万不要忘记》精选点评:
●我对那个年代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后人,我对前世的理解都来自于叙述,或者说,来自于建构,一方面,影片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恐怕是现在的许多人都难以达到的水平,固然,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图景下的乌托邦寓言,但是,那种向往的可能是人性本身,不过,对这种向往的呈现方式的背后是权力的舞台~
●了解一个时代,唯一一个反面人物说方言
●抛开意识形态宣传不谈,本片的戏剧化的成熟度,浓厚的生活气息都是不错的,片头仅用两三分钟,两三个镜头,就几乎把所有人物和人物关系交代清楚了,并且描绘了人物性格,埋下了剧情关键性伏笔,非常到位。
●“买这么贵的衣服,那是****作风!” 可问题是商场里148的衣服又是卖给谁的呢/斜眼笑
●严格的说64年还没到文革,本片阶级意识并不算多,但对于朴素的作风有一定强调。彭玉也就是《东北一家人》里的老太太,一口纯正的大碴子味,在当时就扮演了一位岳母的角色,也是有一定挑战的。
●虽然电影的语言不同,但想表达的很清楚,在工作生活中分得清公与私才是社会人应有的能力,拿到当代来看也是一面镜子。插一句,喜欢教中国青年人讲真话的陈先生其实是美国人。当有人买不起房只能蜗居在6平米的阁楼而有人有66套房子还嚷嚷租不出去的时候才发现阶级矛盾其实有多深,这电影我给五星。
●四星是给导演谢铁骊和彭或的。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世界大师级的,自然流觞,和现在的好莱坞导演有的一拼!彭或的表演精彩绝伦。虽然是一个烂故事,但是谢铁骊和彭或使整个影片变得很精彩!
《千万不要忘记》影评(一):为了保卫大电机的安全!
父母变成国家机器逼着儿子抛弃泯灭人性,将爱情与物欲视为不齿之谈,而落后的丈母娘因精于算计成为全剧唯一的反派。求鲜货铺店主这一职业的阴影面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千万不要为了成为资本主义的接班人,让社会分工这样的西方词汇腐朽我们的思想。正大光明看儿子的情书成为党员爸爸思想教育的源泉,我穷我有理,挂大照片,买毛大衣,卖野鸭子等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为了解救世界的贫困,为了世界革命,工人阶级有责任千万千万不要忘记。好在,最后社会的落后分子终于悔悟了。
《千万不要忘记》影评(二):千万不要忘记!
《千万不要忘记》影评(三):千万不要忘记!
《千万不要忘记》影评(四):旷工、贵衣、大照片是否可以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化腐蚀”?
若是抛开政治宣传的色彩,这部片子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讲述了少纯在老工人父亲和鲜货铺丈母娘之间摇摆不定,既想不耽误工作争当先进工作者,又想靠打野鸭挣钱买新衣裳。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打了野鸭子就不能认真工作,而那件新衣裳像座大山一样,逼迫着他借钱打野鸭。如果不是老父亲和好友的及时劝阻,否则就可能陷入“新衣裳-旷工打野鸭-新衣裳-旷工打野鸭”的恶性循环。
本片批判的是旷工、贵衣和大照片这些资产阶级享乐文化。确实旷工打野鸭影响了工厂生产,这点放在现在也是错误的,应该按照工厂内部规章制度做出相应处罚。而贵衣服和大照片,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不鼓励人人买贵衣服和拍大照片,那么为什么还生产贵衣服和提供大照片拍摄呢?何不直接取消贵衣服的生产和禁止拍摄大照片,就像文革时那样,人人穿着绿军装蓝裤子,姜昆李文华相声《如此照相》里只准拍革命照片。
片中虽然没有明确禁止追求贵衣服和大照片,但时时刻刻提醒着不要忘记革命传统,“你爷爷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还住在牛棚里,一件衣裳都没有”,暗示追求新衣裳就是背离革命,走资本主义歪路。
本片弘扬的是友良这样为了实验而忘记与女友约会、即使家庭困难也拒绝工厂补助的先进工作者。不可否认他们是道德模范,但也正因为道德模范是少数人,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如此的,他们还是要生活的。工厂实验成功后厂里发奖金,具体如何分配片中并没有明讲,但1984年电影《阿混新传》里讲了类似的事情,饲料厂内实验成功后发奖金,采取的是平均分配,主导实验的工程师和在厂里混日子的普通工人拿的是一样多的钱,想来1964年时应该也是如此。
如此类推,一个道德模范意味着干得多拿得少,还要先集体后个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住在集体宿舍。道德能在短时间内维持这份热情,获得厂内荣誉称号,但在长时间内却打击了积极性,顶着荣誉吃着窝窝头。
总而言之,片中将旷工打野鸭、买贵衣裳和拍大照片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化腐蚀,走的是背弃革命传统的歪路,提醒观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警惕旧社会顽固势力的反扑”。但阶级斗争在此处意味着压抑追求个人美好生活的本能,穷反而是光荣的革命的。
:牛大妈的演技真绝,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的丈母娘形象完全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