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之子》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地之子》的观后感大全

2022-03-14 15:5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之子》的观后感大全

  《大地之子》是一部由松岡孝治 / 潘小扬 / 榎戸崇泰执导,上川隆也 / 仲代达矢 / 朱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之子》精选点评:

  ●这样歌颂中日和平为背景,反思战争带来痛苦的跨国合作片,在现在这种氛围下,真是不可能再拍出来了。真心觉得很不错。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啊。

  ●结尾偏主旋律

  ●当年中国能跟日本合拍这样的电视剧,真是有胸怀的,对历史的还原也算严谨,后面有点潦草。朱旭戏有些过,仲代达矢是真好,当年的蒋雯丽好美。我想知道那时日本给中国的3000亿日元的贷款后来中国还了吗?

  ●神作!山崎丰子太伟大了!关怀了历史造就的畸形群体—因日本侵华留下的在中国生活成长的日本遗孤,人性的矛盾在这个群体中体现,他们一方面会受到中国文化以及zz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与生俱来的日本人的天性。人与人的关系总会被一些东西羁绊,但,另一方面又会被另外一些东西影响—人与人本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五星

  ●央视出品的禁片

  ●很不错的中日题材片子,满满的都是情。那时候蒋丽雯还很年轻。

  ●我喜欢90年代的一切,包括这种工厂里的气氛。能体会到这个故事种种细节的真实之处,大概就能理解知青们深谈温格时必定眼眶湿润的原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迸发出的善良,皆是出于人类的本能所以特别能打动人。在同期录音的剧里能这样用大量汉语对戏,上川隆也真的很了不起。

  ●意义非凡的一部剧。不论是演员的表现,剧情的铺陈,还是对时代背景的书写(太写实了),都不可再得般的难得。遗憾的是结尾不够好,套路一般的奉献自我支援落后;最后一场由“情敌”带来的风波也略多余,简直drama度爆表。另,中日的所谓“蜜月期”会阶段性地一重重到来,然而不会再重复当年的情貌了。(最后,赞美上川隆也!)

  ●小时候的回忆。

  ●比《小姨多鹤》好看多了,说到底这个题材还是应该日本去做,中国人一做必然夹生。

  《大地之子》观后感(一):面对历史我们应有的觉悟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战争的性质是正义还是不义,它满足的只能是部分人的私欲,最终的结果都是悲剧的,“兴亡百姓苦”,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就是普通人民。这是《大地之子》给我的直接观后感悟。

  一个人把大地之子看完,很多场景都令我泪流不止,后来我又推荐给父母,陪他们又看了一遍,剧中的东北大地就是我的家乡,陆一心所历经的那个苦难岁月也是我父母青少年时所处的岁月,剧中东北旧时的模样比自己国人拍摄的场景都真实、真切。这样逼真的旧东北历史面貌的再现竟然是出自外国人之手,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从小就被告知要勿忘国耻,我们都深深铭记在心,可是长大后我不禁问自己,国耻就算记住了又怎样,是再发动战争复仇吗?国耻不是让一辈辈子孙来记住,记住了不反思又有什么意义?万事有因必有果,这个历史惨剧的根因在哪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烟四起时方才醒悟,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剥落繁华的外衣再看看,其实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亲情!

  《大地之子》观后感(二):可以拍得更好

  剧中看得最纠结的是男主角上川隆也的中文戏份,倒不是说他演技不好,而是说着死记硬背的中文台词听上去极不自然,且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演技的发挥,剧中只要他说日文的戏份,表演明显更自然更真实,看最后在船上他对着生父吐露心事,痛哭流涕的那一幕就知道了。所以,不明白剧组当时为什么不用配音。

  此外,男主角从大学一直到中年,经历了失恋,批斗,劳改,回城,工作中的起伏,以及和家人的生离死别,人物性格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然而剧中他几十年如一日,欠缺说服力。由于篇幅所限,且人物众多,配角的戏份都比较少,所以角色也往往比较单薄。最出彩的是朱旭,感情充沛,自然流露,不愧是老戏骨。

  将来会不会有重拍的可能?

  《大地之子》观后感(三):夕阳之下,大地的孩子,坚强地屹立着。

  令人饱受煎熬的悲惨战争,带给人们痛苦。然而,即使是在战火当中,也无法抹杀,永远刻画在大地上们心中恩爱情怀。谨奉上此片,作为中日友好的认证。- 山崎丰子

  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可它远远没有划上终点。

  它的阴影投射在数代人无数的命运之上。

  战场上一瞬的厮杀,留下来的人们遭受的是永久的凌迟。

  作为战败国的残留人员,开垦团的人们不得不拼命逃亡。 因此,便有了不慎被河水吞没的母亲,不足四岁便被射杀的孩子。不知不觉就死在母亲背上的婴儿,体力不济不得不被抛下的老人,满身鲜血的亲人。

  千辛万苦逃离出来的男主又怎样呢?他当做童工,再被贩卖。身心皆受摧残,以致记忆丧失。妹妹敦子,被卖做媳妇,生了五个孩子都相继死去。还不得不拖着病体像老牛一样的耕田翻地。第一重,战争继续剥夺,摧残生命。

  而后,由于日本人的血统,男主饱受其苦。与亲妹失散,被排挤不得入团,被迫违心踩下与妹妹的信物。文革中更是遭受不白之冤,拉去批斗,削去头发,不明不白地成了劳改犯。即使文革结束,人之常情地给母亲祭香也受人怀疑里通外国。如他养父说的那样“就因为那一点点联系,总给你扣大帽子小帽子,没完没了了”。他只有在日本佛坛前祭香时,才因是日本人而感到安心。教他日语的黄书海也一样,不得为了孩子无辜认罪。第二重,不得已的屈服和无尽的精神折磨。

  还有妹妹敦子心系祖国,却无法抛下娘亲。男主在生父和养父母当中的两难。而另外一些遗孤,则背弃养父母,偷偷回日本。这是他们作为战后遗孤特有的, 情感与道德,内心与理智的撕裂。

  无可奈何吗?是的。就此认命吗?不是。

  在这如此灰暗痛苦的际遇中,我们依然看到人性光辉闪耀。那些善良深情,支撑着我们屹立不倒。而这,才是我们深爱这片大地,深爱这个国家的原因。

  附注:这部中日关系蜜月期拍的合拍片,双方对各自的过错都表现了一定的反思,甚为难得。在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怕是再难一见了。怕只等到局势再度变幻,才会有重现的一天吧。

  此片朱旭先生的演技精湛,让人尤为深刻。老年戏那惟妙惟肖的抖动还有他得知一心遭罪时的悲恸。甚至已经超出演技,让我认他就是那个善良好心,通情达理的养父了。在此谨祝老先生健康长寿。

  《大地之子》观后感(四):没想到我是哭着看完的……

  《大地之子》观后感(五):政治正确修改版影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