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读后感摘抄
《我这一辈子》是一本由老舍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一):一瓢独饮总好过三千尽弃,见字如面也要先躬亲阅读
在老舍先生描绘的社会生活与人物形象里,都熔铸进了他自己的遭遇、理想、追求与个性。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之下,奔涌着或是迷惘、忧郁,或是愤激、爱恋的情感潜流。老舍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正因为如此,在老舍的作品里,总是蕴含着一种醇厚的诗意。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二):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本来以为是部长篇小说,但是看过才知道是一个个不相关的小故事构成的,每个故事都那么有意味那么深刻那么透彻的反应某一种人或者某一种社会现象,没有太文绉绉太高大上的辞藻,而是幽默朴实的语言,恰恰是这种最平实的语言最能表达情感,有恢弘有秀气有大环境有小市民,可以说老舍的文笔是收放自如,很不错的一位作家,打算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三):读后感
读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五小时,每一个短篇都足以吸引人。老舍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冲突处理得令人惊叹,总让人有不忍心放下的感觉。故事即便放到现在来,也很具有现实意义,读完之后觉得有些凄凉悲哀。从前只从教材上看老舍,要懂得如何分析文章,联系上下文;如今自由读书,随着阅历增长却读出更多的东西来。读懂更多,可就更难过。可这算好事呢,还是算坏事?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四):重新认识老舍
老舍先生描绘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里,都渗入了他自己的遭遇、追求和对当时人与社会的感悟。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之下,奔涌着或是迷惘、忧郁,或是愤激、爱恋的情感潜流。我认为,不是随便什么作品都可称为文学,文学当厚重且富有底蕴和时代精神,老舍的作品读来就有这样的感受,极具生活之诗意,探讨社会与人性时又不乏所表之深刻,让人读来或心潮澎湃,或扼腕叹息,教人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五):一本书,一辈子
这个应该不是评论,只是随感。目前已经读完一半,整理来说,取材还是一贯的日常生活,通过平凡场景反映社会生活,从而引起对当时社会生活、人民生活状态以及命运的思考。当然,各个节选的文章也贯穿了老舍先生幽默的风格,细致的笔墨。开始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感触,描写那个年代的事情,取材无非是那些,想要表达的也都是那些,只是不同人写的罢了。直到在某天看完一章节后,合上书准备休息时无意间再一次看到书名:我这一辈子。不知老舍有意还是无意,总觉得这本书所节选的所有章节加起来恰恰就是人一辈子,字如题名。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六):《我这一辈子》:国人有血有肉的丑陋
看完《我这一辈子》, 太过瘾!!
这本书真真切切应验了“每个人都有部血泪史”
书中各种丑陋都描写得有血有肉 看得心里酸酸的
老舍的文字是随意淡然 每个形象都丰满扎实 世间百态的丑恶被刻画的太真实 又让人无奈
旧社会里各种底层阶级被无情的压榨 卖一辈子肉 卖一辈子命 却穷一辈子——不是几碗粥所能救活了的;有粥吃,不过多受几天罪罢了,早晚还是死
“还没到死的时候,社会像要把我活埋了”
“世上不平的事还多着呢,我还要留着我的眼泪呢!”
“我还笑,笑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笑着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这就是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七):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这本写太好了。
第一辑写的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节选集。种草了四世同堂。喜欢。
第二辑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不是一个做作虚伪的人,喜欢就是喜欢,漂亮就是漂亮。对于山东各地不喜欢之景,吐槽的话一点都没有减少,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
第三辑我的母亲是关于事的情感。关于我的母亲的悼词在葬礼一书中看过一次,在读还是感觉他那种对母亲的怀念,好像最缅怀的悼词是对过去的描写。
第四辑我的理想家庭最好看的一篇是对青岛租房的描写。其中说不是青岛不好是我自己的病了,穷病。老舍先生还是很幽默,但穷只是一时的。我更爱老舍先生的文字,幽默有趣,诚恳,亲切,犹如我悄悄目睹了老舍先生的生活,社交的片、段。喜欢他的人。
--2020.1.9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八):再读老舍
上学的时候课本里总要有几篇老舍先生的文字。那时读来甚觉寡淡,总比不得鲁迅先生的剑拔弩张,也比不得现代文字的词藻华丽。即使说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故事,也没有多少新奇。现在经历多了一些事情,看多了一些世事,反而觉得老舍先生的文字总能带给我更多的体会和安慰。他对贫苦大众的观察和同情,他对亲情的怀念,对故土的记惦,对平淡生活情趣的体会感悟。似乎读得多了,更教会我一些生活的方法。我们该何处安身立命,我们该怎么定位自己的生活。家里原有一些老舍先生的书,这次看到有“老树”插花,毫不犹豫又收藏了一本。额,但似乎与文字结合的不够紧密,插画的位置似乎有点生硬,并无有助于理解内容或是提高阅读体验,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好评给封面和印刷以及纸张,排版也很不错,清晰,字体大小合适,各章节排列有逻辑。唯一要命的是“节选”二字,每每读着正起劲,戛然而止了。还得翻开以前的旧书来重温,好把故事衔接上,这才敢舒一口气。期待以后有更进一步的版本!!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九):我这一辈子
看完了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真的很好看,我没有华丽的词藻去表达我的感受,我的理解也很有限,就简单的说一下我觉得这本书真好看。一个个的故事全是描述的底层社会的人物被那个社会所摧残,想要抵抗却无能为力。在他笔下一个个的人物所经历的事情都反应了那个社会的丑陋与黑暗,他的手法也很诙谐幽默,我读起来的时候既有时嘴角上扬又有时悲痛万分,我深深的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所感动。书中多次提到为了一张嘴不得不像现实低头,做自己曾认为最肮脏的事情,全为了一张吃饭的嘴啊,不那样做只能等死,可是主人公虽是活得生不如死但依然对生命充满敬畏,想要好好的活下去,故事不长却充满讽刺充满思想,我的理解力有限,可是读了这本书对旧社会的中国状况,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理解,他揭露了旧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剥削。我同情他们,为他们感到悲哀,更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么一个新时代而深感幸运。有很多内容我不能够理解,只觉得每一个故事都意味深长,让人意犹未尽。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十):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作品
缘之初见,始于颜值。一开始注意《我这一辈子》这本书,我绝对是因了它的颜值。整本书装订非常的简洁大方,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修饰,封面、扉页都很清新精致,翻开内页,里面有老树八幅质朴、清丽脱俗的插画,二者相得益彰,怎一个美字了得。
继而读之,陷于才华。对于老舍先生,我们并不陌生,在学生时代的课文中便已与他的作品有过相识,他的很多作品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揭露,直指读者内心,他总是能用最朴实诙谐的语言、最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民生存、命运的思考,读来不得不敬佩于先生卓越的才华。
细之回味,忠于作品。《我这一辈子》这本纪念珍藏版的老舍先生经典作品全新精选集共分了四个章节,融合了小说、散文、杂文及随笔等多个品类,精选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断魂枪》《我这一辈子》等中短篇小说名篇,以及《济南的冬天》《想北平》《大明湖之春》等散文名篇,读每一篇都如享大餐。
走进老舍,读懂老舍,这一本书就够了。